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佳晨
「老師,怎麼快速提高電商運營能力?」
「老師,我下課就去拼多多開店,讓大家都來嘗嘗壽光菜」……
2月26日,拼多多啟動首個「抗疫助農」在線公開課,來自山東壽光的2200多家涉農企業代表將陸續參與培訓。對於如何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實現農貨上行,學員們踴躍討論和思考。
▲多多大學公開課進行中,山東壽光的多家蔬菜企業學員在線上分享筆記和心得。
據了解,這是拼多多「農產品產銷對接」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拼多多發起成立「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服務公益聯盟」。
除與各農產區啟動「直播助農」等活動之外,拼多多還通過多多大學開啟了針對全國農產區的電商培訓計劃。
山東壽光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壽光蔬菜」是國家知名地理標誌集體商標之一。
山東省壽光市政府主動當「紅娘」,聯合拼多多將首期培訓項目落地「中國蔬菜之鄉」。共計2200多家涉農企業派代表參與培訓,包括了壽光市重點蔬菜行業協會、壽光蔬菜標杆企業負責人,各鄉鎮、街道蔬菜合作社工作人員和電商運營人、新農人等。
此前,壽光農業發展集團代表壽光市政府已與拼多多達成合作,後續壽光市主要蔬菜標杆企業將陸續入駐拼多多平臺並開設旗艦店。
參與培訓的一位本地新農人表示,疫情使得不少交通運輸線停擺、線下渠道突然受阻,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現了滯銷,「大家在聊天時都感嘆,應該早一點利用新電商來銷售農產品」。
王建文是壽光當地最大的民營生鮮電商企業創始人,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也遭遇了困境。他發現,疫情造成了物流不暢、員工返工難、資金回流慢,原來儲備的電商運營知識不夠用了。因此,壽光市政府甫一發布多多大學在線公開課的通知,王建文便要求公司員工踴躍報名,參加這一期線上培訓的數位化班。
▲多多大學講師在接到壽光訴求後,花了5天時間重新梳理農產品電商的數據和運營案例,向山東壽光學員在線授課。
在得知山東壽光的訴求和情況後,多多大學講師桑麻花了大約5天時間準備了授課內容。他說,這一套專項課件是專門為「壽光蔬菜」製作的。
培訓主要包括兩大塊內容,一塊是根據拼多多大數據系統監測到的相關數據,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蔬菜產銷上行裡的物流難、資金回流不暢等,向壽光學員提供「抗疫助農」大環境下生鮮電商運營的建議及策略指導;另一塊則結合拼多多新電商發展實際和其「抗疫助農」的相關措施、補貼政策等,向學員們進行了貼合運營、結合生產的講解。
▲報名本次公開課的壽光涉農企業總數共2200家,包括了各重點蔬菜企業協會、標杆企業業務負責人、各鄉鎮、街道蔬菜合作社工作人員和電商運營人、新農人。
「電商平臺為農產品地的企業、農戶提供專門定製的在線培訓,對我們來說是很有收穫的,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僅能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同時還能學習到更多的電商營銷技巧。」壽光農業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沂濤認為。
據拼多多抗疫工作組組長傅正介紹,電商人才短缺是農產品上行難的根源,而「壽光蔬菜」數位化班是拼多多「抗疫助農」系列活動深入田間、系統性解決這一難題的新起點。
未來,多多大學還將為山東壽光提供技術研發、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多項新電商技能培訓,並逐步延伸至農產品供應鏈的改造升級,構建農業產銷大資料庫,共建蔬菜數位化上行機制。
「我們希望讓壽光蔬菜成為網際網路的標誌品牌,繼而成為一種農貨上行的新模式,最終打磨出農貨網絡上行的壽光經驗,複製到更多的田間地頭,助力拼多多合作的400多個農產區實現變革。」傅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