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到底是不是徐州選房的標配?多家知名樓盤涉入……

2020-12-18 騰訊網

昨天,徐州的最低溫度只有零下6度,著實有點冷,然而沒想到的是,我們一篇關於徐州供暖維權的稿件卻火了(稿件詳情點擊:「魚先生」又雙叒叕維權!最網紅二盤均無法供暖,物業竟委屈報警),引發了大量購房者的討論,多家知名樓盤捲入這場供暖風波。

都知道徐州是江蘇省內唯一供暖的城市,那麼,集中供暖在冬天的徐州到底重不重要?是不是徐州選房的標配?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討論幾個基礎問題。

01在徐州,到底是集中供暖好,還是自己裝好?

在徐州,冬季有兩種取暖方式,一種是集中供暖,一種是自己裝取暖設備(空調地暖等)。兩種方式哪種更好呢,我們先來粗略計算一下選擇不同方式各產生的費用。

集中供暖

選擇徐州的市政集中供暖,這種方式就像是我們所用的水、電之類一樣,是一種便民利民的措施,價格非常公道。

此前一份《2020-2021年的小區預估收費價格》公布,其中大多數小區價格為25元/㎡,供暖時間大致為每年的11月21日~次年3月10日,約110天左右,且暖氣不分取用時間,也就是說你可以一天24小時都開著暖氣,價格也是如此。

(2020—2021採暖季直供小區預估收費價格)

我們拿一套普通的100平房子計算,約三房兩廳,採用集中供暖,110天的費用是2500元

空調或地暖取暖

若是採用空調供暖,按照每個空調1000W算,開60分鐘就是一度電,一天24小時就是24度電,電費按照0.5元/度算,房間取100平三室兩廳計算,約需要4個空調,即110天的費用為24*0.5*110=5280元。相當於市政供暖的2倍。

每天開24小時的話,取暖費將成為家庭生活的一筆較大開銷,而每個家庭都24小時開空調這也不太實際。而開地暖的話,價格要比空調高很多,此外,還要取暖器材的費用也不容小覷,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所能接受的。

所以,在費用上,市政的集中供暖在費用上要遠低於全天開取暖器和空調等,且集中供熱可以24小時取暖,對老人孩子比較好,也因此,在徐州採用集中供暖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02小區接入市政管網,開發商要花多少錢?

前兩天我們的稿件發出來後,在購房群裡,有粉絲立刻爆料稱:徐州有小區隔壁就是供熱公司,但需要2000萬左右開個口子才能接入,這到底是真是假?

為此筆者查詢了下徐州接入市政網管的收費情況。在一份投訴上筆者看到,業主投訴內容中顯示徐州的「暖氣開戶費按照每平方82.8元收取的」。

而後筆者詢問電熱公司,得到的情況大致如該業主所說的:一次網管,紅外線外的收費標準是82.8元/㎡

也就是說,一個體量為10萬方(戶型100平左右約1000套)的小區,開網口的費用大致是828萬。

所以,上述所說的花2000萬左右開網口事件,只要小區超過20萬方,就是真實的,這樣一筆費用確實不菲,不過,這筆錢一般都是開發商繳納

此外,筆者還了解到,採用集中供熱的小區,一般都有一個自己的換熱站,當然熱量在傳輸過程中都會有損耗,所以一般比較偏遠的小區,即使開發商想交開口費,也供暖不了,因為熱損耗大,明顯不夠本吶。

03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小區不能採用集中供暖?

徐州的集中供熱非常划算,但是好多小區卻用不了,從業主爆料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區不能供熱無非有兩個大問題:一是開發商的問題二則是小區入住率達不到40%

如西區的某盤就稱是開發商未繳費的問題;再如上房三期了還未供暖的榮盛城,原因在供暖主幹道並沒有接通,但在此之前,開發商打著暖氣房的旗號賣房,不少業主等上房後才發現被忽悠了;當然,也有不少剛交付的樓盤,不能供暖理由是入住率達不到40%。

(示意圖)

而與此同時,業主也表示非常擔憂,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

1、供暖公司如何調查新樓盤入住率有沒有40%?

在徐州,小區如果要求申請供暖,需居民向小區物業、開發商、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新小區由開發商遞交申請資料老小區有業委會的,由業委會遞交申請,沒有業委會的,可由小區所在的社區、街道辦事處遞交申請

這裡,購房人認為供暖公司在供暖之前需要自行來小區檢查管網、且看小區業委會的自行證明(新小區看業主代表的證明)這兩個步驟,但購房人擔心供暖公司把這兩個步驟變為一步,新小區供暖只聽由物業說法,沒有實地檢查管網情況,那麼怎麼來證明新小區入住率有沒有40%呢?

此外也有購房者提出問題,如果十年入住率不夠,那麼就十年不能供暖嗎?

2、開發商管網不繳費,一拖再拖,後期就很難再供暖了

一般的,小區供暖之前,需要開發商來交一筆供暖開口費,但很多小區現在就卡在這裡。剛交付時開發商不繳費,等到項目結算清帳後,就很難有費用來繳費了,這也就是很多小區供暖一拖再拖的癥結所在。

3、開發商與供暖公司之間相互推諉,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

還有這種情況,開發商單方說因入住率達到40%以上不能供暖,而供暖公司則因開發商管道不符合標準等拒絕給小區供暖,開發商跟供暖公司之間相互推諉,那麼小區供熱問題如何解決?

(業主爆料的魚先生的社區的供暖問題)

//寫在最後//

近幾年間,徐州飛速發展,吸引了一大波購房者的目光,但是,徐州的有關規則卻像是處於上個世紀,很多事情沒有明文規定的條例。

例如供暖問題,小淮覺得,最好的辦法是政府出面,比如,現下是否可以出臺一些政策法規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國家堅持「房住不炒」,在物業費的繳納上也有所體現,例如此前江蘇省對於空置房物業費收費標準就規定:因業主原因未及時辦理入住手續、業主辦理入住手續後未入住或未使用的物業,在一定時期內,其物業公共服務費按不低於合同約定標準的百分之七十交納

供暖這塊是否也能出個類似的政策,即所有集中供熱的小區,事先接入暖氣,未入住的房屋也需繳納一定比列的費用。這樣對於供暖公司來說,能減少虧損;對買房的自住客來說,有暖氣更適宜居住;對投資客來說,有集中供暖的房子,價值更高更容易出手。

徐州集中供暖的小區受歡迎,也因此,現在很多人買房很注重集中供暖這一塊,不少開發商也在賣房時打出能集中供暖的旗號,有些能確定有集中供暖的樓盤,更是在宣傳時就告知各大購房人,如下圖。

但也有小區,打著集中供暖的旗號賣房、實則交付時供暖不了的,為此,小淮建議購房人在買房時一定要注意兩點:

宣傳有集中供暖的小區,開發商合同裡是否有清楚說明交付時就有供暖,且也承諾接入管網的費用會在交付時就自行繳納。

注意這一點是因為,不排除某些開發商為了房子好賣,打著集中供暖這一旗號。畢竟買房時有很多購房者不會注意這個季節性的設施。

不要買偏遠地區的樓盤。樓盤偏遠,其一便是入住率可能會不夠,後期供暖會很難;再者,偏遠地區的樓盤,供暖可行性也有待商榷,畢竟暖氣傳輸過程中也有損耗,供暖公司需要考慮成本問題。

相關焦點

  • 徐州7家樓盤推1500+套房源!3家樓盤特別難買
    眼下隨著4月逐步進入尾聲,被帶上「緊箍咒」的徐州樓市將要解綁!據統計,4月份徐州還將有7家樓盤攜1500多套房源入市。 徐州買房團購優惠,請加彭城房產主編微信:pcfczb
  • 徐州這16家樓盤即將清盤,高價盤全面來襲
    今天要告訴大家一個扎心的消息,徐州16家樓盤進入尾盤階段,不少低價盤即將清盤!今年預計有30家純新盤即將面世,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價地。 1 注意!徐州16家樓盤進入尾盤階段,不少低價盤即將清盤!
  • 徐州9大「最難買」樓盤曝光!
    進入11月份,2019年已將接近尾聲,那麼在這一年裡,徐州買房人都在買哪些樓盤?曾經被人瘋搶的那些熱盤如今又是什麼動態?今天,房產君就給大家拉一拉。直到2019年11月5日徐州已有6家限價盤宣告收官。雲瓏府還剩1棟房源未售,但報名也已截止,預計近期開盤。 還有機會入手的限價盤僅有西區錦繡鵬程,不過該項目目前還沒有動靜,根據規劃來看,該項目體量也比較小,僅301套房源,估計一次就能清盤。
  • 徐州23家樓盤房價上調,有樓盤最高漲了2000元/㎡!
    統計發現,2019年9月份至今,徐州有23家樓盤房價上漲,其中書香華府最高上漲了2000元/㎡,漲幅達16%! 下面用數據說話▼▼▼ 6個區域共38家主力在售樓盤,有23家樓盤的成交均價呈上漲趨勢,,剩下的樓盤由於開盤時產品不同,因此無法比較
  • 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又如何供暖?
    但在供暖方面,相關部門並未有什麼大的動作。「新問題」是指今年又有新方案、新提法,加之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更顯特殊。那麼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呢?他舉例稱,「典型的就是貴陽的項目,將穿城而過的河水打造成『綠色空調』,實現了冬天供暖、夏天供冷的目的,總面積800多萬平方米,已完成350萬平方米,為2.1萬多戶居民提供了服務,且不會造成汙染」。
  • 2020年,徐州55家樓盤將交付,業主們做好收房準備了嗎?
    日前,據小編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徐州7大區域預計有55家樓盤交房在即,約4萬多套房源業主將迎來喬遷之喜。 下面是各區域具體的交付樓盤,強烈建議收藏。 鼓樓區 鼓樓區2020年共6家樓盤交付,其中不乏有限價盤及區域極度火爆的樓盤。目前,美的熙雲府、中海九樾、萬科弘陽結廬房源都已售完,其餘幾家均有少量房源在售。鼓樓區的交付時間多數集中在年底,以精裝房為主。項目樓盤的交付為鼓樓區注入新的人口資源,優化了區域發展局面,全面提升板塊熱度。
  • 徐州這4大板塊正在補漲,多家樓盤放風漲價
    4、潘安新城,距離東部核心區和高鐵站較近,恆大等品牌房企進入,預計今年還將有新的大牌房企殺入,板塊高層房價已經突破8000元/㎡,秒殺城區一批樓盤!1、城北板塊:多重利好加身,一批品牌房價扎堆入駐,地價屢屢破新高!
  • 長春燒鍋鎮供暖工程全面啟動 新樓盤設施加強
    7月25日,筆者獲悉燒鍋鎮的集中供暖、供水、供天然氣的工程已經全面啟動,未來居住在燒鍋鎮新建樓盤的業主將與長春市區樓盤的業主一樣,也能享受到集中供暖、供水、供氣的服務。    燒鍋鎮隸屬農安縣,乘坐大巴車到長春市春城大街大約50分鐘的車程,開私家車大概30分鐘的車程。
  • 壁掛爐供暖、集中供暖、空調供暖,哪種取暖方式最好?
    理論上集中供暖最便宜張先生家住張灣,房屋大小為80平方米(建築面積)。由於小區沒通暖氣,5年前,他花費1.1萬元購買了一款功率為18千瓦的壁掛爐,並分別在客廳及兩個臥室安各安裝了暖氣片,效果也還不錯,價格也不算太貴。
  • 徐州這個熱門板塊越來越貴!只剩這些買房機會了!
    佔據核心位置的徐州東區,稍有風吹草動,都足以引起全城買房人側目。 但是,經過一波市場行情之後,東區房價全線飄高,目前總共有15家樓盤,1.2萬/㎡以下樓盤,剩餘5家,想買入東區的朋友,一定要抓緊機會了。
  • 2019瀘州春季城市房展會設主分會場 方便市民看房選房
    原標題:2019瀘州春季城市房展會設主分會場 方便市民看房選房   記者1月14日獲悉,為期4天的「幸福酒城·宜居瀘州」2019瀘州春季城市房展會將於1月23日開幕。本屆房展會由瀘州房產協會主辦,川酒集團瀘州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瀘州新聞網、交投盛世承辦。
  • 徐州抗跌樓盤名單曝光!
    2019年,徐州樓市走向了兩極分化。部分新房開始賣不動了。但是另一方面,仍有一些樓盤非常搶手。徐州買房團購優惠,請加彭城房產主編微信:pcfczb365 水深火熱的徐州樓市,讓不少人猶豫是否要不要買房子,會不會當接盤俠? 這個時候,就需要擦亮雙眼,找準抗跌區域,抗跌樓盤了。徐州到底有哪些抗跌樓盤呢?
  • 合肥集中供暖收費標準 市政供暖平均花費超2000元/年
    近日冷空氣來襲,氣溫持續走低,市民對於供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合肥集中供暖已於11月中旬啟動,但因為合肥沒實現全城集中供暖,人們在冬天的取暖禦寒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各有選擇。哪種效果更好哪種更划算,本報記者幫您來算一算取暖帳。
  • 濟寧一樓盤又見連夜排號 購房者僅有2分鐘選房
    濟寧一樓盤又見連夜排號  有人質疑是售樓處故意設局炒作,購房者僅有2分鐘時間選房本報記者 張曉科 攝  本報記者 馬輝  7月30日晚上11點多鐘,在濟寧柳行路上的怡景園小區售樓處,近200名購房者忍受著酷暑高溫、蚊蟲叮咬及漫漫長夜,只為等待著次日的放號。7月31日上午8點左右,樓盤開始放號,首期只有97套的房源,很多戶型不好,讓不少等待了兩三天的購房者失望而歸。
  • 徐州這9家樓盤都很值得買
    有一些樓盤,天生就特別受關注。2019年,徐州誕生了很多熱盤,不管是剛需盤、改善盤還是高端盤,都有一些樓盤在自己的領域內令人驚豔!今天,我從徐州樓市在售樓盤當中,挑選了9家樓盤,排名不分先後。3大剛需盤推薦目前,徐州的剛需盤多分布在位置較偏的區域,所以,就要考慮交通的便利性和區域的未開價值。根據這2個因素,我推薦以下3個樓盤:千禧城千禧城是值得推薦的一個樓盤,最大的原因就是靠近地鐵且帶商業。
  • 長江新城納入集中供暖規劃代表委員建議武漢集中供暖儘快鋪開
    集中供暖體現城市品質和城市溫度  城市集中供暖,是由一個或多個熱源廠(站)通過公用供熱管網向整個城市或其中某些區域的眾多用戶供熱的方式。  7日,多年來持續關注武漢集中供暖問題的市政協委員、江漢大學商學院教授許以洪表示,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冬季供暖區域界線分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北方地區集中供暖,武漢不在此列。
  • 剛剛徐州3大漲價樓盤曝光,買到房的都笑了!
    在徐州,有一批樓盤剛開始不被人看好,結局卻出乎意料。房價上漲,二手房搶手,一度成為買房人爭相追捧的香餑餑。 今天,我就盤點了徐州樓市3個「幸運」樓盤,大家一起感受!
  • 浙江冬天這麼冷,為什麼不集中供暖?
    浙江省水利廳拿出了一組長達51天(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8時,浙江全省平均降水量達201.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6%,部分地區偏多一倍以上。很多北方人都只知道南方冬天溼冷,但是並不明白溼冷到底有多冷。空氣溼度高,那麼空氣導熱的能力就強些。
  • 樓盤賣不動,徐州房價暴跌?看完徹底涼涼
    樓盤賣不動,徐州房價暴跌?在徐州的新房市場存在著這樣的極端現象,有的樓盤即開即罄、千人哄搶(如4月開盤的美的·東湖天城),而有些樓盤一年都賣不出幾套(如2018年開盤的海玥南山)。從這些無人問津的樓盤上面,我們或許能夠看到購房者的糾結與開發商所面臨的困境。是因為價格高,還是配套差,又或者位置不夠好?樓盤賣不動,徐州房價暴跌?看完徹底涼涼。
  • 冬天開暖氣還得蓋三床被 洛陽萬眾e家小區業主期盼集中供暖
    「我在小區住了4年,購房時說集中供暖,後來裝的燃氣供暖,供暖溫度才十三四攝氏度,而且問題一年比一年多。如今供暖季又來了,依然是交著供暖費挨著凍,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呀。」近日,市民劉女士撥打大河報熱線(18837996211)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