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音樂付費大漲60%再戰有聲書,未來是Spotify+映客+喜馬拉雅?

2020-12-15 娛樂資本論

作者/藍蓮花

最近,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安家》大火,劇中的音樂也備受關注,尤其是那首《微笑再會》,百度搜索指數不斷飆升。

但包括這首歌在內,《安家》劇中的所有插曲,《就讓你走》《想把我唱給你聽》等,已經獨家在QQ音樂上線,而且收聽都需要付費。

這首歌的評論區不乏這樣的留言:

「昨天看《安家》第25集聽到這個曲子瞬間愛上了,查了好久才知道,原來這首歌的名字叫《微笑再會》,毫不猶豫花了15塊錢買了。這是我第一次花錢聽歌,但覺得很值,從此愛上鳳瑤。」

還有用戶進一步揭示了騰訊音樂的OST運營策略:

「QQ音樂有一個功能深擊了我的痛點和付費欲望,很多音源是隨著綜藝節目推出,在該綜藝節目放送的第一周內,當期資源是免費的。

但當期聽下來,會誘發我聽往期的內容,那麼好了,開始付費,我真恨不能立馬掏出手機付它個十年八載的。」

這樣的運營方式,無疑是正處於「變現期」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的一個縮影。

在前天剛剛公布的財報中,最為亮眼的,是新增付費用戶人數。TME在Q4一個季度就新增了450萬的付費用戶,創下全年4個季度新增付費用戶數的新高。

目前,已有3990萬人在騰訊音樂的平臺上付費收聽音樂。

看起來,在習慣了購買視頻網站會員之後,音樂流媒體的會員也逐漸成為當下中國網民的標配。

正是在付費用戶源源不斷的增加之下,TME的音樂訂閱收入,Q4同比增長60.1%。

財報分析會中,公司高層均表示,付費音樂是去年財報中一大亮點,表明TME向付費流媒體模式的戰略轉型成效明顯,

接下來,我們會分析,騰訊音樂付費用戶的四大武器——粉絲經濟、OST、不斷擴大的付費音樂池、以及原創音樂人計劃。

更重要的是,TME已經開始為下一步的增長謀劃空間——那就是,有聲書。

TME已經跟閱文集團達成合作,獲得網文內容庫的授權,用於製作有聲書;3月,還與中國文學(中國在線老師的主要版權擁有者)籤署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在財報電話會上,TME方面表示,看到了長音頻的潛力,尤其是跟音樂之間的協同,在參考西方經驗後,暫不設定長音頻的盈利時間表,希望探索盈利新模式。

這樣一來,在有聲書領域深耕多年的喜馬拉雅,要如何接招?

拉動在線音樂付費的「四大武器」

2019年第四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72.9億,同比增加35.1%,其中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60%。這部分用戶主要有四大來源。

第一大來源,是粉絲購買偶像的數字專輯。

「我同事為了張藝興,已經在QQ音樂上付費到N年以後。」

但在QQ音樂上數字專輯賣得最好的還不是張藝興,而是蔡徐坤。

他的數字專輯《YOUNG》在騰訊娛樂集團平臺上銷售超過1200萬張,其中QQ音樂銷售1244萬張,酷狗酷我音樂合計銷售17.4萬張。目前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

而在6000多萬銷售額背後,站著蔡徐坤2790萬粉絲。這些粉絲會將蔡徐坤的音樂當成明星衍生品來購買,並且還參與打榜投票,送愛豆出道等活動。

TME在運營粉絲經濟這件事情上,已經駕輕就熟。

與國外市場不同,為了鼓勵粉絲重複購買來「衝榜」,平臺允許一個帳號進行多次購買行為;而在iTunes上,一個帳號只能購買一次。

此外,平臺還模仿美國唱片工業協會的唱片銷量認證體系,推出了一個暢銷榜單,按照唱片銷量從少到多依次分為金唱片、白金唱片、鑽石唱片、殿堂金鑽唱片,主要也是為了刺激唱片銷售。

第二大來源,是付費音樂的佔比日趨提升。

2019年9月16日,周杰倫最新單曲《說好不哭》在騰訊音樂旗下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三個音樂平臺上線,25分鐘後總銷量超過229萬。由於在線同時付費人數過多,QQ音樂的伺服器一度出現宕機。

這是數字專輯銷售出圈的重要標誌,它不再是局限於粉絲領域的小打小鬧,不少路人也買了周杰倫的數字專輯。「其實他發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周杰倫 」。

從去年三四月份開始,QQ音樂上一批作品變成了付費可聽,而周杰倫就是第一個跟騰訊音樂籤約所有歌曲的付費聽的藝人。

酷狗、QQ音樂等APP上,周杰倫的所有歌曲都被加上了VIP標識,非付費用戶只能試聽60秒。要想進行完整收聽以及下載等操作,需要進行充值、開通綠鑽會員。

不過,即便充值後成功下載了,在下個月停止付費時也仍然無法收聽。

「持續續費,會員過期之後就聽不了了,一般開車的時候經常聽,一年買一次,一次買一年的會員,主要是衝著周杰倫來的,不付費聽不了。」

第三大來源是影視OST音樂。

目前,TME的曲庫覆蓋了2019年90%以上影視OST版權,以及2019年所有頭部綜藝節目的OST版權。去年騰訊音樂發售《陳情令》OST 銷售額超 2000 萬元,偶像男團R1SE 的專輯銷售額則是突破 3000 萬元。

TME在分別與愛奇藝合作出品《我是唱作人》,2019年4月12日首播,應邀嘉賓有王源、毛不易、梁博、汪蘇瀧等,其中毛不易為2017年騰訊視頻《明日之子》冠軍。

此次《安家》的插曲大部分別列入付費數字專輯也說明了這一點。

第四大來源是原創音樂人。

TME一直在扶持原創音樂人,2019年參與騰訊音樂人計劃的音樂人數和作品數量均同比增長一倍。

其中QQ音樂不僅成功推出了一些抖音熱門歌曲,比如《橋邊姑娘》已經在平臺獲得超過11億次播放,還成功通過了S製造項目推動了永彬Ryan.B和Uu等「超新星」藝人的崛起。

而這些抖音熱門歌曲,有一部分也進入了QQ音樂的付費曲庫中。

社交娛樂四季度營收佔七成以上,直播業務依然備受關注

從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著手付費流媒體戰略到2019年底,騰訊音樂10%左右的內容都被納入付費專區。

如果將其與西方同類公司50%左右的付費率相比較,目前TME的用戶付費率只有6%。而且,如果將TME與中國其他在線視頻平臺進行比較,則它們的總訂閱人數在3億至4億之間;TME的平臺只有不到4000萬。

通過這些比較,可以看到TME未來8到10倍的在線音樂付費潛力。但支撐這家公司營收大頭的依然是社交娛樂。

2018年TME上市的時候大家就發現,與國外Spotify、Apple Music等音樂流媒體巨頭的訂閱模式不同,TME的核心是一音樂社交娛樂公司。

它不僅僅提供音樂,還是一個多元社區,能讓音樂愛好者去發現、聆聽音樂,還能參與表演和社交互動。除了在線音樂以外,還有卡拉OK,和以音樂為中心的直播服務。共享、點讚、關注、評論、贈送虛擬禮物等社交互動深度整合在了產品中。

2019年第四季度,TME社交娛樂月度ARPPU達到138.5元,是在線音樂月度ARPPU的13倍以上。從營收結構來看,第四季度社交娛樂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70.7%,達到51.5億元。

財報顯示,主要原因是得益於直播業務和在線K歌業務的增長。尤其是直播業務,在會後的財報分析會中,也被國際分析師屢屢提及。

「TME計劃於第二季度推出QQ音樂直播服務。雖然我們並不期望它對2020年的收入有重大貢獻,但我們確實希望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中有所增長,而更有意義的結果將為2021年做出貢獻。」

受疫情影響,很多音樂現場演出、線下音樂節目錄製紛紛遷移至線上,通過直播等方式觸達消費者。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則推出了全景音樂現場娛樂品牌——TME live。

這是一種實時流媒體模型,它將離線音樂會與在線實時流媒體體驗集成在一起。TME live將成為連接知名藝人、新秀歌手和粉絲用戶、通過線上交互的方式做粉絲見面、分享作品。

TME的K歌業務主要是指全民K歌,也就是WeSing。

從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全民K歌做了諸多改變。首先在短視頻方面,通過添加各種輔助性工具,改善了從錄製到發布歌曲的整體轉換;其次在社交屬性上,增加了私人消息傳遞功能,從而大大增加了用戶交互性;此外,還優化了歌廳功能,通過組建具有相似興趣和個人資料的用戶組,從而提高用戶活躍度和滲透率。

經過優化升級後,第四季度用戶數量環比增長40%以上。

重金布局長音頻,不惜降低2020年毛利率

除了原有的在線付費業務和社交娛樂以外,2020年,TME最大的變化和戰略是布局非音樂內容。

第一大板塊是長音頻內容,比如有聲讀物,脫口秀等。

打開QQ音樂APP可以看到,在二級頁面有聲電臺下,已經有親子教育,相聲曲藝,有聲書,情感生活,搞笑段子,廣播劇,言情小說,文學經典等等欄目,首頁聽書還有《鬼吹燈5黃皮子墳》,《盜墓筆記》等小說,儼然是一個「喜馬拉雅」。

在酷狗APP首頁也有語音直播的標籤,打開這個標籤後內嵌的是一個獨立程序「魚聲」,裡面有不少人做直播。例如一位魔小乖,直播過程中同時在線3000人;而酷我的音頻屬性更強,在首頁有電臺、小說、相聲、DJ等頻道。

為了增加長音頻內容,TME最近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跟閱文集團達成網文版權合作。閱文集團副總裁朱靖表示,「有聲讀物憑藉故事性強、粘性高等特點,斬獲了高流量,培養了用戶的連續收聽習慣,是音頻平臺的內容標配。」

另一件是與中國文學籤署了為期5年的戰略協議。這樣一來,騰訊音樂集團可以使用中國文獻的在線圖書館,以製作有聲讀物。

這兩項合作都將迅速擴大騰訊音樂集團的長音頻內容庫。「從長遠來看,有聲讀物是內容消費的第一大類別。在有聲讀物中迄今為止,中國文學是這些IP的最大提供商,最大所有者。」TME高層表示。

同時,騰訊音樂集團將鼓勵生成優質的UGC並吸引高質量的KOL,根據海外在線音樂平臺的經驗,長格式音頻用戶的普及率可達16%以上。

在TME的高層看來,如果能達到這一普及率,TME有機會成為中國第一大長音頻平臺。

第二大板塊是短視頻。

在2019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出了產品創新,將短視頻添加到Google音樂流頁面上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並在收聽時消費以音樂為中心的短視頻。

通過利用更好的算法來推薦更高質量的內容,與第三季度末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末的短視頻平均每日流增長了近50%。TME鼓勵並吸引了用戶上傳自製視頻。到2019年底,超過60%的短視頻流是用戶生成的內容。

第三大板塊是語音直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計劃於第二季度推出QQ音樂直播服務。

打開首頁大多是美麗的小姐姐們唱歌和聊天,但目前來看,由於內容不足,重複性比較大。在脫口秀、情感、音樂、交友的標籤下,聽到的音頻是同一組主播相同的內容。

對於音頻直播,目前騰訊音樂在利潤上沒有過多要求。

「雖然我們並不期望它對2020年的收入有重大貢獻,但我們確實希望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中有所增長,而更有意義的結果將為2021年做出貢獻。」

此次TME也是花大力氣重點投入非音樂內容布局。

在在線音樂方面,未來毛利率會提高。但由於競爭,騰訊音樂需要在社交娛樂收益分成方面,出讓更多資金,這將影響騰訊音樂的毛利率。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騰訊音樂也將在內容上做更多投入,尤其是長音頻格式。「因此,總體來說,2020年的毛利率預期會有所下降。」

這種非音樂化的布局此前已經被Spotify實踐過。

在面臨未來可能會與三大唱片公司解約的風險之下,Spotify通過買買買來補充非音樂內容,去年收購兩家播客公司Gimlet Media和Anchor。

一方面可以抵消高昂的版權費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內容豐富程度。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一個偶像最終的商業價值,更多取決於路人緣而非核心粉絲一樣。

尋求非單一音樂內容,也是國內流媒體平臺近年來的戰略重點,從2018年開始,很多音樂平臺開始陸續上線短視頻、直播,內容也不僅限於音樂,類型更加紛雜,比如鬼畜、搞笑視頻。

網易雲音樂上有兩個直播入口,其中一個是視頻秀場直播的look直播,另一個則是音頻直播入口,在「發現」中,與荔枝非常相似,這一功能在2019年4月上線,也是主打陪伴、連麥和哄睡等服務。

也許,未來音樂APP會成為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對手的勁敵也說不定。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巔峰榜4月榜單出爐,葉聽風、有聲劉忙等有聲書主播成直播...
    近日,喜馬拉雅發布4月巔峰榜榜單。《安寧老師的日語課》《平凡的世界》《遼瀋先聲》《段子來了》等優質內容摘獲教育付費榜、出版暢銷榜、熱播榜、口碑榜冠軍,陳臻臻、阿浩說事兒、有聲的紫襟等主播摘獲直播紅人榜、人氣電臺榜、人氣聲優榜冠軍。
  • 「耳邊的戰爭」:騰訊、字節們鳴槍,喜馬拉雅們備戰
    根據艾媒諮詢的報告,到2017年時,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32.4億元,報告認為這個市場未來3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4.8%。圖片來源:喜馬拉雅根據上述《報告》顯示,有聲書的用戶付費意願較高,僅22.5%中國受訪有聲書用戶不願為有聲書付費,其餘用戶均有一定程度的付費意願。
  • 喜馬拉雅,為何領跑在線音頻市場?
    而在線音頻內容平臺收聽內容的形式非常多元化,不僅僅局限於電臺,還包括有聲書、音樂、曲藝、知識點、輕內容等,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收聽內容。為什麼在線音頻行業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模式迎來爆發式增長呢?下面我們採用PEST分析模型來探討背後的原因。
  • TME收購懶人聽書100%股權,騰訊、字節、快手為什麼都瞄準長音頻
    100%收購懶人聽書TME全面布局長音頻,尋找新增長曲線懶人聽書成立於2012年,是一個為用戶全方位提供有聲書、相聲評書、播客以及其他電臺節目的音頻平臺。相較於其他音頻平臺,懶人聽書可以說是十年如一日在有聲書領域深耕。
  • 喜馬拉雅主播摩心:用聲音實現人生逆襲,成為「大慶有聲書第一人」
    他從東北農村,一路奮戰到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直到在喜馬拉雅,喜馬拉雅主播摩心才找到了自己追求大半輩子的那一份公平——一個草根逆襲的機會,一個特殊群體的尊嚴。  除了吃飯,就是播書  隨著有聲書平臺的興起,有聲書主播這一新興職業,也漸成規模。自幼有聲音天賦,擁有多年婚禮主持經驗的摩心,便是其中一員。目前,摩心已擁有22.5萬粉絲,21部有聲作品,音頻播放總量超過1億。  有聲書是對書籍內容的二次創作,這就要求主播並非簡單照著念。
  • 喜馬拉雅有聲書《三叉戟》熱播,有聲屆老炮兒艾寶良一人分飾三角...
    在喜馬拉雅,由艾寶良演播的原著有聲書《三叉戟》引發收聽熱潮,「有聲屆老炮兒」爐火純青又接地氣的聲音演繹,與原著完美契合,吸引眾多聽眾打卡收聽。如果說周梅森的《人民的名義》展示了新一代檢察官的工作和生活,那麼展現老一輩警察仗義能抗事兒、傲骨真性情品質的《三叉戟》,堪稱公安版的《人民的名義》。
  • 中國播客案例研究——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
    如果按照廣義的標準,所有以網際網路為載體進行傳播和收聽的非有聲書和音頻直播的音頻內容,都可以稱之為播客。 但是,其實播客實際中的使用範圍可能會更加狹義一些。首先一些傳統娛樂和藝術內容的有聲化是不包含在內的,比如中國的相聲評書一類的。再其次像「喜馬拉雅」中一大部分主打「知識付費」這種課程類型的音頻內容其實也是不算的,比如「XXX大師課」,「XXX教你XXX」。
  • 《魔戒》有聲書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奇幻史詩的聽覺盛宴來襲
    近日,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奇幻史詩——世紀文景出品的《魔戒》三部曲有聲書正式登陸喜馬拉雅。作為國內首部《魔戒》中文有聲作品,有聲書採用託爾金基金會指定的文景譯本,由知名配音演員姜廣濤傾情演播,帶領聽眾走進充滿英雄事跡和浪漫色彩的奇幻世界。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即將開啟 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
    《張愛玲全集有聲劇》《全球精英的5分鐘成長學院》《博爾赫斯精選集》等多部重磅IP將陸續上線喜馬拉雅。著名鋼琴家李雲迪、著名主持人劉儀偉、刑法教授羅翔等上百位大咖將做客喜馬拉雅直播間。此外,為了推動全民閱讀更加深入,喜馬拉雅還將與社會各界共建「有聲圖書館」。
  • 知識付費消停了,廣播劇2019要從小眾狂歡走向大眾化?
    知乎近日身陷裁員風波,知識付費的大風大概是真的停了,而喜馬拉雅FM、知乎等知識付費玩家,或者說內容平臺將往何處去也非常令人好奇。綜合各方消息來看,知乎在內測短視頻應用「即影」,明年或將投身短視頻;而喜馬拉雅FM和蜻蜓FM則擴大了內容布局,增加了有聲書和廣播劇,尤其是廣播劇,似乎有成為新戰場的趨勢。
  • 《魔戒》有聲書上線喜馬拉雅,姜廣濤配音精彩演繹
    近日,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奇幻史詩」《魔戒》三部曲有聲書正式登陸喜馬拉雅。作為國內首部《魔戒》中文有聲作品,有聲書採用託爾金基金會指定的文景譯本,每周更新5集,由知名配音演員姜廣濤演播,他曾在《指環王》系列電影中為主角佛羅多配音。在這次的有聲書中,他一人分飾多角,帶來一流的配音水準、高共鳴的情緒表達力,帶領用戶走入最真實、生動的中洲世界。
  • 喜馬拉雅30位有聲書主播直播說書,為423聽書節打call!-新聞頻道...
    喜馬拉雅上就有這樣一群新時代說書人。4月3日至20日,喜馬拉雅第三屆423聽書節前夕,喜馬拉雅上線「說書人」系列直播,邀請30位有聲書主播為聽眾帶來多場直播,吸引了近百萬聽眾參與。主播們不僅 「雲說書」演繹有聲故事,揭秘作品錄製細節與花絮故事,並與聽眾互動,分享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直播間裡笑聲連連,彈幕齊飛。多位主播表示,與聽友直播交流,感受到屏幕的另一面有人在聽在期待這部作品,讓有聲書錄製過程變得更加溫暖和使命感。
  • 423聽書節來了 果麥文化:喜馬拉雅給出版社打了一劑強心針
    喜馬拉雅將與出版社一同開發有聲出版物,幫助出版社多形態,多渠道增收;對出版類的頂級IP多元開發,如打造知識付費課程、明星有聲書、專家解讀版、少兒版、國際版等內容形式;推動精品有聲內容的紙質書和電子書出版;定期舉辦線上線下互動,幫助作家和出版社獲得海量曝光,擴大影響力;共同發掘和扶持潛力作家;舉辦音頻出版培訓,分享在製作、宣發、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最新趨勢等
  • 內容型產品中,付費會員功能如何設計?
    付費會員制度讓用戶預付會員費,將錢留在平臺,那麼未來一定會有消費行為,那麼會員制度要如何設計,才能激勵用戶付費呢?01 為什麼要做付費會員?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理解一下什麼是付費會員。然而內容型產品中只有內容,以有聲書產品為例,平臺只有有聲書,怎麼辦?解決辦法有兩個。第一,不只是賣內容這一種商品。服務和高級功能都可以作為商品出售。常見的如專屬客服、酷炫彈幕。第二,將內容進行劃分。
  • 三天賣了近2億元,淺談喜馬拉雅FM知識付費
    從今年123知識狂歡節的戰績來看,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在知識付費這一賽道上,喜馬拉雅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喜馬拉雅FM上已有馬東、吳曉波、龔琳娜、華少、樂嘉等2000多位知識網紅和超過10000節付費課程。喜馬拉雅FM方面還表示,用戶付費只是開始,平臺如何為用戶提供深度的知識吸收場景才是重點。知識付費平臺需要通過深耕專業內容、強社群關係維護打造完整體系。
  • 沈騰進軍二次元,挑戰付費廣播劇,藍海市場將迎來春天?
    換句話說,廣播劇仍然屬於用愛發電的範疇,大多平臺的用戶並沒有養成付費聽廣播的習慣,因為在2017年之前,大多主流音頻上的內容還都是免費的。在2016年年底,用戶對付費充值機制的滿意度只有60%,遠低於收聽體驗等指標上的滿意度。
  • 不但腹藏萬卷書,還有音樂和視頻——喜馬拉雅小雅AI圖書館
    說起智能音箱,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不外乎就是天貓精靈、小度、小愛這幾位,但其實在有聲圖書資源一家獨大的喜馬拉雅給了我很多驚喜。最近,喜馬拉雅推出了帶有7寸IPS高清屏幕的小雅AI圖書館。半個月前,內酷有幸獲得了一臺公測產品,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這款產品到底怎麼樣吧!
  • 讓知識發聲,喜馬拉雅如何做到國內音頻第一?
    喜馬拉雅經過多年的耕耘,已穩佔中國網絡音頻頭部的位置,集結8000多萬媒體大咖,包括吳曉波、李開復、郭德綱、高曉松等。眾多媒體大咖和700萬有聲主播,共同創造了覆蓋音樂、財經、新聞、小說、汽車等328類有聲內容。同時,也吸引著眾多品牌商加盟,比如說: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
  • 騰訊音樂27億收購懶人聽書,「長音頻」會成為巨頭搶灘的下一站嗎
    文 | 哈姆太郎2020年國內在線音頻市場開啟了一場搶灘戰,從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等老牌平臺,到騰訊音樂、閱文集團、網易雲音樂、字節跳動、快手等各方巨頭,對於有聲市場的布局絡繹不絕。到了2021年,這場戰爭還在持續。
  • 移動音頻下半場,估值20億元的懶人聽書,是如何帶火有聲書?
    宋斌說,有聲閱讀是移動音頻中的大綜合品類,包含出版物、網絡文學、知識付費以及兒童內容、戲曲評書、財經節目等多元音頻內容,喜馬拉雅FM、蜻蜓FM在各自發展中都開始將有聲閱讀作為主打內容。懶人聽書自誕生以來,一直專注於有聲閱讀領域,以PGC的書籍類長音頻吸引用戶。懶人聽書的用戶群基本集中於二、三線城市的白領、藍領等工薪階層,年齡普遍在18至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