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2020-12-24 川北在線網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時間:2017-05-28 12:2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吃粽子,少了粽子就少了端午節的真諦。似乎粽子就是端午節的象徵。但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又是什麼?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一、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 1

    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吃粽子,少了粽子就少了端午節的真諦。似乎粽子就是端午節的象徵。但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又是什麼?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一、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

  1、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2、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屈原是戰國時楚人,當他看到國家將亡時,於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划著船去打撈他的屍體,並將米飯撒到江中,防止魚蝦侵害到屈原。於是有了端午節,有了龍舟競渡,有了吃粽子。

  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版本,是說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敵在江中追趕他的小船,將他殺害後,裝在麻袋中深入江底。為了掩飾罪行,偽作了「懷沙」一篇遺文,傳言屈原是自殺。但老百姓心中有數,於是也有了端午節,划船是暗示小人們追殺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將屈原捆綁並投入水中。

  3、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二、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史料中關於粽子的記載,始於東漢。當時的粽子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西晉周處《風土記》稱:「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又說每年在夏至和端午這兩個節日都吃這種食品。另據古籍記載,夏至用黍和雞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時就有。後來端午節以粽子祭祀屈原,不過是原來風俗的演變和發展。

  如今,粽子已發展成為終年可見的民間風味美食。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風味之別,但其中 龍舟粽的生產地卻在中原鄭州,亦南亦北,口味豐富,有如有菠蘿粽、黑糯花生粽、綠豆蓉粽、板慄粽、桂花紅豆粽、紫糯八寶粽、蜜棗山藥粽、薏米果仁粽、叉燒粽、板慄豬肉粽、香菇肉粽、臺灣經典肉粽、港式鮑魚粽、粵式瑤柱粽、嘉興蛋黃肉粽、蘇式金沙百合粽、京式桂圓蓮子粽等等等等,算是照顧到了全國人民的口味「審美」,且口味之多 ,足可以可申請以吉尼斯世界記錄了,又豈是一個整天叫囂著掠奪中國文化的棒子國能比擬的?

  現在包粽子還是按照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中的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來包裹粽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時間:2020-06-25 08: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在端午節的那天各地都有吃粽子的習俗,那麼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不分東西南北,那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小編認真查閱相關資料,還真找到了一些端倪。 各種新型包裝的粽子 資料圖 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
  • 端午節吃美味粽子,知曉端午節日由來
    端午節就要到了,它是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開始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是我們俗稱的五月節,也叫端陽節。在我們品嘗美味粽子之時,知曉端午節日的由來,會讓節日別有一番情趣,粽子別有一番滋味。
  • 粽情粽意 濃濃警營情——敖鎮派出所開展端午節包粽子活動
    粽情粽意 濃濃警營情——敖鎮派出所開展端午節包粽子活動 2020-06-26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簡單的端午節彩鉛粽子教程,端午節粽子怎麼畫
    每到端午節,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粽子了,端午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喲兩千年多年的歷史,在端午節眾多習俗中,吃粽子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都是粽葉飄香,對於遠在他鄉的人而言,粽子其實也代表著一種思鄉之情,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簡單的端午節彩鉛粽子教程,大家可以用彩鉛畫記錄下這個端午節
  • 鹽城新洋童家溝社區開展端午節包粽子送溫暖活動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江蘇新聞5月25日電(谷華 單璐)端午節來臨之際,為發揚助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讓社區的特殊群體過上一個開心的節日,25日下午,鹽城市新洋經濟區童家溝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開展端午節包粽子送溫暖活動。
  • 端午節優秀作文賞析:端午節包粽子600字
    端午節包粽子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 今年端午節自己在家包粽子,包出漂亮的紅豆三角粽子,送人剛好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端午節的習俗是要吃粽子的,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怎麼做出粽子來,學會後不用出去買了,自己在家包的多的話還能送點給親戚朋友,也是不錯的禮品選擇呢。下面要教給大家的是一種漂亮的紅豆三角粽子的做法,做法很簡單,不用怕麻煩,話不多講,趕快來學習一下吧。
  • 金華市民中秋包粽子 這樣的習俗不多見
    這個親戚擅長包粽子,端午節的時候也給廖女士送來過一大袋粽子。「每年在端午和中秋收到她親手包的粽子,已經成為慣例。」廖女士說。包粽達人:粽子的銷量僅次於端午節東陽市畫水鎮的胡黎明這幾天比較忙碌,每天要包100多隻粽子。她包的是灰汁粽,先將大豆杆燒成灰,再把灰放在紗布上,澆上剛燒開的水,用過濾下來的灰汁浸泡糯米,包成粽子後清香可口。
  • 又到一年端午節,邊吃粽子,邊了解端午節的歷史由來
    前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也是中國個七個法定節假日之一(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國慶節)。在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懷念屈原,我們對端午節的歷史由來,了解多少呢?一.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的名字的由來也有不同的說法,簡單的舉幾個常見的例子: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說說端午節的文化傳承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說說端午節的文化傳承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古代又稱為「端陽節」或「龍舟節」,這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愛吃美食的朋友每年都會盼望著過端午節,由於端午節當天要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製作方法簡單口感也比較好。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有什麼寓意?
    每年端午節南北粽子又開始了「大作戰」,爭論著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誘人。說到這裡,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最開始吃粽子是在寒食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 端午節、過年農村老家包的粽子都有哪些比較好的保鮮方法?
    再過幾天又是我們農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合家團圓的好日子,按照老一輩的習俗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團圓子。首先吃粽子寓意著家族人丁興旺,兒女們事業有成更上一層樓;其次吃圓子寓意著一家人都能夠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 端午為什麼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
    中國江蘇網6月14日訊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昨天下午,「弘揚傳統文化,情系濃情端午」節日展風採活動在鎮江高專舉行,民俗專家為師生們講解端午節民俗文化,現場還有民間藝人展示鎮江傳統手工技藝,讓同學們與民俗文化親密接觸。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一: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 端午節吃粽子,你知道吃粽子的由來嗎?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薄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 為什麼徽州人在春節包粽子?
    今年夏天,梅雨季節來得比往年都要更早一些。江南潮溼的雨天,這種黏糊糊的感覺,一直形影不離,讓人莫名煩躁。走在行人稀疏的大街上,粽葉香味就在這樣的雨天,透過溼漉漉的塵土、穿過清冷冷的雨珠直挺挺地衝進鼻腔,攪得心頭一陣悸動,舌尖莫名泛起陣陣津液,觸發起味蕾的遙遠回憶。腦海中沉默了片刻,憶起原是端午臨近了。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節的由來與民間傳說、民風民俗雜談、粽子做法與種類初探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習俗、歷史、寓意、注意事項、粽子做法與種類01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2008年1月1日被正式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式確立了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法定地位,並全國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