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圍剿社區生鮮果蔬團購,中小平臺、連鎖店打價格戰有戲嗎

2020-12-19 IT之家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動作頻頻,這也讓場內一眾中小生鮮電商平臺、社區生鮮團購創企 「瑟瑟發抖」。

11 月 3 日,滴滴 CEO 程維在全員會上宣布 「橙心優選」的發展計劃:投入不計上限,力爭市場第一,意味著這個共享出行大鱷正式在社區生鮮領域 「發起衝刺」,並將與早先入局社區生鮮團購的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一爭高下。對於十薈團、興盛優選、錢大媽等紮根行業許久的老玩家而言,這自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顯然,相比始於社區、興於疫情的社區團購老玩家,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很可能會採用猛燒錢、撒紅包的 「老套路」,憑藉供應鏈的優勢,以巨額補貼開路,深入社區拼搶生鮮團購用戶

那麼,市場衝擊下,原有生鮮電商企業、社區生鮮連鎖又將祭出什麼樣的措施 「保衛領地」?在網際網路巨頭猛燒錢、撒紅包的手段面前,中小玩家的措施是否奏效?

低價,打響社區生鮮 「保衛戰」

「新鮮排骨一斤 30 元,僅限今天。」

「豬上肉一斤只要 15.6 元,不要錯過。」

「全場果蔬肉品,七折優惠。」

在深圳坪山一住宅小區附近的市場前,懂懂筆記看到一家連鎖生鮮門店的店員正在市場前面發傳單,一旁還有兩位生鮮電商配送員在地上擺著一塊生鮮優惠的牌子,吸引了不少到市場買菜的消費者,正在註冊會員。

在前往市場的路口,另外兩家社區商超的員工索性用小桌子支起了攤位,叫賣當天的促銷肉類和果蔬。一位商超員工告訴懂懂筆記,生鮮門店、生鮮電商、社區商超在社區 「籠絡」用戶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周時間了。

「這都是(網際網路)巨頭陸續發力生鮮團購鬧的,現在很多生鮮(團購)商家都在想盡一切辦法鞏固原有用戶,發展新的顧客。」他表示,連鎖生鮮門店、生鮮電商、社區商超之間打起價格戰,導致鮮肉的價格低於市場價,並以此吸引消費者、居民購買,同時註冊電商平臺帳號,成為自家的的會員。

由於網際網路巨頭在生鮮領域的動作頻頻,目前社區原有的這些生鮮商家,折扣力度都空前巨大。那麼,生鮮商品加大折扣力度之後,這些生鮮商家、電商平臺扛得住嗎?

一家生鮮連鎖門店的張店長告訴懂懂筆記,目前的價格戰是品牌管理方的行為,並非他們門店自己想讓利銷售,「從供應鏈開始,都已經調低了結算價,比十月底便宜了近三成。」

這一舉措的目的,是在不壓縮加盟門店利潤空間的情況下,與社區內其它生鮮品牌、生鮮電商、社區商超甚至是傳統菜市場開打價格戰,搶奪用戶。

張店長透露,他們加盟的這家生鮮品牌已要求市內所有加盟的社區生鮮門店,統一調低肉類、果蔬價格,並密切留意同行最新的優惠力度。

「最近一周,僅新鮮豬肉價格就調低了好幾次,上周五排骨是 36 元,今天只要 30 元,不過附近的社區超市排骨已經降價降到 29 元了。」張店長稱,得益於超低的生鮮價格,最近一周在線上下單團購生鮮再到門店取貨的社區住戶,比之前多了將近四成。

甚至連周邊城中村的住戶也有不少註冊了會員,並來到社區的生鮮門店裡購買生鮮。另外,每天晚上七點之後店裡生鮮商品折上折,還吸引了大量住戶搶購,將門店擠得水洩不通,「肯定要(和網際網路巨頭)死磕的了,他們(巨頭)的做法太狠了。」

在他看來,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原本是 「瀕死」行業。如今在疫情 「黑天鵝」推動下,一些中小生鮮電商、連鎖門店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陸續實現了扭虧為盈。此時這些網際網路巨頭見消費者開始認可社區生鮮團購的模式,便開始 「竊取」成果,燒錢搶市場。「這對我們很多門店、消平臺而言,真的不公平。」

那麼,目前很多社區生鮮門店、生鮮電商平臺,以及經營肉類果蔬產品的社區商超,如此降價、折扣來 「死磕」網際網路巨頭,守住市場份額的勝算究竟幾何?

燒錢:補貼大戰贏家仍是巨頭

「要不是上頭(運營管理方)的要求,我都不想做打折降價的活動。」

由於連鎖生鮮品牌管理方下調了生鮮供應鏈進價,要求所有社區門店生鮮商品降價,朱宇(化名)的加盟店最近每天都人滿為患,店裡的兩名員工除了要負擔收銀、理貨等工作之外,還要分揀與日俱增的線上團購訂單。

和張店長的看法不同,朱宇認為低價 「保衛戰」救不了中小生鮮門店、生鮮電商平臺。生鮮門店用低價 「死磕」網際網路巨頭,更像以卵擊石,改變不了這些連鎖品牌與門店的命運,「哪家(網際網路巨頭)不是資金實力雄厚,不是有備而來?」

他告訴懂懂筆記,很多社區生鮮領域的早期玩家,基本都是規模有限的創業公司,也曾在融資之後,通過燒錢發紅包去吸引用戶註冊會員、擴張市場。但經歷了幾年的燒錢大戰之後,大部分的中小品牌面臨資金短缺,甚至一度陷入經營困境。

「直到今年疫情出現,消費者不敢出門買菜,才讓生鮮團購、生鮮電商有了新的轉機,我們的門店才盈利幾個月呀,又開始搞低價競爭了。」經歷過生鮮行業 「低谷期」的朱宇認為,一直低價 「死磕」巨頭不是辦法。

雖然認可生鮮團購、生鮮電商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但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毫無忠誠度可言,在低價的面前大多是都是 「牆頭草」般存在,「我加盟這個品牌後開的生鮮店也將近兩年了,一有優惠活動馬上有新顧客,可活動結束,他們馬上到別家下單。」

因此,朱宇認為無論生鮮品牌、生鮮電商怎樣去靠折扣鞏固原有用戶群體,怎樣用低價拉攏低頻消費者加入會員,只要網際網路巨頭殺到,開始發紅包、做折扣,大量的用戶就會立馬轉投網際網路巨頭的麾下。

「除非門店價格更低紅包更大,才有可能留住顧客,不過這也要看優惠能堅持多久。」實際上,絕大部分當地的生鮮電商(團購)品牌在今年春節之前,仍處於 「瀕臨」倒閉、苦苦求生的階段,更別說長時間去做優惠活動、發紅包。

朱宇稱,面對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社區團購、生鮮連鎖行業,他也覺得相當憋屈。但在強大的對手面前,早期入局的生鮮連鎖品牌、生鮮電商,目前只能認命然後另找出路,「並不是我說話晦氣、缺乏信心。你看電商平臺的百億大戰,咱們小商家有能力抵抗嗎?」

顯然,網際網路思維培養出了用戶群體 「人往低價走」的消費理念,無論是早期生鮮玩家,還是最近動作頻頻的網際網路巨頭,拉攏用戶用的都是低價戰,燒錢補貼。折扣力度大、優惠時間長的品牌,最終將在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成為大贏家。

當然,也有社區生鮮門店抱著 「未戰先敗」的態度,開始尋找新出路了。

求生:生鮮門店出路難尋

在惠州惠陽區一高檔住宅社區內,懂懂筆記看到有兩家品牌生鮮連鎖門店開始 「不務正業」,賣起了肉類、果蔬以外的商品,比如綠豆餅、堅果、雪糕、速食,甚至擺出了燒臘小推車,為小區的上班族提供盒飯服務。

面對巨頭競爭,相比一線、二線城市社區生鮮門店,他們的消極情緒似乎更嚴重一點,一家門店的負責人小於告訴懂懂筆記,儘管今年門店內的團購訂單有所增加,但巨頭入局讓她也開始尋找出路。

「我不關心這些生鮮品牌間的競爭,也不在乎巨頭在生鮮領域裡的燒錢大戰,我擔心的是我租的鋪面還能不能繼續經營下去。畢竟當時籤了三年,也投入了不少經營成本。」為了創收,從上月開始小於就在店裡賣起了各類小零食。

她覺得如果有一天自己加盟的生鮮品牌垮了,自家的門店還可以轉型做小賣部,家人、員工也不至於一下子斷了生計,「你看小區裡這幾家生鮮連鎖門店,以前生意也挺火,但現在都做起了副業,還有一家賣起了百貨香菸酒類。」

小於坦言,生鮮門店之所以兼做副業,是因為對加盟品牌、平臺的前景失去了信心,目前低價競爭看似訂單絡繹不絕,可只要網際網路巨頭殺入,分分鐘就會搶走社區裡大量的客戶,「別說消費者缺乏忠誠度,門店加盟者也缺乏忠誠度呀!」

她無奈的說道,如果有一天門店加盟的品牌不行了,要是網際網路巨頭招募生鮮門店加盟,她肯定想也不想就去報名,反正一切設備都是現成的,只需換個門頭,「我現在了解到,那些巨頭做社區生鮮的團購,大都會優先和小便利店合作。」

據她和認識的其他店家猜測,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之所以偏愛和社區便利店合作,主要是因為合作成本較低。便利店本身的經營已經攤薄了租金,與品牌合作作為社區團購的網點無疑錦上添花。低廉的合作費用有利於增加盈利,可以讓巨頭以更低的價格與同行拼搶用戶。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疫情的刺激下 2020 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720 億元,而社區團購的商品當中,基本也以生鮮肉類、蔬果為主,佔比近 50%。

這也是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殺入社區團購戰場,開始發力果蔬肉禽為主的生鮮領域。隨著滴滴這家跨界巨頭的加入,社區生鮮領域幾乎聚齊了所有領域的網際網路巨頭。圍剿在即,對於生鮮行業的中小早期玩家而言,巨頭之間的博弈似乎與自己沒有太大關係,也可能會在未來有些關係。

他們現在和未來所關心的,只有生存。

相關焦點

  • 多個網際網路巨頭燒錢進軍的社區團購,能燒出個未來嗎?
    為何網際網路巨頭扎堆社區團購?說到社區生鮮電商,很多人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一筆燒錢的生意。的確,倉儲搭建,冷鏈物流,獲客成本等,加上生鮮易損耗,毛利低等特性,想要盈利並不容易。但社區團購的出現,卻重新定義了生鮮電商。
  • 社區生鮮團購該降溫了嗎?
    社區生鮮團購的賽道在今年可謂是風光無兩,有一年融資幾十億的新貴,也有投資數十億的行業巨頭,包括BPD的老闆都親自掛帥督導社區生鮮團購。而這火熱的一切都在不久前,因人報的一篇發文戛然而止,網絡上出現了輿論一邊倒的情況。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為什麼巨頭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打?
    而社區團購行業的混戰,就是從模仿和圍剿興盛優選開始的。2018年是社區團購第一次登上風口,暴風眼就是在興盛優選的大本營長沙。那一年,近10個項目在3個月內宣布獲得總額約30億元的融資。最多的時候,長沙同時存在200多個團購平臺,局全國之首。「千團大戰」再次上演。
  • 實探丨爭議社區團購:「價格戰」下的「新業態」,誰動了誰的奶酪
    (圖中為小區門口的社區團購團長正在發貨 卓泳攝)這種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但讓社區團購遭受詬病的,是平臺商品的銷售價格低於市場價,因此有觀點認為,線下菜販和商超的生意被搶走,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記者走訪了深圳寶安和南山多個菜市場和社區生鮮零售店。「影響不大,一個月可能就少三五百塊錢。」
  • 社區團購,真的搶老百姓飯碗了嗎?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 社區團購:硝煙再起|拼多多|生鮮電商|十薈團|興盛優選|美團|社區團購
    和我們理解的簡單的買菜或者生鮮電商不同,社區團購其實是電商的一個變種,只不過生鮮、蔬菜比較多而已。從具體模式看,社區團購有三個主要角色,即平臺、團長和用戶。核心點在於團長,通常是便利店老闆或小區業主群的群主,這些人會先創建一個群,提前發布優惠商品的連結,用戶提前一天下單。平臺在收集好訂單信息後,開啟配送流程,從倉庫發貨到自提點。用戶一般在第二天前往自提點取貨。
  • 巨頭「血戰」社區團購,「不燒個百億,根本不可能有結果」
    在他看來,用戶體驗、高品低價以及配送時效是不是穩定、貨是不是齊全,是社區團購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的關鍵指標,而這對於底層構建、配套服務都有著較高要求,這些對於前期僅僅依靠流量和補貼打市場的巨頭來說都是相對缺失的。而對於巨頭的瘋狂攻城略地,一線的團長感知或許更為明顯。
  • 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商超爭搶的超級風口。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沃爾瑪、百果園……甚至包括幾乎沒有做過零售業務的滴滴出行都相繼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元級別。
  • 砸下百億美金變烏有,「帝國」巨頭止戰,社區團購止傷
    事實上在此之前,媒體盛傳京東在考察食享會,或以約2億美金收購美菜網旗下社區團購項目美家買菜。另一方面,興盛優選一邊享受被網際網路巨頭圍剿的頂級待遇,一邊遭遇要被巨頭全資收購的傳聞。 除了收購變投資,食享會、美家買菜變興盛,更令外界意外的是京東首席戰略官廖建文緊隨其後發布的公告,大致內容為「京東投資興盛不是為了替代低線市場小店主」。
  • 社區生鮮團購的故事,巨頭都在搶著講,但為啥越聽越耳熟?
    上周五,人民日報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向網際網路巨頭喊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更是將社區團購推到了輿論中心。與此同時,各種「巨頭回應退出社區團購」的假新聞開始層出不窮。情緒相當狂熱,氣氛很是到位。
  • 到底是誰在抵制社區團購?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 社區團購血戰,劉強東「御駕親徵」強勢入局,興盛優選們如何反擊
    當前,京東已集中整合了其社區團購業務友家鋪子、蛐蛐購和京東區區購,設置了社區團購業務部。一時間,各大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成了熱鬧又擁擠的賽道,而「興盛優選們」在巨頭的圍剿下腹背受敵。剛經歷行業大洗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的社區團購原始玩家,隨著巨頭相繼入局,也不得不重新警惕起來。有業內人士認為,短時間內網際網路巨頭們或能通過網際網路流量和補貼玩法拿下市場,但未來會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 和巨頭火拼,社區團購老玩家能撐到何時?
    供應鏈直接關係著平臺是否能夠拿到低價優質商品,並高效、無損地送至消費者手裡,這個中間還需存留一定的利潤空間。由此,供應鏈決定了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決定了企業的生死。但社區團購主打生鮮產品,這決定了供應鏈的難度。生鮮保鮮期非常短,供應鏈又極為分散。生鮮供應鏈的標準化以及區域內整合能力更為重要。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此前疫情期間,各地封城人們足不出戶,社區團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如今疫情得到控制,突然對社區團購進行抨擊,著實不應該。對問題要二分的去觀察,先不管巨頭們的下場,社區團購的發展對下沉市場真的毫無價值嗎?就這一點開始展開討論。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 社區團購爭奪戰打響 菜市場的生意真這麼香嗎?
    2020年,在疫情的催化下,社區團購的導火索迅速引爆,成為眾多企業搶抓的新風口,隨著一眾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搶灘,社區團購似乎成為產業布局的新高地。近日,京東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這是繼滴滴「橙心優選」、美團「美團優選」、拼多多「多多買菜」、阿里「盒馬鮮生」之後,又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
  • 社區團購再遇「價格戰」,雞蛋3毛、土豆9毛,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疫情刺激下,曾經熱過一輪的「社區團購」再現風口,新一輪洗牌蓄勢待發。 繼滴滴、美團、拼多多等玩家先後進入社區團購後,字節跳動也開始擠入這個賽道,看起來社區團購這行真的是吸引力十足,幾大巨頭爭相搶灘布局,儼然就是一個香餑餑。 巨頭亂入,價格徹底亂了。雞蛋3毛,土豆9毛,這個價格你敢想像嗎?
  • 起底巨頭混戰的社區團購
    最近,社區團購正在混戰,滴滴,美團,阿里,拼多多正在開啟未來三年的大決戰,今天我以四個維度來講述,巨頭正在火拼的社區團購是怎麼回事?以及我們如何通過社區團購賺錢。1.社區團購是什麼?團購集採+到店自提怎麼對線下生鮮小販整個鏈條的進行打擊?2.興盛=社區團購,興盛模式為什麼跑出來,優於前置倉,正在被各大巨頭抄襲?
  • 當民生碰上壟斷社區團購還能惦記幾捆白菜嗎?
    備受年輕人歡迎的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進程中的必然趨勢,這個人類的新興產物當下並沒有抽乾我們脂肪,反而給了我們近乎免費的肉吃。所以有人說這是社會的進步,就像一百多年前汽車走進人類社會的時候,以苦力換財物的車夫有理由反抗汽車製造商嗎?
  • 社區團購,瘋了
    而社區團購行業的混戰,就是從模仿和圍剿興盛優選開始的。2018年是社區團購第一次登上風口,暴風眼就是在興盛優選的大本營長沙。那一年,近10個項目在3個月內宣布獲得總額約30億元的融資。最多的時候,長沙同時存在200多個團購平臺,局全國之首。「千團大戰」再次上演。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