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記攜手廣州日報小記者,共同傳遞粵菜文化

2020-12-28 美通社

廣州2020年12月9日 /美通社/ -- 「哇,太厲害了!」「真沒想到刀工展示能這麼精彩!」明媚的周六早晨,一陣陣驚嘆聲從廣報中心不斷傳出,原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李錦記粵菜師傅技能展示之廣州日報小記者特訓營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近日,百年醬料集團李錦記攜手廣州日報,招募了一批9-11周歲的學生共同舉辦以「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特色的小記者特訓營活動。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李錦記以生動的粵菜師傅技能展示,既開拓小記者視野,亦進一步傳遞粵菜文化,助力優秀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李錦記攜手廣州日報小記者,共同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對中華美食的追求將天南地北的人們緊密連接在一起。始創於1888年的醬料集團李錦記,至今已走過132年,百年來,李錦記憑藉出色的醬料,為千家萬戶的餐桌留下美味的印記。「我家廚房有使用李錦記的醬料,特別好吃!」一位小記者迫不及待地與現場大眾分享。從一間生產蠔油和蝦醬的小作坊,成長為擁有200多款產品,並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醬料集團,如今,李錦記不僅僅是將美味帶進家家戶戶,更是把中國味傳遞至世界各地。

李錦記粵菜師傅,粵廚的明日之星

小記者特訓營活動現場,來自李錦記粵菜師傅班的鄭楚濤、趙星竣、陳俊元、徐永豪、黃鎮燊帶來「刀尖舞蹈」節目。只見在幾枚尖銳的釘子上,放置著一個個薄薄的氣球,李錦記粵菜師傅班同學要在氣球上將蘿蔔片切成大小均勻的細絲。紮實的刀工是菜品千變萬化的基礎,而此項表演非常考驗他們對力度的掌握:受力不均,氣球容易被扎破;而用力不夠,又難以將其片成絲。伴隨著緊張的音樂節奏,李錦記粵菜師傅班學生既快速又齊整地操作著手上的刀具,蘿蔔片在氣球上被均勻地切成一條條細絲,高超的表演贏得了現場小記者們一陣陣的掌聲和驚嘆聲。


李錦記粵菜師傅班技能展示團隊現場進行刀工表演

李錦記粵菜師傅班學生,來自於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他們精湛的技藝,離不開他們接受的科班培訓和個人的辛勤苦練。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是李錦記的企業使命,去年李錦記積極響應廣東省委提出的「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號召,攜手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成立三年全日制「李錦記粵菜師傅班」,助力培養粵菜烹飪的明日之星,旨在為粵港澳大灣區輸送創新性的粵菜專業人才。

「短短的表演看似簡單,其實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整整一個月的訓練,包括周末我們也經常主動回到學校來練習刀工技法。」鄭楚濤同學說關於未來,他希望能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粵菜師傅。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他們的堅毅,以及對李錦記粵菜師傅身份的使命感。

李錦記以技能傳遞愛,以粵菜文化助力灣區發展

接下來,雕刻老師劉月娣亦為小記者們帶來一份精緻的西瓜雕刻作品。日常的西瓜上雕出「李錦記粵菜師傅」的文字,配上精緻的花邊,引得小記者們紛紛拍照和稱讚。「雕刻需要耐心、需要堅持,這也是我們李錦記粵菜師傅班學生們可貴的品質。希望小記者們在做任何事情時,也能保持這份初心。」一邊介紹,劉老師也不忘勉勵小記者們。

隨後,劉老師使用常見水果,如橙子、小番茄、火龍果等,現場教授小記者們製作精美的果盤。普通的水果經過劉老師分切、擺放,變得「身價倍增」,既有趣又溫馨。小記者們興趣盎然,認認真真地拍下劉老師製作的每一環節。「我要好好學習,學會後回家也為家人製作一份好看的果盤!」小記者們開心地說道。隨著活動的進行,對烹飪的熱愛,也在小記者們心中悄悄播種。


劉月娣老師教授小記者精美水果拼盤的製作

雕刻老師劉月娣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 -- 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的班主任。2011年,李錦記醬料集團啟動「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以「扶志+扶智」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選拔有廚師夢的青年,全額資助他們入讀國家重點職高學習中餐專業。適逢項目邁入第十周年之際,廣州班首年開班,實現北京、成都、廣州三地辦學,為更多有志青年帶來騰飛的廚師夢想。

在剛剛過去的盛夏,劉月娣老師作為廣州市旅商校的老師代表之一,與李錦記共同組成面試招錄小組並奔赴多地招生。通過嚴苛的資料審核、筆試面試,最終招錄了29名青年,成立了2020級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目前,他們已經在李錦記的全額資助下,在廣州市旅商校進行為期三年的中餐烹飪專業學習。

李錦記深知教育乃人才之根本,秉承著「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以及「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集團使命,培育了「李錦記粵菜師傅」及「李錦記希望廚師」,為餐飲行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烹飪儲備人才。李錦記與被譽為「粵菜廚師黃埔軍校」的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強強聯手,更是旨在共同將粵菜烹飪專業的學生打造成為大灣區的專業之星,以粵菜文化的傳承創新助推灣區的發展建設。

活動現場,李錦記還特別向小記者們介紹了剛剛上線的「李錦記希望廚師」微信公眾號,通過關注李錦記希望廚師公眾號(lkk_hopeaschef),將能持續獲取項目動態、招生信息、學員故事、飲食文化和社會創新案例。

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表示,很高興能通過廣州日報的平臺,與小記者們共同分享李錦記在培育粵菜師傅上的最新成果,相信通過今天的活動,也將激起小記者們對烹飪、對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熱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在李錦記粵菜師傅、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上的培育,培養新一代具備專業性、創新性,品德優秀的粵菜師傅,並多方位打造粵菜師傅國際名片!

-完-

相關焦點

  • 用心培育粵菜明日之星 李錦記粵菜師傅班榮獲2020年「南方公益傳播...
    12月24日, 以「南方致敬:挑戰與先機」為主題的南方日報2020年企業家高峰對話暨致敬頒獎盛典在廣州舉行。在盛典現場,李錦記憑藉「李錦記粵菜師傅班」項目榮獲「南方公益傳播獎創新獎」, 體現出社會對李錦記致力公益、勇擔企業社會責任的再次肯定。
  • 校企合力打造粵菜師傅新苗,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招生面試在...
    日前,2020年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的招生面試在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舉行,由李錦記醬料集團與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共同組成的招生小組,對22名少年進行了招生面試,這些少年年齡在15-17歲之間,主要來自廣東粵西、粵北,廣西隆安、武鳴等地區或家庭。
  • 粵菜師傅技能666,小記者們看得直O嘴
    日前,廣州日報舉行小記者特訓營之粵菜師傅主題活動,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21名學生成功搶獲特訓營的「入場券」。經過為期一日的特訓,通過「新聞小課堂」「粵菜師傅小課堂」「咖啡小課堂」等一系列學習與實踐,從「門外漢」晉升為「小記者」。不少同學表示,從活動中加深了對新聞業務的認識,對粵菜文化亦有更深的理解與體會。
  • 小記者遇上大師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請問在氣球上切蘿蔔與平常切蘿蔔有什麼不同嗎?」「這個西瓜上的字是怎樣雕出來的?」日前,廣州日報舉行小記者特訓營之粵菜師傅主題活動,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21名學生成功獲得了特訓營的「入場券」。
  • 李錦記攜手中國烹飪協會啟動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成都2011年11月1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國際知名醬料品牌李錦記今天正式宣布,已經與中國烹飪協會攜手全面啟動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川菜非遺」)的整體調查研究項目,並將於2011年12月2日舉行的「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報告》,
  • 李錦記企業價值觀廣州分享會 分享幸福的滋味
    李錦記積極履行「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企業使命,自2015年起,在廣州、上海、北京、成都共四所國家重點職高院校的烹飪專業設立了「李錦記企業獎學金」, 而後發展為「李錦記企業獎教學金」,獎勵中餐烹飪專業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助力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超過700名優秀中餐烹飪專業師生先後獲得此獎勵,品嘗到幸福的滋味。
  • 廣府粵菜躍上雲端!空中擦亮「食在廣州」名片
    距離廣州亞洲美食節開幕只有5天,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廣州亞洲美食節美食文化交流沙龍(以下簡稱「沙龍」),昨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舉行。廣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與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多國駐穗領事代表及亞洲航空公司代表一起,暢談廣府美食與亞洲各國的美食文化。
  • 有一種文化語言叫粵菜
    原標題:有一種文化語言叫粵菜   鹹魚蒸肉餅,經典的粵菜,鹹魚帶出沿海城市的特色。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也許語言不通,文化各異,但當他們共同欣賞美食,享受味蕾間跳動的快感時,彼此的心靈之間往往也會產生一份微妙的默契。   就這一點來說,生活在千年商都和美食之都的廣州人可以說是深有體會。自古以來,廣州借著頻繁的商貿活動與各地的人們建立了緊密的聯繫,粵菜隨著粵人的腳步在不同地方紮根,在拓展嶺南文化的同時,也將不同文化的精華納入自身,不斷發展壯大。
  • 國賽選手來廣州,體驗粵菜文化,對話非遺大師
    12月16日,參加此次大賽的11名選手組成「技能國手訪問團」,走進廣州酒家,與粵菜師傅一起交流廣州早茶文化,學捏麵塑。在永慶坊對話非遺大師,參觀趙家獅非遺生活館、欣賞古琴彈奏、學刺廣繡等,感受廣州的文化和城市魅力。
  • 醬心傾「築」廣州南站李錦記大廈封頂儀式舉行
    「金鍬置土滿富貴,千沙萬粒送吉祥」,1月10日,在喜慶熱鬧的氣氛下,伴隨著禮炮齊鳴,廣州番禺區政府領導、李錦記醬料集團負責人、以及廣州萬科負責人共同執起金鍬,一起為廣州南站李錦記大廈澆築最後一罐混凝土——標誌著廣州南站李錦記大廈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 攜手孔子學院傳播中華文化 李錦記帶來"家鄉的味道"
    作為首批支持孔子學院的企業,李錦記與國家漢辦的合作已經走過了整整五個年頭。向海外志願者捐贈具有當地特色、並且本地採購的醬料產品,這是李錦記自2016年起繼續攜手孔子學院、傳播中國味道的全新舉措。自2009年國家漢辦在紐西蘭設立孔子學院以來,目前紐西蘭共有三所孔子學院,分布在南北二島的三所公立大學中。此次參加到崗培訓共147人,包括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以及一部分公派教師。
  • 城市地標攜手廣州味道,鎮海樓重現「消失的名菜」
    這是一次「城市地標」與「廣州味道」的攜手,是一次「有形」與「無形」的廝磨。為了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廣州博物館從文物中挖掘了一批上世紀早期的老菜單、舊菜譜,與中國大酒店共同研發,讓「消失的名菜」重返大眾的餐桌,讓塵封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中國大酒店廚師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以傳統的粵式烹飪技藝重現經典菜式,帶領您重回老廣名菜的發源之初、用匠心復原廣府名菜、品味最純正的老廣滋味。雙方聯手,共同主辦了這次文化盛會。
  • 李錦記攜手孔子學院總部全球推廣中國烹飪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李宇明,國家漢辦志願者中心副主任郭驕陽,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惠中先生等領導出席儀式,與二百多名孔子學院志願者共同見證本次備忘錄籤署及捐贈儀式。孔子學院已成為世界各國學習漢語和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成為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合作的橋梁,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 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惠中先生表示:「孔子學院是各國友人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是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典範。孔子學院志願者在傳播中華文化的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關懷志願者是李錦記的光榮和責任。
  • 《粵菜大師》出圈 粵菜文化出海 2021年:廣東率先打響粵菜文化品牌...
    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作為粵菜發源地的廣東省,粵菜系門店的保有量雖達到4.5萬多家,但在廣東餐飲門店總體量中佔比較小,僅佔12.4%。且粵菜在全國範圍內市場滲透率低,全國粵菜門店總量近50%都分布在廣東地區,粵菜品牌全國影響力亟待提高。在海外市場,粵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孕育出一批走出國門的具有代表性的高端餐飲品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及聲量。
  • 「我的未來不是夢」——29位少年在廣州開啟希望廚師夢
    10月27日,在2020年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開班儀式上,一群年齡15~17歲的孩子爭先恐後地介紹自己。他們多數來自貧困山區,第一次出遠門來到廣州,還將經歷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這是我第一次坐高鐵,第一次來這麼遠的地方。」15歲的楊明東探出腦袋小聲地說。
  • ...弘揚粵菜文化——中糧福掌柜「粵菜希望之星計劃」高峰研討會...
    據了解,本次活動主辦方中糧餐飲油始終致力於中華美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並攜手餐飲界大師名廚共同為中華經典味道的創新與發展而努力。在活動中,中糧餐飲油攜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順德鳳廚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共同啟動了「粵菜希望之星計劃」,該計劃旨在發掘、培養優秀年輕廚師,進一步壯大粵菜傳承人隊伍,助力粵菜文化發揚光大和順德餐飲業高質量發展,以粵菜文化的傳承創新助推大灣區的發展建設
  • 同交流,共發展丨企業文化交流會走進李錦記
    李錦記攜手香港商會-廣東分會,邀請各界企業代表前來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參觀,一同就企業文化進行交流,探討如何通過企業文化的魅力為區域及祖國的建設賦能,共謀發展之策。原來李錦記已經走過131年歷史,李錦記創立於1888年,創始人李錦裳先生在珠海南水的小茶寮裡偶然發明了蠔油,由此揭開醬料王國的百年序幕。如今,集團擁有全球五大生產基地,而佔地達2000畝的李錦記新會工廠,不僅是李錦記醬料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成為民族企業發展的標杆之一。李錦記逾220款產品遠銷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規模與效益龐大。
  • 廣佛小記者暢遊「小廣州」,親子探秘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
    本次蘆苞腊味美食節引入廣州日報社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廣佛鄉創品牌「大地鄉創市集」,將各種潮流玩法帶到鄉村,與鄉村當地特色風俗結合,以潮流、網紅方式提升鄉村生活樂趣。在活動中,廣州日報資深攝影記者還為小記者們現場講授攝影技巧。
  • 九江雙蒸攜《粵菜大師》點亮廣州塔,「粵菜+粵酒」打造廣東名片
    2020年3月31日,美食綜藝節目《粵菜大師》在廣州城市地標廣州塔發布「發展粵菜,文化先行」宣傳口號,與之同時點亮廣州塔的,還有九江酒廠。  2019年以來,作為粵酒代表的九江酒廠相繼推出精米30和精米30+系列,打造中國米製酒NO1。亮相廣州塔,標誌其文化營銷邁出重要一步。
  • 當「食在廣州」遇上「美食天堂」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發布會開始前10分鐘,現場500個座位已全部坐滿,觀眾席兩旁的通道還站滿了觀眾,現場氣氛熱鬧高漲。場內關於廣州亞洲美食節的介紹材料更是早早被領取一空。   發布會上,廣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進行廣州亞洲美食節主體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