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右八百零八丞相、壹百拾伍癸官丞相,比封王更濫的是天國的丞相

2020-12-15 騰訊網

丞相一職最早設於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自秦以來至明初,丞相都是朝廷中的重要職位,百官之長,是皇帝理政的輔佐,負責審議處理執行國家大事。因為丞相位高權重,所以編制通常很少,而且這個職位在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中期就取消了,此後明清兩朝都不再設丞相。

時間一晃到了晚清,太平天國舉著反清旗號起兵,到後期大肆封王封官,王一口氣封了N多個(有說封了2700多個王,現在有史料可證有封號的王約200多個)。所封丞相更加不得了,可以說是滿朝充盈,比之前二千多年曆代王朝所設的各種丞相總和還要多幾倍、幾十倍,根本數不清。

太平天國在金田起事前後,曾經設過殿前左丞相、右丞相,由秦日綱、石達開分別擔任。馮雲山、韋昌輝早期也可能擔任過丞相,但因為這些出現在清朝方面的記載中,具體不詳。

太平天國1851年9月在永安州(廣西蒙山)建制時,開始封最初五王與設置百官,丞相方面則封了天官丞相秦日綱與春官丞相胡以晃。1853年3月建都天京,也只是設有天官、地官和春官等正副六丞相。可是未滿一年,就按《周禮·夏官》裡的記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於百事,掌理國務」。一口氣分成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再按每官正、又正、副、又副設四位丞相,這樣一共有二十四個丞相!

六官丞相雖然多,在太平天國前期,階位還是很高的,雖然是第三級職官,但因為在它之上的軍師、主將都由諸王世襲,不再授與他人,故丞相被稱為「官居極品」。其中天官正丞相號稱朝官第一,連大印也是和其他丞相木印不一樣的銀包木。擔任過天官正丞相的,除了秦日綱,還包括曾水源等。其他丞相也多數是重要人物,如北伐軍統帥林鳳祥,就是天官副丞相,李開芳是地官正丞相,吉文元是春官副丞相。

但追隨天王、東王起事的資歷深、有親緣族緣鄉緣關係的「老兄弟」人數很多,他們都渴望過過丞相癮。二十四個丞相也不夠分配了,為滿足欲望,太平天國在稍後又設立了王府丞相、恩賞丞相和平湖丞相等名目,丞相也就漸漸越來越不值錢。

王府丞相也就是諸王府中的丞相,包括東殿丞相、西殿丞相、北殿丞相和翼殿丞相。恩賞丞相更加是有名無位的榮譽職稱,簡稱「恩丞相」,無編制,無定員,因此它的數量很多。據傳某天楊秀清正在喜頭上,就一口氣封賞了幾百個恩賞丞相。一個管二十五名天兵或二十五個家庭的最低級官員兩司馬也擁有恩丞相的銜號。這個連清廷那邊都知道,「又有恩賞丞相,乃偽官加銜,或一時任意而授。」

至於平湖丞相是太平天國為轉戰揚州三汊河的部分參戰者特設的虛銜,「外有平湖丞相,以擾三汊河功封,位次最卑,皆不給印。」平湖丞相的授予者現在所見倒是不多,僅有少數幾個人。

在太平天國前期有丞相頭銜的官員已經是滿大街都是,到了後期更多,丞相已經淪為不入流的行政級別。

1857年,六官丞相似已廢止,已不見有六官丞相名稱記錄在案,開始替代丞相名目的是以按殿前左右加以數字編號的丞相,其中殿前左為奇數,殿前右為偶數。包括殿前右陸拾貳丞相、殿前左貳拾叄丞相黃玉成,表明至這一年,已經有殿前右六十二丞相的設置。

1859年,這一年清軍進攻霍山毛坦廠太平軍營壘時,「搜獲殿前右二百五十六丞相……等偽印六顆」可見殿前丞相已經排到至少二百五十六了。

1860年春,無錫運河船老大樊玉田投靠太平軍東徵軍,充作嚮導,即被封為殿右四百三十四丞相。翌年,又有「殿右三百七十八丞相」顏有和與「殿右八百零八丞相」曾芸進。對於這種情況,清廷那邊自然相當不屑「自侯偽爵下有丞相、將軍、檢點、指揮、軍政、監軍等偽官名目,更次則典糧、典衣、典炮、典馬等名,實則嘍囉一類耳。至可笑者,有幾千幾百零幾丞相之類。」

到了1862年後,丞相官職更加貶值,以輔王楊輔清所頒發的「木三十五乙官副前旅丞相」「中旅左隊隊旗丞相」和侍王李世賢所頒發的「土三十己官副前旅丞相」等官憑照為例,它的職權相當於前期的一個旅帥和卒長。保王童容海軍營也有丞相,後軍前營、中軍前營分別有左一丞相到右十丞相,後一軍前營有左一丞相到左十五丞相,一個僅三五百人的軍營,至少就得有十個或十五個以上的丞相編制。1863年護王陳坤書麾下的名冊,在茀天安汪隊內有壹百拾伍癸官丞相黃典存,其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糧餉事。」丞相在數字後又按增添幹支排列,更見封賜人數之多之濫了。

隨便說說,那位保王童容海本姓洪,根據太平天國前所未見的滑稽奇特避諱制度,與天王洪秀全同姓洪的都要避諱,所以改姓童。後來童容海投降湘軍鮑超部,才重新恢復洪姓,他也是太平天國第一個投降清朝的王。

太平天國各個品種的丞相官職,只是借「丞相」之名,可認為是官階和榮譽職稱,與傳統意義上的歷朝丞相大相逕庭。究其原因,歷朝歷代草莽天子,多青睞於丞相稱號。太平天國領袖喜歡做王,那麼他們的主要手下也嚮往做丞相,為讓哥兒們都過過癮,丞相一職就多多益善,越來越濫封了。

相關焦點

  • 古代歷史上,王爺和丞相誰的權力更大?
    而丞相則是古代官名,始設於春秋戰國時期,但直到三國之後才開始成為百官之首,需要注意的是,丞相與宰相不同,作為實際官名的丞相,並非每個朝代都有。與此同時,王爺與丞相誰的權力更大,還要根據不同朝代的實際情況進行討論。
  •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為何廢除丞相
    《禮記》中稱「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見夏朝已有相當規模的政府系統。商朝時,政府組織機構更加強化,分為掌國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職的太史寮兩大系統。寮,即尞(燎),《說文解字》中解釋:「燒柴祭天也」,政府部門在屋內開會需燒柴照明,「寮」便成為政府部門的名稱。寮又通「僚」,「群官為僚」,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職官系統。
  • 《代嫁丞相》漫畫,丞相救清兒,皇上選擇放手
    在《代嫁丞相》漫畫中,幾乎沒有純粹讓人討厭的角色,當然了,慕容熾除外。而之前出現過的女性角色,有好有壞,但無一例外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說身高兩米的太后,蘿莉郡主溫柔,以及丞相前女友——清兒!在最新一話中,皇上雖然及時趕過來護住了丞相,但是清兒殞命,實在是讓人惋惜。本以為這個深情睿智的女孩子能有一個好歸宿的。在柳乘風看見清兒受傷倒地的時候,他不顧危險地衝了過去。而柳乘風身後的皇上,本想抓住柳乘風的手,不想讓他涉險,但這隻手伸了出去,卻在猶豫再三之後,選擇放手。
  • 春秋戰國時期丞相權力多大?
    歷史著名人物呂不韋、範雎在秦國都當過丞相,除秦王就是呂不韋有權力了。範雎似乎是文官首領,白起是武將首領。範、白失和,範雎害死白起,可見丞相權力相當大。丞相這一職位始終是高官,有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百官首領;有時是文官首領,文武並列。春秋戰國時期丞相權力也不小。
  • 河湟郭氏:元末丞相後裔?
    根據墓碑上記載,我省河湟地區郭氏為元末脫脫丞相的後裔。  丞相後人流落河湟  縱觀元朝97年的歷史,在不足百年而亡的國運中,依然有一些傑出的人物出現。脫脫丞相就是元朝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脫脫,也叫脫脫木兒,字大用,蒙古族,元朝末期政治家、軍事家。在脫脫的大力倡導下,元朝恢復科舉取士。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作背景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背景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給張九齡的一首幹謁詩,詩人想借這首詩達到某種目的,至於是什麼目的呢,就要我們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 寵文:丞相家唯一的小千金懷孕,老丞相咬牙叫上10個兒子狂揍邪帝
    推薦寵文:丞相家唯一的小千金懷孕,老丞相咬牙叫上10個兒子狂揍邪帝!《王爺,側妃要爬牆》作者:雙橙內容提取:京城有傳言,四王妃囂張跋扈,常常欺得王爺不敢出聲。誰知這都是註定的,當初,丞相家唯一的小千金懷孕,老丞相咬牙叫上10個兒子狂揍邪帝!註定邪帝是個寵妻奴!寵文!「我家王妃以夫為天,事事以本王為主。」王爺被關在門外,寒風陣陣。侍衛轉身吐槽。顏疏雨忽然發覺玄天權有那麼一點點可愛,想到這點,竟忍不住笑出聲。玄天權瞥見她的笑,微微蹙眉卻不惱:「你笑什麼?」
  • 皇帝請丞相卻沒有筷子,丞相離開後,皇帝便將此人殺掉
    本文由歷史上的前夜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皇帝請丞相卻沒有筷子,丞相離開後,皇帝便將此人殺掉說起我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那就是周亞夫了,他是一名參加戰爭無數的將士,他這裡的手下每一個都特別的遵紀守法,而且非常的勇猛,非常嚴格,他曾經匈奴徵戰長安,就因為周亞夫駐軍細柳,從而讓自己的老百姓免收往除此之外他還因為指揮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並且維護了漢朝百姓的安定,可是就是這樣一位為漢朝立下了汗血功勞的人,最後卻在晚年被冤枉,是讓人特別感到可惜,根據歷史記載是皇帝請他吃飯,卻不給他筷子,當時他是朝廷的丞相,等到他吃完這個飯離開以後,皇帝便將此人殺掉。
  • 臺灣名嘴劉燦梁縱論中國古代丞相
    他能講一百個丞相,為什麼只選這四位丞相?  他憑什麼可以成為臺灣的名嘴?  喬治亞大學的傳奇人物何以傳奇?  更難能可貴的是,劉燦梁教授在松下幸之助的啟發下,花大力氣通讀了中國二十四史,他可以講一百位中國皇帝、一百位中國丞相,並能熟練地運用管理學的理論來進行分析,爛熟於胸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使劉教授的課程錦上添花。劉燦梁教授精通文言文,還可以全英文講課。  10月11日,劉燦梁教授走進演播室,錄製《千古明相》系列。
  • 歷史上,權開封府尹包拯與《七俠五義》小說中的王丞相差多少級?
    在了解包拯與王丞相(王延齡,小說虛構出的北宋丞相,具體擔任何職,並未言明,只知官居正一品,是包拯的恩師)差多少級別前,先來談談北宋特殊的官制。若要問封建時代,哪個朝代的官制最為複雜,那絕對是北宋無疑。「職以待文學之選」,北宋初期,宋帝為以示對個別文臣的尊寵,在不便直接升其品級的情況下,就會給予這位官員以館、閣、殿的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待制等「貼職」,也就是榮譽稱號,象徵其獨特的地位。比如仁宗名臣包拯,他就曾被授予龍圖閣大學士的榮譽稱號。職事官,就是定實權的。
  • 堂堂丞相,竟然被皇帝當成祭祀品
    漢成帝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二月的某一天,丞相翟方進突然「暴病身亡」,消息傳來舉國驚愕。翟方進為相九年,時年四十六歲,正當年富力強之際,也未曾有任何身體不適的反應,甚至當天還在上班,怎麼會突然得病呢?漢成帝顯得很悲痛,為翟方進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並親往弔唁。
  • 開封府的尹包拯和王丞相他倆到底差了多少個級別?
    此時他的官是正六品的尚書省右司朗中,他按這個級別領工資。此時他的職是龍圖閱直學士,不是傳說中的龍圖閱大學士,這兩者之間還差了好幾級。職的作用有點類似於皇帝給了他一個大V的標籤,認可他是「文學高選之士」了,以後選拔任用的時候優先會考慮他了。至於王丞相是個虛構的人物,北宋並無丞相頭銜。這個時候宰相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褚蒜子扶立丞相司馬昱登基為帝,或為壓制桓溫的野心,卻始料未及
    九年,遷右將軍,加侍中。鹹康六年,進撫軍將軍,領秘書監。釋文:晉簡文帝司馬昱,字道萬,他是晉元帝司馬睿的小兒子。幼年時司馬昱非常的聰明,司馬睿非常的喜歡他。郭璞見了司馬昱之後就對大家說道:「能夠興旺晉國國運的,必定會是這個人。」等到司馬昱長大一點,為人清高淡泊沒有什麼欲望,尤其喜歡鑽研玄學。
  • 甜寵古文:丞相一腳將他踹翻「混蛋又是喜脈」,皇帝:小心胎氣!
    本期整理的是四本甜寵古文:丞相一腳將他踹翻「混蛋又是喜脈」,皇帝:小心胎氣!《雲起江心》作者:烏邦那內容簡介:丞相一腳將他踹翻「混蛋又是喜脈」,皇帝:小心胎氣!精彩片段:龍修當下也是驚起,一句話不說趕到永安殿,卻看到殿內一片忙亂,真兒一見他便跪了下來。「說!」龍修眼中寒意一片,真兒連忙低下頭說道:「啟稟陛下!殿下下午照常過來休息。申時的時候,奴婢還給殿下送了點心,殿下說有點累,讓奴婢不要打擾,說讓一刻鐘後進藥的時候再進去,結果,進藥時才發現,殿下已經不見了。」
  • 一個聲名狼藉的歷史丞相,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幹掉一個行業
    順帶一提,這位「大名鼎鼎」的大將軍就是胡惟庸,這位大將軍是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最初,他並沒有跟隨朱元璋一路起義軍,而是在朱元璋起義軍的第三個年頭才起義軍投奔。明初朱元璋的隊伍裡聰明的人很多,所以前期的胡惟庸一直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其最終崛起,還得依靠另一位老鄉李善長,此時,李善長是朱手下一位比較重要的文臣,並被稱為開國功臣之一。
  • 居功臣第一的開國丞相蕭何,留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劉邦軍至鹹陽城時,秦王子嬰完全無力抵抗,只得率百官素車白馬於軹道上向劉邦的軍隊投降。至此,秦王朝宣告正式滅亡。這使昔日的泗水亭長劉邦成為推翻秦朝暴政的赫赫功臣。劉邦率大軍入駐鹹陽後,蕭何對時局早有自己的估計。當劉邦及軍士將領們皆留戀於秦宮的華麗建築、宮娥彩女以及奇珍異寶時,蕭何卻徑直去秦丞相府和御使大夫府,將兩府中所有有關律令圖書盡數收藏起來。
  • 神秘的昌平君:秦國丞相,末代楚王,真名在1982年才被考古發現
    昌平君,原本是秦朝丞相,曾是秦王嬴政之下最具權勢的人物。但最後他卻背叛秦國並當上了楚王,甚至讓秦軍遭遇了統一前最後的一次大敗仗,變成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後一道障礙。在這裡,我們應該事先強調一點:昌平君熊啟(也叫做羋啟)的名字竟在史書上一直消失了兩千多年,事跡也大多被史書遺忘。
  • 告老還鄉的丞相PK地方縣官,誰的權力大?
    都說「無官一身輕」,從官職上來看,縣官要比告老回鄉的丞相、將軍官職大。宰相雖然當初位極人臣,但此時他們已經卸了官職回到了家鄉,來到了縣官所管轄的範圍,雖說縣官只是管理一個小縣城的官員,此時論官職當然還是縣官大!
  • 錦衣之下:常人只知丞相千金是香餑餑,卻不知今夏才是罕見的美人
    今夏當捕快多年,拍得一手溜須好馬,一見大人,臉上滿是笑意,如往常般打趣道:「大人生得看真俊,難怪京城那麼多姑娘都對您一見傾心,就連丞相大人也想把自家閨女許配給您呢。」
  • 比幹丞相一生清廉,窮的叮噹響,為何在封神榜,被封為財神爺?
    姜子牙封神時,比幹丞相被封為財神爺主管天下財運,位列仙班。 然後問題出現了:比幹丞相一生清廉,被稱為布衣丞相。為什麼封神榜封他為財神爺呢? 1.無心論 眾所周知,比幹丞相被妲己挖去了心肝。沒有心,也就沒有了貪婪。就會心地純正、不偏不倚,再加上「財帛無心,有德斯昌」,因此,人們尊比幹當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