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躍龍門誓不還|成蘭鐵路最難隧道向著最後750米掘進衝刺

2020-12-16 瀟湘晨報

在綿陽安州區高川鄉龍門山脈腹地,巍峨連綿的群山格外靜謐。

但在大山內部的隧道施工現場,卻是完全不同的場景:掘進機高速旋轉,工程車輛來回穿梭。

跟此前7年的「五一」一樣,今年的勞動節,中鐵十九局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項目部依然沒有假期。建設者們幹勁十足。對他們來說,工程安全有序推進,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今天,躍龍門隧道又向前掘進了大約三米。工程指揮部指揮長王海亮說,有信心在年底前拿下最後750米,實現全線貫通。

作為整個成蘭鐵路的重點控制工程,躍龍門隧道是目前國內在建鐵路工程中最難的隧道,也是業界公認的中國最難、世界罕見的鐵路工程。自2013年進場施工以來,建設者們攻堅克難。眼下,工程正進入關鍵節點。

為何該工程會被人們形容為是在「爛豆腐」上修鐵路?超長隧道如何在龍門山裡艱難挺進?大山深處建設者們的工作日常又是怎樣的?今天,觀觀邀請你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走進躍龍門隧道,了解這群鐵路建設者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這次修隧道能遇上的困難都組團來了」

凌晨四點,大山深處的中鐵十九局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項目部駐地,指揮長王海亮早已換好工作服,準備進入隧道內的施工現場查看工程進度。

8個年頭過去了,他的故事都被這一條隧道所記錄。

成蘭鐵路成川段起於成都市青白江區,途徑廣漢、什邡、綿竹、茂縣、松主寺黃勝關,路線全長275公裡,是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的重大項目,也是我國又一條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天路」。而作為成蘭鐵路全線重要控制工期工程,躍龍門隧道的貫通就意味著全線貫通。

有人曾形象地把青藏鐵路比喻成在「凍豆腐」上修鐵路、宜萬鐵路是在「軟豆腐」上修鐵路,成蘭鐵路是在「爛豆腐」上修鐵路。對於這樣的說法,王海亮和他的工友們有著深刻的體會。全長40公裡的躍龍門隧道跨越汶川大地震發震區域龍門山斷裂帶,地質活動頻繁,危巖極度破碎,在隧洞內挖掘裸露出的巖體,經常用手用力一捏就變成了粉末狀。

不僅如此,隧道施工中還需要面對高地應力、高巖溫、高瓦斯及硫化氫等諸多地質難題,平均每天只能推進兩到三米。工程施工風險極大、施工難度極高,難度大於青藏鐵路,被中國鐵路總公司列為一級高風險隧道。

「瓦斯、硫化氫,有害氣體在隧道裡出現的這麼全的,這是全國獨一份」,工程指揮部指揮長王海亮告訴我們,躍龍門隧道是目前我國唯一發現雙氣「瓦斯及硫化氫有害氣體」共存的隧道,其中,硫化氫氣體具有劇毒,易產生施工人員中毒事故,瓦斯濃度過高則會有爆炸風險

「組團的困難就得打組合拳」

因為是在「豆腐」上修鐵路,所以軟弱破碎的地質經常會無法支撐起隧道的洞體,造成軟巖大變形。而軟巖大變形則會危害到洞體的正常結構,對工程產生破壞性影響。2018年1月7日,隧道左線掌子面就出現了大變形,日變形量達到6公分,支撐斷面的鋼架都嘎嘎作響。王海亮牽頭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制定治理大變形技術方案。沒有可借鑑的技術資料,每日加劇的變形量需要刻不容緩地拿出處理方案,王海亮提出了緊急處理方案——回填、注漿、加固,對隧道緊急回填40米土方進行注漿加固。那年大年三十晚上,他帶領100多人在現場不間歇處理,一直到10月之後才又把這40米重新打通。過度的操心勞累,剛過三十歲的他猛然滿頭白髮。現在回看那時大變形的圖片、錄像,依然觸目驚心。

「來什麼困難就給它治住就行了。」面對有害氣體,王海亮和團隊將可用於風洞實驗的通風機搬到了洞內,其送風量可達每分鐘15000立方米,就其高度來說,相當於其他隧道通風設備的3倍,可時刻保證洞內的空氣品質。洞內由於物資運輸壓力大,車輛時常會發生堵車的情況,因此,王海亮和團隊一起研發修建了同樣全國獨一份的洞內交通系統。

「沒啥搞不定,但也有頭疼事兒」

對工程滿懷信心的王海亮,在談及日常生活時顯然顯得有些悵然若失。跟在東北上學的兒子視頻通話,是王海亮在下班後的常規動作。八年裡,他與兒子見面的次數少得可憐,而在兒子問到爸爸能不能跟他一起拼新買的玩具時,王海亮雖然三言兩語就搪塞過去,但內心卻狠狠地揪了一下。

「想家是肯定的」,王海亮對我們說到,「平常我們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唱唱歌什麼的,每當有和我一起來的工友唱起東北二人轉的時候,就能找到家的味道。」二人轉的聲音,讓王海亮思緒萬千,而萬千的思緒中有一縷最讓他默然。2020年1月16日,王海亮父親去世。依然堅守在工地上的他,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這成了他一生的遺憾。但他說不後悔,他把修成躍龍門隧道當做他對父親的承諾。

「來的時候28(歲),走的時候估計要38(歲)了,真的不後悔」, 面對記者,王海亮說到,「人這一輩子沒幾個八年、十年,有人總覺得這麼長的時間,只待在一個地方沒意思,不值得,但我能以後跟我兒子說,這條全國裡面數一數二難挖的隧道,是你爸挖的,他能告訴他兒子這是你爺爺挖的。並不是就要告訴別人搞定一個工程有多厲害,而是想說,找到生活的意義那比啥都重要。」

雲淡風輕的背後,是樸素的堅守。王海亮介紹說,躍龍門隧道左線打通後,將開始全線的軌道鋪設工作。而成蘭鐵路全線建成後,將結束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屆時從成都出發,2小時就可到達九寨溝,4小時可到達蘭州。

【來源:四川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復工工人每天要防範「三毒」
    四川在線記者 徐登林 文/圖打孔、鑽杆、導管、注漿,3月13日,在阿壩州茂縣成(都)蘭(州)鐵路躍龍門隧道3號橫洞小裡程35號掌子面(作業單元),中鐵五局成蘭鐵路工程茂縣指揮部現場施工員趙鍾賢帶領著5名工人,在昏暗的隧洞裡進行著4.5米超前小導管施工。大家在開挖臺車上來來往往、上上下下.「不要碰到傳感器。」
  • 歷經近3000天奮戰,成蘭鐵路松潘隧道今日貫通!
    ,位於海拔3000米川西北高原的高寒、高海拔長隧道——成蘭鐵路松潘隧道順利貫通。成(都)蘭(州)鐵路松潘隧道的順利貫通標誌著成蘭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站前工程進入衝刺階段,為成蘭鐵路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 成蘭鐵路松潘隧道貫通
    成蘭鐵路松潘隧道貫通通車後將結束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11月5日11時許,位於海拔3000米川西北高原的高寒、高海拔長隧道——成蘭鐵路松潘隧道貫通。記者從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獲悉,這標誌著成蘭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站前工程進入衝刺階段,為成蘭鐵路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松潘隧道為雙線隧道,長8048米,其中2360米處於軟巖大變形及滑坡體地段。「通過科研攻關,我們成功解決了地震高發區極度破碎軟巖的大變形控制這一世界性難題。」
  • 8年 中國人打通世界上最難的隧道
    在距地表200多米的山體內部,傳來了好消息——和一個月前相比,經過春節期間建設者一刻也不停工的鏖戰,蘭渝鐵路胡麻嶺隧道又向前掘進了4米,還有46米就將貫通。4米,這是一個成年人只需要兩三秒就能走過的距離,普通隧道施工不到半天就能掘進,為什麼在胡麻嶺隧道需要1個月?答案就在於這個隧道施工遭遇到了「世界難題」。
  • 全長9490米!牡佳客專麻山隧道掘進進入衝刺階段
    全長9490米的麻山隧道是牡佳客專全線最長的隧道,也是極高風險級隧道和全線控制性工程。4月8日,記者從中鐵十二局獲悉,繼牡佳客專麻山隧道2號斜井至4號斜井區間順利貫通後,全線僅剩1號斜井至2號斜井區間231米高瓦斯段未貫通,距全線貫通僅一步之遙,掘進施工進入衝刺階段。
  • 川西北高海拔長隧成蘭鐵路松潘隧道貫通
    位於川西北的高寒、高海拔長隧成蘭鐵路松潘隧道順利貫通這標誌著成蘭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站前工程進入衝刺階段為成蘭鐵路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工程簡介成蘭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規劃網「蘭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200km,是繼青藏鐵路後我國又一條在海拔3000米高原修建的「天路」。
  • 蘭張三四線鐵路新建烏鞘嶺隧道施工有序推進
    六月的烏鞘嶺腳下,機聲隆隆,裝載機、挖掘機、自卸車等多輛大型機械設備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鐵路新建烏鞘嶺隧道施工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 蘭渝鐵路「頭號重難點」工程胡麻嶺隧道貫通
    新華社蘭州6月19日電(記者齊中熙、王衡)被國內外隧道專家定性為「國內罕見,世界難題」的蘭渝鐵路「頭號重難點」工程——胡麻嶺隧道19日勝利貫通,標誌著蘭渝鐵路全線通車進入最後階段。  6月19日,在蘭渝鐵路胡麻嶺隧道內,工程技術人員歡呼慶祝隧道成功貫通。當日上午,蘭(蘭州)渝(重慶)鐵路最後一座隧道——全長13.6公裡的胡麻嶺隧道勝利貫通。
  • 青藏鐵路關角隧道首次實現單口掘進雙百米成洞
    人民網北京10月8日電 近日,青藏鐵路西格二線關角隧道迎來百米成洞的佳績。今年8月,關角隧道全面完成局指揮部下達的施工生產任務指標,完成619米,是計劃610米的101.5%。其中,10號斜井西寧方向Ⅰ、Ⅱ線分別完成103.5米和103米成洞,首次在關角隧道實現單口掘進雙百米成洞,在青藏鐵路西格二線關角隧道建設中又一次創下第一。
  • 溫州市首條過江隧道開工 日均8米甌江底掘進
    溫州市首條過江隧道開工 日均8米甌江底掘進 2017年02月28日 15:36   來源:甌網
  • 築路記:蘭渝鐵路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有人活了快90歲,所達最遠處,竟難出十裡方圓。一頭連著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一頭牽著群山起伏的秦巴山區,蘭渝鐵路經過的區域,就是古蜀道之一。銜接甘、陝、川三省的甘肅省隴南市,是難中之難。探訪蘭渝線,我們從隴南武都區城關鎮出發,沿著新修的五陽公路,來到大山深處的裕河鄉鳳屏村。
  • 蘭渝鐵路全線開通 蘭州至重慶12小時
    9月29日上午9點09分,我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南北向的縱向大動脈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蘭渝鐵路是繼京廣線、京滬線之後第三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對推進落實扶貧開發戰略,加速「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 成蘭鐵路首條橋梁鋪設 2019年成都到川主寺可坐動車
    德陽什邡星星村,成蘭鐵路特大橋施工現場,工人使用鋪架設備,將一條長32米、重148噸的T型梁,穩穩地架在了兩個橋墩上……這是成蘭鐵路全線首根高架橋橫梁鋪架,同時也標誌著這條川西北首條鐵路全線的橋梁將陸續進入上部構造施工階段。成蘭鐵路起於成都,經廣漢、什邡、綿竹、茂縣、松潘至九寨溝,向北延伸連接在建的蘭渝鐵路哈達鋪站,進入蘭渝共線後最終抵達甘肅蘭州。
  • 蘭新鐵路張家莊隧道所在山體開裂
    1月21日消息 據青藏鐵路公司消息,1月18日上午,蘭新鐵路客運專線民和至樂都的間張家莊隧道所在山體開裂,隧道立即被斷電封閉。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一個專家組正趕赴現場,將對張家山山體裂縫進行研判。青藏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在專家組得出結論前,該隧道將持續封閉。目前並無施工隊伍和搶修計劃,該路段何時恢復通車尚不明確。
  • 中鐵十八局集團TBM「金剛鑽」掘出隧道施工新速度
    早在20多年前,當時國內第一長隧、全長18.4公裡西康鐵路秦嶺隧道,在我國鐵路隧道施工史上首次應用TBM施工,實現了工廠化快速掘進,創月掘進509米的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魯班獎、詹天佑獎,標誌著我國向世界先進長大山嶺隧道施工水平邁進。
  • 1至11月蘭張三四線鐵路我市境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5億元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1至11月,蘭張三四線鐵路我市境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5億元。據了解,蘭張三四線鐵路新烏鞘嶺隧道工程已完成正洞開挖掘進5.2公裡。全線正線工程涼州區段完成橋涵樁基3938根、承臺408個、墩臺身387個、預製箱梁107片,架設預製箱梁4片;古浪段完成橋涵樁基2333根、承臺161個、墩臺身100個、預製箱梁45片,黑松驛隧道、十八裡堡隧道各開挖掘進730米、1094米;天祝段完成橋涵樁基3606根、承臺373個、墩臺身163個,魯家隧道、山灣隧道和大馬營隧道各開挖掘進467米、633米和396米。
  • 蘭張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至武威段加快推進...
    通過標段負責人手機裡的全方位監控視頻,隧道內工人們忙著下導開挖、出渣和安裝鋼拱架的場景一目了然。「隧道內正在進行上下導開挖初支、仰拱施工和二襯施工,目前各項工作正常。」中鐵十五局集團蘭張三四線鐵路蘭武段XQ1標項目部項目負責人郭軍告訴記者,標段負責隧道進口工區、5號斜井、7號斜井3個工區4個作業面。
  • 「千層酥」裡打通6000米長隧道,漢十高鐵創下多個全國首例
    據了解,全長6130米的四方山隧道是漢十高鐵成功貫通的首條6000米以上的隧道,同時也是漢十高鐵全線難度最大的重點工程之一。 2016年1月1日,四方山隧道正式開工。該隧道從進口和出口兩個作業面對向掘進。2016年6月4日,通過開挖斜井,790米斜井與隧道正洞貫通。隨後,施工方在進出口方向增加了兩個施工作業面,四方山隧道步入4個作業面同時施工的「快車道」。
  • 彌蒙鐵路開遠隧道貫通 系全線首座Ⅰ級高風險隧道
    彌蒙鐵路開遠隧道貫通 系全線首座Ⅰ級高風險隧道 10月29日上午,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雲南彌(勒)蒙(自)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開遠隧道順利貫通,較計劃工期提前2個月,是全線首座貫通的Ⅰ級高風險隧道
  • 中老鐵路雙喜臨門 一日貫通兩座隧道
    掌上春城訊8月31日上午,中(國)老(撾)昆(明)萬(象)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大尖山隧道、太達村隧道相繼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79座,國內段隧道工程已完成97%,為全線明年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