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顏色、粗細、長短,對上魚的影響

2020-12-15 新奇軍闖天涯

野釣如果守大魚的話,最好不用子線;也就是說直接用通線,釣過大物的老釣魚人應該都懂。如果主線子線分離會多增加幾個結,我們都知道線的結節拉力不好,少一個結少一半跑魚概率。通線單鉤是釣大魚最好的選擇。

子線長短對釣魚的影響 子線太長就會導致浮漂的反應變慢,相對來說比較頓,又粗又長的子線用來釣大魚,短的子線釣小魚,子線只要合適,鉤餌的下頓口全是上魚的表現。

結合魚兒的大小來定,相同品種的魚個體相差挺大!就拿鯉魚來說,一兩斤的很多,幾十斤的也有不少,如果一概而論肯定是不行。總的原則就是:個體越大,使用的子線可以越長。但是我們可以假定一個理想狀態,因為我們設定目標魚之後沒辦法控制上鉤的目標魚個體大小。不過有一個方法就是:上了五六條魚之後,評估一下平均大小,然後再選用合適長度的子線。再或者你對目標釣點比較了解,可以提前綁好。 鯽魚對摺後15CM左右; 鯉魚對摺後25CM左右; 草魚對摺後40CM左右; 羅非魚對摺後15CM左右; 鯪魚對摺後12CM左右,根據魚的個體大小,和魚種類的不同,我認為這些長度是相對比較適合的長度,具體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

子線粗細,對釣魚有哪些影響 子線如果選擇的太粗了,很容易出現擋口的情況,而且被魚發現的機率也比較大,當然這是在魚口慢的情況下,同樣在釣小魚的情況下,這樣選擇粗線也是很不合理的。相反如果是釣大魚,魚情也比較不錯的情況下,選擇比較粗的魚線是比較好的,它可以承受不容易被切線,大家也都知道,切線是釣魚的大忌,並不是魚線越細就越好,還得看魚情。子線如果選得比較細,首先是可以降低檔口率,而且會使得垂釣的過程更加靈敏,給釣友爭取了更多上魚的機會。同樣細的子線適合垂釣小魚,而且是魚密度不是特別高的那種。在釣到大魚的時候很容易被拉斷,這是細子線不足的地方。

子線顏色對上魚影響 魚線顏色我選擇的是綠色尼龍,接近說水的顏色!還有一個就是紅色或者粉紅色的尼龍線,因為紅線對人來講是警戒線,但在水裡對魚來講是誘魚的顏色!這也就是人常說的,白天釣魚在河邊千萬不要穿紅色,魚對紅色很敏感。有色子線比較少,但是可以用主線代替使用,而且感覺有色的比透明的強度更好。

相關焦點

  • 子線的科學使用技巧,長短、粗細、鉤間距,都會影響你的中魚率!
    一、子線的粗細問題子線的粗細這個較為簡單,釣大魚用粗線,釣小魚用細線,貌似也沒啥可聊的。子線和魚鉤,是直接面臨魚嘴的配件,魚鉤小而且輕,子線細而且柔軟,會有更好的入口性,就是說這樣的子線更容易被魚吃進去,不容易出現檔口的情況。子線細一些,魚口會好很多。
  • 冬季釣鯽魚,子線的長短選擇技巧,選擇不得當,影響了你的中魚率
    子線的長短不同,在釣魚的體驗上區別巨大。長子線和短子線,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所以子線的長短選擇,最終還是需要看魚情,根據魚情的特點來合理選擇子線的長短。冬季子線應該用長還是用短呢?一、短子線的優缺點子系的線是有一定延展性的,線越長延展度就越大,也就是剛性差,這個是為了降低子線的異物感,也導致的信號傳遞速度會有影響,所以子線短一些,信號傳遞會更迅速而且及時一些;子線短,到位之前擺動的幅度小,在餌料不是太重的情況下,短子線的餌料到位更加迅速,讓中上層的小魚追不上餌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小魚鬧鉤。
  • 臺釣子線的選用技巧,子線鉤間距的大小,影響了你的中魚率!
    子線有粗細長短之分,子線的粗細自然根據魚的大小正常選擇,子線的長短各有特點,但是野釣中除非小魚少,往往還是以短子線使用居多,除了信號傳遞更快以外,還能減少搭橋的現象,更重要的還是短子線擺動幅度小,到底更快,可以有效減少小魚鬧窩。
  • 釣魚技巧:子線長短不同有哪些特點?科學選擇,中魚率飆升!
    聊聊關於子線的話題,子線的長短不同有不同特點,適合不同的魚情。如何選擇合適的長短子線,需要根據魚情、釣法來科學地選擇。子線雖然是臺釣中的消耗品,但是對垂釣有極大的影響。一、長短子線的特點1、結實情況不同子線的長短不同,結實程度不同。可能很多釣友難以理解,為何相同的子線長短不同結實程度會有差別,這是因為子線跟主線工藝上有較大差別,主線講究有剛性,延展性比較差,這個是為了提竿動作能夠快速傳遞。而子線需要一定的延展性,這樣自然會感覺比較柔軟。
  • 長子線口兒多,短子線靠譜,到底怎麼用?
    當年老頭兒都是用這種鐵鉛筆盒裝子線 後來長大了,有了成品子線,這時我才發現,子線除了粗細外,還有長短的規格。這簡直和當年老頭用的子線沒法比了。要說粗細之分我們好理解,可這長短之別,又當如何作解呢?
  • 長短子線的使用技巧,釣大魚子線用長還是用短?小子線可有大學問
    對於喜歡臺釣的釣友來說子線可是非常熟悉的,每次出釣好歹都要斷幾根,不然也不好意思說碰到大魚了,子線在臺釣中就是耗材般的存在。說到長短子線的使用,很多釣友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歸納總結下長短子線的用法,希望對新手能有所幫助。
  • 子線長短不同,在實戰中的用法和講究,也大不相同
    而短子線抓快口,則是因為,子線越短,魚給口時的訊號損耗越小,都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越短的子線,八字環到鉤餌之間的距離就越短,自然訊號傳導就越快,所以有這麼個說法,長子線鈍守抓大物,短子線專打快魚,在實戰中,往往也是這麼應用的,但是效果會如何呢?這裡所謂的子線長短,放到多少距離才是合適的呢?
  • 你一般用多長的子線?子線長度沒選對,有口也很難中魚
    現在釣魚都習慣用懸墜釣,和傳統釣明顯不同的一點就是線組上多了個子線的環節。子線是幹嘛的?最大的作用還是通過合理的搭配來減少線組的損失,不會因為意外導致斷竿斷主線。再就是可以通過調整子線來實現雙鉤作釣,同時也可以靈活選擇單鉤還是雙鉤,即使打卷受損了之後也可以通過快速更換而保障釣組的完整性和靈敏度。但對於新手釣友來說會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說很多新手釣友就糾結子線長點還是短點。其實這都是對釣組的理解不夠透徹所導致的,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子線的長短對我們釣魚會有哪些影響,希望能幫到新手釣友們。
  • 釣魚時子線應該用多長?小小的子線是漁獲翻倍的關鍵
    釣魚的時候子線的長短選擇是必須考慮的,從最簡單來說,淺水肯定不能用長子線,當然這是每個釣友都知道的。除此之外還要根據魚情或者垂釣技巧來選擇子線長度,子線的長短不同會導致餌料擺動幅度和信號傳統上有差異,所以小小的子線經常是釣魚取勝的關鍵,下面就說下應該如何選擇子線長度。
  • 「釣魚知識」野釣鯽魚,子線如何選擇?
    實際上,子線的長短和魚訊、氣溫、目標魚等都是有關聯。下邊給大伙兒詳細介紹5種狀況下的子線選擇!狀況一:小鯽魚,魚訊較快,頻率較高。計劃方案:提議子線無需過長,8—15釐米(單條)更為適合。打頻率時子線不適合太長,要不然會提升引魚的時間。小點子:提議另外配合硬尾長細身的魚漂,以提升魚漂的敏感度和到底的速度。狀況二:大鯽魚閱歷豐富,較為慎重、奸詐。計劃方案:提議較長的子線,使魚餌做霧化的過程延長。
  • 釣魚用多長子線合適?根據魚情來調整子線長度,才是最合適的
    子線越長,魚吃鉤的信號傳輸到漂的速度就要稍微比短子線慢一些,也就是釣的頓一點。如果釣的魚很多又比較小,那麼,就選擇短一點的子線比較好些,一般在5-10釐米左右,這樣的魚情,我選擇的是10釐米長的子線。基本上是下竿就來信號,提竿就中魚的節奏,這時搶魚是非常快的,很過癮。在浮釣的時候,子線和主線都是浮在水裡的,只要魚咬鉤,信號就立馬傳輸到浮漂上了。
  • 臺釣技巧之初春野釣線組搭配,教你用幾號線組,搭配幾號鉤最好釣
    臺釣線組包括主線、子線、鉛墜、八字環、雙鉤等部件,採用臺釣方式野釣時,選擇線組時需在線粗細、子線長短、鉤型、鉤間距等方面多加考慮。1、線型選擇臺釣線分為主線和子線,線的粗細主要根據目標魚的大小來選擇,初春釣鯽魚時,魚口輕,掙扎力量小,通常選線的準則是小鉤細線,小線徑可減小水的阻力,有利於放大漂相。
  • 野釣鯽魚該綁多長的子線?看看老手的做法,兩種線長應付所有魚情
    平時秋、夏季節魚的活躍度雖然會高一些,但無奈現在河裡都是羅非,釣個鯉魚還好,釣鯽魚可真是太難了。剛學完綁鉤之後我遇到的第一疑問是子線長短的問題,釣鯽魚到底該用多長的子線呢?網上的答案是五花八門,各說各有理,小黑想了想咱還是先從子線長短的不同開始說起吧,然後再結合實際作釣,這樣聽起來比較容易理解。
  • 買山藥時,別管長短粗細,學會4個小竅門,好山藥一挑一個準
    買山藥時,別管長短粗細,學會4個小竅門,好山藥一挑一個準拔絲山藥、山藥排骨湯、清炒山藥、山藥泥等等,山藥的做法多種多樣,每一種都讓人喜愛不已。尤其是做成一些小甜品,深受小孩子的喜愛。市場上的山藥,有長的有短的,有粗的有細的,大家是不是在糾結買哪一種呢?有些人則認為山藥更長的、更粗的,看上去更壯實的這一種品質更好。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對,長短粗細是不用糾結的,有更好的方法能讓你挑到更好的。只有挑到更好的,吃起來才會更美味。
  • 長子線 or 短子線,冬季釣魚你用對了嗎?
    今天我們就講一講冬季釣魚子線長短的問題,是用短子線好還是長子線好呢?首先講一下冬天子線長度問題,一般要用到50到60釐米左右的長度。當然根據各地魚情、水情、溫度不同,採用長短也是不同的。第二個就是溫度不同子線長短的選擇。冬天的溫度比較低,還有一個就是一個一天當中的溫差相對比較大。我們出去釣魚的時候,最好選擇一天溫差不太大的天氣垂釣,一般情況是在5°以內的。冬天釣鯽魚在0°左右都能釣得到,5°以內,可以把魚控制在水底。
  • 小子線,大學問,野釣子線應該用長還是用短?
    子線作為釣魚中的消耗品,每個釣友出釣前都習慣綁上點子線以備替換。關於長短子線的優缺點爭論已久,到底長好還是短好,一直爭論不休。說長子線好的,理由是鉛皮距離魚鉤遠,魚看不到,所以隱秘性比較好,而且子線長點魚線會感覺更加柔軟,不存在檔口的問題。
  • 野釣:用大力馬做子線不能疏忽的3件事
    一,主線和子線的搭配,以及粗細選擇相較尼龍線,大力馬最明顯的優勢在於拉力值巨大,同號同線徑的兩種線,大力馬可以完爆尼龍線,這也是大家選擇它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面對普通的魚情大力馬做子線就足夠了,主線仍要選擇尼龍線,在實際作釣時兩者不能沿用之前尼龍線做子線的搭配方法
  • 子線組應該選長還是選短?
    在臺釣中,子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長短一直是釣友們爭執的一個熱門話題,以某寶上熱賣的成品子線付來說,多為30cm、40cm、50cm三種,所以有不少釣友認為子線組應該是長比短好,也有釣友認定子線組短線組訊號比長線組要好。
  • 釣魚時子線長點好還是短好?
    在釣魚的時候很多釣友都有這樣的經歷,釣魚的時候改變一下子線的長短,上魚率就不一樣了。比如說縮短一下子線,魚口抓更準了。增長一下子線長度,開口就好了等等。那麼是長子線好還是短子線比較好?其實釣魚的時候子線的長短並不是固定的,不管是長子線還是短子線,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也有各自的劣勢。比如說短子線的反應更好,在浮漂上面表現出來的動作更大,幅度比較明顯。但是未必就能中魚。也有釣友覺得說長子線釣魚比較好,子線長一點,魚吃餌的時候更加順利。
  • 小子線,大學問,子線到底多長合適?鉤間距多大最好?
    對於臺釣來說,子線完全就是消耗品,外出一次不斷幾根子線,都不好意思說今天碰到大魚了。但是小小的子線學問可是不少,釣魚的時候子線長短應該怎麼選?鉤間距應該怎麼搞?子線掛八字環什麼樣的結最好用?這些問題說來不大,但是技術含量確十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