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朝外走,今天是初六,因為疫情我們沒有出門上,大家要做好防護,愛護號自己。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發現、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悠久的產茶歷史,遼闊的茶區,優越的自然條件, 精湛的採制技術, 形成了源遠流長、 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中國名茶。這些茶具有自然的、誘人的、獨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對人體特有的功效。下面小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以下幾種中國名茶:
綠茶:綠茶屬不發酵茶,品質特徵為「清湯綠葉」 ,不僅有良好的口感,還可以讓飲茶者觀其形色,獲得美的享受。中國傳統綠茶以香高、味醇、形美、耐衝泡聞名,而且有顯著的醫療保障效果,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烏龍茶:最有名的是凍頂烏龍。其品質特徵為外形捲曲成半球形,色澤墨綠油潤,衝泡後湯色黃綠油亮,香氣高有花香略帶焦糖香,滋味甘醇濃厚,耐衝泡。鐵觀音: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光彩砂綠,整體外形似蜻蜓頭、螺旋體、田雞腿。衝泡後湯色金黃冶豔似琥珀,有自然馥鬱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
白茶:白茶白色芽毫多,湯淺黃,毫香顯,毫味重。按芽葉嫩度和鮮葉的茶樹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貢眉三種。白毫銀針純為毫芽,不帶梗蒂,肥壯長大,形狀如針,色澤銀白,香氣清鮮,毫香濃。湯淺杏黃色。白牡丹、貢眉 ( 壽眉 ) 外形毫芽多而肥壯, 葉張肥嫩,葉態平伏舒展,葉緣垂卷,葉面有隆起波紋, 葉尖微翹、芽葉相連而稍併攏。 葉面色澤灰綠、墨綠或翠綠,葉背銀白色、葉脈微紅。香氣毫香濃顯,滋味鮮爽醇厚清甜,湯色橙黃明亮。葉底勻亮,灰綠到黃綠,梗及葉脈微紅。白牡丹毫芽特別肥壯長大,兩葉抱芽,遍披白色茸毛,毫香特顯,滋味醇厚,品質勝貢胥。
花茶:它採用乾燥的茶葉 (茶坯)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 屬清香型花茶。一般說來,凡窨花量大、窨花次數多的就香氣清高持久。不過,在窨花量、窨花次數和工藝技術相同的情況下,成茶的品質還與所用香花的花期有關。一般,頭花(黴花)所窨的香氣較低淡,伏花所窨的香氣高濃,秋花所窨得在上述兩者之間。上乘的茉莉花茶,條索緊細勻整,色澤綠而油潤,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醉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柔軟嫩黃。
黑茶:黑茶的鮮葉一般較粗老,在幹操前或後堆積,充分進行非醉性氧化。除表沒食子兒茶素的含量較黃茶略多外,各種兒茶素的含量都比黃茶少,降低百分率都比黃茶多。因而使黑茶的香味變得更為醇和,湯色黃紅,幹茶和葉底的色澤都較暗揭。黑毛茶精製後大部分再加工成緊壓茶,少教壓成婆裝茶。還有用硒青加工成緊壓黑茶。紅茶:品質特點是紅湯、 紅葉、味甘(紅,實為黃紅色),幹茶色澤偏深,紅中帶烏黑,。紅茶分工夫紅茶、小種紅茶和紅碎茶三種,品質特徵各異。
茶葉中所含的成分很多,將近 500 種。主要有咖啡鹼、茶鹼、可可鹼、膽鹼、黃嘌呤、黃酮類及甙類化合物、茶鞣質、兒茶素、萜烯類、酚類、醇類、醛類、酸類、酯類、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胺基酸。 胺基酸有半胱氨酸、 蛋氨酸、穀氨酸、精氨酸等。茶中還含有鈣、磷、鐵、氟、碘、錳、鉬、鋅、硒、銅、鍺、鎂等多種礦物質。至於茶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的作用,我國古書中就有很多記載,也為現在國內外醫藥界所肯定。如茶葉對於防治痢疾、腸胃炎、腎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癌症、白細胞減少和輻射損傷等等,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如茶葉特別是綠茶的抗癌作用。
深奧的茶文化蘊涵著深厚的民族思想和精華,與儒、道、佛的理念是息息相關的,儒家之禮,佛家之養,道家之閒,在茶的氛圍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茶道的環境也一定要清雅幽靜,亭臺樓閣,松間竹下,茶室庭院,使人陶醉其中。人們通過品嘗茶和欣賞茶藝的過程,感受和體驗茶所帶來的美妙意境,從而使修身養性,身心開闊,達到強身健體,淨化心靈,預防疾病的作用。 有學者說:「茶道是東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 是古老的中華文明貢獻給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以上就是小編的相關的介紹,關注小編,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茶知識,謝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