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文 竹
迪士尼旗下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大片《玩具總動員4》(如圖)上周末登陸中國院線,恰逢日本經典動畫《千與千尋》時隔18年後在中國上映。美日兩國最頂尖動畫作品在中國市場的這場正面對決,從目前形勢來看,宮崎駿的傑作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力壓好萊塢一籌。
《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4天票房超2.2億元人民幣,而《玩具總動員4》為1億,成績不到前者一半,分別位列單日票房榜前兩名。在口碑上,《千與千尋》在豆瓣網共有147萬人看過,評分高達9.3;而《玩具總動員4》在中國口碑同樣不錯,8.9分與《玩具總動員3》幾乎持平,但評分人數目前為4.8萬人。日媒Natalie驕傲地介紹《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首日票房遠高於同檔期《玩具總動員4》,作為日本票房歷代第一位的《千與千尋》(308億日元,約合20億元人民幣)將在中國斬獲多少票房,拭目以待。
根據國際權威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統計數據,《玩具總動員4》在全球38個地區共取得2.38億美元票房,北美、拉美和英國尤其火爆。從本土來看,該片在北美首周末票房暫估1.18億美元,佔當地總票房一半,是好萊塢史上票房第四高的動畫電影開畫紀錄。口碑上,《玩具總動員4》在專業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拿到84分的高分,但依然是整個系列最低評分(前3部分別為95分、92分和88分)。《華盛頓郵報》讚揚,「這是一部引人入勝、視覺炫目的作品,實現了大多數續集無法完成的目標,在熟悉和新奇、動作和情感中達到完美平衡,更有一份苦樂參半的道別」。《芝加哥太陽報》稱,「《玩具總動員4》除了帶回動畫史上那些最受歡迎的角色,還別有新意地加入有趣的恐怖玩偶」。只有英國《衛報》略帶批評,「還是早期想法和情節的重複,當然拍到第四部還能這樣有趣和迷人,已經比其他系列好多了」。
《玩具總動員4》在中國票房不及《千與千尋》,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千與千尋》是許多中國影迷的「啟蒙動畫」,具有濃重的情懷加分。此外,相比植根於美國文化的皮克斯,宮崎駿的日式二次元手繪畫風在中國更受歡迎,也更難得在大銀幕上見到;而迪士尼/皮克斯的數碼動畫多年來在中國一直是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雖然技術水平大都上乘,但總因合家歡的定位使得受眾層面無法擴展,像上一部《無敵破壞王》長期徘徊在2至3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區間,所以這次敗給《千與千尋》也並不意外。
美國動畫主打技術
憑藉好萊塢在全球範圍的傳播性和娛樂性,以迪士尼/皮克斯為代表的美國動畫電影成為絕對主流。如今,好萊塢動畫以三維數碼為主要形式,角色造型生動卡通,場景繪製逼真,情節老少鹹宜,深受全世界兒童和成年觀眾喜愛。
一直以來,迪士尼就是好萊塢動畫片的最頂級製造者,從90年前的米老鼠、白雪公主到小美人魚、獅子王,迪士尼把傳統手繪動畫發展到兼具娛樂性和藝術性,直到1995年皮克斯工作室的《玩具總動員》橫空出世,標誌著動畫邁入數碼時代。隨後,好萊塢迅速誕生大量數碼動畫,夢工廠、藍天工作室等新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代表作品,如《怪物史萊克》《冰河世紀》等。而陷入頹勢的迪士尼依靠收購、整合皮克斯,再度振興動畫業務,陸續推出一系列全球賣座動畫片。如今好萊塢票房最高的動畫片同樣也是全球動畫產業的霸主,其中《冰雪奇緣》以1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排名第一,其次是《超人總動員2》12.4億美元,《小黃人》11.6億美元,《玩具總動員3》10.6億美元,《神偷奶爸3》10.3億美元。
好萊塢動畫全球票房前十中,僅有一部《獅子王》(9.7億美元)是傳統的手繪動畫,而迪士尼今年正準備將其重新製作成純CG數碼電影,論對現實世界的逼真程度已是動畫這一形式的新裡程碑,而好萊塢頂級動畫正是依靠這種技術上的領先,進一步笑傲全球。
動畫產業在好萊塢非常重要,分工細緻,專業程度高,除了奧斯卡有專門設立的最佳動畫短片、最佳動畫長片獎,還有專業的動畫電影「安妮獎」,每年獎勵這一領域的最優秀作品和從業者。
日本動畫貴在風格
除了美國動畫,日本動畫是實現全球輸出的少數國家之一。日本動畫產業在上世紀70年代起飛,憑藉精緻畫風和低廉價格迅速佔領全球市場,連許多美國兒童都是看著電視裡的日本動畫長大的,如火爆80年代的《變形金剛》最早就是日美合拍的產物。90年代後,以《機動戰士高達》《魯邦三世》為代表的日本科幻、冒險類動畫大受歡迎,也有各種少女類、喜劇類動畫,以及像《機器貓》這樣全民熱愛的長壽番。
日本動畫電影中,電視動畫的劇場版所佔比例頗高,同時也是票房榜首常客。例如2018年日本市場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本土僅有3部影片,其中兩部是動畫片——《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和《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動畫片多年來一直是日本動畫電影的代表,憑藉清新的手繪畫風、豐富的想像力、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性獨樹一幟,在國際上也聲名遠播,推出過《幽靈公主》《風之谷》《紅豬》《起風了》等一系列作品。其中,《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動畫風格的集大成者。作為唯一獲得柏林金熊獎的動畫片,該片以2.7億美元的海外票房一度成為全球最賣座的非英語電影。這次在中國重映,出自中國設計師黃海的電影海報(左圖)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不少日本網友認為超越日本原版海報,「僅一張海報就傳遞了原作世界觀」「喜歡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的感覺」。
東西方兩大動畫陣營雖然風格不同,但在頂級從業者眼中都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以《千與千尋》為代表的宮崎駿作品在全世界擁有大量粉絲,即便是競爭對手好萊塢也不乏敬意——皮克斯創始人和前總裁、迪士尼動畫部負責人約翰·拉塞特對宮崎駿敬愛有加,並擁有《千與千尋》北美發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