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20載寫《百家性》 18萬字講男女「性」事

2020-12-17 搜狐網

  七旬翁20載寫《百家性》 18萬字為人謀「性福」

  西安市北關龍首村東北社區劉克一老人今年74歲,在過去二十多年中,他潛心寫書。昨天,他的書終於完稿,書名叫《百家性》,全書18萬字講的全是男女「性」事。

  不過好在內容乾淨、用語文明,老人家聲明:絕非黃書。他還說,為寫此書專門調查過上萬名女性,寫書的惟一目的是為人們謀求「性福」。

  草稿堆了滿滿一桌

  昨日下午,記者登門拜訪了這位「頗有爭議」的老人。

老人暫住在簡陋平房裡,雖古稀之年,但衣褲乾淨,頭髮亮白,一副神清氣爽的樣子。老人家一邊把記者迎進屋坐下,一邊亮開嗓子用濃厚東北口音朝裡屋老伴喊話:「記者來了,給整點啥喝的吧。」

  老人把一厚沓謄寫好的書稿交給記者看。18萬字的書稿,全部藍墨水字,凝聚著老人畢生精力、心血,捧在手裡倍覺沉甸。「他沒事就愛胡劃(意為「寫字」),日曆上也劃的是,有5個字一句的,有7個字一句的,誰知道他忙活啥。」老伴比劉老小9歲,說起話來卻只當他是個孩子,她一邊說一邊把記者拉到堂屋的桌子跟前,指著堆滿桌子的一沓沓廢舊稿紙說:「堆的全是這本書的草稿。」

  「百家性事幾千年,撲朔迷離到今天。欲登仙峰覽無徑,花香鳥語是人間。」「食慾性慾育滿園,蜂蝶昆蟲也爭歡……」這兩首律詩是劉老對全書內容的概括,他還專門在書稿首頁提煉出全書關鍵詞,大致有「初戀」、「禁區」「新婚」、「動感」、「化妝」、「貞節」,還有「長壽」、「營養」、「性病」以及「偉哥」、「婚外情」等。

  記者大致瀏覽全書,18萬字,無不是談性說愛。其行文流暢,語言文明,雖講男女性事,並無低級下流趣味,更像是一本性知識科普讀本。劉老說:「我寫這本書,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給人們謀求『性福』,絕不誨淫誨盜。」

  老伴沒有幹涉過他寫作

  劉老何以能寫出這樣一本書來?「我本身是醫生,文化大革命期間下放柞水、戶縣等農村,有機會同眾多女性交流,平時,我也有意調查一些女性,她們都很配合我工作。」劉老頗有些「得意」地說,幾十年中,他調查過上萬名女性。這話是真的嗎?老伴旁證:「他老不正經,不管年齡大小,他都能和人家拉上話,挖根刨底問人家呢。」

  劉老為何在二十年前立意寫這樣一本書?「在做醫務工作期間,我經見太多『性悲劇』,見過的受害婦女不計其數。」

  「你問我咋看這事?我可沒幹涉過他寫作,我早就說了,不嫌人家罵,你愛寫就寫唄。」老伴這樣評價劉老時,一邊望著他嘻嘻笑。

  「好事情,好事情……」鄰居一位中年男子袒露著肚皮掀開門帘,前腳還未跨過門檻就連忙向記者誇劉老。記者隨後走訪了幾家街坊鄰居,本來問他們對劉老寫書有什麼看法,結果他們都一個勁兒說劉老人好。

  記者網上隨機採訪了部分網民,得到的評價基本一致:「老人家非常進步,我們支持他,只是所教知識千萬別趕不上時代啊。」本報記者 康正文 /圖

相關焦點

  • 14小時語寫挑戰20萬字,帶娃的我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珍妮語寫踐行者/全國微軟office比賽冠軍語寫開始時間:2019年8月8日目前語寫237天,累計完成672萬字當你想做一件事時,行動永遠比不行動要好。而語寫馬拉松,是劍飛在2014年提出的用語音輸入法來進行馬拉松寫作,在24小時內寫作42195字。至今,語寫馬拉松不斷突破人的極限,從42195萬字,發展到10萬字,20萬字,甚至30萬字。你可能會疑惑,這樣大量寫出來的東西有價值嗎?我的回答或許不足以讓你信服,你可以聽聽這些作家們的答案。
  • 【領航新徵程】字裡行間都是情——淮安七旬翁寫作10萬字緬懷偉人...
    他今年75歲,他的學歷是初中一年級,但懷著對周恩來總理的無限崇敬和懷念之情,他苦心翻閱資料,數次走訪實地,潛心練習寫作,用五年時間,寫出30餘篇10餘萬字懷念周總理的作品。老人名叫朱樹森。
  • 《白鹿原》因大量性描寫被禁止宣傳,陳忠實:我寫性有3個原則
    被譽為「民族史詩」的《白鹿原》就是這樣一本小說,因為書中含有大量性描寫,這本書的成名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1992年,陳忠實惴惴不安地把自寫了4年的《白鹿原》交到了編輯手裡,編輯看完感嘆道:「陳忠實不得了啊!」可因為書中含有大量性描寫,僅僅允許印刷並發行,禁止拍成電影,也禁止宣傳和評論。
  • 七旬老人漂泊衡山20載,「衡陽群眾」助其回家
    日前,衡山縣救助站接到群眾反映,稱在轄區內發現一位漂泊在外20年的七旬老人病重在出租房。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立即將老人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在得知老人有重回家鄉的想法後,經多方接力,最終將老人送回了闊別20年之久的家鄉。
  • 白蕉「稱翁」
    我事荒於酒,人言能起予。只愁睜倦眼,不醉復何如。分隸有甘苦,當今問謝公。政須一鶴立,不與萬人同。兵隙聊謀粟,閒中可送窮。誰憐有新事,我亦已稱翁。惟有一事值得一提者,即翩翩豐度之江水詞人,今亦皤然稱翁矣。茲錄其兩詩於後:(詩如前述,略)文中所述恰好對應這件詩稿。按照文章內容和當時小報的時效性,再結合信札書風,可以認為這兩首詩作於該文發表前不久,即1944年端午節前。這裡讓謝啼紅格外留意的是詩的最後一句「我亦已稱翁」。
  • 女博士寫8萬字論文 論八角對滷雞肉影響
    「這篇論文講的不是一道菜,而是研究傳統的醬滷肉製品。」她說,醬滷肉製品色香味俱全現在很受大家的喜愛,並且相對於快餐類肉製品是非常安全的,我們做這個課題主要研究香料對肉類製品風味的影響,讓風味實現可控,產品質量達到一致性和穩定性,以便讓傳統肉製品走上規模化工業生產。
  • 鄭州58名初中生一個月寫了部81萬字的「書」
    河南商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慧麗 微信群裡,2月1日至3月1日,這個班的學生每天堅持寫一點兒,不知不覺,一個月竟然寫了81萬字。班主任程倩一邊查字數,一邊吃驚。 81萬字,幾乎等於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字數了。「堅持的力量,真了不起!」程倩說。一個月就寫了81萬字,咋做到的?
  • 黨課大家講 |七賢街道七旬黨員講黨課 憶崢嶸歲月話初心
    黨課大家講 |七賢街道七旬黨員講黨課 憶崢嶸歲月話初心 2020-11-22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久耕以天價煙為題寫官場小說 已完成3.5萬字
    周久耕以天價煙為題寫官場小說 已完成3.5萬字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0月17日11:14   周久耕告訴律師,他正在寫一部小說
  • 88歲耄耋老人:30萬字手抄筆記「寫」初心
    「這只是我近兩年來寫的筆記,有十幾本。還有好多筆記在我自己的家裡放著呢,一共有30萬字。」遊傳經老人告訴記者。遊傳經於1992年從許昌市商務局退休。退休後,他不僅堅持每天學習看報,關心國家大事,還要把好的內容抄寫下來。「入黨時,入黨介紹人給我講黨員的義務和權利時,我很激動。當時我就發誓,要永遠對黨忠,對國家愛,對人民親,對自己嚴。」遊傳經說。
  • 七旬老人七年完成3000米書法長卷
    據章老介紹,市面上能買到的宣紙最長的只有100米,他一共寫了30卷。由於年事已高,受身體狀況影響,每天最多只能寫兩小時,完成3000米長卷他用了七年時間。第1眼-重慶廣電特約記者 寧朗原標題:七旬老人耗時七年完成3000米書法長卷 【
  • 20歲「小鮮肉」管來源創作網絡文學200萬字
    20歲,已創作網絡文學超過200萬字,一千多章節。對東營職業學院大一學生管來源來說,寫作不僅僅是愛好,還成為一項事業。小小年紀,他就開始創業,成立了文化傳媒公司。  在過去的一年,管來源個人寫作網絡小說50萬字,創作小說大綱近40部,帶領團隊與4家網絡閱讀平臺達成合作。截至目前,合作的網絡小說平臺有近十個。
  • 這本網絡小說七年才寫400萬字,可稱網文之最,網友:當之無愧!
    有的網絡小說作家寫了之後是一書成名,甚至一書封神,但是更多的作家是一直都籍籍無名,但是他們也是一直在寫作,從未放棄,致敬。像這種更新比較認真的,首推就是唐家三少。他絕對是網絡小說界的勞模,自從開始寫作以來,從未斷更過。更是連續多少天日更萬字。相信只要是看過網絡小說的人,肯定看過一兩本唐家三少的網絡小說吧。 比如老書蟲我看過的《生肖守護神》、《光之子》等等。
  • 陳忠實寫「性」約法三章:不迴避,撕開寫,但絕不作誘餌
    寫性但不作誘餌陳忠實最初的寫作是沒有「性」的概念的,最多寫一定程度上的愛情,而且男性為主,許多作品裡甚至沒有女性。後來他才發現,有意迴避女性是不完整的,不僅不能迴避,還要「撕開寫」,但他給自己寫過一張小紙條時時刻刻提示自己「不迴避、撕開寫、不作誘餌」。
  • 模仿《詠鵝》寫《詠雞》,農民憑18字獲得文學獎,引來反對聲一片
    2016年,年近七旬的農民詩人危勇憑藉一首《詠雞》斬獲詩歌大獎,頓時名聲大噪,風光一時無兩。兩個事件相距1375年,我們卻不得不將它們放在一起圍觀,原因就是這跨越千年的兩聲詠嘆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時空紐帶。危勇自己承認——即使他不承認,我們也能輕鬆地辨別出來,《詠雞》是《詠鵝》精心仿造的複製品。
  • 中國詩詞大會:寫《玉蒲團》的李漁還寫了《笠翁對韻》,真美極了
    說到這篇《笠翁對韻》了,我們展開了去,真的就是兩三篇文字也寫不盡的呢。沒錯,就是那個寫了《閒情偶寄》的李漁,也是那個寫了《玉蒲團》的李漁。李漁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他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 「東方莎士比亞」。
  • 城市筆記|辛苦修譜20年 七旬老人一己之力打造彭氏「終極家譜」(上)
    成都彭氏後人彭忠東,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多年來在編纂家譜、人物誌方面,投注大量心血,成果甚豐。全書1400萬字、編纂條目7256人、正文頁碼7172頁....彭忠東耗時20餘年編寫的《彭祖與彭家著名人物誌》,收錄了世界範圍內,三萬餘彭姓人士信息,時間跨度近5000年。
  • 【榜樣的力量】三十三載寫忠誠 一心一意守初心——記平橋法院員額...
    庭前他認真閱卷,仔細審查錄音錄像資料,耐心甄別辯護人提供的申請及證據資料,還組織專案組成員召開15次案件分析會、罪名審查會、審判研討會和工作推進會;庭審時,他公開公正,審慎明察,使各被告人和辯護人的權利依法有效得到充分保障;庭後他組織審判委員會就案件進行討論,多次議稿、校對,最終形成了近200餘頁長達11萬字的判決書
  • 女博士寫8萬字論文分析八角對滷雞肉影響 要把中國滷煮發揚光大
    就這個事兒,陝西師範大學的女博士孫靈霞寫了一篇8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近日,孫靈霞的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極其作用機制》經陝師大官方微博發布後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不少網友稱:不愧是食品專業,一道滷雞都能研究得這麼專業,靠譜嗎?
  • 【東營人】管來源,20歲"小鮮肉"創作網絡文學200萬字
    20歲,已創作網絡文學超過200萬字,一千多章節。對東營職業學院大一學生管來源來說,寫作不僅僅是愛好,還成為一項事業。小小年紀,他就開始創業,成立了文化傳媒公司。  在過去的一年,管來源個人寫作網絡小說50萬字,創作小說大綱近40部,帶領團隊與4家網絡閱讀平臺達成合作。截至目前,合作的網絡小說平臺有近十個。  從少年作家到年輕創客  書是管來源20年來最好的朋友。從初中開始,他就酷愛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