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雞」這句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策劃》中的臺詞,曾經引得許多觀眾的開懷大笑。原來趙本山沒有瞎忽悠,「公雞」真的會下蛋了!
小品《策劃》
家住德惠市松花江鎮高城子屯12社的郝大爺家,養了2年的下蛋母雞竟然慢慢地變成公雞了!曾經沒有雞冠禿的母雞竟慢慢長出了大紅雞冠、不僅不下蛋了,還打鳴。這可是一大奇聞。難道是聽了本山大叔的小品,想正當「公雞中的戰鬥雞」嗎?
原來這種現象稱之為「性逆轉」。
性逆轉的動物主要是因為體內既有雄性生殖器官又有雌性生殖器官,只是一般會表現出一種,而當某些時候,被抑制的另一個器官被激發,從而顯示另一種性別 在動物中有時會發生雌雄個體的相互轉化,生物學上將此稱為「性逆轉」現象。
鳥類中有很多性逆轉現象,例如公雞下蛋,母雞打鳴,都是性逆轉現象,並不是什麼奇特的現象。
一群雞,當沒有公雞時,就會有一隻母雞挺身而出,發生性逆轉,維持種群的繁殖,這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適應性的變化。
看來春晚上本山大叔小品上的一句戲言竟有如此深遠的生物學意義。公雞可以變成母雞,聽起來就是很神奇的一件事,經過科學解釋。原來真的存在「下蛋公雞」,簡直是家禽界的戰鬥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