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脂肪 | 反式脂肪的成分和食物清單大全,平時到底吃啥油比較好?

2021-01-21 大瘦教

昨天我們說了三種脂肪,我們今天在總結下這三種脂肪分別包括哪些。

- 單不飽和脂肪:

各種油(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香油、紅花籽油、杏仁油、魚油、棕櫚油等);

堅果(杏仁、腰果、開心果、花生、芝麻、葵花籽、榛子等);

深海魚(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甲魚等);

鱷梨。


- 多不飽和脂肪:

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棉花籽油、亞麻籽油、紫蘇油、紅花籽油、印加果油、茶油、橄欖油、芥花籽油、海產品等。

家禽肉:肉類、肥肉;

乳類的脂肪:全脂奶製品如奶酪、奶油、冰激淋、全脂牛奶;

熱帶植物油:椰子油、棕櫚油、可可油;

動物油:牛油、奶油、豬油、黃油。

我們接著說說反式脂肪酸的來源,危害,反式脂肪佔比,反式脂肪成分清單,反式脂肪食物清單,怎麼排出反式脂肪。

(1)溫度過高的油

在所有反式脂肪酸中,最高的是植物油的使用,約佔50%,因為植物油在高溫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如煎炸。


(2)氫化植物油

可代替動物脂肪使用,且價格要便宜得多。人造黃油、人造奶油、麥淇淋、起酥油、奶精、植脂末等都是氫化植物油的商品名。


(3)植物油精煉工藝

植物油脂在精煉脫臭工藝中,通常需要高溫長時間加熱,這也會產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4)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肉和奶

反芻動物體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佔總脂肪酸的4%至11%,牛奶、羊奶中的含量佔總脂肪酸的3%至5%。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我們昨天也說過了,其實它對人體的危害非常非常大,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認知減退風險,影響嬰幼兒發育,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哮喘風險,增加肝膽疾病機率。而且發胖的效率是普通脂肪的7倍。


總之百害無一利,沒有營養價值,人體根本不需要它,吃的越少越好。


2013年,FDA就直接把「不完全氫化植物油」從安全名單上移除。


2018年,WHO提出新的計劃,預計在2023年在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人造反式脂肪酸。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要超過食物熱量的1%,大致相當於不要超過2克,而吃一份炸薯條就遠遠超過了這個量(大約含5~6克反式脂肪酸)。


所以,你不難發現,吃零食,哪怕吃很少,但是你也在快速的發胖,或者很難瘦下去了,其實都是因為反式脂肪酸無法被人體代謝出去。

(1)天然來源:28.83%。

(2)植物油:49.81%

(3)糕點:4.05%

(4)披薩、漢堡、三明治:2.65%

(5)餅乾:2.5%

(6)油條、油餅:2.36%

(7)麵包:2.31%


(8)其它:7.49%(方便麵、小吃、速凍食品、膨化食品、巧克力、糖果、速溶咖啡、咖啡伴侶、冷凍飲品、禽肉製品、其它固體飲料、奶茶/奶精、月餅、醬類等)。

(1)牛奶、羊奶;

(2)反芻動物體脂:牛肉、羊肉的肉、脂肪;

(3)氫化植物油:植物油不完全氫化產生的,比如餅乾;

(4)氫化脂肪:有的叫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氫化脂肪、氫化菜油,本質都是植物油高溫加入氫氣而成,如餅乾;


(5)精煉植物油:工藝加氫或者高溫就會產生反式脂肪;

(6)植物黃油:植物油部分氫化,加入人工香料模仿黃油製成,如蛋黃派;

(7)人造奶油:也是植物油氫化,如奶油蛋糕;

(8)麥淇淋(人造黃油):經過氫化而成,如黃油餅乾;


(9)奶精(植脂末):含有氫化植物油,如奶茶;

(10)代可可脂:植物油氫化而成的,比如雀巢脆脆鯊;

(11)起酥油:精煉植物油,比如起酥麵包。


此外還有: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精煉棕櫚油、精煉食用植物油、精煉菜籽油、氫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氫化菜油、固體菜油、酥油、人造酥油...


基本都重複出現了「氫化」「精煉」「人造」等字眼,要格外注意。


配方中含有以上成分的,不建議購買;

配發中「飽和脂肪」含量超過3%,不建議購買;

保質期越長,反式脂肪越多,不建議購買。

(1)油炸類:炸雞、薯條、薯片、油豆腐、油條、麻花、油餅、炸豬排、炸魚、炸串等;

(2)餅乾類:奶油夾心餅乾、曲奇餅乾、酥性餅乾;

(3)糕點類:麵包、蛋糕、甜食、酥皮糕點、蛋撻、餡餅、燒餅、鬆餅、各種派、千層酥、牛角包、泡芙、蛋黃酥、鳳梨酥;

(4)糖果類:代可可脂巧克力、麥麗素、奶糖;

(5)快餐類:漢堡、披薩、麥當勞、肯德基等;

(6)油類: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花生油、沙拉醬等。

(7)飲品:奶茶、三合一咖啡。

昨天留言區就有小夥伴問,如果平時我們吃太多零食了,那怎麼排出去身體的反式脂肪呢?


(1)少吃啊

反式脂肪酸既然是原罪,那為啥還要吃那麼多呢。所以從現在開始就少吃,少吃,再少吃。也沒啥簡單的方法,就是少看小紅書,少逛淘寶,少逛超市零食街區,每次買的時候仔細盯著成分表看看,讓自己意識到自己吃的是反式脂肪,然後少買點,買回來也少吃點。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讓我們身體排出去雜質和代謝物質,每天我們保證身體有2000毫升的飲水,可以幫助代謝一些反式脂肪酸和垃圾毒素。


(3)多吃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吸收腸道菌落,吸附身體的廢棄物,可以幫助我們排出身體的廢棄物。簡單說就是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菌藻、堅果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平時比較忙,蔬菜實在吃不夠,買點meta等這些膳食纖維粉直接補充也可以的。


(4)斷食

斷食可以幫助人體代謝掉廢棄物,可以在某個周末的時候選擇一天斷食,飢餓感可以加快反式脂肪酸分解,此時大量飲水可以幫助帶走廢棄物。


(5)運動

運動也可以加快身體代謝,幫助分解反式脂肪酸。


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少吃加工零食,少吃油炸食物,那麼你的身體也會慢慢把從前的反式脂肪酸代謝出去,變得乾淨起來。

這應該是大家最最關心的問題了。反式脂肪酸是最先被排出的,因為百害無一利。飽和脂肪酸雖然有益,過量攝入對生命威脅不大,但對健康威脅不小。不飽和脂肪酸才是我們的首選。


飽和脂肪酸含量從低到高排名(好的):菜籽油、大麻籽油、紅花油、亞麻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茶籽油、稻米油、棉花籽油。


——豬油、黃油、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太高了,可以踢出去。椰子油雖然飽和脂肪高達84%,但引起健康問題的動物脂肪是長鏈脂肪,而椰子油中含的是中鏈脂肪(MCT)。中鏈脂肪比長鏈脂肪更輕、容易溶解,直接進血液而不會儲存,且可直接供能。


昨天我們說了不飽和脂肪酸中Omega-6與Omega-3的理想比例是4:1,一般這附近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比例是10:1。換言之,Omega-6吃的太多了,Omega-3吃的太少了。


所以選擇時要注意它們比例。


Omega-6含量過多的油:玉米油、棉花籽油、花生油、紅花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大麻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

 

Omega-3含量過少的油:稻米油、棕櫚油、橄欖油、椰子油、茶籽油 、杏仁油,澳洲堅果油。


所以在放到裡面選擇,只剩下菜籽油、亞麻籽油——它倆飽和脂肪酸較少,Omega-6不多,Omega-3多一些。


其實我也知道作為一個上班族或者上學族來說,大部分時候都沒有啥選擇空間,外賣,食堂,聚餐吃啥油你就吃啥油。


不過我想說的是在你有選擇的時候,儘量避開反式脂肪酸,就已經做得很好了。

①少吃玉米油、紅花油、葵花籽油,Omega-6含量太高了;

②不吃由離心油製成的人造黃油;

③不吃沙拉醬、蛋黃醬;

④少吃加工零食、烘烤食物或者油炸食物;

⑤少吃甜食;

⑥吃橄欖油,亞麻籽油;

⑦吃脂肪含量豐富的魚肉;

⑧魚油拯救大腦。

簡單的一篇文章,讓人挺有深思的。


為啥同樣身高同樣體重的人,她一個月瘦8斤,你就一個月只能瘦1斤?


她平時吃飯細嚼慢咽,規律,只不過正餐吃的太多了,一頓總是兩碗飯。


而你呢,你反覆減肥,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吃各種減肥藥,吃各種垃圾食物,情緒也差,總是情緒化進食。主食吃的多,零食吃的多,暴食吃的更多。


歸根到底呢就是,一個人過去所對身體做的一切都會在以後某個時刻影響你。


你從前胡吃海喝+暴飲暴食導致你今天減重很慢,身體也亞健康,體質、代謝、身體激素、內分泌都不處於一個平衡的系統裡。


想要和其他人一樣,一個月瘦8斤,那麼你從現在開始就要告別反式脂肪酸。


所以當你再一次拿起手邊的垃圾零食時,想一想這個反式脂肪酸,是不是又要讓你長胖7倍了。

2020年11月星球課程減肥營

生酮/中蛋白/輕斷食/德妹等課程

月瘦6-20斤

350元起


另,大瘦教大課程也上線

大課程:

飲食+營養+減肥+飲食障礙+習慣+意志力+情緒

200元起

相關焦點

  • 反式脂肪會發胖嗎?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
    專家指出,反式脂肪酸沒有什麼最低無害劑量,人體根本不需要它,吃得越少越好。大量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和慢性自殺無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致肥胖:普通脂肪在人體中代謝只需7天,而反式脂肪酸卻需要51天,反式脂肪酸讓人長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飽和脂肪酸的7倍,即便每天吃的能量不超標,常年吃它也會讓人腰腹堆積肥肉。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更易造成明顯的脂肪堆積。
  • 反式脂肪到底何罪之有
    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名為「取代」的行動指導方案,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工業反式脂肪,主要是部分氫化植物油。  對此,媒體引用WHO的數據稱,反式脂肪每年引發50萬人死亡。那麼,反式脂肪是什麼?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它對人體到底有什麼危害?
  • 0反式脂肪=健康?先認清反式脂肪是什麼吧!
    炸雞、薯片、可頌、桃酥、蛋糕、曲奇、爆米花……這些又油又香的美食,除了擁有顯而易見的高熱量,還可能隱藏著一種大家非常容易忽視的「危險分子」——反式脂肪。/圖片來源於網絡/反式脂肪在日常飲食中幾乎無孔不入,然而很多人卻並不真正了解它。
  • 認識配料表,小心美味食物裡的這些雷——反式脂肪
    不飽和脂肪酸存在順式和反式兩種結構,天然的不飽和脂肪酸幾乎都是順式,所以動物所能代謝的大多為順式脂肪。反式脂肪酸是經人工氫化處理植物油後才誕生的,植物油從液體變為半固體或者固體。這種氫化植物油塑形容易,軟硬適中。應用到出來的食物中後,口感效果也很好,通常就是口感酥脆,香噴噴。不過最重要是,這類油成本很低,保質期也比較長,不易變質。
  • 反式脂肪百年興衰史
    由於物理性質和天然可可脂類似,代可可脂被食品工業視為一種相對廉價的替代品。在跌宕起伏了123年之後,這種物質以及部分氫化植物油技術即將被釘上封條。2013年11月7日,美國FDA發布了一份初步裁定公告,將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部分氫化植物油——移出「一般認為安全」(GRAS)的清單。
  •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麼?
    自從中央電視臺討論了有關「反式脂肪」的話題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人都在問:這是個什麼東西?毒性有多大?哪兒來的?怎麼才能遠離它?國家為什麼不出臺措施禁止這種東西?食品這麼不安全,到底我還能吃什麼...... 既然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相關情況,我就不妨再嘮叨一次: 所謂「反式脂肪」,先要分成兩類。
  • 美國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什麼是反式脂肪
    如果是的話,那就要當心了,你可能每一餐都在和反式脂肪打交道。而就在16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布,將在三年後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這種油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久等優點。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提示,油炸甜甜圈、餅乾、爆米花、冷凍披薩、咖啡伴侶植脂末、冷凍的麵團(例如派皮)、罐裝的糖霜這七類食物中的反式脂肪使用最為常見,在炸雞、薯條、蛋糕等食品中使用比較普遍。
  • 好麗友薯願到底含不含反式脂肪?
    上海市工商局日前對「好麗友薯願」馬鈴薯膨化食品「口感鬆脆、不油膩,且100%不含反式脂肪」的虛假宣傳處以5萬元罰款。輿論普遍認為,罰款的原因就在於對反式脂肪的虛假宣傳。好麗友到底有沒有騙人,工商部門到底罰的對不對呢??
  • 焙烤和油炸食品易藏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羊肉、牛奶及其製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而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這種油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久等優點,在炸雞、薯條、爆米花、餅乾、蛋糕等食品中使用比較普遍。  反式脂肪有明顯的優點,但缺點更突出。
  • 反式脂肪真有那麼可怕嗎?
    專家觀點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肉、羊肉和牛奶、乳製品中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這屬於其天然來源。非天然的部分主要來自於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由於反式脂肪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久,可延長油炸和烘焙食品的保質期,而且成本較低,在一些零食、烘焙及煎炸食品中很常見。
  • 反式脂肪不再「被認為是安全的」?
    反式脂肪——氫化植物油的一大來源——從2006年開始就已經成為食品界的「反派人物」,從FDA開始要求廠商在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中必須標註出它們開始。自那之後,潛伏在從餅乾到奶油霜糖等一系列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了——但也有例外,比如冰激凌上的裝飾和多納圈。當反式脂肪在食譜中來了又走的時候,一些人抱怨食品廠商採用了反式脂肪,給了他們比其他動物產品更廉價的選擇。
  • 多吃可能增加痴呆症風險 反式脂肪再添「罪狀」
    在食品外包裝袋的成分表中,我們有經常會看到「氫化」或「部分氫化」的油,實際上,這就是指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在一些動物產品(例如紅肉,奶酪和全脂牛奶)中少量存在,但大多數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眾所周知,攝入過量的反式脂肪與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展有關。現在,反式脂肪的危害清單上可能還要再加一項:痴呆症。由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期刊Neurology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人,在晚年更有可能患上痴呆症。這項新研究的數據來自前瞻性隊列研究——Hisayama 研究。
  • 反式脂肪到底有多可怕?臺灣未來全面禁用於食品中
    在美國,這項規定早已於去年(2015年)6月便開始逐步實施,可見反式脂肪對人體健康危害之甚。我們一定都聽過反式脂肪,但是你知道反式脂肪到底有多可怕嗎?據報導,反式脂肪即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為植物氫化油經過「氫化作用」之後的產物,比植物氫化油擁有更穩定、耐高溫、耐存放的特性,加上成本低廉又能夠增加食物酥脆的口感,因此常被用在烘焙與油炸食品上;然而,雖然反式脂肪為不飽和脂肪酸,但是研究發現其對人體的危害卻更甚動物性飽和脂肪酸。
  • 美國禁反式脂肪 你該忌口哪些食物?
    人造反式脂肪比液態天然植物油好儲存,價格又比天然動物脂肪低,並且保質期較長、口感好,受到大家的歡迎,成為食品工業和消費者的寵兒,被廣泛應用。但是近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人造反式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同時還會提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水平,這三點都與心臟病相關。它還能降低起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會讓血小板更加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臟病等。
  • 反式脂肪成了過街老鼠
    1993年,丹麥營養委員會開始監測反式脂肪,2003年出臺法律,將反式脂肪的含量限制在每100克脂肪或油中含有2克,包括進口食品和餐館食品。經過30年,丹麥已經基本實現消除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目標。目前,歐洲地區有7個國家在法律上禁止反式脂肪,這一切都始於丹麥。
  • 一半反式脂肪攝入來自食用油 世衛專家倡導食用零反式脂肪食用油
    看食品的配料清單時,如果含有「人造奶油」「色拉油」「起酥油」「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等,那麼該食品就含有反式脂肪酸,在購買時應儘量避免。  反式脂肪,又稱反式脂肪酸,是一種不必要的化合物。反式脂肪存在於哪裡?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通常有兩個來源:一是天然來源(乳製品和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肉),二是工業生產的產品(多來自部分氫化植物油)。
  • 每年約54萬人死亡與反式脂肪酸有關,平時該如何避免攝入反式脂肪?
    ,為「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 < 總脂肪酸的 3%」,同時規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必須在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什麼是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分為天然反式脂肪和人造反式脂肪兩種。 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來自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
  • 反式脂肪有什麼危害
    核心提示:反式脂肪屬於人體中一種種不飽和脂肪酸,其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性是比較大的,但是很多的食物中卻存在這種脂肪,尤其是植物油在精煉和反覆煎炸的過程當中,那麼反式脂肪有什麼危害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反式脂肪有什麼危害?
  • 為植物奶油洗冤:不是所有都含反式脂肪
    首先,反式脂肪不是植物奶油的代名詞,一方面動物油也可能含有少量天然來源的反式脂肪,另一方面植脂奶油是否含有反式脂肪取決於其工藝中是否有氫化環節。換言之不是所有的植脂奶油都含有較高含量的反式脂肪。其次,反式脂肪的健康危害需要攝入超過一定水平後才能顯現出來。因此如果不常吃,或者少吃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並不會產生健康危害。
  • 反式脂肪「潛伏」膨化食品
    2.用火分別將3組膨化食品點燃,並用白紙墊底,接住燃燒時滲出的油【實驗結果】  3組膨化食品均可燃燒,燃燒過程中均能滲出油。食品火焰大小與是否標註「不含反式脂肪」或「非油炸」無明顯關聯。營養學專家稱,這些標註著「不含反式脂肪」的膨化食品裡涉嫌含有帶反式脂肪酸的其他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