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的誘惑,就像伊甸園裡的蘋果,我們飲下的每一口甘甜,都面臨著意想不到的「代價」。讀完本文,你將明白:為什麼看似清爽的奶茶,會讓你夜不能寐。
如果有人說「下午喝了一杯1點點,失眠到凌晨2點」,那他一定是沒喝過米芝蓮的絲襪奶茶。
一旦把這杯絲襪奶茶喝進肚裡,註定會「雙眼瞪得像銅鈴」,目送月亮變太陽,與睡眠say goodbye。
絲襪奶茶也叫「黑糖波霸」,儘管許多大牌奶茶店都賣,但不同牌子的絲襪奶茶,「殺睡眠」的威力也不同。目前看來,最讓人聞之膽顫的奶茶店,就是米芝蓮。
絲襪奶茶の誘惑
上周四,作為勞累了一天的工具人,我本該在床上沉沉睡去。然而直到凌晨3點半,我依舊睜著眼看著天花板,心跳飛快,精神的能立刻寫出甲方要求的planA到planC,甚至還有點想在寒風凜冽的12月來一場夜跑。
我不斷回憶今天的食譜,除了下午那杯米芝蓮的絲襪奶茶,我吃的其他食物與平時沒什麼不同。
想到這,我悟了。或許這一切都是因為那杯絲襪奶茶。
在小O書,微O和知O上隨便一搜,我發現被米芝蓮偷走睡眠的人,不止我一個:
有人懷疑米芝蓮裡加了什麼「秘方」,才害得她徹夜不眠。
有人把米芝蓮的「喝後感」形容成「瀕死體驗」,表示一年最多能承受一次。
有人喝了一杯米芝蓮,整整36小時沒合眼。
在網上搜索「喝奶茶睡不著」,滿屏都是「奶茶失眠受害者」的悲鳴。在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人類的悲歡也可以相通:
「只點一杯?不可能!」
沒有哪只社畜能抵禦下午三點同事發來的奶茶拼單邀請,就像沒人能拒絕入冬後的第一件羽絨服。那是金錢交易帶來的短暫歡愉,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陷阱。
那麼溫暖,又那麼甜美。
生活的苦澀成了年輕人嗜甜的理由。多少女孩明知道喝完這杯絲襪奶茶今晚註定無法入睡,卻仍舊選擇走進那個甜美的良夜。
但是當我看見同事發來的拼單店鋪是「米芝蓮」時,理智告訴我,今天就算是失去「職場社交貨幣」,背上「不合群」的名聲,我也絕對不會喝!
我再也不想感受漫漫長夜裡的孤寂,當身邊的男友打著震天響的呼嚕陷入夢境,自己卻因為白天的絲襪奶茶毫無睡意。我躺在那裡,為即將到來的工作日攥緊拳頭——
這種失眠會讓人第二天頭腦昏沉,搞不好還要再點杯港式奶茶提提神。
天啊,這到底是什麼糟糕循環!?
要知道,奶茶後遺症不一定是失眠,還可能是「睏倦到極致卻睡不著」:心悸頭疼,連褪黑素都無效,亢奮的血液遊走在全身的每一根血管裡,就算數一萬隻小羊也毫無睡意。
「睡眠殺手」
絲襪奶茶又稱「失眠教父」,「睡神驅逐者」,「咖啡因之王」。一旦你與它在午後結緣,註定會被其奪走睡眠。
與喜茶那種充滿清新感網紅奶茶不同,米芝蓮的絲襪奶茶之所以醇厚香濃,是因為茶葉經過長時間的熬煮。這種製作方式讓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變得很高,咱都知道,咖啡因會讓人失眠。
在一項奶茶咖啡因含量對比試驗中,米芝蓮的絲襪奶茶打敗了其他大牌奶茶,以「咖啡因含量最高」名列第一。平均來看,每杯米芝蓮絲襪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是365mg。
這個數字到底有多恐怖?
用「內含咖啡因」的提神飲料紅牛來換算一下吧: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喝1杯米芝蓮絲襪奶茶的咖啡因攝入量,相當於喝下7罐紅牛!按照這個濃度看,喝完恐怕是連神仙都睡不著。
不過喝港式奶茶「睡不著」,也算是它的特色。
畢竟歷史上的港式奶茶,就是用來「提神」的。
早在17世紀的香港,就有廣州官吏用「加牛奶的茶」招待荷蘭使節,很快,奶茶的做法流傳進歐洲宮廷。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飲茶方式又傳回了香港。港式奶茶也不再是「達官顯貴」的專屬。
經過改良後的港式奶茶被稱為絲襪奶茶,價格低廉但茶底更濃(咖啡因含量更高),這種改良讓絲襪奶茶的提神效果變得相當好,對於需要幹體力活和起早熬夜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
「奶茶+年輕人=?」
我猜,沒人能拒絕一杯漂亮又好喝的奶茶。
有的公司會為員工集體訂下午茶。當你把奶茶擺在工位上拍照,發朋友圈註定會獲贊無數,還會有人評論「我酸了,想去你們公司上班」。分分鐘滿足年輕人深藏不露的凡爾賽之心。
如果是幾個同事在下午共同拼單。奶茶還能化身年輕人的「社交貨幣」,拉近工友之間的距離。
儘管奶茶曾背負著「高糖」,「喝完發胖」的惡名,但越來越多的奶茶品牌給了解決方案。就拿喜茶來說,現在下單的時候加一元錢,就能把糖換成代糖,避免喝完變胖的風險。
我發現無論是港式奶茶還是網紅奶茶,每次出新品,都有人跑到門店排隊打卡,然後發到社交平臺上。這個時代的奶茶,是一個時尚符號。潮人們都在爭做新品的第一位「分享者」。
這屆年輕人,已經和奶茶形成了微妙的「共生」關係。
儘管米芝蓮這種港式奶茶對睡眠的殺傷力極強,但是我依然捨不得放棄它。甚至會在失眠的時候悄悄謀劃下次點奶茶要三分糖還是代糖。
畢竟,喝奶茶時的快樂,遠比失眠的痛苦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