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美食,你吃過幾種?

2020-12-06 紹興美食圈

天下第一素宴

位於廈門市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及遊覽勝地。寺內獨樹一幟的南普陀素菜,聞名遐邇,香飄四海,有「天下第一素宴」、中華老字號的美譽。

南普陀素菜秉承佛教飲食傳統,融合了宮廷素菜的精細,民間素菜的天然,寺院素菜的純正,堅持以閩南四季時鮮蔬菜和八閩優質乾鮮為原料,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另外,因佛教提倡不但不能有殺生的行為,而且連想殺生的念頭都不能有,如果吃素菜還要名為素雞、素鴨、素火腿,那就叫「意殺」了,與佛教教義相悖,所以南普陀素菜堅持素菜素作,素菜素名,命名雅致,烹飪技法,博採眾長,色、香、味、形、神、皿、質、養、聲、境和諧統一,加上清靜優雅、寬敞舒適的獨特環境,已形成詩情、景意、禪味、時尚的健康、科學的素食文化,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力求每一步都完美如初。

香泥藏珍 「南海金蓮」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道菜,它是以細嫩的廈門豆腐為原料,將豆腐細搗成泥,香菇,冬筍,馬蹄剁碎,烹製成素餡,裝入豆腐泥中,然後用勺子塑成蓮花瓣狀,蒸熟,油炸,拼成一朵蓮花。分蓮瓣,蓮葉,蓮心甚至還有蓮子,拼盤定型後,澆上調味汁。

還有深受歡迎的傳統佳餚「半月沉江」,它主要是以當歸、香菇、冬筍、麵筋製作的湯,盛在藍花瓷盆裡,半邊香菇,半邊麵筋,色澤分明,如同兩牙新月,沉於江底,格調耐人尋味。上世紀六十年代,這道菜還叫「當歸麵筋湯」,郭沫若來這裡吃了這道菜很高興,就寫了一首詩:「我自舟山來,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題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窩。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從此以後,「半月沉江」素菜聲名遠揚,成了南普陀素菜的代表作。

天下第一湯 在中華名吃譜上,以湯入譜的只有山東單縣羊肉湯,被國人稱為「天下第一湯」。說起它的歷史,可就非常悠久了,足足有上千年的歷史。據說舜的老師單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單縣一帶,當時飼養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燒烤演變為主要吃肉喝湯。後來,經過改進,羊肉湯的製作工藝越來越完善。到了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在眾多做湯者中,有人經過仔細研究,在製作工藝上不斷創新,製作精細,味道鮮美,一時間風靡全城,為日後「單縣羊肉湯」的揚名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單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南有黃河故道,北有貫穿全境的大沙河。這裡水草豐美,綠樹成蔭,陽光充足,氣候溼潤,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個天然的優質牧場,被稱為「中國青山羊之鄉」。正宗的單縣羊湯,必須選用三歲的青山羊為主要原料,尤其以單縣黃河故道和大沙河兩岸的羊為最佳。同時熬製羊湯的水必須是當地的地下水。這樣熬製出的羊湯才能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

不僅如此,單縣羊肉湯還品種繁多,各具其妙。往往根據出湯時配料的不同分門別類,巧立出各種名目。譬如配加有肥有瘦的羊肉叫「肥瘦湯」,配加羊腦叫「天花湯」,配加羊眼叫「眼窩湯」,諸如此類,大致可分為口條湯、肚絲湯、腰花湯、奶渣湯、肺葉湯、蜂窩湯等等,不一而足,林林總總多達72種。喝時盡可憑著各自的喜好挑選,讓人盡情盡意,大快朵頤。在湯館裡,只要聽到有人輕鬆隨意地招呼一聲:「師傅,來碗天花」,不用問,準是慣喝單縣羊肉湯的行家。

單縣羊肉湯之所以歷經百年而不衰,主要源於其精巧的製作工藝,其中有三個關鍵點:一曰久熬。根據需要定量加水,燃火升溫,響鍋後陸續放入新鮮羊肉、羊雜和羊骨架,然後用急火猛攻,使之處於滾沸狀態,一鼓作氣至少燒煮4個小時。熬出的骨髓油脂與水互相撞擊,達到水乳交融,方能濃化成乳狀。二曰巧火。火的大小根據熬的時間和程度控制,有時連燒什麼柴添多少柴都十分講究。火小了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而油在上,水和油不能融為一體,火太急則熬不出全味,又丟失了營養成份。巧火要的是機動和靈活。三曰精調。單縣羊肉湯的味道與眾不同,與佐料調製有很大關係。這項操作比較講究,難就難在高溫烹煮過程中,需要根據火候依次添加18種佐料,包括白芷、肉桂、草果、陳皮、杏仁、丁香等,不同火候加不同的料。時間、調料、火候三者密不可分,巧妙結合,相互作用,才成就了單縣羊肉湯水乳交融、清香爽口的獨家風味。

天下第一飯 臺山除了美名在外的黃鱔飯,還有一種飯,可煲仔飯之中的極品,那就是臺山川島的石夾螺煲仔焗飯(川島人簡稱之為「石夾飯」),它擁有「翡翠玉焗飯」、「天下第一飯」、「煲仔飯中的皇后」等多個美稱。

這煲米飯之所以不同尋常,主要是其食材非常特別,必須選用臺山川島特有的石夾螺。石夾螺是一種當地特有的貝類生物,附著在礁石上狹窄的石縫中,在巨浪的衝刷和大風的撕咬下緊貼石縫,其身軀蜷縮在只有2釐米—3釐米長的硬殼中頑強生長,其外形的色澤青綠,猶如翡翠。

而更加神奇的是,在石夾螺如此小巧的身軀裡原來還有住客——它就是身材更加迷你的小螃蟹。幾乎每一隻螺裡都會寄居著一隻幾毫米大小的小螃蟹。它們身材雖小,卻殼、螯、爪等「五官」俱全,整個身體瑩白剔透,寄居在螺裡如同翡翠中的一塊白玉——「石夾飯」的另一個名字「翡翠白玉焗飯」,就是源於此。

原來,石夾螺就是靠這隻小螃蟹來捕捉浮遊生物,為自己提供養料的。因此,上川島有句俗語說「蟹仔搵來石夾食」,說的就是這種奇特的共生現象。且不說這煲飯的製作,就是為了獲得石夾螺這一關鍵性食材都相當不容易。因為石夾螺是一種純野生的螺,要捕撈石夾螺不僅要看天氣、時節,能不能打撈到,打撈到多少除了需要經驗外,全憑「天意」和運氣,因此,該食材的得來已經相當不易。

做石夾飯,首先要將石夾螺起肉。它的體型如此迷你,必須依靠純手工剝取,才能將螺肉完整地剝取出來。而一煲石夾飯,要用百多隻石夾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可想而知。將起好的螺肉洗淨瀝乾水,放入姜蒜等調料一起爆炒至八成熟,再加入用上好大米煲至幹水的飯中,一起蒸熟即可。在打開鍋蓋的一瞬間,一股異香立即撲面而來——那淺綠色的螺肉、潔白的蟹仔在晶瑩的米粒和青翠的蔥花中隱現,賣相極佳。加一點油、蒜蓉、薑絲和豉油來調味,螺肉堅而不韌,有一種「波波脆」的特別口感,再配上香滑柔韌的米飯,真是極好的味覺享受。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又名蝦仁鍋巴,亦叫平地一聲雷。蘇州民間傳說,清康熙皇帝下江南,微服出遊,與隨從走散,飢腸轆轆,來到一戶農家求食。農婦取出幾塊焦鍋巴,在鍋內放上一些油,待油沸,就將鍋巴往鍋裡稍炸後,婦人隨手將一些剩菜湯倒入,然後盛起來端給康熙,沒料到的是,飢不擇食的康熙爺吃後竟大加讚賞,以為絕妙,於是一時興發,提筆寫下「天下第一菜」幾個大字。因是御筆,從此鍋巴菜成為了蘇州菜系裡的傳統菜餚,直到今天,凡到蘇州,尋找正宗蘇州菜館菜單上都會有這道菜。品嘗這道菜時,雞、蝦、香菇味美,西紅柿色豔,鍋巴味香,再加上清脆的奇響,可謂耳、目、鼻、舌都得到滿足,既熱鬧痛快,又中看中吃。

天下第一粥 在海南三亞陵水南部南灣半島新村港,有許多疍家漁排,這些魚排鱗次櫛比漂浮在海面上,如同一座壯麗的水城,遠遠望去,構成了一幅極為獨特的海上景觀。當年穆青到新村鎮採風,第一次在疍家漁排上品嘗到「刺豚粥」,便被鮮美的魚粥所吸引,連聲稱讚其為「天下第一粥」。

那麼,「天下第一粥」如何製作出來的呢?據了解,它的具體製作方法至今仍未透露出來,只能了解到主料是新米和刺豚。所謂新米即是選擇當地產的上等米作為魚粥製作的「母本」。這裡要強調的一個「新」字,一般是剛從稻田收割回不久的稻穀,碾成米後最長儲藏時間不應超過10天,儲藏的時間當然是越短越好,以當天碾出來的大米為最佳。

至於刺豚魚,當然是「刺豚粥」的主料,是主角。刺豚魚是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間,周身長著又長又硬的刺,就像刺蝟一樣。刺豚是學名,當地人一般都把這種魚叫「氣鼓魚」。顧名思義即是當它遇敵時,便把隱藏在皮層下的能克敵制勝的刺全部聳鼓了起來,其他水族沒有幾個敢在虎口拔牙,它便不戰而勝,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為夷生存了下來。

它生活在海底世界,每天遇到的對手少則幾百次,多則上千次,每次它都要「鼓氣」,因而這種「氣鼓魚」的皮層活動量相當大,營養價值高,尤其膠質最為豐富,是治療胃潰瘍、胃痛、胃垂等腸胃病的上等中藥材。同時「氣鼓魚」的皮質還含有十幾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常吃能潤膚美容,益壽延年,刺豚的身價便一路飆升。近海已經很難捕抓到刺豚了,只有在西沙、南沙等海域才能捕抓到刺豚。

熬製「刺豚粥」時,先將米下鍋,用文火慢煮,熬到剛好有膠質時,立即加入剁碎的魚皮和魚肉。熬煮一個小時左右,鮮香濃稠的魚粥就出爐了。撒著零星的蔥花、胡椒,粥幾乎還是沸騰的,就被端上餐桌,味美皮鮮,米稠香濃,齒頰留香。常吃能潤膚美容,益壽延年,是一道養身的好佳餚。

天下第一面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鎮江鍋蓋面,又稱夥面,是江蘇省鎮江市家喻戶曉的地方漢族傳統麵食。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以獨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藝、混合型的口味,2009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八屆國際美食博覽會」上,喜獲「中華老字號百年名小吃金鼎獎」,已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鍋蓋面因在下面的面鍋裡加入鍋蓋一同煮而得名,具有濃鬱的平民風格,在鎮江家喻戶曉。鍋蓋面用的麵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再用刀切細而成,這樣「跳」出來的麵條柔韌性特好。

鎮江乃南北交匯之地,北方的粗獷與江南的細膩相互融合,鍋蓋面做出來也就別有風味。做法並不複雜:將麵粉揉好後擀成薄片,用刀切細,與一隻杉木小鍋蓋一起下鍋,再在一隻小竹籠內放入客人需要的肉絲、豬肝、香腸、素菜等「澆頭」,煮熟後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裡即可。鍋蓋面,妙就妙在這小小的鍋蓋上。大鍋裡漂著小鍋蓋,四周透氣但開水不外溢,鍋蓋壓住翻滾的麵條,不論怎麼煮,麵條在鍋中的位置都基本保持不變。麵條貼在鍋蓋下,水在其周邊沸騰,水與鍋蓋之間零空隙,煮熟的麵條就特別筋道。而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也為麵湯增加了別樣的鮮味,還起到了調味的作用。

秘法熬製的醬油,是鍋蓋面散發誘人香味的另一「秘密武器」。選用黃豆醬油,加入十餘種佐料,如地龍、桂皮、香草、八角、南山深處野生菌菇、雞骨等,先猛火燒沸,後調至溫火熬數個小時,冷卻涼透,兩天後方可食用。

正宗鍋蓋面應該是這樣的:老式煤爐,鼓風機吹起的火苗時長時短,幽幽地舔舐著渾圓的鐵鍋底。氣霧氤氳的湯鍋裡,一隻溜圓的木鍋蓋隨著沸騰的水花翩然起舞,不時帶起三兩根變細的麵條頭耷拉在鍋蓋上。裡屋的案板上橫著一桿粗壯的斑竹,兩位師傅就著竹竿嫻熟地跳上跳下,竹竿聲吱吱呀呀,甚有韻味。麵團軋得韌性十足後,師傅用擀麵杖把麵團推卷的紙樣的薄,這才不緊不慢地舉起寬大的切刀,將麵皮切成一綹一綹的麵條絲,攤在案板上只等下鍋。等面端上來,紅紅的湯底,細細的麵條,青翠的蔥花,再加上亮晶晶明晃晃的澆頭,還沒動筷子,心就醉了。

天下第一餃 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瀋陽特殊風味,它歷史悠久,從創製到現在,已有160多年歷史。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老邊餃子代表了整個東北做餃子餡的思路,講究「湯煸餡」,即先將肉餡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慢喂,使湯汁浸入餡體,使其膨脹、散落、水靈,增加鮮味。同時,按季節變化和人們口味愛好,配入應時蔬菜製成的菜餡。劑皮製作,也獨具一格。用精粉摻入適量熟豬油開水燙拌和制。這樣能使劑皮柔軟、筋道、透明。老邊餃子由於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鬱不膩,因此,凡遠近來沈客人,都願品嘗。相傳我國著名藝術大師侯寶林品嘗過老邊餃子之後,吃得興致勃勃,稱讚不已,席間餘興未盡,揮毫寫了八個大字:「邊家餃子,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雞 德州扒雞是漢族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它的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新中國成立後,德州扒雞更是聞名全國,遠銷海內外,受到廣大食客的青睞,凡品嘗過的人無不讚不絕口,被譽為「天下第一雞」!坊間傳言,德州扒雞絕對是最適合登上火車的食物。著名吃家唐魯孫先生有一年乘火車途經德州,就特意買了一隻德州扒雞,吃完發表了如下感言:「這一頓肥皮嫩肉、膘足脂潤的扒雞令人過癮,旅中能如此大快朵頤,實在是件快事。」這是因為德州扒雞講究的是整雞脫骨,火候到位時不僅肉爛味香,就連骨頭一嚼也是又酥又香,真可謂穿香透骨了。在火車上吃德州扒雞,根本無需費力拆分,甚至不需要餐具,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頓。曾有詩這樣誇它:「熱中一抖骨肉分,異香撲鼻竟襲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齒馨長留津。」

天下第一粽 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是嶺南聞名的粽子之鄉,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是返鄉港澳鄉親的必備「手信」。道滘裹蒸粽出名,是因為上個世紀30年代的潮記道滘裹蒸粽。據介紹,道滘人葉潮,綽號紅臉潮,當時是道滘有名的廚師,擅長製作美味佳餚。他別出心裁用晚造糯米,選用上等鹹鴨蛋黃、去衣湘蓮子、綠豆、五花腩肉作餡,又用五香粉、蒜蓉、沙姜、油鹽糖等調味品配製,再用洗淨的青竹粽葉包好,用東莞鹹草紮實,做成粽子,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數小時製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一位留心粽類的美籍華人食家,嘗遍國內外70多種粽子,品嘗過道滘裹蒸粽後,堅稱道滘粽為「天下第一粽」。

天下第一餅

溪口千層餅,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溪口製作千層餅已有100多年歷史,它須選用上等麵粉、精煉生油、脫殼芝麻、潔淨焦糖,以及奉化特產優質冬苔粉等為原料,經過配料、蒸粉、制餡、造層、烙酥、包裝等12道工序製成。製成的千層餅,在1.5釐米厚的小餅內並列27層隔層,故鬆脆酥潤,油素充足,苔菜香濃,食後令人齒頰生津,老幼婦孺都愛吃,獲得過國家及和省級名特產品獎。而稱其為「天下第一餅」卻另有原因。奉化溪口是蔣介石先生的家鄉,蔣氏掌權後很想念家鄉特產,曾派人把王家後人叫到身邊,專門為他烤制家鄉小餅,還不斷地請人品嘗,這種小餅因而名氣日隆,最後竟被譽為「天下第一餅」。

天下第一鮮

凡靠海人家餐桌上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人敢於稱自家碗裡的是天下第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蛤憋不住氣便露頭被抓。「天下第一鮮」即炒文蛤,系南通名饌,南通人稱其「跳蛼蛾」。這個「跳」字大有講究,是南通廚藝所獨有的。這道菜在烹製時,用旺火快速爆炒,廚師秀出顛鍋絕技,文蛤猶如在鍋中飛舞跳躍,加上飛火升騰的視覺衝擊,讓這道名菜的製作極富觀賞性。因文蛤肉富含胺基酸與琥珀酸,其味非常鮮美,經過急火爆炒,使其驟然受熱,表面蛋白迅速凝固,形成蛋白膜,包裹在外面,而其內部的養分和鮮汁不易滲出,這樣菜餚具有飽滿含液,口感骨嫩的特點。

天下第一盆

在湖北十堰的竹谿縣城,逢年過節總要烹製蒸盆宴請賓客。竹溪蒸盆被譽為「天下第一盆」,2016年曾被中國烹飪大師戴濤帶到中國南極中山站,作為年夜飯介紹給全球華人;央視七套欄目《食尚大轉盤》也曾播出「竹溪蒸盆」特別節目,向全國觀眾介紹竹溪蒸盆。

正宗的竹溪蒸盆非常講究,必須「分批裝料,兩蒸一悶」。將所要烹蒸的食物放進陶土細膩、不上釉的窖盆裡,食物因人口味而定。香柏枝燻制的臘豬蹄、一年半以上的土母雞、農家土雞蛋、野生香菇、山藥、天麻以及木耳、竹筍、土豆、蓮藕等,其主料輔料及配料多達20餘種。

製作時先將豬蹄、雞肉等切成大塊,與其他主料一起放入盆中,入爐清蒸。待主料蒸至八成熟時,再放入佐料,然後用煎雞蛋皮包瘦肉餃子(當地人稱之為雞蛋盒子),鋪散於蒸盆上層,再點綴菠菜、黃花、粉條等,以文火蒸30分鐘。最後,加青菜葉、蒜苗,燜5分鐘後,大功告成。

最終出鍋的竹溪蒸盆湯清味醇、顏色鮮豔、香味撲鼻。外圍的雞蛋盒子,猶如一個個金黃的花瓣;下層的山藥、土豆等,吸收了湯汁的鮮味,比肉還好吃;而最下面金黃的土雞肉、紅豔的臘豬蹄,更是讓人垂涎三尺……

天下第一蛋

你可能想不到,被稱作天下第一蛋的不是恐龍蛋,也不是鴕鳥蛋,而是浙江平湖特有的一種美食---糟蛋。這個「天下第一蛋」可不是自封的,而是200多年前由乾隆皇帝御賜的,糟蛋也因此成為有清一代當地的貢品,還先後在第一屆巴拿馬博覽會和首屆西湖博覽會上獲獎。

平湖糟蛋由徐源源糟坊創製,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當年海鹽徐氏在西廊下創設作場,見當地居民喜食糟鯉板、醉蟹、醉鯉珠等槽制食品,便試用酒糟醃製鴨蛋,幾經試驗,終於成功。所制糟蛋,香濃味美,別有風味,又耐久保藏,深受顧客歡迎。

平湖糟蛋是平湖傳統食品中的珍品,其制蛋要求很高。最好選用著名的江蘇高郵大鴨蛋,蛋的大小用一隻特製的鐵絲圈來測量,漏過著就棄去不用。糟則用上等糯米發酵而成。有一整套製作工藝,含浸米、蒸飯、配藥、釀酒、消毒、洗蛋、落甏等工序,從清明前後開始,將蛋浸沒於糟中,蛋間保持距離,互不接觸,經黃梅、三伏,到中秋節上市。在長達五個多月的糟浸過程中,醇類、糖類、胺基酸等物質滲入蛋內,使蛋黃、蛋白逐漸早凝固狀和膠凍狀,同時產生具有芳香氣味的脂類物質,並使蛋黃脫水、起沙、出油。

一般的禽蛋都是硬殼的,而浙江平湖的糟蛋卻是軟殼的。因為經過糟漬後,蛋殼脫落,只有一層薄膜包住蛋體,其蛋白呈乳白色,蛋黃為橘紅色,味道鮮美。食時,用筷或小刀挑破蛋膜,即可品嘗美味,不必燒煮,十分方便。邑人有詩云:「軟殼糟蛋負盛名,撲鼻酒香吸引人。羊脂白玉藏琥珀,鹹甜適中席上珍。」可見,糟蛋是佐餐的上等珍品。許多人吃掉糟蛋後,捨不得丟棄酒糟,還可用酒糟烹燒醉魚、醉肉,同樣美味可口,別有風味。

天下第一羹

在江蘇徐州,有一種奇特的湯羹,名為飠它湯。「飠它」是生僻字,通「啥」。據說這道湯的前身是 「雉羹」,為彭鏗首創。彭鏗因用雉雞、稷米創製成雉羹治好了堯帝的病,被封到大彭國,是大彭氏國的始祖,更主要的是他的「雉羹之道」,人們便尊稱他為「彭祖」。彭祖是我國第一位著名的職業廚師,被廚師們尊稱為祖師爺。

「飠它湯」的名字,傳為清高宗御賜。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雉羹,感覺味道鮮美無比,便問廚師:「是啥湯?」廚師文化不高,不知該如何應對,情急之下就隨手畫了一個食字和它字,意思便是吃它,並隨口說:「啥湯。」啥湯的叫法便一直流傳了下來。世上原本是沒有這個字,但乾隆看在彭祖面子也就接受了這個自造的漢字,還封徐州飠它湯為「天下第一羹」。

1998年《中國食品報》發表了馬市街「天下第一羹」文章;2002年《中國烹飪》第二期刊登了《徐州馬市街飠它湯——「天下第一羹」》的文章;2006年經過層層推選,徐州馬市街飠它湯又被評為「徐州城市飲食名片」,迎來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的光臨。以雞湯為基礎,配以薏仁及香菇、冬筍、火腿等製成,湯汁醇濃,色白如乳,湯菜融和,六絲各色各味,鮮香中微透酸辣,膩滑中有脆嫩,色、香、味俱佳。清晨醒來的人們,都忍不住來上一碗,就著熱乎勁把湯和肉一併送入肚中,用它泡油條、就燒餅,個個吃得津津有味,痛痛快快。

相關焦點

  • 評選中國最好吃的4大名雞,第2種被稱為「天下第一雞」!你吃過嗎
    評選中國最好吃的4大名雞,第2種被稱為「天下第一雞」!你吃過嗎雞肉營養豐富,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雞肉有著各式各樣的烹飪方式,一隻雞可以被做成幾十甚至上百種味道,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網友評選的中國最好吃的4大名雞,你吃過幾種呢?
  • 南通美食分享,這6種味道一絕,你吃過幾種?
    轄下一縣四市三區美食眾多,琳琅滿目。 南通菜通常被稱作新派江海菜。由南通十佳名菜、南通十佳家常菜、南通十佳名點及各縣市特產組成。 而這數百種美食中,南通十佳名菜一定要試試!
  • 臺灣省最好吃的5種美食,圖4美食已成網紅,圖5號稱「天下第一」
    臺灣省一直都是我國美食最多的省份,無論你在哪個地區,都能看到「臺灣美食」字樣的小吃攤。臺灣省的美食種類繁多,味道鮮美,但是最好吃的還要屬這5種美食,其中圖4的美食已經成為網紅美食,圖5美食號稱「天下第一」!
  • 在河北很出名的4大特產,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大家應該都發現了,那些味道比較好的美食都是從市井流露出來的,一般在城市中心待久的人,可能就會很嚮往那種背街小巷的生活吧,偶爾能逛一逛小巷的街道,吃一吃路邊的小吃,簡直美滋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那些從市井流出來的特色美食,以下這4種在大河北都是很有名氣的,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麼吧!
  • 汕尾旅遊,必吃的五種美食,你吃過幾種?
    對於我們來說,唯美食不可辜負,中國的美食文化是從古流傳至今的,每一種傳承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味。而隨著世界的交流與發展,我們都在不斷地取其精華,不斷地改進,每一個地區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美食。我們去一個地方旅遊避免不了的,就是要吃一下當地的特產或當地的美食。今天就由小編帶大家打榜汕尾的美食吧。汕尾旅遊,必吃的五種美食,你吃過幾種?第一種:菜粿,這是汕尾的一種知名小吃,它的皮是用生粉做的,餡料是隨意的,有肉、有素、也有肉素,做好上鍋蒸熟配上特製蘸料,嗯,好吃!皮薄餡多。
  • 中國有名的四種燒雞,好吃到停不下來,你吃過幾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美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中國人對吃的熱愛超乎你的想像,這次新冠病毒的爆發有網友總結了這樣精闢的一段話:韓國的集團感染地是宗教場所和娛樂不夜城;日本的集團感染地是居酒屋和俱樂部;中國的集團感染地是海鮮市場和娛樂市場。
  • 幾種令人望而止步的地方美食,你吃過幾種?全都吃過的,厲害了
    導讀:幾種令人望而止步的地方美食,你吃過幾種?全都吃過的,厲害了!這次國慶放假可是放了一個長假啊!很多人都趁著這個長長的假期自駕出去遊玩了吧!雖說自駕出去旅行,在高速上肯定會堵上很久,但是最後去到目的地的時候,還是會非常開心的。想必這就是旅行的樂趣吧!
  • 最近網上超火的幾種糖果美食,你吃過幾種?吃過3種的請舉手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幾種這段時間網上比較流行的網紅食品,不知道大家吃過幾種,然後我們一起去看看。最近網上超火的幾種糖果美食,你吃過幾種?吃過3種的請舉手。第一種:珍珠奶茶夾心軟糖這是一種可以嚼著吃的珍珠奶茶巧克力,吃起來軟糯Q彈,是一種源自日本的一種糖果,外面是一層巧克力包裹著的,裡面是一層軟軟糯糯的珍珠,放在水裡面幾顆,喝起來就跟珍珠奶茶一樣,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
  • 廣東的「美食代表」,你吃過哪幾種?
    廣東的「美食代表」,你吃過哪幾種? 廣東,堪稱吃貨們的「美食天堂」 在《舌尖上的中國》裡 廣東美食光看看都讓人垂涎三尺 小蠻腰特地為大家奉上
  • 90後的童年美食,你吃過幾種?
    最近和同事聊天,聊著美食,本來是天南海北的說著各地美食,突然一位同事感慨了一句,味道再好也不如小時候偷偷買的零食好吃。一句話讓我們都紛紛陷入了回憶,想起了兒時的諸多「美食」,不知道你吃過幾種,又最喜歡哪種,歡迎下方留言!第一種、西瓜糖,這個放到現在估計家長們很多都不願意讓孩子們吃了,畢竟一嘴的色素和糖精,但是兒時確實喜歡的不得了,而且經常先玩一會再吃。
  • 臺灣省最好吃的10大小吃,圖4是「偶像劇美食」,你吃過幾種?
    臺灣省的小吃,可以說是全國種類最多、最好吃的美食了。可能會有很多四川吃貨不服,但我們暫且不與其他小吃相比,先來看看臺灣省這最好吃的10大小吃,圖4是「偶像劇美食」,如果給你100塊,你會選擇怎麼吃?,油而不膩,麵條也很勁道,大家吃完可以和蘭州拉麵比一比,嘗嘗哪種更好吃?
  • 吃著對身體最好的幾種水果,就不問你吃過幾種了,你見過幾種?
    吃著對身體最好的幾種水果,就不問你吃過幾種了,你見過幾種?夏天是水果品種最多的水果,而且大部分都好吃不貴,而這幾種水果最適合夏天吃,清熱下火,味道還很好,我就不問你吃過幾種了,你見過幾種?挑一個熟軟的牛油果,對半切開,取走果核,用小叉子或小勺將果肉從皮上刮下來碾碎,放入白砂糖一勺拌勻,直接用勺子舀著吃。酸漿果實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其中鈣的含量是西紅柿的73.1倍、胡蘿蔔的13.8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6.4倍、胡蘿蔔的5.4倍。
  • 長三角美食:天下第一菜
    品嘗這道菜時,雞、蝦、香菇味美,西紅柿色豔,鍋巴味香,再加上清脆的奇響,中看又中吃。在江蘇宴會上,熱炒菜總以此菜先上桌,故稱「天下第一菜」,也叫「平地一聲雷」。當時「蘇菜」雖在全國有一定的名氣,但長期以來沒有一定的評定標準;而且是以蘇州一帶的幾種民間風味菜餚為主,沒有包括江蘇大江南北廣大地區的許多著名菜餚,如膾炙人口的鎮揚菜、南京菜、無錫菜、徐海菜等,不能代表江蘇全省菜品的精華,也沒有形成體系。這對江蘇飲食文化的發展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陳果夫到江蘇省政府上任大半年以後,於1934年秋在省會鎮江舉辦了一個「全省物品展覽會」。
  • 全中國公認最好吃的4種雞,你吃過幾種?第一種被稱為天下第一雞
    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人公認最好吃的4種雞,看看有沒有你pick的!山東德州扒雞德州扒雞最早形成於清朝,據說還是因為一次失誤,才讓它名聲大噪:小販不小心把雞燒糊了,卻因此雞香四溢,吸引來更多食客。之後還一步一步成為一道御膳房常備的宮廷菜餚!說來說去這德州扒雞到底是什麼味道呢?
  • 在浙江一定要吃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在浙江一定要吃的美食,你吃過幾種?我們國家有非常多的好吃的,可是讓我們說出來的話,其實吃過的東西並沒有特別的多,因為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好吃的是我們吃不到的必須要去到那裡才可以。但是在我小時候去過一段時間浙江。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浙江的很多的好吃的,就算我們每天都換著來的話,也可以都不一樣哦!在浙江一定要吃的美食,你吃過幾種?第一個就是貓耳朵,其實我們應該都吃過一種叫做零食的貓耳朵吧就是黃色還有黑色那種花紋的有好幾個味道的,我個人喜歡的是辣一點的,因為我比較喜歡吃辣但是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個貓耳朵不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那種零食哦。
  • 這10種源自中國的「雞」,比外國的烤火雞好吃多了,你吃過幾種?
    這10種源自中國的"雞",比外國的烤火雞好吃多了,你吃過幾種?善待你的胃,生活就會善待你,大家好,我是風哥,今天繼續由我為大家呈上最新一期的美食資訊。對於雞肉這種肉類食材,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而這10種源自中國,用中國廚藝製作的"雞",比外國的烤火雞好吃多了,不知道各位看官吃過其中幾種呢?
  • 東北哈爾濱六大美食,你吃過幾種?
    下麵食療之家為熱愛美食的小夥伴推薦哈爾濱#地方美食頭條# 當地六大美食,看看你吃過幾種?如果你到哈爾濱,走在街上看到人氣不錯的烤冷麵攤位,可以嘗一嘗,相信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在東北餐館,看到一兩個人,點一大盤醬骨頭,幾瓶啤酒,很特別的一道風景線。
  • 盤點山東最受歡迎的7大美食,第一種「百吃不厭」,你吃過嗎?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百佳廚房推薦語:第一種是我最愛吃的,好多年沒吃過了,十分想念啊!拔絲山藥也很好吃,籤子饅頭沒吃過,也沒見過。盤點山東最受歡迎的7大美食,第一種「百吃不厭」,你吃過嗎?每到一個城市,一定少不了去嘗一嘗當地那些最出名的小吃,山東小吃那麼多,哪一個才是你的最愛?說到山東小吃,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雜糧煎餅,但其實除了這個還有很多有名的小吃,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山東7大名吃,你吃過幾種呢?哪種理應排在第一位?
  • 貴州十大美食排行榜,你吃過幾種?
    你吃過多少貴州十大美食?第10號鎮寧波波糖它有香味,甜味,清脆,顏色淺。吃口裡留著芝麻香。本發明採用糯米加工的膠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加工製成鎮寧波波糖。當加溫到40℃時,便加入芝麻沫,使之能夠層層起酥,在將起酥的糖皮捲成扁圓狀後,一個個潔白的酥糖便如春風拂過層層波瀾,故名波波糖。第9名息烽辣雞談到辣雞,大家都很喜歡,很多人都覺得辣雞美食是重慶、四川人的專利。
  • 10種非吃不可的大阪傳奇美食,你吃過哪幾種呢?
    您可知道日本大阪可是以多樣美食聞名的城市?沒有錯,到過大阪的朋友絕對不會忘記大阪美食的絕妙滋味。其中有許多大阪特有的味道是其他日本城市也很難找到的。今天大叔下廚房將介紹幾道遊大阪時務必一試的好滋味。所以,何不花個幾天在這座美食之都來趟追尋美食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