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華為可穿戴實驗室:目睹手錶手環誕生的「九九八十一難」

2020-12-19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作者 | 韋世瑋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2月14日消息。近日,智東西前往陝西西安,對華為全新開放的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進行了深入探訪,親眼見證了華為運動健康智能穿戴產品誕生背後的秘密歷程。

與此同時,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穿戴與健康產品線總裁張煒等高管也來到現場,為大家分享了華為智能穿戴業務背後的發展理念,以及西安研究所的構建與特點。

2020年是全球智能穿戴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裡華為共推出了7款智能穿戴產品,包括面向運動健康賽道的HUAWEI WATCH GT 2、HUAWEI GT 2 Pro和HUAWEI WATCH FIT等智能手錶。

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分析數據,華為的腕帶式可穿戴設備(智能手錶、基礎手錶、腕帶)在2020年第三季度以1070萬臺出貨量排名第三,市場份額19.5%,牢牢坐穩市場前三之位。

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如火如荼發展的背後,這個坐落於古都西安的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那麼,就請跟隨智東西的腳步來看一看。

一、歷時9個月構建,具有專業測評及產品測試兩大實驗區

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由華為智能穿戴和運動健康業務的研發團隊歷時九個月打造,不僅重新規劃了選址和內容,還對原有的研發資源進行整合,引入了一批全新的專業研究設備,創新升級能力大幅度提升。

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主要分為運動健康專業測評實驗區、穿戴產品可靠性實驗區兩部分,擁有一支跨界研究團隊,覆蓋醫學、軟體工程、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生理學等領域,在融合多領域知識開發解決方案的同時,也整合美學、健康研究、軟體和硬體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穿戴與健康產品線總裁張煒

張煒談到,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構建的使命就是要連接運動與健康、連接科技與生活、連接人與世界,同時還有把複雜變簡單、從單一到多維、在平常中創新的三大理念。

一方面,將每一個用戶運動及健康背後的繁雜的數據算法與分析在實驗室中進行,最終用簡單直觀的方式呈現在用戶面前,隨時輕鬆掌握自身的健康和運動情況;另一方面,產品在各種體驗環境中呈現的數據是多元化的,通過多數據的融合給用戶帶來更好體驗。

例如,在面向用戶運動康復與損傷的跑姿分析應用中,實驗室研究員將跑步分解成多個動作和指標,包括腳的擺動角度、著地方式、觸地時間和外翻幅度等,以更好地指導用戶如何做康復訓練、減少損傷。

相類似的技術還有運動姿態識別,能夠分析用戶打籃球時的運動體態。基於這些技術,華為推出了運動精靈系列產品(籃球精靈、跑步精靈),用戶只需將一個小小的傳感器設備佩戴在鞋帶或華為手環上,即可在運動結束後查看相關數據報告。

他透露,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正在研究一個智能跑步計劃,具有個性化、人性化和專業性三大特點。該計劃既能根據不同用戶能力制定不同的訓練側重點和強度,幫助生活節奏與跑步計劃不匹配的用戶靈活調整課程,還能在用戶跑步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根據超量補償安排訓練的時機。

此外,針對心血管疾病問題,華為也基於華為智能穿戴設備的高性能ECG(心電圖)和PPG(光電容積描記)傳感器,以及華為創新研究平臺,與聯合中華醫促會發起血管健康研究項目。

該項目的目的是推動動脈硬化早期的功能評估和全人群健康防治策略,用戶只需在華為應用市場上血管健康研究APP,就能發起主動測量,30秒即可獲得檢測結果和專業的健康指導建議。

二、實驗區覆蓋100多種運動,超30種人體生理指標

相關研究員介紹,華為的運動健康專業測評實驗區分布西安、東莞、深圳等城市,覆蓋100多種運動場景,並配備了專業的運動設備和運動專用系統。

西安的實驗區擁有超20種專業研究設備,40多名研究員們通過模擬多種運動場景來採集真實的人體運動健康數據,再不斷優化華為運動健康數據算法,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獲得精準的運動健康數據。

其中,部分合作夥伴的生態產品標配了一碰連結功能,只需用華為手機觸碰運動設備的標識,即可將手機一秒連接至專業運動設備,在運動過程中實時查看相關運動數據。

功能區域上,實驗區分為有氧運動區、運動動態姿勢研究檢測區、高爾夫運動研究區等多個測試區域,並且在部分測試區內還配備了最大攝氧量測試和心肺功能測試儀等專業設備。

例如,面向跑步運動方面,研究員讓專業運動教練或學生佩戴上心肺功能代謝儀、心率帶,在足底壓力跑臺、專業大型跑臺上進行跑步測試,並與光學動作姿態捕捉系統相組合,形成了一整套複雜的跑步測試系統。

這個系統能夠更全面地搜集人體在跑步狀態下的跑步姿態、最大攝氧量、心率和卡路裡消耗等核心運動數據,數據採集完畢後會交給算法專家對數據算法進行測試與優化,還原人在跑步時的身體狀態,以輔助開發更好的華為手錶及手環運動健康功能。

另外,面向高爾夫運動方面,實驗區配備了高爾夫室內模擬設備,通過專業高爾夫球教練和學生約2萬次的揮桿訓練測試後,共搜集了2500多組專業數據,最終輔助開發 了「高爾夫練習場模式」功能,並應用於華為WATCH GT 2 Pro系列產品中。

據了解,整個實驗區測試共覆蓋超30種人體生理指標(如攝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其中,今年研究員們搜集的跑步數據累計時長已達1.09萬小時,跑步裡程約10.5萬公裡。

三、數百種可靠性測試環節,極限破壞性項目佔比四分之一

顧名思義,可靠性測試實驗區主要是對智能穿戴產品進行性能和體驗的可靠性測試。

產品測試工程師通過參照多項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利用機械設備和軟體工具模擬出了多種使用場景,持續對產品的硬體和軟體的使用壽命進行破壞性測試。

據了解,華為的產品團隊共設計了數百項可靠性測試環節,極限破壞性測試項目佔比四分之一。其中,這個實驗室搭建了十餘種可靠性測試環節,包括模擬遊泳測試、水下摁鍵測試、極限水深測試、鋼球衝擊測試、腕帶彈性測試等。

華為所有的智能穿戴產品都需在各個針對不同破壞場景的實驗室中經歷反覆測試,只有通過測試的產品才能被推向市場。如果測試不合格,這些產品就會被工程師拆解分析以改進產品,最後被送往製造工廠集中銷毀。

張煒談到,未來華為將繼續加大在運動健康領域的投資,計劃在東莞松山湖建設另一個運動健康實驗室,聯合華為全球10餘所科學研究所的研發資源,構建一個全球多地協同的運動健康綜合研究平臺。

「在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重要的不止是專業的研究設備,還有我們的研究員和他們找到的創新研究方案。」張煒說,他們將各自專業領域的經驗進行碰撞與融合,把實驗室變成了一個健康生活方式的創新工坊,把華為的智能產品「訓練」成一個個可靠的「腕上健身私教」和「主動健康管家」。

結語:連接用戶運動和健康的智慧紐帶

隨著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以不同的功能形態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而持續押注運動健康賽道的華為則為我們展示了一種科學運動和健康生活的態度和理念。

通過這次深入華為西安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的走訪,既讓我們看到了華為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硬科技實力,也看到了研究人員們在面對用戶體驗上的溫度,華為的智能穿戴產品也逐漸成為連接用戶運動和健康的重要紐帶。

短期內看,可穿戴設備市場將保持迅速增長的態勢,仍是一個新玩家不斷湧入,老玩家持續發力的競爭格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慢慢開始擁有第一臺智能穿戴產品。早早進入這個市場的華為是否能通過更多的技術創新,持續給用戶帶來更多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穿戴「小」產品背後的「大」科學 探秘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
    12月11日,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投入使用,記者也藉此機會近距離的參觀了華為運動健康穿戴產品可靠性測試實驗區和運動健康專業測評實驗區,得以揭開華為智能穿戴"小"產品背後的"大"科學。在2020年,華為向市場推出7款腕上智能穿戴產品。
  • 一塊智能手錶的測試之旅,揭秘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日益關注,隨之而來的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蓬勃發展。一個手環,一個智能手錶,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諸如心率,步數相關的數據統計。而更進階的設備,則能為用戶提供系統的運動解決方案以及監控人體健康狀況。華為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華為智能全場景戰略「1+8+N」中重要的一環,市場份額增長迅速。
  • 到了華為西安實驗室,我才知道100塊意味著什麼
    可穿戴設備發展至今,價格已越來越親民,智能手錶下探至千元以下,智能手環更是跌破百元,然而,人總是有這樣矛盾的心理,初代智能手環售價高達千元時,我們驚呼天價,但面對如今不到百元的智能手環,我們又免不了犯嘀咕:這麼便宜的手環,靠譜嗎?
  • 智能手錶再添競爭者,可穿戴市場究竟怎樣?
    79元的小米手環引爆市場在2014年的時候,小米發布了一塊鋼板之旅的小米手機4,還帶來了一款79元的智能穿戴設備——小米手環一代。異軍突起的華為目前來講,智能穿戴設備發展比較成熟的是手環和手錶,其他眼鏡手套之類的還比較無用。華為在手機市場取得領先的地位之後,著手搭建自家的生態鏈,旗下的榮耀更是早早的就進軍了手環市場,與小米有一戰之力。
  • 參觀完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我們發現了這些秘密……
    智慧型手機之外,智能穿戴產品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各類形態的產品,具備的功能也更具豐富,運動、健康監測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可穿戴設備功能實現的背後,需要研發人員在軟硬體以及算法上做大量的工作。而作為普通用戶,很多時候並沒有渠道去了解這些「幕後工作」。
  • 市場被點燃,可穿戴設備「叫好又叫座」?
    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再「叫好不叫座」? 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消費者對智能手錶、手環、耳機等可穿戴設備需求強勁。
  • 2020可穿戴市場深度報告,蘋果稱王,華為小米猛追
    可穿戴市場,網際網路巨頭動作頻頻2020 年 9 月 16 日,在蘋果秋季發布會上,蘋果公司 CEO 蒂姆·庫克發布了新一代 AppleWatch,它具有全新的血氧監測傳感器,每 15 秒就可以完成一次血氧含量檢測,這一賣點成功吸引了果粉們的眼球。
  • 可穿戴設備規模兩年可達300億美元?智能手環熱炒
    而此前,蘋果、谷歌兩大巨頭都從系統層面入手,希望把這一市場「管理」起來,蘋果發布了Healthkit,谷歌發布了AndroidWare。而有消息傳出,微軟將在今年秋季推出一款支持多平臺的智能腕帶。似乎一夜之間,可穿戴設備市場成了引爆市場的焦點。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可穿戴智能終端的出貨量將超過1億部,至2018年可能超過3億部。
  • 2020可穿戴市場深度報告,蘋果稱王,華為小米猛追:智東西內參
    其後的二季度,華為憑藉運動手錶 GT2 和真無線耳機 Freebuds3,不僅在手錶和藍牙耳機市場上份額增長明顯,更鞏固了其在整體可穿戴設備市場上的榜首地位。小米方面,由於小米手環 5 上市時間較晚,對二季度出貨量貢獻較小,但小米市場表現依然良好。此外,受到 6 月促銷季的拉動,蘋果的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系列產品出貨量持續增長。
  • 中國可穿戴市場洗牌:蘋果第三,小米第二,新王者誕生
    同時,從報告給出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廠商TOP5榜單中不難看出,中國可穿戴市場已重新洗牌,蘋果僅排於第三,小米則位居第二,華為則成為新王者。TalkBand 6產品的火爆,不僅推動了華為手環產品線再創新高,還為華為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做出了貢獻。在手錶方面,除華為GT系列保持一如既往的強勢增長外,榮耀手錶也在新品的推動和線下渠道的跟進下,實現了銷量上的猛增。另外,雖然華為產品的品牌價值和整體性能不敵蘋果,但本土化優勢卻較為明顯。
  • 可穿戴設備徹底火了?小米手錶Color全面評測:下一個時代的開始
    文|黑貓「大號手環」王境澤的「真香定律」說明了一點:話別說太死,可能下一秒就打臉。以智能手錶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到了2019年開始徹底火了,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小米也開始跑步進場,一副要大幹一場的架勢。
  • 智能穿戴怎麼選?OPPO 手錶/手環體驗速覽告訴你
    一、挑一款智能穿戴設備獎勵自己吧!智能穿戴產品作為手機之外的第二塊屏幕,讓家人們也感受到科技的進步,例如出門不用帶手機、抬腕接聽電話、交通刷卡、行動支付等前沿功能,又兼具了裝飾屬性,可換錶帶和可換屏幕的設計也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 可穿戴設備市場格局:華為國內封王,蘋果領跑全球
    排名前三廠商分別是華為、小米與蘋果。華為得益於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強勢表現,帶來可穿戴設備高速增長,在該季度,華為系列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60%至941萬臺,位列行業榜首。需要指出的是,蘋果公司在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Apple Watch及AirPods系列耳機展現出穩步增長態勢,使得在該季度總體出貨量同比增長66%至587萬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三。整體來說,就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格局來看,華為在該市場穩健,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至此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封王。
  • 智能穿戴:致我們觸手可及的未來?
    上面的場景是不是很有一種科幻小說的質感,雖然我們拿不出這一群矽基生命要革命的證據,但2012年確實因為Google Glass的誕生開啟了「智能穿戴設備的元年」。在隨後的幾年中,谷歌、三星、蘋果、Facebook前赴後繼投入智能穿戴設備領域,感慨於智能眼鏡領域水深莫測,智能手錶反倒異軍突起成為了各家爭相入局的試金石。
  • IDC:2020年Q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3293萬臺 華為第一小米第二
    ,2020年第三季度》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616萬臺,同比增長16.6%,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677萬臺,同比增長10.6%。
  • 華為手環B6全面評測:不只是腕上的裝飾 更是商務與生活的多面手
    智能穿戴設備時尚的外觀設計,以及各種豐富的功能讓它成為當下替代傳統手錶的最佳首選。華為手環B6首次應用3C快充技術,根據華為實驗室數據,半小時可從0充至85%電量,充電10分鐘就可以滿足4小時通話,手環模式下續航可達3天,耳機模式下單次充滿電可打電話8小時,續航足夠強勁。
  • 是智能手環更是藍牙耳機 華為手環B5運動版評測
    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智能穿戴設備也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其中智能手環的發展尤為突出。在功能上,智能手環可以替代傳統的手錶;在外觀設計上,智能手環也大都設計時尚;甚至有的智能手環還滿足了人們對藍牙耳機的需要和對健康的追求,華為手環B5就是這樣一款產品。作為一款運動健康還兼具藍牙耳機功能的智能手環,我們來看看華為手環B5在日常生活中,究竟表現如何。
  • 華為手環B6測評:麒麟A1晶片+3D弧面柔性屏,好看又好用
    廠商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近些年各家重注IoT領域中的可穿戴設備,呈現出極為強勢的增長勢頭。到底有多火?就拿蘋果AirPods系列來說:2019全球出貨量6000萬,攫取行業71%營收;手錶這邊,華為Watch GT2則增長迅猛,今年Q1全球範圍內增速達驚人的118.5%(數據來源:IDC)!
  • 2020年初,值得推薦的智能手環、手錶有哪些?
    按價位推薦:【0-150】手環:推薦樂心心率智能手環。手錶:推薦咪咪兔智能手錶(可插SIM卡)。【150-350】手環:推薦小米智能手環4代、華為智能手環4。喜歡外觀不錯的推薦Amazfit智能手環。手錶:學生防丟的推薦360 8X智能手錶(可插SIM卡)。
  • 華為手環B6真機曝光:弧面柔性屏 搭載麒麟A1晶片
    中關村在線消息:24日,微博博主@數碼宅Kael發文曝光華為手環B6,並配上了疑似手環包裝盒的物料照片。從曝光圖片可以看出,華為手環B6採用了更大的柔性彩屏,弧度非常高,主體也更加輕薄。此外,包裝盒上的信息也顯示,華為手環B6依舊保留了藍牙手機功能,並加入了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