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芳華傾城,漢服飄逸流暢,過年著漢服有年味更有文化味

2020-12-13 郭靜廣東記者

圖片說明(圖片均由記者郭靜拍攝):據廣東省服飾文化促進會-漢服文化分會籌備組組長、廣州漢服文化促進會創始人兼會長梁佩瑜介紹,此次活動,將有多名身著漢服的「美人」與牡丹「仙子」爭豔,更有牡丹文化長廊細說牡丹傾國傾城的歷史與文化典故,為有「花城」之稱的羊城市民和國內外遊客呈現難得一見的「南國牡丹風情畫」。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穗漢文會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漢樂府·陌上桑》」。漢服把古典、含蓄、輕盈、飄逸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2月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的「第六屆牡丹花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洛陽牡丹花展覽的時間為2月15日(大年三十)開始至3月11日結束。屆時萬株洛陽牡丹將在華南植物園繽紛綻放、爭奇鬥豔。同時,廣州漢服文化促進會也將在此次展出的萬株洛陽牡丹叢中,首次結合漢服文化,演繹「花中之王」牡丹和漢服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呈現給廣大市民一場融人文、自然、花卉的賞花視覺「盛宴」。

據廣東省服飾文化促進會、漢服文化分會籌備組組長、廣州漢服文化促進會創始人兼會長梁佩瑜介紹,此次活動,將有多名身著漢服的「美人」與牡丹「仙子」爭豔,更有牡丹文化長廊細說牡丹傾國傾城的歷史與文化典故,為有「花城」之稱的羊城市民和國內外遊客呈現難得一見的「南國牡丹風情畫」。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衣冠於華夏,從來就不是一件小事。梁佩瑜告訴記者,衣冠之美納入了儀禮之大,傳統文化復興,「倉鼎足而知禮節」的中國人,對漢服的關注,也從年輕人單純的感興趣,變成更全民化的一種文化復興潮。其實,漢服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繁瑣難穿,而是款式豐富,有適合不同場合的不同制式的常服和禮服。「此次展覽特別為賞花人士和攝影愛好者增加了漢文化活動版塊,讓中國的濃濃的「年味」和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在傳統節日裡呈現出花開富貴的吉祥寓意」。梁佩瑜說。

梁佩瑜坦言,因此次活動時逢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因此,在大年初一、初三、初五、十六和十七,每天將有25個男女漢服造型名額提供給廣大市民進行體驗(備註:此環節需要提前和舉辦方進行預約)。同時,在大年初一、初三、初五將有喜氣洋洋的漢服新年大抽獎環節,只要身穿規範漢服的遊人都可以在現場領取抽獎券,在牡丹叢中喜接新年紅包。

另外,廣州漢服文化促進會現場還將設置漢服文化驛站,為賞花的廣大市民提供漢服文化科普和資訊交流。「通過此次推廣漢服文化活動,也將尋找「花城」廣州最美的漢服文化形象大使,為新年增添「年味「的喜悅。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2018年的新年的元宵節次日是星期六,廣州漢服文化促進會將在牡丹展中心舞臺為廣大遊園賞花的市民邀請到廣州傳統文化領域的藝術家,現場進行藝術創作交流。比如邀請中國書畫院榮譽會長、著名牡丹畫家薛建平老師蒞臨,為牡丹盛事寫意揮毫;邀請專業舞蹈藝術家李芸老師將為市民們呈現一臺以牡丹為主題的古典舞臺劇;邀請李氏太極傳人龍力子老師為市民演示傳統養生保健的太極拳。旨在祝願「花城」廣州花香溢誠,家家共度良宵。

另據悉,此次牡丹展也為廣大攝影師設立了牡丹、漢服攝影大賽,歡迎喜歡攝影創作的「影子」們踴躍投稿。同時,現場還準備了「特別款」的牡丹茶為市民暖手暖心,祝願廣大市民過一個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的2018農曆新年。

相關連結:漢服著裝常識

穿對漢服會更優雅。梁佩瑜指出,正如影視劇中常常出現「張冠李戴」穿錯衣服的新聞,人們往往對漢服感興趣,但總害怕會穿錯,貽笑大方。其實,漢服並不繁瑣,熱愛傳統文化的人,都會願意了解一些漢服文化的基本歷史常識與規範。

實穿入門

1.漢服也有「基本款」?

漢服有沒有基本款?讓初入門者可以根據基本款,再疊加不同場合的搭配?梁佩瑜回答說:「有」 。比如漢服裡面的女子交領襦裙、對襟襦裙,男子上衣下裳、直裰、道袍等,都可以作為基本款單穿,也可以搭配半臂褙子、長袖褙子、大袖衫/披風等外衣穿著。但梁佩瑜特別提醒注意:曲裾不宜搭配外套穿著,因為這是歷史中不可改變的既定事實。

「現代人在復興漢民族服飾文化的過程中,總結出漢服的幾大特點: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窄袖等為有益補充,以平面剪裁為主流設計方式。」梁佩瑜表示,對於現代人而言,比較受歡迎的女性款式有曲裾、交領襦裙、齊胸襦裙、褙子、襖裙等,比較受歡迎的男

士款式有直裾、衣裳、圓領袍、道袍、直裰等。

 

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涉足現代娛樂宣傳的藝人,很多人選擇的都是漢元素服裝。但在重大慶典和展示中,不論年齡大小,建議以莊重和規範的傳統漢服為主。

2.現代裝與漢服可否混搭?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傳承至今的原因,就是因為懂得變通,懂得融會貫通,懂得順勢而變,懂得有容乃大。根據不同的場合來選擇對的服飾,也是各國服裝體系和社交禮儀共有的要求。」梁佩瑜說,「有些人喜歡在裡面穿成套的現代服裝,外面穿漢服,也不失為一種折中的辦法。但要注意,混搭時,領子、袖子和下擺等露出部分應為漢服,因此不要採用現代高領毛衣做內搭。」

另外一種穿法是單件混搭,比如選擇穿著輕便的單件漢服褙子(一種漢服常服)或者漢元素背心,下面搭配日常現代的牛仔褲,這樣既方便,也較為低調。劉雯表示,這些屬於個人審美喜好,只要搭配得宜好看,也能展示漢服的兼容並蓄。

3.不同朝代漢服可否混搭?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服制」,漢服「同袍」一般都不會將不同朝代制式的漢服混搭,因為這並不符合漢服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每一朝的經典漢服款式就是當時的主流時裝,這些在古代服飾考古和壁畫中呈現的海量圖案花紋和配色風格都可以得到證明。但不同朝代的社會生活,會形成比較統一規範的服飾制度,這就是所謂『服制』。正如唐朝的漢服,不可能有明代新出現的金屬扣設計和樣式。只有文物、壁畫裡的漢族服飾款式、歷史史料裡描述過的漢民族穿著規範服飾,或者後人按照權威歷史資料進行製作的高仿漢族服飾,才能叫傳統漢服。」梁佩瑜表示,「其實研究不同朝代的服制,也很有意思。最常見的幾種不同服制,例如圓領袍就是隋唐時期常見的男子服飾,其他朝代幾乎沒有圓領袍這種制式。明代書院開業、士人聚會、拜師開學,男性長者和成人男子可選用朱子深衣。而宋代讀書人則較多選擇圓領直身。」

不過也不用擔心穿錯,大量服制是一脈相承的。「自東漢開始,往後各個時期的漢服都可以使用『交領襦裙/上衣下裳』這一款式。短打/裋褐也是自春秋戰國就開始在民間和勞作場合出現的常見款式。而像黑紅款曲裾、直裾、玄端,都是經典配色和經典禮儀款式,適合禮儀和集體典禮。」

專家支招:如何選擇漢服?

梁佩瑜介紹,漢服可定製,也可客制,但上網不要只搜索「漢服」。由於漢服熱,近年來大批山寨廠家經常在禪茶服、民國服、唐裝、舞臺古裝、影視古裝的連結名稱裡加入「漢服」二字,用劣質服裝的低價來蒙蔽新接觸漢服的消費者。如果對漢服不了解,很容易買錯。比如資深的「同袍」往往會根據自己鍾愛的款式選擇專門的漢服裁縫進行漢服高級定製。在一些大型漢服類論壇如百度漢服商家吧,也會出現各類漢風團購,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喜好自由選擇參與。又如,一些大眾電商由於受山寨和不規範漢服的衝擊,以中低檔漢服銷售為主。而常見的漢服價格幅度大致分幾檔:400元以下;400-1000元;1000元-7000元;7000元-30000元。

另外,很多人覺得漢服形制複雜,擔心選購成本高,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梁佩瑜建議,初入門者,可以先諮詢「同袍」指引,避免走彎路。等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審美後,再進行量身定製、個性設計。

春節穿漢服攻略

新年期間,既有密集的訪親探友行程,也有日常的吃喝生活細節要兼顧,更有著每一天不同的傳統習俗講究,服裝上要怎麼配合?梁佩瑜建議,在聚餐行程繁忙時節,窄袖漢服是很接地氣的選擇。畢竟,在眾目睽睽下拖著寬大袖子夾菜,技術難度還是有點高。

如果是親友外出賞花、團體聚會,那麼道袍、襖裙、曲裾、直裾等款式就很合適。因為這些款式的剪裁尺寸比人體尺寸寬大,可以容納更多內衣,也比較適合過年期間較為寒冷的氣候。

漢服體系中有「三重衣」的穿法,實際是指衣服可以有多重穿法。在外觀上,領子層疊有非常好的視覺裝飾,也有保暖效果。最冷的時候,還可以加披各種漢服外套(大氅/披風),或帶毛絨帽子的鬥篷。

新年前後,有許多表演宴會或大型慶典等場合,長襖、三重衣、衣裳、玄端等漢服禮服的款式,都是漢服達人最常見的選擇。相對於西式晚禮服,漢服禮服其實既能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味,也有很多精緻的細節可以加分,讓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名詞解釋

漢服「同袍」VS漢服愛好者

全球的漢服文化傳播者,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稱謂,叫「同袍」,是指熱愛漢服和漢文化,並且身體力行、遵守相關體系規範的人。而人們說的「漢服愛好者」,雖然也喜好漢服,但在「同袍」看來,往往沒有系統學習漢服與漢文化常識,所穿服飾與行為舉止大多不符合漢文化的禮儀、服飾等方面的規範,經常違背歷史常識和專業操作。

漢服VS漢元素服裝

傳統漢服,是特指原汁原味、不帶後朝設計改良的漢民族傳統服裝。歷史和文物實物是具備唯一性、正統性和權威性的,因此現代人無法創造或者改良傳統漢服的款式特點。而在現代的衛衣、套裝、單件外套、單裙或單褲上,具有漢風服飾元素的,是現代漢元素服裝。

梁佩瑜表示,為了避免無意義的爭論,漢服「同袍」中一般不使用「改良漢服」這個說法。因為並不是所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和設計,都能符合漢服體系對服裝的基本要求。但漢服的混搭是允許的,這是由於漢服在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漢服特色,所以其實款式很豐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款式進行搭配。

相關焦點

  • 茶花似錦漾芳華,漢服迎春樂滿地
    樂滿地茶花漢服文化節開幕桂林樂滿地舉辦茶花漢服文化節,幾公裡380種茶花喜迎新春 圖文:劉國雄茶花似錦漾芳華,漢服迎春樂滿地這次到樂滿地,我是衝著茶花季來的,「賞醉美百畝茶花,品千年華夏文化」,2月4日,春之初始,桂林樂滿地茶花漢服文化節開幕,從2月4日至3月11日,樂滿地舉辦茶花漢服文化節。開幕式上,愛好漢服的同袍們相互交流,他們穿著各式漢服登場讚賞,讓人大開眼界。隨後進行的祭花神儀式,我真是第一次見了。
  • 漢服的基本文化內涵科普,漢服有哪些特點?該怎麼穿?
    說其實生活中很多的女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漢服,我覺得漢服穿起來非常的像仙女,而且整體飄逸感十足,顯得人也十分的有氣質,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穿戴漢服也是有一個基本的穿戴指南的,以下的這些規矩可千萬不要犯哦,犯了之後不僅僅會被人們嘲笑,而且也是對於漢服文化的一種褻瀆,你說是不是呢?
  • 誰說漢服太沉悶,試試這些水果味的漢服,讓你甜甜地度過這個秋天
    其實漢服復興這麼多年,漢服商家對於漢服款式和形制的研究已經非常透徹,所以現在不僅有傳統風格的漢服套裝,更是有很多根據現代人口味定製出來的現代風套裝,就比如這幾套水果味的漢服,讓你甜甜的度過這個秋天。這是一套比較典型的宋制漢服,外層是一件櫻桃紅的長褙子,褙子整體設計比較簡約,衣身位置是純色設計,只有在衣服邊緣包邊位置帶有比較精緻的繡花作為裝飾,而下半身搭配的百褶裙也是比較輕薄飄逸的類型,穿在身上可以將人襯託得更加輕盈。
  • 漢服服裝是什麼樣的 漢服和改良漢服的區別
    漢服和改良漢服的區別,漢服是古代的一種服裝形式,現如今演變成更時尚的穿搭方法,被很多人穿著上街,更好的詮釋了中國服裝歷史的博大精深。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到現在可以歸結為所有的古裝服飾。
  • 我們在滬見到了九陌芳華的陌一靜,95後小姑娘設計的漢服仙氣足!
    12月28日上午,「國潮漢風·漢家霓裳」中國·徐州漢服設計大賽效果圖評審會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舉行,九陌芳華原創漢服品牌聯合創始人陌一靜作為評審團成員,參與了此次評審會。整體來看,以大專院校學生為主的參賽選手表現了非常高的水準,他們也是漢服社團中最活躍的群體,這些選手積極參加比賽說明了漢服已在他們心中得到了很高的重視和認可;此外,參賽作品中運用「漢元素」改良的作品佔比較多,這種作品更能貼近生活一些,穿著比形制漢服更加便利,這樣適穿人群就可以涉及多個年齡層,讓漢服走入生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願望。
  • 張藝興挑戰漢服,水墨圖案中國味十足,簡直就是「翩翩公子」
    張藝興第一次挑戰漢服,感覺像個翩翩公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句話似乎是為他而生,古風撲騰,眉眼傳神,氣宇軒昂,隱隱有幾分王者風範,太帥了!漸變的水墨圖案有中國味,開襟的領口讓張藝興的領口線條更流暢,更有魅力,V型領口也拉長了臉型,變瘦了,讓張藝興堅韌堅韌的臉部線條看起來更緊緻細膩,堅實的肩膀很好的支撐了整個造型,漢服裡的張藝興真的很獨特。
  • 漢服類型你了解多少?晉制漢服瀟灑,唐制漢服俏麗,宋制漢服含蓄
    這類漢服上半身的衣服看起來比較簡單樸素,而下半身的裙子看起來更為複雜繁瑣一些。普通女子穿的上衣一般有三種,分別為襖、衫、襦。上衣的主要特點是比較寬鬆,尤其是袖口又寬又大,下半身一般為裙子。晉制漢服的主要特點,就是看起來設計複雜,並且多為長款褶裙,但是裙褶不多,裙擺大而寬鬆。整體上來看,晉制漢服看起來更為瀟灑俊俏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受到當時社會文化方面的影響。
  • 魏晉漢服形制有哪些講究?詳解晉制漢服形制
    魏晉漢服形制有哪些講究?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都城南遷,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帶去了北方先進的耕地種植技術,促進了南北方經濟大融合,江南經濟達到短暫繁榮。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儒道中落,玄術風行,魏晉風骨登上歷史舞臺。
  • 瀘州老窖×漢服文創果酒,漢服×綜藝……2020年初有哪些漢服新聞?
    知天下之新鮮事,明漢服復興之前路本袍的《小袍看天下》欄目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2020年的這個開端漢服相關的新聞又有哪些呢?2019年國慶時,聽月小築策劃導演的《我和我的祖國》海外漢服快閃,獲得全網好評。
  • 漢服熱?火爆抖音?沅有芷兮澧有蘭帶您一同回顧漢服中秋
    我想,各位都有從各個渠道看到過、接觸過漢服,每個人在童趣年少時期可能都有類似披床單過一把「華服美衣」的癮,那麼漢服是什麼?沅芷澧蘭帶您一同回顧芷江漢服中秋。無論是秦漢的端莊大氣,魏晉的飄逸灑脫,還是隋唐的雍容華貴,宋明的清麗婉約……都讓人神往。
  • 漢服文化等於cosplay?中國的服飾文化其實一直在演變
    #漢服文化#說起漢服,應該會馬上聯想到近段時間街上的那一些身穿漢服的漂亮小姐姐,但漢服文化的復興只是靠愛好是不行的,更需要的是漢服背後的中國文化復興。東周有個很著名的服飾改革就是胡服騎射,這一次改革主要是為了行動方便,將袖口縮小,同時改進服飾的寬度,讓衣服更合身。另一方面這一時期,老百姓的衣服是短小的下擺,而士大夫寬大這樣的定式開始確立,等級制度更嚴明。後來在秦漢時期,上衣和下裳也有開始縫合的了,也就是組合式的衣服,但這並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色。按照五行學說,秦屬水,尚黑,而漢屬於火,屬於紅色。
  • 刺繡華麗竇皇后,黑紅兩色各有千秋,漢服婚禮必備款
    有許多城市已經開始下雪了。隨著溫度驟降,2020年不知不覺中好像就要過去了。回顧2020一整年,不知道小可愛們幾多感觸,幾多幸福呢?元旦將至,想必有許多小可愛們有計劃在元旦時結婚吧!之前也給大家介紹過河漢家幾款大紅色的可以做婚服的好看的漢服。很受大家的喜愛!今天給大家再帶來一款可以當婚服穿的漢服——竇皇后。
  • 最近流行的「水果味」漢服,清涼又甜美,來看一下有你喜歡的嗎?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夏天應該穿什麼才更加涼快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穿的清新一些,如果能夠有水果的氣息就更好了,畢竟在炎熱的夏天,沒有什麼能比清涼的水果更加解暑了。那麼如果水果和漢服結合在一起是什麼感覺呢,會不會也非常清涼呢?
  • 與漢服有什麼關係?
    所謂「漢服」的衣冠服飾不是簡單的穿衣戴帽問題,是禮儀的載體,思想的體現。「韓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華夏文化」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漢文化」的祖源。「漢文化」的基礎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並且「漢文化」有超越國界的輻射圈。僅從服飾來說,漢服的元素也對韓服、和服等都有過重要的影響。
  • 漢服少女無法拒絕的紅色系漢服,喜慶又大氣,滿滿的新年氣息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紅色漢服都是婚服,就比如接下來要介紹到的幾套漢服,就是相對日常的紅色系漢服,看起來十分喜慶,堪稱春節必備!在明制漢服中,披襖是非常常見的單品,而披襖也是可以分為很多種款式的,比較常見的有方領,圓領以及合領披襖。在這套漢服套裝中,衣服的最外層就是一件合領披襖,紅色的毛呢披襖搭配袖口的繡花圖案作為裝飾,十分精緻。
  • 天人合一,中和之美,漢服6大元素的傳統文化內涵解析
    漢服,全稱漢民族傳統服飾,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承載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底蘊。漢服是一個系統完整的服飾體系,有六大基本元素:平面結構,五行五色,交領右衽,繩帶繫結,上衣下裳和寬袍大袖。漢服的六大基本元素完美地譜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以儉養德」、「中和之美」等的形制內涵。漢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漢服透過其六大基本元素演繹著中華傳統的審美意蘊和中國古代的傳統美學思想。漢服作為民族精神的象徵,對華夏文明的傳承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 漢服的形制很多,唐制飄逸、明制大氣,你最喜歡哪一種?
    對於漢服稍微有一點了解的人一定都知道,漢服並不是單純指的漢朝時期的衣服,而是指漢民族傳統服飾,也就說只要是漢人統治時期漢人所穿的衣服都是漢服。中華上千五千年,經歷了幾十個不同的朝代,每一個朝代的漢服都有著非常獨特的韻味。
  • 晉制漢服:帶你領略仙風道骨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要說今年最流行的漢服形制是什麼的話,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宋制漢服,從今年春天開始,就颳起了宋制的風。這樣設計可以讓整個造型看起來更加有層次感,而且幾件不同顏色的上襦疊穿在一起,色彩搭配也是非常精緻的。晉制漢服衣袖雖然是直袖,不是那種非常飄逸的廣袖,但是袖型要比普通的直袖漢服更寬一些,這種設計也是晉制漢服能夠給人仙風道骨感覺的重要原因。就比如這套配色非常清新的晉制漢服,兩件上襦的配色非常簡單,清新的綠色搭配乾淨的白色,袖口小面積的紅色作為點綴,簡約但不簡單。
  • 重拾「衣禮」 第八屆西塘漢服文化周即將開啟
    自2013年創立以來,西塘漢服文化周已發展成為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參與度的禮樂文化、漢服文化活動,「穿漢服、遊西塘」「看漢服、到西塘」成了漢服文化與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共識。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曾寫道:「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漢服文化,早已超越美學、藝術、禮儀、制度等形式文化的範疇,凝聚了華夏民族的精神與姿態。
  • 漢服是什麼 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漢服是什麼 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2019-12-20 14:32:3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服是什麼?漢服有哪幾種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