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每天來店「點餐」帶走 馬來西亞好心華人店主走紅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圖源:RedChili 21

圖源:沈耀忠(Alex Sim)上傳視頻截圖

海外網10月15日電 近日,馬來西亞砂拉越一名華人店主和他接待的一位小狗「常客」走紅網絡:店主和善,小狗乖巧,互動畫面十分有愛。

綜合馬來郵報、東方日報、星洲網等消息,馬來西亞美裡東姑村一名快餐店主沈耀忠(Alex Sim)近日在個人社交帳戶上傳了一段小狗進店打包雞飯帶走的視頻。

視頻顯示,小狗在等餐時非常乖巧,店主讓它稍等,它便馬上坐下,耐心等待店員為它準備大餐。不一會兒,店員打包好一大袋雞肉和米飯給它,它便起身小心地叼起袋子走了,背影裡透露著開心。

從視頻可見,小狗顯然已不是第一次「光臨」,店裡的人都已和它相熟,而小狗等餐的全過程舉止就像一般的客人,店員也是照常接待了它。

這段視頻上傳僅2天,在社交網絡已經有10.7萬人次觀看。因為小狗一身白毛,店主就稱它「小白」,並表示小白已經是「網紅」了,大家對這隻有禮貌的小狗充滿好奇。

據RedChili 21消息,有網友問店主,很想知道小白打包了飯去哪吃,店主解答稱是和朋友一起分享。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RedChili21

店主接受採訪時稱,自己也很好奇小白每次打包飯後都去了哪兒,因此曾偷跟著它出去,發現它是跟另一隻狗一起吃;有趣的是,他認出另一隻狗也去店裡打包過雞飯。

也有網友問,小白怎麼打開這包飯呢?對此,店主表示,它聰明著呢。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RedChili21

偶爾,店主也會皮一下,比如給小白的腳步聲配音——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RedChili21

或者,調侃小白起晚了——

而小白和店主走紅後,也漸漸有了「粉絲」。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RedChili21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星洲網

甚至還有粉絲為小白作畫。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星洲網

而最震驚的莫過於店主揭曉謎底,小白並不是一隻流浪狗,只是一個愛吃雞飯的「吃貨」。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RedChili21

也有人表示,能這樣長期餵養一隻陌生小狗,店家和顧客都很好呀。

社交網絡截圖。 圖源:RedChili21

據悉,因為擔心在店裡餵食小狗會影響其他顧客,店主才決定每天把雞肉和飯裝進塑膠袋給小白打包帶回去吃。此外,出於安全考慮,每次給小白打包的都是去除雞骨頭、只加入雞胸肉和飯的「定製版套餐」。

據星洲網消息,店主透露,其實這段視頻拍攝已有一段時間,因為考慮到自己是餐飲從業者,擔心上傳後受到非議;但後來覺得小白太可愛,忍不住還是分享了出來, 「沒想到卻收到很多人的讚揚」,網絡上的正面反應令他「始料未及」。

店主表示,網友們的評論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並稱這是餵養小白「最好的祝福及回報」。「或許小白知道它沒辦法付錢給我,所以由網友們代勞把最好的祝福送給我」。而且「自己做的沒什麼特別」,也曾多次目睹其他餐飲店家打包食物給流浪動物,也把網友的祝福送給這些人。(海外網/張婧妍)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流浪漢每天帶饅頭來寵物店餵狗,店主做法很暖心
    眾所周知,流浪漢都是靠撿垃圾、乞討為生,每天就在大街上流浪,晚上就隨便找個地方睡覺,生活過得很苦的,有時候都吃不上飯,尤其是身體還有點毛病,行動不便的,生活過得就更苦了。而前段時間,一名流浪漢卻在網上意外走紅。
  • 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華人茶室
    三種文字擺在一起正說明了華人茶室的功能:這裡是提供咖啡飲料、點心小吃和簡餐的餐館,並非真正意義的 Tea Shop(茶室)。早上,來到隆安茶室的都是華人,坐下來也不看菜單,叮囑一句就行。客人點的都一樣,只有分量多少的差別,吐司、生雞蛋和咖啡,這是大馬華人最愛的早餐搭配。
  • 一名普通外賣店主,因一張餐墊紙走紅網絡,網友:超級暖心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外賣店主,因一張餐墊紙走紅網絡,網友:超級暖心不知道大家對做公益是怎麼理解的,曾幾何時,小編認為做公益離自己很遙遠,網上報導的都是某某明星捐款多少救助失學兒童,某某企業家裸捐了......似乎公益活動離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但今天介紹的這位外賣店主
  • 加拿大短片《華人抗疫記》走紅,品勝3C EASY店主堅守崗位令人動容
    近日,加拿大知名華人自媒體《多倫多生活》拍攝的華人抗疫短片在社交平臺走紅,記錄了在疫情期間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的六個行業的平凡英雄的真實故事。知名手機配件品牌品勝在海外的手機維修品牌3C EASY的一位店主Edward就是其中一位主人公。
  • 馬來西亞柔佛古來小食館特色華人椰漿飯受歡迎
    馬來西亞柔佛古來小食館特色華人椰漿飯受歡迎
  • 拒絕確診者入店 阿根廷華人超市店主被持刀威脅
    中國僑網11月4日電 據阿根廷華人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3日下午,在阿根廷布省聖尼古拉斯地區,當地一名男子同一家華人超市店主發生了爭執。據了解,事件源於華人店主拒絕一名女子進入店內,其丈夫盛怒之下來到店內要求給出解釋。
  • 馬來西亞的這個地方,生活著1/2的華人,且華人美食非常出名!
    說起馬來西亞小夥伴們應該不陌生,馬來西亞離我國並不遠,從深圳坐飛機可以直達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而且東南亞地區生活著非常多的華人,比如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還有馬來西亞。據調查2017年為止,馬來西亞就生活這700多萬的華人,相當我國一個長沙市的人口總和。
  • 新加坡華人擺棺材求發財 每天吸引50人祭拜
    林亞財透露,兩年前帶入神像和棺材,每天吸引約50人祭拜。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新加坡一小販中心內竟然擺棺材,每天吸引幾十人祭拜,祈求升官發財,但也有不少人喊怕,更擔心被下降頭。  記者接獲讀者李先生通報,說在竹腳熟食中心二樓一個小角落發現一副棺材,頓時毛骨悚然。  記者抵達現場發現,這副木製棺材體積相當小,約1米長,30公分寬,裡頭擺放一個塑像和祭品。
  • 馬來西亞華人昆明開店 通過「肉骨茶」講述拼搏史
    經過4年的籌劃,已在雲南生活了十幾年的馬來西亞華人溫貴新最終選擇在昆明開「南洋順發肉骨茶」的第23家店,它也是這個品牌的第一家海外分店。  「咋個整」「你克哪點」「相當板扎」……從與高原反應「搏鬥」,到與本地人用方言談笑風生,溫貴新早就成了「新雲南人」。他眼睛眯成一條縫,笑著說,「我愛雲南,這個小店是中馬友誼的見證,也一定會讓我的雲南故事更加精彩。」
  • 馬來西亞華人怎麼過春節?
    正如國民歌曲《用馬來西亞的天氣來說愛你》所唱,「只是我生長的這片土地上,只有雨季和旱季……」在這個一年只有兩季/沒有春天的熱情國度,馬來西亞華人稱春節為農曆新年,而本地各族則用英語Chinese New Year和馬來文Tahun Baharu Cina來稱呼。
  • 石家莊:適量點餐打包帶走漸成風尚
    市民:「適量點餐」,浪費現象明顯減少 11日傍晚,記者在石家莊吉木自助烤肉華強店看到,在取餐檯前,「少取勤拿,杜絕浪費」八個大字被張貼在顯眼的位置。大多數顧客都有序排隊挑選喜愛的食物,每次拿一點。
  • 那些馬來西亞華人背後的故事!
    現在想想還真是後悔,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卻不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來源,小編甚是愧疚啊 ~那天無意中扒到了一篇關於馬來西亞華人以及所有南洋華人的前世今生,甚是有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好好了解馬來西亞華人背後的故事。
  • 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為何減少?
    多年來,馬來西亞華人人數逐年減少。近日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南洋商報》指出,今年馬來西亞度假勝地檳城的馬來人比華人多出1.8萬。  據檳城統計局介紹,2005年檳城約有65萬華人,約佔當地總人口43%,但預計今年會降至40.9%。相比之下,馬來人數量將增至逾67萬(即從41.3%增至42%)。
  • 田野調查手記|一個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鄉野日常
    正值盛夏,每天清晨自然醒時,會發現窗外依然是一片漆黑。住了幾晚之後才摸索明白,當地一般早晨七點才慢慢天亮。到了晚間七點半左右,或赭紅或煙青的雲霞逐漸隱入天際,夜幕方緩緩降臨。最讓我們驚詫的是村民對於空間的感知和描述。當我們問村長當地最大的柚子園在何處時,村長一邊指著一個方向一邊回說:「很近的,就在那邊,一會兒就到了。」
  • 石家莊「適量點餐」「打包帶走」漸成風尚
    為此,8月11日至12日,記者走訪石家莊多家餐廳,發現不少餐廳在醒目位置貼有「光碟行動」的溫馨提示,服務員在顧客點餐時也不忘提醒「分量已足夠」,更有不少顧客養成了打包習慣,將吃不完的食物帶回家吃。「適量點餐」「打包帶走」漸成新風尚。石家莊餐廳大部分食客都自覺「適量點餐」。
  • 流浪狗狗每天蹲守麵包店,愛心奶奶幾經追蹤真相現
    ,每次店主奶奶給她發一個鯛魚燒小麵包,她從來不吃,叼起來就走,究竟是怎麼肥事,一起來看看吧 流浪狗狗每天蹲守在這裡等待老奶奶給她麵包
  • 西班牙一華人酒吧遭搶劫,店主手臂被歹徒刺傷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報導,近日,兩名年輕人闖進瓦倫西亞Lliria市的一家華人酒吧中持刀搶劫,為了成功逃跑還刺傷了華人店主。
  • 馬來亞大學重設清真中華美食攤 「華人餐」受歡迎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相隔2年,馬大(馬來亞大學)舊有的清真中華美食攤位空置後,學生一直投訴沒有「華人餐」吃,如今終於有新攤主接管,重新開業2個月來,吸引了馬大各族學生及外國學生。
  • 馬來西亞華人百年洋服店曾輝煌一時 如今無人接班
    他告訴捕輿者,年輕時,大家都接受過中英文教育,雖然會到店裡幫忙,但卻不願意接手祖上傳下來的這間老店。  生意最好的時候,店鋪裡的10架縫紉機一齊開工。「以前的人勤奮,早上6、7點起床,吃個簡單的早餐就開工,一直做到晚上7、8點才關門,除了農曆新年休息三天,全年無休。」  舊式建築的高度足以分割出一間假二樓,空間雖小,但仍能擺放三架縫紉機。
  • 馬來西亞華人:從「小會館」走向「大世界」
    交通領域合作空間廣闊作為馬來西亞交通部長,我見證和推動了馬中兩國在交通領域開展廣泛合作。首先,馬來西亞是整個東南亞的中心點,大部分貿易船隻會經馬六甲海峽,這是我們的一大地理優勢。現在很多中國公司要開拓東南亞市場,可以把馬來西亞作為一個中心點和基地。總之,我相信中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的發展對於東南亞及整個亞洲有很大的幫助。希望馬來西亞與中國兩國之間未來有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