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個「家裡蹲」,父母應該怎麼辦?讓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2020-12-21 雅雅媽咪說育兒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自從我國的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以來,平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代替了寬寬大大的四合院,孩子捉迷藏的小弄堂也早已被推翻,在上面起了一座座的高樓。

雖然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變得越來越遠。

曾經在一個大院子裡玩耍的小夥伴,如今都已經住進了四四方方的商品房當中,他們養育的孩子,大部分時間只能在這一百多平米的家裡度過。

回到家裡把門一關,就是只有他一個人的世界。

雖然現在有很多遊戲、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十分發達,但是這些都沒有辦法替代和小夥伴們一起在空地上奔跑的快樂。

很多孩子因此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家裡蹲」,除了呆在家裡,其他地方哪裡都不想去。這位孩子的成長其實並沒有積極的作用。

01五旬老父親送外賣,養活「家裡蹲」的24歲兒子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名54歲的老父親,靠送外賣維持家庭的生活,但是因為送外賣的年限是56歲,所以他馬上就不能再工作了。

因為時間很緊,所以他只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自己24歲兒子能夠不要再當「家裡蹲」,出去找一份工作能夠養活自己。

自從兒子畢業以來,就一直沒有出去工作,平時也很少跟自己交流,一回到家就把房門鎖上,待在屋子裡不願出門。

如今,兒子已經在家裡待了三年,一家人的生計都靠這位老父親送外賣和妻子打零工來維持。

因為生活的壓力很大,所以這位老父親三年來幾乎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有時候甚至凌晨三四點還在送外賣。

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體諒一下父母的心,不要再待在家裡,出去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雖然他曾經把兒子的簡歷發到網上,可是兒子非要從事與專業對口的相關工作,否則不願意去上。

再過兩年自己就不能再工作了,那時候整個家庭的生活該怎麼辦呀?

看完這個新聞,不僅令人感到心寒又無奈。一個24歲的成年人還要靠自己的父母養活,這說出來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吧。

只會「家裡蹲」,用想要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的理由,理所應當地吸父母的血,啃父母的老,任誰看了不得說一聲「666」。

所以說,「家裡蹲」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存在太多的積極意義,反而會拉孩子的後腿,讓孩子將來無法在社會當中立足。

02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家裡蹲」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孩子缺乏上進心

一直在「家裡蹲」的孩子,相當於一直生活在一個溫室當中,在家裡,孩子能夠吃飽穿暖,要什麼有什麼,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他成長時期所需要的一切,父母都為他準備提供了。這種不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會消磨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養成不勞而獲的錯誤觀念。

孩子很容易安於現狀,不願意去改變去提升自己。

·孩子沒有在社會立足的能力

經常「家裡蹲」的孩子,沒有直面過殘酷的社會現實,不懂得如今生存的艱難。

因為他們從小在物質上就沒有過匱乏的時候,父母賺的錢供他吃,供他穿,供他玩,還要供養整個家庭。孩子小小的肩膀沒有承擔過養家的責任,所以不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貴,更加缺乏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

一般這種孩子成長之後,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缺乏競爭力、缺乏主動性,沒有直面失敗的勇氣和繼續堅持的毅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會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長期家裡蹲的話,因為缺乏與同齡人溝通,孩子社交能力或受到影響。孩子可能會出現內向的性格特徵在說話的時候磕磕絆絆,或者出現臉紅不敢看人的現象。

缺乏社交能力的孩子,很難在一些公共場合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說在上課的時候被老師點名,只能夠一言不發地傻站著;在小組公開討論的時候,但眾人的視線都聚集在孩子的臉上時,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還是缺乏社交能力,不管是對他學業、工作、生活都會帶來很多問題。

03別讓孩子家裡蹲了,請帶他去看外面更精彩的世界吧

·有時間多帶孩子出去旅遊

想要讓孩子別在家裡蹲,父母應該要帶孩子去外面,去看看更精彩的世界,不要讓孩子的世界只局限於學校、家庭兩點一線。更不要讓孩子將大好的青春時光浪費在玩遊戲,刷手機上。

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去旅遊,讓孩子見識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遊覽名勝古蹟,是感受世界瑰麗的自然景觀,以及人類鬼斧神工的藝術文明。

總之,要讓孩子行萬裡路,感受世界的美。

·有時間多帶孩子參加聚會

父母不要讓孩子在家裡蹲,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聚會,比如說親戚之間的聚會、同學之間的聚會、共同愛好者之間的聚會。

讓孩子在參加聚會的時候,多和他人交流,提升、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努力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當孩子的生命中有了朋友,他就不會享受長時間的「家裡蹲」了。

·有時間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鍛鍊

要知道,孩子家裡蹲,就說明孩子缺乏運動,就會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都產生不好的影響,孩子的身高可能會因此受到限制,看起來會比同齡人更加瘦小。也可能會因為缺乏鍛鍊而變得肥胖,體格和體態都和同齡人格格不入。

所以父母要經常帶孩子去進行戶外鍛鍊,不僅能讓孩子複習外界的新鮮空氣,還能夠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同房」被孩子看見怎麼辦?看看聰明父母如何化解尷尬
    如果平時被孩子打擾也就算了,如果夫妻兩個人都在做羞羞的事情,孩子突然叫起來甚至是直接傳過來,應該怎麼辦呢?父母「同房」被孩子看見怎麼辦?看看聰明父母如何化解尷尬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夫妻同房不小心被孩子看見後,第一時間要做的,那就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不要對這件事情念念不忘,但是父母在分散孩子注意力時,千萬不要用呵斥和責罵等方法,可能有些家長會因為尷尬而責罵孩子,但是這樣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差的,甚至會讓孩子從心裏面產生性是罪惡的
  • 孩子太過依賴父母,爸爸媽媽們不知道怎麼辦的進來看看
    爸爸媽媽大概是孩子們最依賴的人了,試想一下有個軟萌軟萌的小寶寶黏著你也是一件超級幸福的事。但是有些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太重,甚至無法完成一些自理的小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呢?1.積極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知道,孩子在小時候非常喜歡黏著父母。但是,如果父母放任這種行為不管,時間一長,孩子會增加對父母的依賴心理,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好的。
  • 孩子犯錯誤後,不承認錯誤,家長應該怎麼辦?
    天天是個倔強的孩子,時不時的會犯錯誤,而且每次犯錯誤後其他小朋友或鄰居告狀告到家裡來,爸爸媽媽無論怎麼問,天天就是死活不承認。就因為犯錯誤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爸爸揍、媽媽罵,天天真的沒少受懲罰。大家都知道,是人都會犯錯誤,孩子會犯錯誤,成年人同樣如此,可以說世上壓根就沒有不犯錯的人。
  • 孩子總是不睡覺,熬夜不起早已成常態,父母應該怎麼辦?
    很多的父母們都會發現,每當到了睡覺時應該昏昏欲睡的孩子們卻變得異常有活力,每晚都要玩到深夜才十分不情願地去睡覺。可是到了早上該起床的時候,這些孩子卻又十分賴床。孩子們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讓父母們傷透腦筋,但其實只要父母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 父母抓著孩子的成績還行,一放手就下滑,該怎麼辦?
    現在孩子讀書父母也非常的辛苦,除了督促孩子寫作業、檢查作業,還需要家裡家外忙,甚至孩子表現不好,父母也同樣被老師批評,所以在今天的教育環境中,父母們都非常的焦慮。很多父母說我一放手,孩子成績就下滑,我一抓孩子成績就上來了,怎麼辦?
  • 為什麼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講話?
    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孩子你慢慢來》 作者:龍應臺案例1在一個聖誕節的晚上,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5歲的女兒去參加聖誕晚會。
  • 孩子去幼兒園就是不拉臭臭,堅持回家才上廁所,父母該怎麼辦?
    可是放學一回家,就往廁所衝,有時候還會因為著急上廁所而哭鬧,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貝貝的情況並非個例,這個問題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曾出現過,曾有報告顯示,有80%的孩子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對於孩子們而言,原因並不固定,但是都大同小異,很多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也是有環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 不必一直「家裡蹲」,聽聽醫生怎麼說
    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後,都進入了「閉關」的模式,本來能和自己的小閨蜜逛個街,購個物,但是生完孩子後卻只能待在家裡,即便是出了月子期,也要陪孩子待在家裡,畢竟寶寶的身體太脆弱了,根本沒有辦法和自己一起出門,更離不開自己。
  • 為了那個腹痛的孩子—-網友們說說,老師應該怎麼辦?
    十天前,在中學任教的王老師發來了一篇記錄自己真實經歷的文章,讓我幫她想個合適的標題。文章敘述了這樣一件事情。開學第一天上課,孫同學腹痛難忍,坐蹲不安,跑出教室嘔吐。接到科任老師通知後,身為班主任的王老師一邊安撫學生,一邊給學生的父母打電話,強調說孩子很難受,必須馬上接孩子去醫院治療。孫同學的媽媽很不耐煩地讓老師給他爸爸打電話,說她在外地,來不了。王老師心裡雖想:為什麼你來不了不趕緊給孩子爸爸打個電話反而讓老師打?但還是立即撥通了他爸爸的電話。他爸爸也說忙,來不了。王老師再次強調情況緊急,孩子疼痛難忍,爸爸才說等一會來接。
  • 「家裡小老虎,外面小白兔」孩子有兩面性格?大多是受家庭影響
    現在的孩子大多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和二胎家庭,孩子就一兩個,長輩卻有一大群,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論哪一個都會寵著家裡最小輩的孩子,這是人類對新生命出自本能的喜愛,血親之間自然的親近。但是被眾多長輩寵著寵著的孩子很可能變成了家裡的「小老虎」,在家裡調皮搗蛋、惹人生氣得不得了,出了門,外面的陌生人不會像家裡人那樣寵著他,他就變成了「小白兔」,慫慫的,遇到事情不敢出頭,長久以來,他的雙面性格愈加明顯,一輩子都成了個「孩子」,情緒化嚴重影響孩子成長。
  • 孩子吃東西噎著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你應該知道
    孩子吃東西噎著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你應該知道!小孩子吃東西,被噎著,這是一個很讓父母擔心的事情,那麼孩子被食物噎住、卡住喉嚨怎麼辦?處理不好,孩子受罪不說,還可能會很危險。為了避免孩子出現意外,除了了解一些預防措施,還需要知道正確的應對辦法,一起來看看吧!小孩子,由於咽喉部位發育還不完善,並且吃東西的時候,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受到驚嚇,或者大笑,都是有可能被噎住的。在這種情況下,首先父母不能驚慌失措,孩子被噎住,事情可大可小,父母需要掌握一定的應對方法,才能及時應對。
  • 孩子故意用髒話罵人,怎麼辦?
    這孩子怎麼內心這麼陰暗啊?」「一個3歲小孩怎麼會說出這麼惡毒的話?」「這孩子真沒禮貌,家裡大人是怎麼教育的?」他只是在用一些非常狠的、有能量的語言,來探索這個世界。很多父母遇到孩子這麼說話,會馬上批評、呵斥孩子,想去糾正他這樣的說話方式:「你這個孩子怎麼能說這樣的話!你跟誰學的?以後絕對不能這樣說了……」生怕晚糾正了一會兒,孩子這輩子就成了壞人。
  • 哥哥的孩子,父母讓我拿40萬給他結婚,我該怎麼辦?
    後來嫂子出去打工,請她幫忙帶孩子,開始父母還有錢寄,再後來沒有錢她也幫著帶。這孩子長大了以後,不但不領情,還口口聲聲的說自己是媽媽寄錢養大的。表妹為了老公的家裡,操碎了心最後也沒有落下好來。反而以離婚結束了這種無底洞似的「剝削」。
  • 世界那麼大 多帶孩子去看看
    因為我相信,世界那麼大,應該多帶孩子去看看。每踏上一片土地,都能收穫常規生活無法給予的東西。這些見聞,會促使孩子對這個世界更加好奇,更加充滿探索欲,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旅行也是父母對孩子的最好陪伴,會大大增進雙方感情。千萬不要相信孩子太小啥也記不住,並非「去了也白去」的老道理。你指望他們記住什麼呢?
  • 孩子貪吃,總是偷吃零食,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很多家中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這種煩惱,孩子嘴饞總是要吃零食,而外面購買的零食並不乾淨,也沒什麼營養所以很多人都不會讓孩子吃這些零食,可是作為家中的神獸,父母不給吃就找爺爺奶奶,小孩子總有自己的辦法,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 0-3歲是孩子的早教啟蒙認知黃金期,父母牢記8個字,孩子更優秀
    當父母的應該都知道,自從有了孩子,這個生活應該過得是水深火熱的,以前經常逛街的媽媽,現在是不是都很久都沒有在逛過街了,打開自己的朋友圈,以前全是各種曬生活、曬自己,現在全是自己的孩子,記錄孩子的成長。0-3歲是孩子的早教啟蒙認知黃金期,父母牢記8個字,孩子更優秀這個時間段是不是要比媽媽們想的還要早一些,也就是說,孩子在0-3歲的時候,他們的智力、性格、行為習慣和啟蒙是一個黃金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對知識的吸收,超乎了父母的想想,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開啟正確的家庭啟蒙教育哦。
  • 孩子總是羨慕別人,應該怎麼辦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孩子總是羨慕別人的吃穿玩具,應該如何引導呢?有讀者朋友問橙子:孩子長大了,開始知道羨慕別人了,看到小夥伴有什麼好吃的和好玩的玩具,就一臉的渴望,眼巴巴的看著人家,這種情況要怎麼辦呢?
  • 吉林松原,又有孩子滑進松花江,父母怎麼辦?
    想一想吧,剛才還在我們眼前活蹦亂跳的孩子一轉眼從眼前消失得一乾二淨?這一場面,絕對會讓孩子的父母和家人直接蒙聽。據說松原市消防部門和救援隊馬上趕到現場並進行搜救,就連專業潛水員和吊車都出動了。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關於小男孩的消息。有人說,人們總是會誤解「上善若水「這句話。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個家長說,她的孩子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精通數學,作文也寫得很棒。跟同學、老師相處的都很好,但就是有一個令她頭痛的毛病:作業拖拖拉拉。到了睡覺的時間,作業老是寫不完。有時候學校放學挺早的,作業也不算多,可卻要寫到十一點多。
  • 父母眼中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都這麼好。你再看看你是怎麼樣的?這經常是父母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其中包括本人在內。這種性格會給人一種傳統的觀念讓很多父母都難以同孩子平等相待,他們奉行著「打是親,罵是愛」;他們始終認為「老子管不了別人,還管不了你麼?」還有就是父母並不真正了解孩子,父母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