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柿子紅了,板慄黃了,秋天深了。
南方的秋天,雖然還是一副恬淡的模樣。
天高雲闊,草木常青,路旁的三角梅仍舊在大片盛放。
除去早晚間逐漸變冷的氣溫外,深秋的氣息表現得並未明顯。
但在北京的老友說,他們已經到了吃羊蠍子禦寒的季節了,天氣特別冷。
伴隨著降溫,茶圈裡面紅茶的熱度漸漸提高。
近段時間,接連遇到好幾位茶友提到有關紅茶的問題。
其中,有位上海姐姐提了個很細的一點。
「紅茶裡怎麼會有股烤地瓜的香氣,這是好是壞?」
說到紅茶裡的這種香型,它的知名度很高。
同時,它的爭議性也很大。
有人喜歡,也有人厭煩。
覺得好茶裡出現像地瓜的香氣,堪比是從陽春白雪,一下子跌落到下裡巴人。
究竟在紅茶裡,出現像烤紅薯那樣的香氣,是不是好事呢?
都說紅茶又香又甜,它的香氣又有哪些?
下面這份紅茶香氣「點名單」,可別輕易錯過!
《2》
第一種,蜜薯香/薯香
這種獨特的香型,因聞起來接近烤紅薯的氣息,被人形象的取了名。
對很多新人而言,蜜薯香算是紅茶的一種標誌之一。
在外面喝茶時,一聞到這樣就有代表性,有個性,有特點的香型,就能立馬猜中它是紅茶無疑。
畢竟在別的茶葉裡,這樣的香氣可不易見。
通常,紅茶的基礎香型一般為花香、果香、甜香。
因種類、產區、茶樹、季節不同的影響,紅茶的香氣風味表現有所差異。
在紅茶的專業審評術語裡,「蜜薯香」這個詞可沒有正式登場。
紅茶的香氣標準,以清鮮高爽聞名。
有的茶友覺得,蜜薯香這一香型並不高大上,不是優質紅茶的表現。
而也有人認為,這樣的香型有個性,有特點。
實際情況是,看待蜜薯香的好與壞,並不適合一刀切。
從它的來源看,蜜薯香可以看作是甜香的變形。
部分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烘乾溫度加高,茶葉內部的可溶性糖更多的發生轉變。
產生出焦糖香、甜香、蜜薯香等綜合香型。
像是熱乎乎的烤紅薯受高溫的影響,薯糖從表皮裡析出,氣息特別誘人。
客觀來講,如果紅茶裡的蜜薯香,聞起來乾淨純正,沒有雜味。
那麼,它就是積極正面的存在,能給紅茶的風採增益。
反之,要是這所謂的「薯香」聞起來接近爛地瓜的氣味,帶有悶味。
毫無疑問,這肯定不是好事,而是紅茶品質出問題的表現。
《3》
第二種,花香
花香,是茶葉的基礎款香型。
主打清新的綠茶,花香清新自然,淡雅清麗。
經過焙火的巖茶,香型層次豐富,花香氣息迷人。
尤其是中輕火的高香小品種們,像黃觀音,金牡丹,金觀音等,花香高揚,香氣沖天。
而不揉捻,不殺青的白茶,花香更多保留了自然原味。
新白茶裡的花香,和毫香一起,呈現出新茶的鮮爽清新主基調!
出現在紅茶裡的花香,常見有梔子、茉莉、夜來香、玉蘭等。
個別採用高香品種製作出來的工夫紅茶,花香濃鬱,令人印象深刻。
福安的一位老友,給我們寄過一款金觀音紅茶,梔子花香就格外馥鬱誘人。
和其它茶相比,紅茶的花香更為甜美。
但優質紅茶的花香,香氣一點也不會膩人,同樣十分清新。
那些聞起來氣味衝人的花香,可不符合好茶的實力表現!
《4》
第三種,果香
茶葉的果香,主要和發酵過程有關。
六大茶類裡面,紅茶的發酵程度較高,屬於全發酵的茶。
由茶圈的大背景看,果香屬於紅茶的基礎香型。
通常在制茶加工的時候,發酵程度略重一些,或在其他階段做出工藝調整。
那麼加工出來的紅茶,可以做出果香。
涵蓋龍眼香、水蜜桃香、荔枝香等,它們都是果香範疇。
去年在試紅茶時,曾邂逅過一款荔枝香清甜濃鬱的正山小種。
泡茶時,沸水剛漫過幹茶,成熟荔枝般的誘人果香便清晰浮現。
倒出茶湯,細細品嘗,腦海裡浮現這樣的句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清甜順滑的茶湯像是汁液豐沛的新鮮荔枝那樣,細啜一口,果香溢滿整個口腔。
濃鬱的天然果香,能夠和茶湯裡的清甜茶味,組成美妙的味蕾合奏曲。
其中感受,特別舒服和愜意!
《5》
第四種,甜香
紅茶裡面,甜香其實很常見。
與果香一樣,甜香的形成同樣和發酵有直接關聯。
紅茶在製作過程中,鮮葉經過了揉捻/揉切、發酵等工序,茶葉內部的茶多酚含量逐漸減少。
伴隨著發酵程度變高,茶黃素、茶紅素的含量逐漸提高。
等到最後,茶葉經過乾燥烘乾後,成品紅茶裡能呈現出明顯的甜香。
甜香的存在,清甜可人,是紅茶「又香又甜」特徵的風味組成。
實際上,出現在紅茶裡的「甜」,不論香氣也好,滋味也罷,它的底線在於不能發膩。
紅茶的甜香,要符合清甜、甜爽、鮮甜等特徵。
甜而不膩,甜香持久,香氣悠然。
唯如此,才是一縷高級茶香的表現!
《6》
第五種,松煙香
紅茶裡面,松煙香屬於特立獨行的存在。
通常在傳統工藝的正山小種內,才會擁有松煙香。
在過去,桐木高山一帶出產的正山小種,茶農們需要燃燒當地的馬尾松,加煙去燻制。
因為當地的整體地貌,山高谷深,小區域內的環境較為潮溼。
將半成品的茶坯放在古老的「青樓」上層,底部燃燒松柴,松煙上揚,茶坯受熱後毛孔擴張,可以不斷的吸附進松煙香。
如此既可以讓正山小種獲得獨特的風味——松煙香。
同時還能進一步去除茶葉內部的多餘水分,更好的利於茶葉的乾燥保存。
煙燻這種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在武夷山當地並不少見。
從頗具當地特色的煙燻筍乾、豆腐、燻鵝、燻鴨爪等風味食品看,就能知道這種煙燻風味,不僅是武夷特色菜的味道。
同時,更是傳統武夷紅茶的風味代表!
《7》
第六種,桂圓香
紅茶裡的桂圓香,同樣是茶香裡的典型代表。
紅茶裡的正山小種風味,概括來看,可以用「花蜜香、桂圓湯」來形容。
正山小種作為世界紅茶鼻祖,它的發源地在武夷山的桐木關。
桐木關一帶,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
地勢險峻,生態極好,野生動植物豐富,茶樹資源豐富。
同時,當地的平均海拔高,平均海拔超出1000米。
這樣獨特的產區條件下,讓正山小種獲得了與眾不同的風味。
紅茶裡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桂圓香氣,就屬於其中之一。
前不久,剛遇到了一款正山小種。
它的花蜜香特徵突出,花香聞起來高雅大氣,帶有高山茶的清涼幽深氣場。
同時,更加難得的是它的桂圓香氣很有典型。
像是汁水豐沛的新鮮福安龍眼,甜香果香四溢。
香氣悠然持久,回味起來特別舒服。
能做出明顯桂圓香風味的正山小種,可謂是桐木紅茶裡的優秀代表!
《8》
有喜歡香水的朋友說,香氣是可以穿在身上的藝術品。
但對愛茶的人而言,嫋嫋茶香,更為迷人。
秋冬季節,喝上一泡性味溫和的紅茶。
暖香盈然,花香果香交織。
又甜又暖的香氣,恰似故人來。
馥鬱溫潤,高雅大氣,清新迷人。
不同於綠茶的張揚香氣,紅茶的香氣始終給人一種甜柔溫暖的感覺。
難怪天氣一冷,愛上喝紅茶的人越多。
這份暖香縈繞的風味,確實讓人愛得難捨難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正山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