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登陸我國影院,根據權威平臺的預測,本片內地上映首日票房將接近1億人民幣,最終票房應該在6到7億人民幣之間,這是一個比《盜夢空間》略強,比《星際穿越》略低的成績。這也基本符合預期,因為《信條》對中國觀眾來說,畢竟不是一部全民性的電影,期望它能達到《八佰》,甚至《流浪地球》《戰狼2》的票房水平,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然而不可否認,克里斯多福·諾蘭是當代最成功的科幻片導演,就在中美兩國搶拍劉慈欣的《三體》時,很多影迷對中美版本都不看好,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能將《三體》完美視覺化的導演,放眼當今世界,只有諾蘭一人。
很多人不禁要問:諾蘭是怎樣一步步走上「封神之路」的呢?有哪些電影對他的職業生涯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呢?
諾蘭曾經給影迷推薦了30部自己最愛的電影片單,藉此機會,我們從中挑出了10部對其作品產生深遠影響的電影,分別是《星球大戰》《2001太空漫遊》《異形》《銀翼殺手》《第三類接觸》《拯救大兵瑞恩》《阿爾及爾之戰》《西線無戰事》《日出》以及《細細的紅線》。這裡簡單說說這份珍藏的片單對諾蘭有著怎樣的影響吧。
在上述片單當中,喬治·盧卡斯執導的《星球大戰》無疑是對諾蘭影響最大的一部電影。第一次觀看《星球大戰》時,諾蘭只有7歲,他在採訪中提到,當時看完電影之後,他滿腦子都是宇宙飛船和科幻故事,後來他又將這部電影反反覆覆觀看了12遍,足見他有多麼喜歡這部影片。
另一部對諾蘭影響深遠的科幻大片是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他形容觀看這部電影時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從此他就成了庫布裡克的忠實粉絲。
《星球大戰》和《2001太空漫遊》徹底激發了諾蘭對拍電影的興趣,當時還不到10歲的小諾蘭,甚至從父親那裡借來一臺老式攝像機,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創作」,不得不說,西方的孩子確實比東方的孩子更早熟。諾蘭後來拍攝的《星際穿越》裡就有很多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的地方。
除了是庫布裡克的忠實粉絲,諾蘭也是英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鐵粉,斯科特執導的《異形》《銀翼殺手》都是諾蘭非常喜歡的電影,這兩部電影在太空旅行和科學理論方面的描述,給諾蘭的《星際穿越》帶來了創作靈感,《星際穿越》的視覺風格更是受到了《銀翼殺手》的直接影響。
好友史蒂文·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也是諾蘭鍾愛的一部科幻作品,同時也是諾蘭創作《星際穿越》時的另一靈感來源,他認為類似《第三類接觸》從一個家庭展開,講到人類遇見外星人的故事線,非常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所以《星際穿越》裡才有了男主角女兒墨菲遇到「幽靈」的橋段。
諾蘭對史匹柏的戰爭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也喜歡到不行,《敦刻爾克》開拍之前,他還特地讓史匹柏給他寄了一盤《拯救大兵瑞恩》的原始錄像過來,藉此向劇組成員展示,史匹柏是如何指揮戰爭場面的。看完他也意識到,自己如果按照同樣的套路來拍,肯定無法突破和超越,於是乾脆反其道而行之,把殘酷血腥的戰爭拍成一場不見血的「大逃亡」。
義大利導演吉洛·彭泰科沃自編自導的《阿爾及爾之戰》,是另一部對《敦刻爾克》有深刻影響的戰爭片。諾蘭評價這部電影,真實感人,能夠讓觀眾移情到角色身上,沉浸在他們所面臨的困境裡。這點也是《敦刻爾克》做得最出色的地方,因為成功撤退已經是史實,所以諾蘭把刻畫的重點放到角色身上,我們都知道大部隊是撤退了,但是那些個體的命運仍然讓我們擔心。
此外戰爭片《西線無戰事》《日出》裡營造出的緊張氛圍,《細細的紅線》裡紛亂複雜的劇情,也都是諾蘭製作《敦刻爾克》時的靈感來源。
把喜歡的作品珍藏在心底,並且成為自己創作出一部部佳作的養料,我想這大概就是一個電影從業者最幸福的事情吧。
撰文:土小豆(電影梗博士編輯部),請勿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