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當前經濟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七星關區不斷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為實現科技強區目標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制度保障,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健全創新機制增強創新動力
為提高社會企業、人員創新創業的參與積極性,七星關區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並以此為背景相繼出臺了《畢節市七星關區激勵創業創新工作方案》《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政府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加大創業創新扶持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區科技創新激勵機制。
結合全區實際,積極營造「雙創」良好生態環境。相關部門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為主要抓手,打造科技改變社會新發展理念宣傳氛圍,充分利用廣場LED顯示屏、宣傳展板、廣播等,大力開展教育科技、法律常識等宣傳,豐富宣傳內容,切實提升全民科學素養,讓創新科技由淺入深走進大眾視野。
此外,相關業務部門在宣傳中狠抓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宣傳,提高就業創業政策知曉率,將創業扶持政策通過「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進行廣泛宣傳,為返鄉創業農民工、高效畢業生、農村貧困戶勞動力等各類重點群體提供就業創業服務。
政策宣講到位,培育扶持創新創業主體也緊隨其後。通過強化資金扶持,著力破解大眾創業瓶頸,切實加大就業創業政策扶持力度,通過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場租補貼等方式,幫助返鄉創業農民工、退伍軍人、大學生等創業主體實現就業,同時以創新創業政策解讀、創客報告會、創業代表項目路演、青創茶經會、創業「資」道講座等活動為契機,在豐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的同時,為廣大創新創業者碰撞思想、交流成果,展示風採提供了平臺,大大激發了大眾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為搭建大眾創業平臺,通過申報一批就業扶貧示範產業園區、企業、培訓示範基地和就業脫貧示範戶、創業之星,由此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鼓勵大眾創業帶動就業。
在鄉鎮一級,扶貧車間的相繼建立,解決了返鄉農民工就業所需,也實現了在家婦女就近就業,解決了農村閒置勞動力就業發展問題。
強化創業扶持激發創業活力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主動適應新常態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七星關區積極支持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流倉眾創空間、海峰眾創空間、頤高眾創空間的建設,積極幫助申報省、市科技項目,培育科技型企業。截至目前,雙創基地已開展各類創業培訓10餘次,覆蓋1000餘人次。
據悉,七星關區已建成4個返鄉農民工創業園,2個農民工創業示範基地,1個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1個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現有自主創新研發企業53家,備案科技型企業103家,「雙創基地」眾創空間3個。
為確保投資項目審批改革穩步推進,七星關區成立了投資項目審批改革領導小組,全面學習和貫徹落實《政府投資條例》《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貴州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出臺了《畢節市七星關區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畢節市七星關區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對七星關區投資項目審批程序進行了規範。
充分利用國家重大項目審批在線監管平臺、貴州政務服務網網上辦事大廳,實行網上受理、網上審批,加強監管,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全面落實聯合評審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優化整合審批前的評價評估環節,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加快項目審批服務「一網通辦」,確保實現七星關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
同時,積極推進並聯審批,七星關區政務服務中心共有21個部門進駐,根據4+x進駐事項要求,進駐事項400項,其中許可事項170項,行政徵收14項、行政給付17項,行政確認26項,其他類173項。能夠實現在貴州政務服務網辦理的212項,188項屬於各單位根據中央省市系統辦理。如稅務、交通、民政、公安等部門事項,實現「一網受理、聯網審批、統一監管」的網絡全覆蓋,推行網上審批,強化審批事項動態管理和審批流程跟蹤,實現省、市、區三級行政審批數據交換,逐步提高網上辦事可申報率,積極探索構建實體辦事大廳與網上辦事大廳「線上線下、虛實一體」暨面對面和網對網的政務服務新模式,促進辦事群眾由「群眾跑」向「數據跑」轉變。
通過長時間不斷探索,創業扶持力度逐漸增強與完善,人才流動機制逐步健全,資金扶持保障力度增強,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激發活力,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企業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辦法》等相關文件,不斷強化創新監管模式,推進質量監管。
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15年5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畢節試驗區發展的「闖新路、做示範」的重要批示精神,積極助推畢節試驗區經濟建設,貴州致福光谷產業園正式成立,作為「致公黨中央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示範基地、致公黨貴州省委員會同心實踐基地」,園區也成為新時期多黨合作參與試驗區改革發展的主戰場。
同時,組建了貴州致福光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園區進行經營管理,主要探索公司管理園區的新模式,積極打造貴州省LED光電產業發展核心區域,把「點亮試驗區脫貧之路」作為核心發展思想,努力通過產業鏈打造補齊七星關產業發展短板,以產業發展助推七星關區脫貧攻堅工作。
為吸引更多有實力的LED光電企業入駐,做強企業配套服務,建成「貴州省光技術聯合創新與服務中心」,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了一個集LED產品研發、產品測試、人才培養、信息諮詢、技術產業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作為『千企引進項目』的貴州致福光谷產業園,目前,已有4家企業入駐園區,成功解決就業400餘人,其中精準扶貧人數120餘人,基本形成LED光電產業鏈。」致富光谷園區光創中心經理戴遙霄介紹。
作為園區企業之一的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的LED燈絲光源製造企業,燈絲封裝項目的建成,填補了貴州LED燈絲光源自主生產的空白,目前公司擁有20餘項自主智慧財產權,2018年實現產值1.5億元,是園區第一家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企業,項目全面達產後將實現年產值3億元,解決就業崗位300個。
為深入創新驅動發展,七星關區堅持以大數據產品製造為重點,推動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以農產品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網絡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發展;以電商大數據推廣應用為重點,深入推進大數據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當前,七星關區立足實際,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推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改善營商環境」和「激勵創業創新」工作「兩手抓」,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宣傳造勢、強化政策扶持、構建支撐平臺、強力推進大眾創業,推動簡政便民制度改革,為創新驅動提供全面保障。
創新創業熱潮正在中國大地蓬勃興起,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能量進一步釋放,正成為推動七星關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新活力。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韓園媛
編輯廖婉君
編審劉佳興
終審黎秀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