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方非遺,大學生村官讓紅糖生產老工藝開啟新模式

2020-11-22 大學生村官之家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 左橙)雲南昭通,大學生村官管理採取營連排班管理模式,今年2月一次大學生村官巧家排會議上,排裡要求每個村官以「我眼中的XX村」為題,寫一篇宣傳自己村的文章。昭通市巧家縣白鶴灘鎮魚壩村的大學生村官劉榮華便取材本村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巧家小碗紅糖製作工藝,動筆開始寫作。

  

巧家小碗紅糖。本人供圖

  優品古法,天成好物

  劉榮華一直惦記著為村級產業發展發力,這篇即時寫作的文章成為了一個契機,他決定對這些小碗狀的紅糖做點什麼。

  劉榮華開始進行實地探訪紅糖生產工藝。2018年3月5日,在劉榮華的建議下,他所在的巧家大學生村官排一班在魚壩村黨總支書記萬吉祥的帶領下,到巧家小碗紅糖優質產區白鶴灘鎮魚壩村銅廠小組,開展「訪巧家小碗紅糖傳統工藝,促進紅糖經濟產業健康發展」志願活動。

  經過實地調研與資料搜集,劉榮華得知村落處在金沙金河谷地帶,全村最高海拔1444米,最低海拔625米,平均海拔1034米;全村年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10℃,年平均氣溫23.5℃,日照時間255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31mm,無霜期180天;全村土壤為沙質土壤,灌溉水源為二龍溝自湧山泉水。

  劉榮華欣喜地發現,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在為魚壩的甘蔗保駕護航,甘蔗是生產紅糖的原材料,甘蔗的質量決定了紅糖的稟賦。

  魚壩人至今一直採用柴火牛尾灶古法手工熬製,100%純漿原生態,無任何添加。紅糖艱苦時期,當地的小碗紅糖大部分都銷售到巧家縣城以及金沙江邊的寧南一帶,由於魚壩村民一直以來誠信為本,用良心堅守紅糖品質,200多年積澱培養了如魚壩村村民萬興全等巧家小碗紅糖非物質文化繼承人,古老的手藝熬製出最香醇的甘蔗原汁紅糖。

  

巧家小碗紅糖成品。本人供圖

  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魚壩村現有甘蔗種植約800畝,紅糖加工作坊12家。由於品質優良,魚壩紅糖成為市場上巧家小碗紅糖炙手可熱的暢銷土特產。可是由於規模較小,難以走市場化、品牌化路線,村民賣紅糖基本就是賣原材料,劉榮華對此懷有遠慮。另外,隨著金沙江白鶴灘巨型水電站的建設,將有一部分土地、一部分紅糖加工作坊被淹於水下。保護魚壩村產的高品質巧家小碗紅糖及其製作工藝,成為橫在村民和劉榮華心中的一塊心病。

  當地紅糖作坊多為幾戶人家合夥買幾口大鍋便開始熬製。這種作坊產品標準不統一,工藝不統一,環境條件不好,抗風險能力差,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離產業化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而為了脫貧攻堅戰的高效、有序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成為整村脫貧出列前的最大問題。

  劉榮華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助推紅糖銷售。如中國青年網、昭通新聞網、巧家新聞網等媒體推薦,成功吸引了部分企業家到村實地考察紅糖產業發展。

  通過溝通,劉榮華了解到紅糖銷售的需求量很大,光是一家電商開口要的量就是全村年產量的七倍多!這也堅定了劉榮華帶領村民走產業化、品牌化、市場化道路的決心。

  

劉榮華攜巧家小碗紅糖參加第十八屆村長論壇產品展示。本人供圖

  村官集聚,思想碰撞

  2018年9月,劉榮華爭取全國只有20個大學生村官名額的機會,同村黨總支書記等共4人,帶著魚壩巧家小碗紅糖企業的紅糖去往第十八屆全國村長論壇舉辦地——陝西省·東嶺村進行產品推薦。

  在論壇過程中,他們通過集體經濟「空心村」與年收入超千億超級村的思想碰撞,感悟到黨中央以及省、市、區對論壇的支持以及東嶺村人民的熱情好客,在多種會議上深入學習和領悟了東嶺村等優秀村的先進發展經驗,在產品推薦會和全國大學生村官論壇上目睹了「十佳村民貼心人」大學生村官風採和創業的農特產品。

  在參展過程的一次會議上,巧家小碗紅糖的發展得到與會的各級領導和村官朋友的指導。紅糖裝在一個塑料自封袋,外附一張名片,在場的大學生村官朋友們都認為不管產品質量有多好,若沒有提煉文化和較好包裝,都僅僅只是賣原材料,建議劉榮華回去一定要做好產品包裝,走品牌化市場化道路。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沈澤江建議各位村官應從農特產品旅遊、生態、文化等多角度充分提煉產品文化內涵,使產品成為商品,增加產品附加值,村官應將彼此之間的產品聯繫起來,組合產品,利用相互的資源,建立獨特性或區域性品牌,共同銷售,列舉了以「信」為產品文化的茶產品。部分村官還建議在品牌設計、註冊,產品包裝、設計方面可以大家提議可以聯繫市場上文創團隊,項目資金方面可以引入風投。

  劉榮華回到魚壩後,通過「合作社+黨總支+大學生村官+普通村民+貧困戶+社會團體」的模式,募集資金,計劃通商標過設計、註冊,產品包裝設計、印刷,建設標準化、現代化生產廠房的方式,走市場化、品牌化、規模化、網絡化的路線,發展壯大紅糖產業。為保護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巧家小碗紅糖,發展「空心村」村級集體經濟添磚加瓦。目前已完成商標設計、註冊和包裝設計、製作、印刷,建設標準化、現代化生產廠房正在籌劃中。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村官吆喝新農村」開嗓了
    婺城篇   蔣堂富硒農產品    吆喝村官:蔣堂鎮浪坦塘村大學生村官盛暉   作為中國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之一,蔣堂鎮富硒土壤資源豐富,農產品中硒含量達到標註富硒農產品的標準,是理想的補硒佳品。   親們,來千祥吧,一起開啟一場難忘的草藥農耕文化之旅,發現中藥生產過程中的秘密。
  • 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攜手盤子女人坊探索非遺保護傳承新模式
    付敬懿 攝中新網長沙12月11日電 (付敬懿)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與專注於中國風文化藝術攝影的盤子女人坊11日在長沙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通過以非遺為新國潮賦能的形式,探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湘繡的傳承新模式,促進和帶動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 大學生村官的待遇落差
    2008年以前,各地自行開展的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的活動中,因地方經濟條件、政策和兌現效果不同,大學生村官的待遇、前途很不平衡,造成了新舊人才銜接和公平性問題,出現大量流失現象。眼下,時間、地域區別帶來的政策不平衡的現象仍在繼續。
  • 這裡,大學生村官的路越走越寬
    雖然,海南在推行大學生村官計劃的這10年間遇到過困難,但目前,海南省相關部門在總結經驗教訓後,調整制定出新的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到農村工作,以期為新農村的建設出力。    兩類大學生村官兩條不同的路    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學生村官計劃,省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具體負責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
  • 連雲港大學生村官「哆來咪」的逐夢記
    他們就是高公島街道的大學生村官:王建剛、張超、趙帥。他們用真誠與辛勤感動著地方百姓,用智慧與汗水給地方經濟注入了活力,用誠信與友善影響和感染著當地的民風民情。高公島,雲臺山的「東大門」,素有「紫菜之鄉」的美譽。紫菜養殖與加工是這個小漁鄉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全街養殖面積達8.5萬畝,80%以上的勞動力從事與紫菜有關的工作。
  • 鄉村振興——每村安排幾位大學生村官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今年大學生畢業真的有的很突然很吃驚,據不完全統計,可能今年將有超過500萬以上的大學生無法實現就業,在這樣殘酷的現實面前,我想我們可以發揮一切可以發揮的辦法解決大學生順利就業,每村都安排幾位大學生村官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 大學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能夠走進大學是每個家庭每個孩子追求的夢想。
  • 陝西南鄭縣漢山鎮大學生村官「唱主角」
    面對村(居)「兩委」班子老齡化嚴重、業務水平低的問題,該鎮在本次換屆選舉中,早謀劃、早動員、早部署,積極選派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大學生村官參加村(居)「兩委」班子競選,有效提高了村級班子凝聚力、戰鬥力,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鋒隊作用。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大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服務,為他們提供學習鍛鍊的平臺。
  • 大學生村官要篤學知節
    大學生村官是黨幹部隊伍的後生軍,對大學生村官的不斷培養是為了造就源源不斷的優秀年輕幹部,這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的根本大計。大學生村官要在基層這個大舞臺上儘快成熟起來,履行好職責使命,不負黨和人民重託,關鍵在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事業觀、價值觀。
  • 江山市大學生村官奏響農村「青春之歌」
    這是清湖鎮華夏村村委委員、大學生村官董群在該鎮大學生村官聯繫幫扶工作機制下迅速從「大學生」到「村官」角色轉變後的感言。  據悉,自2007年開始,該市推行了鄉鎮(街道)黨政領導、鎮村幹部與大學生村官「一對一」、「多對一」聯繫幫帶制度,有效促進了大學生村官儘快掌握農村工作要領,進入「村官」工作角色。
  • 雲南鎮雄縣大學生村官軍訓圓滿閉幕
    8月22日,鎮雄縣大學生村官軍訓匯演在赤水源鎮洗白中學舉行,標誌著為期4天的軍訓圓滿結束。匯演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整齊劃一的方隊陸續經過主席臺,動作標準、口號響亮、整齊有力,充分展現出大學生村官們嚴守紀律、聽從指揮的政治素養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 遼寧「大學生村官」賣火了合作社的黏豆包
    2月11日,天還沒亮,鐵嶺市昌圖縣金家鎮黃酒館村民盈合作社的村民們就開始忙著包黏豆包,最近合作社生產的黏豆包已經脫銷了。原來無人問津的黏豆包現在銷售如此火爆,村民們都很感謝一個人,那就是「大學生村官」李鐵南。
  • 西柏坡新「文化名片」——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
    河北省西柏坡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項目之--村官創業基地     河北省西柏坡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項目之--西柏坡牡丹園真人CS野戰樂園【廣告牌】     河北省西柏坡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項目之--西柏坡牡丹園真人CS野戰樂園【平面戰場】
  • 江山市8名大學生「村官」入選村支部班子
    當筆者見到新當選為碗窯鄉源口村黨支部書記的大學生「村官」柴鵬時,她正在新一屆支部班子會議上「老練」地布置著工作。  在剛剛結束的支部換屆選舉中,江山市像柴鵬這樣符合參加村黨支部選舉條件的大學生「村官」共有10人,經過投票選舉,全市共有8人入選村支部班子,其中1人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1人當選為村黨支部副書記,其餘6人當選為支部委員。
  • 鳳凰出版集團推出《大學生村官計劃: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選擇...
    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二局巡視員、副局長曾賢欽、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佘江濤,當選十八大黨代表的大學生村官王淑媛、石磊、邢鐳出席此次活動。  大學生村官計劃  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是中央從黨和國家長遠發展需要出發,著眼於為新農村建設培養骨幹力量、改善基層黨政幹部來源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 學習強國 河南商城:燉菜走進直播間 非遺傳承開啟新模式
    非遺項目走入網絡直播間,傳承效果如何?2020年6月3日,一場關於商城燉菜烹飪技藝的網絡直播引起關注,信陽非遺試水網絡直播,保護傳承增添新模式。商城燉菜烹飪技藝是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的代表項目,商城縣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全國首家「中國燉菜之鄉」,商城老鴨湯、商城筒鮮魚、四喜來財被認定為中國名菜。近年來,商城燉菜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
  • 毛木耳滯銷大學生村官求助
    近期,漳州東嶼村的大學生村官林碧惠,通過省科技廳農牧業科中試基地給本報寫來了一封求助信,希望本報「海都農家樂」助力該村的毛木耳銷售。往年這個時候,該村1000多萬斤毛木耳已經銷售過半,而今年,該村毛木耳銷售不到1/10,按此情況預估,今年村裡毛木耳滯銷量將十分巨大。
  • 浙江武義縣「師徒結對」幫大學生村官尋出路
    「大學生村官」履職期滿後該怎麼辦?今年以來,浙江武義縣創造出「師徒結對」謀創業的新辦法:請本地知名企業家做導師,結對幫扶大學生「練攤」辦實業。   武義現有「大學生村官」193人,其中有不少人為履職期滿後的工作大傷腦筋。武義縣委組織部、縣團委等部門在謀劃開辦首期青年創業培訓班時,專門招收了14位「大學生村官」。
  • 一碗傳承百年的純紅糖,一項即將消失的老工藝!
    在中國的非遺文化中,這種民間絕技之所以絕,是因為人們依靠著對於自己的身體與智慧,實現了技藝的至高表現,充分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雲南巧家縣,小碗紅糖的熬製是他們的獨門絕技,是祖先留下來,又經後人幾十年磨出來的,並非一日之功。巧家小碗紅糖的絕技,是能夠將一系列的辛勞,化成生活的甘甜。
  • 33位大學生村官榮登2010年中國80後大學生創富榜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實施大學生村官政策,是國家出臺的一個導向性政策,它的實施和推廣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經過幾年的實踐,成果初步展現。在1月10日由創業之家網和北京法制晚報聯合發布的2010年中國80後大學生青年創富榜上共有33位大學生村官光榮上榜(見附表)。
  • 大學生村官拍《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
    記者了解到,這段視頻共6分25秒,由高郵的一群大學生村官自編自導自演,希望通過最日常的視角展現高郵人心中的高郵面。點擊量3萬多《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躥紅「高郵醬油麵出紀錄片啦!」昨天,記者在朋友圈看到,一段名為《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出自微信公眾號「我愛高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