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日本江戶時代,民間的傳統曲藝文化中出現了落語這種表演形式。從內容和表演形式上來看,日本江戶時期的落語曲藝和華夏中原地區的單口相聲很相似。
日本落語通常以詼諧搞笑的方式見長,它一般以小劇場和段子的方式進行表演,表演的語言形式是民間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與獨角相聲和單人小品有很多相似之處。
除了表演場合和跪坐式的舞臺預備式比較莊重外,其誇張滑稽的動作表演和詼諧幽默的語言表情使之成為一種在江戶時期比較受歡迎的民間曲藝藝術。
日本落語一般是通過口口相傳、跟師訓練而繼承發展的,在口技和曲藝表演中,日本民間那些類似於相聲表演的以搞笑著稱的藝品除了"落語",還有"漫才"等等。
所以實際上,日本"落語"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與此同時,幕府統治的高壓和外來文化及佛教文化的滲透都對落語的興盛與衰落產生極大的作用。
除了曲藝文化領域上的競爭,民間觀眾的喜愛熱度和町人地位的高低也影響著它是否會經久持續地發展下去。
一、淺談日本江戶時代特色文化
1.活躍的庶民文化
公元1603年到1868年間屬於日本的江戶時代,在這個時期,日本的武士封建化體系已經進入衰落末期,開始腐朽敗落漸漸消亡。
將近二百七十年的幕府統治佔據了江戶時代的上層階級文化與政治。江戶時代的初期,由德川家康等建立的建立的幕府統治嚴格地把控了日本的政治統治權利。
在德川年代將軍的高壓嚴厲的政治體制下,日本的反動派與民間動亂組織基本剿滅,民族趨於和平穩定,社會安定發展。
上流社會與民間百姓的生活和樂繁榮,幕府統治基本穩定成熟。
與此同時,在這個時代江戶幕府統治的文政強權政策下,社會現實的壓迫感和武士、大名階層的嚴肅壓抑使人們對虛無縹緲的輕鬆娛樂的文學和搞笑滑稽的落語曲藝愈加喜愛。
並成為很多人的精神情感寄託,人們開始追求更加通俗親民的娛樂文化,因此落語的產生滿足了市民階層的需要。
搞笑的表演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求,成為曲藝戲劇界的一大重要藝術形式,日本的庶民文化日益豐富。
2.文學曲藝: 日本傳統文化與中西文化的交融
隨著政治軍事環境的安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本江戶時代的文化精神生活日益繁榮。
在吸取了中原和海外等周邊國家的宗教、文學、曲藝等藝術文化後,江戶時代的百姓將這些優秀的外來文化與本土傳統文化相融合。
比如華夏中原的神佛禪道思想、玄學儒禮和俳優侏儒文化、宮廷樂舞等與日本本土傳統民間的舞伎文樂、曲藝戲劇,以及哀寂古典的"和風文化"相結合。
而漢文學對江戶落語中的民間趣聞故事的影響也是極大的,比如鬧劇《落語·佔夢》中的故事就日本民眾對漢文學的推崇。
這個時期,文學創作備受民眾文人青睞,這時候的庶民階層的地位顯著提高。再加上海外歐洲資本主義民族文藝復興的發展,不斷出現新的文學藝術戲曲模式。
在這種背景下,怪談戲曲與相聲落語相繼活躍於庶民文化生活之中,而落語藝人憑著滑稽的風格、豐富搞笑的動作與話本鬧劇表演。
使之成為嚴格森嚴的幕府等級制度下一種有效的放鬆娛民的藝術形式。
3.日益興起的町人文化
滑稽怪誕的落語曲藝開始流行於江戶時代的市民階層,豐富了人們風土人情,滿足了底層勞動百姓的娛樂文化生活。
而隨著日本經濟的不斷發展,這個時期的商品貿易日益繁榮,民族工商業發展繁榮,農業與家庭手工業不斷進步。
再加上文學藝術精神生活的豐富使得江戶時期的社會各階層人員愈加活躍,商人、手工業者、工匠等層出不窮,以從事工商業的町人階層開始興起和發展。
隨著町人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愈加活躍於市民生活,落語的段子和故事也受其影響,大多時候的話本內容講的都是商人與手工業者的日常生活與人情野史。
配合誇張的單人相聲表演,落語曲藝流行於龐大的町人與農民階層的世俗生活中。自由與人性的重視使得日本貴族階級才能享受高級文藝的局面打破。
象徵高雅和地位的表演藝術不再局限於只有小部分武士幕府貴族的享受,落語曲藝表演逐漸融入日本的町人文化之中。
二、與宗教: 佛教文化的世俗化
說起日本江戶時代的落語曲藝的起源,人們往往將其與佛教聯繫起來。日本江戶對宗教文化的信仰來源大多是吸收外來宗教,其中主要的是來著印度的佛教和中國的道教和儒教。
而佛教的世俗化和壓抑化影響著幕府統治的政治文化思想,佛教中的因果報應、天道輪迴等理論框架漸漸成為世俗潮流。
而儒、道教中人天相應、禮義廉恥等理論與日本傳統鬼神信仰和民族心理中的禪靜安和以及忠誠強勇及隱忍無畏的武士道精神、先祖祭祀信仰和御靈崇拜等文化心理相適應。
日本複雜的宗教文化與世俗生活相結合,這讓落語藝術具有一定的生活諷刺性和反映民族心理和社會現實的作用。
由於幕府政治和傳統佛理教義的壓抑,叛逆色彩和對情感欲望的追求在中愈來愈濃重,而僧侶的世俗社會化與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自由與思想禁忌的打破。
從而促進了落語曲藝的發展;但到了江戶的中後期,幕府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和對落語表演的打壓,以及佛教裡建立用於的限制僧人生活法度的檀家制度,使得落語曲藝漸漸走向衰落。
三、結語
江戶時期的庶民文化豐富多彩,精神文化活動制度寬鬆,人們思想自由活躍,文學藝術思潮流行於社會,日本的民間文藝處於繁榮發展階段。
因此,語曲藝對時代和民眾的迎合、社會各階層生活喜好的觀察,以及曲藝表演繼承和傳揚、落語藝人憑著高超的技藝和更新換代、多種多樣的滑稽動作和語言表情、故事劇場的編排,贏得了很多觀眾緣。
在日本的歷史發展中逐漸發展起來。而總的來說,幕府統治的壓迫和佛道教義的壓抑性既促進了落語的興起,同時也導致了落語的衰落。
參考文獻:
《日本落語研究簡述》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