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快訊:海底撈再次推出新品牌。
9月25日,海底撈旗下新品牌門店「飯飯林」和「秦小賢」開始試營業。
《聯商網》在現場看到,兩家門店毗鄰而居,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裡甲48號,面積相當,均為80㎡左右,店鋪裝修風格簡約舒適。
從經營品類上看,「飯飯林」主打川味蓋飯,目前出售6種大眾口味的蓋飯,以及小食和湯品;「秦小賢」主打陝西風味餐食,主要經營米線、夾饃、小食及甜品飲料。
飯飯林餐廳內部
秦小賢自動煮米線機
自助結帳
從價格上看,兩家門店都極為親民,主食價格均在9.9元-23.9元之間,小食、湯盅、甜品、飲料均在8元以內。門店周邊有不少寫字樓,白領人群聚集,對於他們來說,在「飯飯林」和「秦小賢」,花費不到20元即可獲得一頓頗豐盛的工作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兩家門店的開業頗為低調,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宣傳,但誠意十足,試營業期間所有菜品1毛錢出售,這樣的超級鉅惠,讓進店的顧客感到意外和驚喜。
據介紹,兩家門店之所以同時進行1毛錢的超低開業優惠活動,只是希望消費者在試吃菜品時能夠提出中肯的建議,並不斷完善改進。
此外,海底撈也將科技融入了門店,「飯飯林」的餐桌上有點餐二維碼,支持掃碼點餐;「秦小賢」擁有自動煮米線機,出餐效率高,此外在餐食臺顧客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菜品放入託盤,最後通過自助結帳機結算。
近年來,海底撈在不斷進行著創新和嘗試,同時也注重多元人才培養。據悉,「飯飯林」、「秦小賢」兩個品牌即是其內部員工嘗試的創業項目,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
聯商特約專欄作者、資深零售人孫裕隆認為,中國餐飲市場的可挖掘空間還處於上升期,尤其是功能性快餐品類方面增長空間巨大。海底撈經過多年沉澱目前已經形成了縱向一體化的餐飲供應鏈產業集團,依託其現有的供應鏈集成能力進行快餐品類的品牌集群孵化想像空間巨大,對應資本市場可運作空間也非常大。
在他看來,無論是之前的十八汆還是當下的飯飯林和秦小賢都是其圍繞供應鏈能力進行消費市場轉化的出口,形成日常功能性高頻快餐矩陣的輸出。如果這些品牌經過測試能夠形成盈利模式閉環,那麼未來海底撈將形成以快餐為核心的新增長曲線。
此外,孫裕隆指出,從目前海底撈短期內密集化的進行新品牌發布的情形看,一方面海底撈亟需開闢新的增長點以對衝海底撈主品牌的增長邊界;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海底撈的謹慎,通過多品牌多品類的快速布局,這些品牌目前都屬於小白鼠級的試驗品,開一兩家店並不難,難的是形成可複製的商業模式,這需要海底撈經歷一定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