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嘉峪關文藝志願者在行動
編者按: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
在全市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文藝工作者絕不缺席。從即日起,「嘉峪關市文聯」微信公眾號將推出「抗擊疫情,嘉峪關文藝志願者在行動」專欄,即時推出廣大文藝工作者牢記使命,自覺擔當,積極創作的有關抗擊疫情的文藝作品,生動反映全市各行各業抗擊疫情戰鬥中湧現出的感人事跡和偉大精神,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為抗擊疫情搖旗吶喊,鼓舞士氣。
一個特殊的春節
——嘉峪關鐵路疾控站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七個日夜
楊靜
2020年的一月,當春天的腳步正向我們一步步靠近的時候,一場始料未及的災難突如其來,以武漢為中心,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四散蔓延。短短幾天, 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緊張的色彩和恐懼的陰影也如這致病的新型冠狀病毒一樣擴散了開來。大難面前,我們嘉峪關鐵路疾控人沒有畏懼沒有退縮,第一時間迎難而上,以忠誠、勇敢、責任和擔當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踐行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初心和使命。
一月底的西北邊陲依然是冷風凜冽寒氣刺骨,而防控疫情的責任卻容不得我們有半點的懈怠。自大年二十七接到放棄春節長假的通知後,做為疾病防治的專業機構,竭盡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是我們疾控站每個人應盡的職責。我們一樣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我們也很想在這個重要節日裡和家人團圓感受相聚的溫馨。但生命重於泰山,預防疾病的發生和控制疫情的傳播是我們疾控人的天職,面對疫情,我們逆行而上;面對疫情,我們盡職盡責;面對疫情,我們無怨無悔;面對疫情,我們願意付出所有的努力。
大年三十,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當濃濃的年味在大街小巷升騰而起的時候,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仿佛也要來湊湊熱鬧探個虛實。臨近中午下班時,嘉峪關鐵路疾控站24小時疫情值班室接到電話,有一位乘坐4630次列車的發熱旅客從嘉峪關站下交,已至嘉峪關市中醫醫院就診。疫情就是命令,什麼都不用多說,全天侯待命的疫情處置人員和消毒人員迅速穿戴好防護服等一系列防護用品,帶上各種資料和表格兵分兩路,第一時間各自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疫情處置組需要對患者做流行病學調查,對病人進行詢問、追蹤、登記,和醫生進行溝通、了解、核實,一項項工作完成,幾個小時已過去了。防護服內的汗水、防護鏡內的水霧,來不及吃的午飯,這些都算不了什麼,他們說最開心的是病人被排除了。與此同時,消毒組的成員在嘉峪關車站也完成了消毒指導工作。只是虛驚一場,但沒有確診病例不代表疫情沒有波及到我們這裡,我們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當庚子鼠年第一天的最後一縷陽光還留戀在雄關腳下的時候,嘉峪關疾控站環境消毒組的兩位成員接到了新的任務。K9661和K42兩趟列車已入庫,必須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消毒任務。時間緊,任務重,穿好防護服,配好消毒液,提起消毒桶,直奔車庫。車庫裡沒有站臺,女同事提著消毒桶上不去車,只能讓男同事幫忙拽上去。一列車16節車廂,兩列車32節車廂,每一節車廂的過道、座椅、桌面、鋪位、廁所、門把手等每一個角落和每一處空間必須徹底消毒,沒有停歇沒有喘息,當32節車廂消毒結束,汗水已將他們的頭髮浸潤成了一綹一綹,防護眼鏡裡的水霧凝結成了水滴。回到單位,摘下防護鏡、帽子和口罩,雖然臉上被壓出了橫七豎八的皺褶,他們卻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那笑容如夜空的星星般明亮。
大年初二,大家本以為是一個相對平靜輕鬆的日子,除了正常的列車消毒和各鐵路站段、車間的疫情防控工作檢查指導外,再沒有緊急作務。就在大家稍稍松馳了一下緊張嚴肅的心情時,晚上23:01接到嘉峪關南站疾控辦電話報告,D2673次動車上一位肺炎疑似患者已於西寧站下交,車上前後三排旅客在酒泉南和嘉峪關南站均有下車。接到報告,我們的兩們消毒人員立即做好防護,趕赴嘉峪關南站對車站和列車進行消毒處理。因為動車本身的精度和材料所限,有些空間可以噴霧消毒,有些地方只能用抹布擦拭。等一節車廂和車站消毒完畢,時間已是第二天凌晨四點多了。疲倦的他們互相做完自身消毒、脫下防護服,只能在單位的椅子上或者桌子上臨時湊和休息一會,因為天一亮,又要投入到下一輪工作當中去。
列車和車站的消毒和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各個鐵路站段及車間的疫情防控工作也不能有一點忽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單位每個人都是主體。了解各個單位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指導各單位做好消毒、測體溫、如何自身防護、留觀、出入登記等等工作,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大年初三一早,局集團公司疾控所工會主席代表黨政工團各級組織給奮戰在一線抗疫的職工送來了問候和慰問,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裡如春風般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田。在送來慰問的同時,主席還和檢查指導的同事們一起到站段工作。他和同事一起到每一個站段親力親為開展指導工作,親自示範、反覆叮囑,讓站段了解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督促他們規範各項規章制度和留觀室的設置,讓每一位參與測溫和消毒的人員掌握要領,切實做好本單位的防控工作。
列車、車站等公共場所環境消毒是個既需要耐心又需要技術的體力活,環境消毒組就是現場執行這項體力活的小組,組員既有黨員也有一般職工。共產黨員以無懼無畏、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當好「先行者「和「急先鋒」,書寫著做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他們在疫情防控誓師大會上所說,要堅決響應黨和集團公司的號召,服從命令衝鋒在前,發揚捨我其誰的精神,堅定地站在防控阻擊戰的第一線;要搶在先幹在先,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同樣,不是黨員的同志面對如此猖狂肆虐的疫情,他們同樣表現出了疾控人的大無畏精神,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們同心協力,不畏艱險,不懼困難,不論白天或黑夜,不論風雪還是嚴寒,不計報酬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把每一趟列車每一個角落消毒徹底放在第一位,消滅病毒、讓病毒無處藏身是他們最最關心的事。防護服下汗水溼透了衣衫,等結束消毒工作,走在回單位的路途上,汗水變得冰冷,疲憊的他們以顫抖來取暖——這是他們互相逗樂的話語。
一天之中多趟列車的消毒工作讓他們頻繁的往來於車站和單位之間,穿上密閉不透氣的防護服,分不清性別更看不出你是誰,只要一踏上戰場,他們就是戰士,近二十斤的消毒桶是他們的武器,殺滅病原體是他們心中最迫切的願望。在一次給K42次列車消毒的時候,保潔人員聽消毒人員說話知道了消毒的還有女同志,保潔人員問她們說,你們兩個媳婦子(當地方言)消這麼多車,能提得動嗎?她們感動中有驕傲,為了打贏這場阻擊戰,提得動一定提得動!
等最後一趟車消毒結束已是晚上一點多了,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單位做完後續工作,初四這一天的消毒任務圓滿完成了。回到家倒頭就能入睡,香甜的睡夢中明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其實他們也都是平凡的人,都有各自的煩惱和悲傷,但災難來臨,他們是黨員,他們是疾控工作者,他們就要毫不退縮的守護該守護的,面對該面對的。
有的時候,事情就是那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正如「墨菲定律」,最怕發生什麼就越是容易發生什麼。和大年初二凌晨的情況相似,大年初五凌晨00:44分,疫情值班室接到電話,西安到嘉峪關南的D2673次動車上又有一位發熱病人下交,至嘉峪關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治,我們的任務依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嘉峪關南進行列車和車站的消毒。我們的站長和另一位消毒組成員冒著西北戈壁砭人肌骨的嚴寒抵達嘉峪關南站對發熱病人所在的車廂和車站進行了徹底的消毒。噴霧器的噴頭凍住了,他們只能找熱水融化,怕消毒留死角,他們有時甚至要半蹲半跪作業。當他們結束工作回到單位時已是凌晨五點了,24小時疫情值班的同志一邊守候著電話,一邊等待著消毒人員的歸來,他們雖不用出動到抗疫第一線,但持續的熬夜已讓剛做完心臟手術不久的一位同事有些力不從心了。
在蘭州局管內嘉峪關鐵路疾控站管轄區域點多線長。東自臨澤西至敦煌一千兩百多公裡的鐵路線上,有十多個車站的疫情防控工作要進行檢查指導。大年初三從嘉峪關出發,兩位同志一個車站一車站細心指導,不會的手把手教,不明白的一遍又一遍給講解。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跑完各站,他們倒了一趟又一趟車,來不及吃飯,他們就把兩頓飯合為一頓,沒有吃飯的地方,他們自帶方便食品。就這樣克服困難,馬不停蹄,初六這天他們終於順利走完了所有車站,於中午安全返回了嘉峪關。正如他們出發時所說,危難時刻、緊要關頭,戰鬥在最前沿才是一個疾控人應有的姿態。
自年前投身疫情抗擊的那一刻至今,一件件一幕幕讓人動容、令人淚目的瞬間和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只是嘉峪關疾控站春節七天的一小部分。疫情來臨時,逆行而上是我們職責,挺身而出是我們使命,我們每一個疾控人都是堅強勇敢的戰鬥者。不論是排除困難堅守在嘉峪關抗擊疫情的每一個人,還是信心滿懷奔赴蘭州和天水支援的六位同志,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既然從事了這份沉甸甸的事業,當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我們就該為這份神聖的事業竭盡全能!有的人以站為家,有的人不顧個人安危投身疫情防控,有的人帶病上崗,有的人半夜兩三點從家裡出發,有的人為了防控疫情把孩子送到外地父母家,有的人夫妻兩地不能相聚,有的人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有的人披星戴月兩頭不見太陽……,不管他(她)的真實姓名是什麼,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蘭鐵疾控人!我們為此驕傲,我們為此自豪,平凡的我們也許不能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我們可以堅定的守護疾控人的信念!
西北戈壁的風已不是那麼凌厲和刺骨了,節氣已到立春,迎面而來的風已有了幾份暖意。我們的隊伍有經過十七年前「非典」、具備抗疫經驗的老防疫,也有朝氣蓬勃的青年疾控人。相信,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支持和關心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經過沉著冷靜的應戰,科學有序的防控,疫情結束的日子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到那時,我們相約去武漢看櫻花,看她豔若雲霞的絢爛,看她落英滿地的繽紛。
作者:楊靜
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
嘉峪關市作協會員
審核:陳威
編輯:謝維娜
來源:嘉峪關市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