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離不開的幾種吃食,肉餡裡的美味,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味兒

2020-10-06 北京城old

在咱北京的傳統美食當中,以肉餡兒為主的吃食不在少數,今兒咱就聊聊老北京肉餡兒的美味!

肉餡兒許三多,門釘肉餅

包子,餃子,餡餅,餛飩,這幾個吃食都有共同一個特點,都是帶餡兒的吃食,往往一說到餡兒,北京人頭一個就能門釘肉餅,它還有一外號叫許三多,門釘肉餅一直都傳承著老北京的製作水準,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許三多

原材料多,包製的規矩多,體重身高要求多,它的材料有牛胸肉,分為肥瘦兩種,雞湯以及黃醬,剩下的就是各種調味料,這些料都是做門釘肉餅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對牛肉的要求特別高,因為門釘肉餅的主料就是牛肉,所以老北京人用的都是牛胸肉,口感不柴,而且還肥瘦相間


而其它的調味料是給牛肉增色的,而且是各司其職,比方說胡椒麵兒和薑末是提鮮去腥的,黃醬和老抽則是上色用的,丁香小茴香是為了保鮮提味兒的,肉餡兒攪拌完以後,還要放到冰箱裡冷藏二十四小時,為的就是包的時候好揣餡兒

揣餡兒也有不少講究,如果揣餡兒揣不好的話,在包的過程當中容易漏,因為皮兒揣的不一樣厚,所以揣餡兒一定要揣足,這樣就達到它的標準份量,也就是六錢面,一兩餡兒,過去在老北京館子裡包餡兒的時候旁邊都有一秤,為的就是稱重,差一點都不行,這就是規矩誰都不能改

老北京的門釘肉餅講究趁熱吃,涼了的話牛油就都凝上了,吃起來會覺得糊嘴,再好的門釘肉餅也得被糟踐了

肉末燒餅

砂鍋居北京人都知道,這是一家以賣砂鍋白肉著稱的老字號,砂鍋居的幾道鎮店名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跟皇家沾親帶故,除了大夥比較熟悉的砂鍋白肉,還有一個就是肉末燒餅,據說過去這是慈禧夢著的一道吃食

肉末燒餅曾是清朝宮廷的一道御膳,傳說是因為慈禧做了一夢,夢中吃著了夾著肉末兒的燒餅,誰承想第二天早清兒在她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這事兒的時候,宮廷御廚趙永壽就把研製的肉末兒燒餅送到了慈禧跟前,老佛爺美夢成真,那叫一個美

肉末燒餅時至今日一直被譽為北京小吃中的精品,跟其它帶餡兒的吃食比起來,肉末燒餅從選料到製作都透著一股子單純勁兒,主料不多,大肉,黃醬,馬蹄兒,冬筍,辣椒,之所以材料用的少是因為為了考驗大肉的純味兒

而砂鍋居用的大肉是前腿精肉,肥瘦適中,而且肉比較有勁兒,在炒制的過程當中肥肉化成油水包裹在瘦肉上,肉末兒的口感會特別香醇,而原材料裡的辣椒,冬筍,馬蹄兒起到的是去腥和爽口的作用

在溥傑媳婦兒寫的《食在宮廷》中有很多關於肉末燒餅的記載『在燒餅中加的肉末兒是將豬肉切成末兒,青豆洗淨切成末兒,再拌上蔥薑末兒一併在鍋裡炒熟加醬油調製而成』

而砂鍋居的肉末燒餅沒有青豆,反而多了馬蹄兒和冬筍,豬肉末兒加青豆是傳統做法,而之所以要加入馬蹄兒和冬筍是因周總理在北海仿膳時提出來的,因為馬蹄既是水果還可以做菜,關鍵從爽口的功能上來說馬蹄和冬筍都更勝一籌

於是打那個時候開始,北京城的肉末燒餅就都以豬肉,馬蹄,冬筍為主料了,現如今有些飯館的肉末燒餅還放了香菜,其實這反而會遮蓋大肉的香味兒,所以相比之下,砂鍋居的肉末燒餅還是可圈可點的

包子餡兒

據說在咱北京,人們每天吃包子的數量總和不下數十萬,在如此規模的包子大軍之中不包括所謂的狗不理和打著老北京字號的那些包子,其實在每個北京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個兒認為不錯的地兒,比方西四包子,牛街包子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慶豐包子感覺沒什麼可說的,不難吃,但也絕對沒網上傳的那麼懸

所謂的包子其實就是用麵包上的餡兒料蒸熟的一種麵食,包子早在巍晉時期就出現的時候一直和饅頭倆字兒混淆不清,晉代束皙《餅賦》中說出春的時候宴會上宜社『曼頭』這兒所說的『曼頭』其實就是包子,至於包子這個名稱是從宋代開始叫起來的

包子之所以能在北京紮根兒上千年,這裡邊餡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餃子

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從古至今餃子對於北京人來說不光是傳統吃食的典型代表還象徵著合家團圓,所以特別招人喜歡,自打餃子遭到重視的那天起,人們一直都對餃子餡兒進行著不斷的開發,以至於有很多怪餡兒充斥於市

比方說魚肉的,野菜餡兒的餃子等等,這些餡兒料說起來也就那麼回事,其實這很老北京炸醬麵一樣,只有北京人自個兒家做的好,甭管上哪吃都做不出家的味道,當然了,也沒有多少北京人專程出門兒找地兒吃餃子的

因為無論從原材料的選擇再到製作,外面賣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如老北京人做的講究,北京人拌餡兒講究一個鮮字,第一個『鮮』就是現和餡兒,現吃現包,而外面的餃子就很難說了,能吃著所謂的速凍水餃就算不錯的了


更何況咱北京人吃餡兒講究現包現吃,來瓣兒蒜,來一二dei子就著,那叫一個地道,總之還是那句話,老北京絕大部分吃食還是老北京人做的地道,別的地兒它放再多東西也出不來那個味兒,只有北京人才能做出正宗北京味兒來!本文由北京城oid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北京城oidschool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老北京人冬天離不開的10種吃食
    老北京人對於吃總有自己獨到的講究並不是說一定要吃的多好多貴只是在追求傳統的老味道……一到了冬天北京人總有一些絕對離不開的吃食好像天氣一冷,就一定要吃到這幾樣!!不然這個冬天就像是白過了一樣……不知道這樣對吃的「執念」你有過幾個呢?!
  • 北京冬天的絕配,永遠藏在老北京人生活裡!
    有人說,北京的冬天是白菜味兒的,也有人說是烤白薯味兒和糖炒慄子味兒的。 不過北京的路邊兒冬天還有幾縷煙兒,也有北京冬天的「天仙配」。
  • 北京人離不開的「41樣兒」
    >出鍋切一下就能開吃了不過這餅菜的結合倒有點像「老北京披薩」吃完了跟熟人打招呼就得注意點距離了...這味兒絕了! 8.炒餅 9.麻醬燒餅咬上一口剛出爐的麻醬燒餅麻醬的香氣配上外酥裡嫩的麵餅,完美! 12.褡褳火燒裝好餡後的火燒下鍋煎至表皮金黃金黃焦脆的表皮配上嫩香的肉餡這口感就讓人慾罷不能再來一碗小米粥,吃完甭提多美了 13.糖油餅兒糖油餅堪稱北京人民的早點之光先緊著糖多的深色地帶吃
  • 鮮有人知的老北京味兒,不是北京烤鴨,除了老北京人沒有遊客知道
    旅行,不僅僅是慢條斯理,也可以是過府衝州;喜歡出去旅行的人,一般都喜歡美食;很多到北京旅遊的朋友提起美食,一定都會想起來北京烤鴨,當然北京烤鴨尤其是全聚德這個老字號的北京烤鴨,可以說是很多人印象中老北京的味道;其實,除了北京烤鴨,老北京還有一種烤肉味,值得所有到北京人和到北京旅遊的人回憶
  • 夏天吃碗什麼面才過癮?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今兒夏至,吃碗什麼面才過癮!  北京人看似慵懶、隨性,其實充滿著想像力和實幹力,這複雜矛盾的性格都體現在這一碗麵裡。  夏至吃冷麵  說來奇怪,北京人對原產自千裡之外的延吉冷麵,很是情有獨鍾,前陣子,金正恩在板門店會見文在寅時帶去的平壤玉流館冷麵,愛吃冷麵這一口兒的北京人一定不會陌生。
  • 吃烤鴨鴨頭鴨尾必須裝小碟子裡,卻不為吃,這規矩只老北京才知道
    《京味兒》所記錄的,是那些唯有北京才有的,最地道的北京滋味。作者坦言,這本書中所要傳達的,並不僅是這些吃食的正宗做法和吃法,甚至也不只是那些已經和正在消逝的京城的字號、規矩、實誠和雅致,更有一種北京人所特有的生活態度、為人處事的方式,它們構成了地道的京味兒文化。
  • 記憶裡的味道,老北京人的家常菜,京味兒醬茄子百吃不厭
    說起老北京醬茄子北京人都不陌生,打小兒就吃老家兒做的可以說是百吃不厭,可能有些朋友就納悶兒了,說這醬茄子別的城市也有,會做飯的人其實都會做醬茄子,怎麼北京人的醬茄子就特殊了呢?    它是一道大眾菜不假,但老北京人做得醬茄子並非像網上菜單裡說得那麼簡單,因為它背後有不少講究,所以今兒個就跟大伙兒聊聊老北京人餐桌上的吃食,京味兒醬茄子
  • 最地道的幾款老北京菜,真正吃過的,才算真正的北京人兒
    今天說的是最地道的幾款老北京菜,真正吃過的,才算真正的北京人兒的事情。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這是一個國際化的大城市。經濟、科技發達,文化繁榮。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想在北京打拼出一片天地。作為中國標誌性的大城市,在美食這方面他也是絲毫不遜色。北京存在了幾百年,各種各樣的美食竟然是層出不窮。這對於真正的北京人來說,最地道的北京老菜都是非常喜歡的。
  • 老北京的那個味兒:香盛齋熟食北京烤鴨
    一首廣為流傳、版本眾多、年代卻難以追溯的京城兒歌,仿佛讓人回到物質生活還並不豐裕的童年。那時想要嘗到北京烤鴨,可能不只是逢年過節就能夠實現的。說來也怪,老北京特產美食數不勝數,但是真能做到全國老百姓家喻戶曉脫口而出的,也只有北京烤鴨這獨一份兒。現在生活好了,交通也便利,每年北京往來遊客是過億的天文數字,而人人肯定都得嘗一次北京烤鴨。
  • 最地道的5款老北京菜,全都吃過的,才算真正的北京人兒!
    說到我們中國飲食文化,有一句諺語說「南方甜,北方鹹,東方酸,西方辣」,這句話不僅涵蓋了我國東、西、南、北四個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而且突出了不同地區的差異。不過今天要給大家就是老北京人的地道菜了,全都吃過的,才算真正的北京人兒,一起來對號入座吧。
  • 這幾道北京春季家常菜,每一個老北京人家中必備
    香椿這東西,愛的人愛之入骨,討厭的人又避之不及。但不管怎樣,它都是北京人記憶中一道獨特的美食。    糊餅可是老北京家家津津樂道、個個拿手的,翠綠的韭菜、金黃的炒雞蛋、白色的蝦皮拌在一起,蓋在和好的玉米面薄餅上,是清理腸胃的一道吃食。
  • 老北京人喜歡的這些吃食,星級大飯店未必能做好
    老北京都知道是火燒夾油餅,在配上點鹹菜絲,那味道簡直美極了,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種獨特吃法兒。好多北京人打小就這麼吃,在北京人眼中這是標配。  剛出爐的大火燒夾著油餅,火燒又吸走油餅多餘的油滑,口感上火燒本來的外焦裡嫩變成了外焦裡嫩裡裡酥,再加上淡淡的面香配合油餅的油脂味,既能讓你嘗出各自獨立的味道,又能組合出新的花樣。
  • 北京美食街只知道簋街?旁邊的北新橋才是地道的北京味兒
    提到北京美食去哪吃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簋街。沒錯,簋街確實是一個很火的地方。永遠排隊的胡大,分店一條街上開出了兩位數,足以見得這裡的火爆和人氣。不過想要吃日常的北京味兒,旁邊的北新橋才是首選。接地氣的老北京美食,日常吃的胡同小館兒簋街迎著大街,人流熙熙攘攘。
  • 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吃食,吃貨必備指南
    碗裡的麵茶和麻醬一起流到碗邊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又是麵茶,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味道。這絕對是門藝術,非老北京人不可得。麵茶吃法有它的特色,但是作為現代人不一定非要按照老法子去做、去吃,東西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能做出好味道符合現代人喜歡的味道,什麼時候它都不會過時。
  • 這些才是北京人的家常便飯
    老北京人對麵食的喜愛人盡皆知您要是對老北京人一提麵食這倆字他都得流口水別看麵食就倆字,北京人都能給它玩出花兒來蒸、炸、炒、煮、烤...做法可謂五花八門今兒個,咱就聊聊老北京的麵食
  • 不靠賣相兒的京味小吃,老北京人都離不開它們,地道講究
    不靠賣相兒為生的老北京吃食,沒吃過的人都不拿正眼兒看它,但卻有所不知這些賣相不好看的老北京吃食都是既營養又健康的美味佳餚,首先要說的就是老北京麻豆腐,色香味形器名,這六點是大伙兒品嘗美食的最基本要求,尤其是一道菜品的賣相好不好看,有時候直接會影響吃主們的點擊率,其實好看和好吃完全是兩碼事兒
  • 北京人過日子離不開的50樣兒吃食!也太香了吧。。。
    離不開的麵條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的主食就是麵條    24.水疙瘩  這也是北京人的「看家菜」  切絲兒吃,切成片夾著吃都成  漬酸菜  吃膩了鹹菜,咱偶爾也來頓酸的  胡同裡最常見的大缸就是用來漬酸菜的  酸菜的原料也就是咱們北京人熟悉的白菜
  • 這些才是北京人的家常便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早知道,ID:ibeijinger】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老北京人對麵食的喜愛人盡皆知您要是對老北京人一提麵食這倆字門釘肉餅這門丁肉餅可是當年慈禧最愛的吃食兩面金黃的麵餅配上鮮嫩的餡兒咬上一口外焦裡嫩,還伴有濃鬱的湯汁吃完以後,肉香能在唇齒間殘留許久
  • 北京人離不開的26樣兒,竟然是它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豐臺,ID:dafengta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要說咱北京的吃食可真不少,即使在以前,沒有什麼大魚大肉,老北京人依然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解饞美食回家給它清洗後,用油那麼一炸,吃上一口全是高蛋白!豆汁兒最有名的北京小吃非它莫屬了吧?一般人還真喝不慣這個味兒!糊鍋巴別看是糊鍋巴,但是是真美味啊!
  • 這4種食物是北京「窮人」才吃的,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的老北京人
    這4種食物是北京「窮人」才吃的,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的老北京人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有去過,但是,相信想去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畢竟北京在我們國家算是一個經濟排名超前的地方,小編我就一直都想去一次,畢竟也是充滿著信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