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匯集20餘國參展商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首屆中國西柳國際棉服採購節·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會。 沈殿成 攝

中新網鞍山9月27日電 (沈殿成)遼寧省海城市西柳在中國服裝界大名鼎鼎。中國改革開放後,在南方有義烏人靠「雞毛換糖」換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在北方有海城人靠「一條褲子」闖出了「衣飾天下」的服裝大市場。9月27日,「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首屆中國西柳國際棉服採購節·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會」在西柳市場揭幕。

參展商、經銷商和採購商聚西柳。 沈殿成 攝

本次活動由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東協加六國貿易促進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市場學會、遼寧省貿促會主辦。這是繼2017年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之後,海城西柳第二次舉辦的旨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市場採購貿易引領區域經濟全面開放的專業盛會。國家、省市行業主管部門、商協會貿易組織、省內科研院校相關領導,來自俄羅斯、蒙古國、中亞、東協10+6等20餘個國家1200多家參展商、經銷商和採購商,齊聚西柳共襄交易會盛舉。

海城集世界菱鎂之都、滑石之鄉、東北商貿名城和遼南交通樞紐等眾多殊榮於一身。海城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張靚麗名片,已成為聞名遐邇的市場商貿名城和紡織服裝重鎮。站在西柳市場集群轉型升級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海城經濟開發區制定實施了補齊做強產業鏈前端,大力發展紡織服裝小商品生產加工產業集群;做精做優產業鏈中端,著力提升西柳北派服飾品牌影響力和地產品質量標準;暢通做活產業鏈末端,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推進市場內貿外貿結合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

匯集各式進口商品。 沈殿成 攝

到目前,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遼寧西柳電子商務產業園、海城宏基工業城等重點項目建成運營,大連海關西柳市場集群監管場所即將通關運行,西柳國際物流園區開工建設,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持續開展「絲綢之路·西柳驛站」貿易拓展系列活動,先後在二連浩特、烏蘭巴託、赤塔、伊爾庫茨克建立5個西柳分市場,全面打通「海蒙俄歐」「海新亞歐」和東協「10+6」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商貿物流通道。2017年,西柳市場集群交易額630億元,其中外貿出口供貨額實現70億元。

海城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城專業市場轉型升級,需要品牌的孵化、涵養和培育。圍繞打造北派服飾區域品牌,海城西柳先後舉辦北派服飾質量萬裡行、北派服飾設計師大賽、「中國男褲看西柳」等一系列大型宣傳推介活動,聯合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校企聯盟等專業機構成立西柳北派服飾設計交易中心,引導地產企業質量、品牌、標準、信譽「四位一體」發展,粗獷豪放、簡約時尚、服務大眾的「西柳·中國北派服飾」越來越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其中褲裝、棉服、時尚女裝、大碼女裝等主打品類成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西柳先後獲得中國褲業名鎮、中國棉服名鎮、中國北派服飾時尚創意服務基地、中國東北服裝採購基地和全國首批智慧財產權規範化培育市場等榮譽稱號。

據介紹,本次交易會將持續4天,期間將舉行11項經貿洽談活動,還將舉辦連續2場的2018西柳北派服飾流行趨勢發布會,通過模特走秀表演精彩詮釋「北派服飾」的品牌理念、文化元素、時尚潮流和國際風範,為北派服飾贏取巨大商機。(完)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
    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會即將啟幕 作者:徐天宇 2018-09-21 13:13   來源:千山晚報
  • 2017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開幕
    此次貿易洽談會是由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中國貿促會、中國·二連浩特「中蒙俄」經貿洽談會組委會支持,中國市場學會、中國商品市場外貿發展戰略合作聯盟、海城市西柳市場建管會主辦的。這是海城轉身向「海」打通「中蒙俄歐」物流大通道,加速專業市場內外貿融合發展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也是海城誠邀四海商賈,以「包容開放、合作共贏」新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偉大事業並分享成功喜悅的一件盛事。
  • 加速融合發展 海城西柳力爭3年打造千億級市場產業集群
    人民網瀋陽10月16日電 (王斯文)今日上午,2019中國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海城開幕。據了解,這是繼2017年、2018年中國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之後,海城西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加速市場轉型升級的又一次專業盛會。
  • 遼寧海城西柳:小鎮做出大產業
    加速市場集群建設,為西柳發展築牢生存之根  市場是西柳立鎮之本,也是西柳乃至海城百姓生存之根。西柳市場的發展得益於海城作為改革開放先導區的政策先發優勢,經歷了單一期、擴張期和融合期三個階段。  目前,西柳專業市場集群總佔地45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西柳服裝市場、西柳中國商貿城、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遼寧西柳電商產業園、春雷商城、巨倫商城、榮寬商城、誠信商城等8個單體市場和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及兩大物流園區。共設攤位2.28萬個,現營業攤位1.2萬個,主營40大類2萬餘種商品,共有從業人員2.3萬人,日客流量6-8萬人。
  • 遼寧海城西柳:傳承改革基因 破解發展難題
    遼寧省海城西柳服裝市場曾是全國三大服裝批發市場之一,是靠吃改革飯發展起來的。面對近些年被南方服裝市場超越的現實,西柳鎮黨委認識到,新時代西柳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傳承改革基因,大膽試、大膽闖,走出一條發展新路。
  • 遼寧海城西柳市場開市 嚴把防線有序恢復秩序
    中國網3月2日訊:受疫情影響,在經歷了將近40天的休市期後,3月1日,素有衣飾天下之稱的遼寧省海城市西柳服裝專業市場正式開市。西柳專業市場集群共設商鋪22759個,其中營業商鋪12065個,從業人員2萬餘人。
  • 遼寧的海城沒有海,但這裡一座大石棚,可證明此地曾被海浪衝刷過
    海城,隸屬遼寧省鞍山市,位於遼東半島腹地。海城是一個沒有海的城,這裡相傳是退海之地。公元925年,遼滅渤海國,隨後遷渤海國移民到此地,取渤海意蘊稱之為海州。清順治年間改為海城,至今。海城是東北乃至全國經貿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從默默無聞的縣級城市,如今躋身於世界發展前沿。
  • 開門賠錢,關門更沒出路 「義烏模式」為何海城失靈
    豈料,這艘義烏市場「新航母」卻擱淺了。開業3年多,市場交易冷清、商鋪大量空置,蕭條景象遠超各方預期。義烏商城集團財報披露,海城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海城公司)虧損嚴重:截至今年6月底,負債總額27.29億元,3年營業總收入140萬元,連支付一年利息的零頭都不夠。
  •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邁入「換代期」
    海城的鎂礦石、岫巖的玉石、鞍山的鐵礦石……這些商品,如今都可以掛到東北商品交易中心進行線上銷售,在全世界尋找買主。東北商品交易中心是東北首家綜合類現貨商品交易平臺,本月7日在鞍山開市,今後有望爭奪一些區域性礦產資源全球範圍內交易的價格話語權。此外,2014(第五屆)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同期舉行。
  • 天津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人去樓空」
    昨日有一位投資者急匆匆地向證券時報記者報料說,天津保稅區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人去樓空」。與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轉正」,以及天津文交所的股權重組相比,天津保稅區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人去樓空」是一個接近「消亡」的信號,對此有部分投資者情緒緊張,懷疑老闆跑路。天津保稅區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是天津市數十個交易場所中的一家。
  •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即將投入使用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圖為項目外觀。黃花綜保區供圖。)  星辰在線12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 通訊員 李丹 劉塑琪)目前,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內部裝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即將投入使用。據介紹,該交易中心將打造成中部地區最大的跨境電商O2O線下自提體驗中心。
  • 鞍山市公安局海城市局西柳派出所事跡材料
    海城市局西柳派出所現有警力31人,派出所轄區面積64.12平方公裡,有聞名全國的西柳服裝批發市場及東北對大的西柳物流園區。下轄14個行政村(社區),常住人口44208人,暫住人口21139人,寄住人口5963人。
  •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30年簡史(五)
    2010年,被稱為「國六條」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範工作指導意見》發布,由此開始了對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的第三輪整頓。作為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平臺最密集的地方,山東自然是本次整肅風暴的第一站。
  • 38國萬餘種商品亮相青島東亞商品展 海水稻受關注
    38國萬餘種商品亮相青島東亞商品展 海水稻受關注 2017-09-9月6日,東亞商品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東亞會展中心隆重舉辦,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0餘種商品集中亮相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船舶製造、軟體服務、通信電子、醫療衛生等十二大行業,海工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再生能源、家居用品、紡織服裝等300餘個類別。
  • 第九屆武陵山商品交易博覽會開幕 15個項目落地近70億
    第九屆武陵山商品交易博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微電影文化藝術節開幕式。秀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今(26日),第九屆武陵山商品交易博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在秀山武陵現代物流園區民生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幕。本屆盛會圍繞「電商助力消費扶貧」,囊括各大主題展會、賽事以及特色文旅活動,展出的武陵山區特色農產品、電商產品以及各專業市場商品等,充分展現了武陵山區獨特的少數民族經濟文化魅力,吸引眾多市民觀賽逛展,掀起一波消費熱潮。
  •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30年簡史(十一)
    10月19日,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開業。在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工作的持續高壓下,整個行業進入了「冰封期」。由香港交易所在深圳設立的前海聯合交易中心正式開業,對行業來說意義非凡,它可以看作是倫敦金屬交易所在國內市場的一種延伸。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設立前海交易中心有助於加快中國大宗商品市場國際化的進程,真正實現國際大宗商品定價的東移。
  • 廣西憑祥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正式啟動 首批商品順利通關
    據了解,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是指在經認定的市場集聚區採購商品,單票報關單的貨值最高限額為15萬美元以下,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辦理出口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落地,是廣西發展外貿的又一重大機遇,隨著市場採購模式的進行,憑祥口岸的作用和亮點會更加明顯。
  • 中國·東協博覽會鞍山海城拿回大訂單
    展會期間,海城市共發放《海城市優質特色農產品》宣傳畫冊和《海城市明星加工企業》宣傳冊200份;兩家參展企業展示了海城特產南果梨和南果梨白蘭地酒、廣盛山楂系列食品,參展商品得到了國家農業部、遼寧省農委領導及廣大參展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吸引了國內外經銷商洽談合作業務,與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經銷商達成合作貿易共識,預計展會合作貿易額達1400萬元。
  • 優質進口商品參展商推介
    其中,綜合展區設置國家館、跨境電商及國際貿易服務商、進口商品市場、跨境電商園區、綜合保稅園區等。中東歐之家、立陶宛國家館、威海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溫州進口食品協會、臨沂進口商品城、臨沂綜合保稅區、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義烏進口商品館、韓國軍浦館、北馬其頓館、進口源頭企業聯盟展團、特優品供應鏈等優質國家館和優質參展團體將組團參展,其中,中東歐之家、威海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義烏進口商品館、北馬其頓館、進口源頭企業聯盟展團為首次亮相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