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首屆中國西柳國際棉服採購節·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會。 沈殿成 攝
中新網鞍山9月27日電 (沈殿成)遼寧省海城市西柳在中國服裝界大名鼎鼎。中國改革開放後,在南方有義烏人靠「雞毛換糖」換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在北方有海城人靠「一條褲子」闖出了「衣飾天下」的服裝大市場。9月27日,「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首屆中國西柳國際棉服採購節·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會」在西柳市場揭幕。
參展商、經銷商和採購商聚西柳。 沈殿成 攝
本次活動由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東協加六國貿易促進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市場學會、遼寧省貿促會主辦。這是繼2017年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之後,海城西柳第二次舉辦的旨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市場採購貿易引領區域經濟全面開放的專業盛會。國家、省市行業主管部門、商協會貿易組織、省內科研院校相關領導,來自俄羅斯、蒙古國、中亞、東協10+6等20餘個國家1200多家參展商、經銷商和採購商,齊聚西柳共襄交易會盛舉。
海城集世界菱鎂之都、滑石之鄉、東北商貿名城和遼南交通樞紐等眾多殊榮於一身。海城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張靚麗名片,已成為聞名遐邇的市場商貿名城和紡織服裝重鎮。站在西柳市場集群轉型升級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海城經濟開發區制定實施了補齊做強產業鏈前端,大力發展紡織服裝小商品生產加工產業集群;做精做優產業鏈中端,著力提升西柳北派服飾品牌影響力和地產品質量標準;暢通做活產業鏈末端,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推進市場內貿外貿結合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
匯集各式進口商品。 沈殿成 攝
到目前,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遼寧西柳電子商務產業園、海城宏基工業城等重點項目建成運營,大連海關西柳市場集群監管場所即將通關運行,西柳國際物流園區開工建設,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持續開展「絲綢之路·西柳驛站」貿易拓展系列活動,先後在二連浩特、烏蘭巴託、赤塔、伊爾庫茨克建立5個西柳分市場,全面打通「海蒙俄歐」「海新亞歐」和東協「10+6」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商貿物流通道。2017年,西柳市場集群交易額630億元,其中外貿出口供貨額實現70億元。
海城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城專業市場轉型升級,需要品牌的孵化、涵養和培育。圍繞打造北派服飾區域品牌,海城西柳先後舉辦北派服飾質量萬裡行、北派服飾設計師大賽、「中國男褲看西柳」等一系列大型宣傳推介活動,聯合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校企聯盟等專業機構成立西柳北派服飾設計交易中心,引導地產企業質量、品牌、標準、信譽「四位一體」發展,粗獷豪放、簡約時尚、服務大眾的「西柳·中國北派服飾」越來越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其中褲裝、棉服、時尚女裝、大碼女裝等主打品類成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西柳先後獲得中國褲業名鎮、中國棉服名鎮、中國北派服飾時尚創意服務基地、中國東北服裝採購基地和全國首批智慧財產權規範化培育市場等榮譽稱號。
據介紹,本次交易會將持續4天,期間將舉行11項經貿洽談活動,還將舉辦連續2場的2018西柳北派服飾流行趨勢發布會,通過模特走秀表演精彩詮釋「北派服飾」的品牌理念、文化元素、時尚潮流和國際風範,為北派服飾贏取巨大商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