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海城西柳:小鎮做出大產業

2020-12-16 經濟參考網

  五一長假過後,在遼寧省鞍山海城市西柳鎮,南來北往的商戶和川流不息的運輸車輛讓西柳服裝專業市場又熱鬧起來。西柳鎮地處遼南沿海連接東北內陸的關鍵節點,位於瀋陽、大連、營口三個自貿試驗區輻射中心,是北方「一帶一路」跨亞歐大陸橋「遼蒙歐」「遼滿歐」大通道上的重要門戶。西柳因市而興、因商而立,是享譽全國的商貿名鎮,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國家特色小鎮、中國褲業名鎮、中國棉服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宜居示範小鎮等榮譽稱號。

  海城市西柳鎮黨委書記趙洪海介紹說,西柳鎮總面積64.12平方公裡,現轄14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2萬人,日流動人口8-10萬人。2017年,西柳鎮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服裝特色小鎮,2019年,市場集群交易額達830億元,線上交易額達100億元。

  近年來,西柳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市場集群為生存之根,以產業發展為生命之魂,以拓展外貿為動力之源,以改善民生為發展之本,加速市場轉型升級,做強產業項目支撐,全面拓展國際貿易,統籌推進城鄉建設,特色小鎮聲名遠播,買賣做到了印度、俄羅斯、匈牙利、波蘭和蒙古。

  加速市場集群建設,為西柳發展築牢生存之根

  市場是西柳立鎮之本,也是西柳乃至海城百姓生存之根。西柳市場的發展得益於海城作為改革開放先導區的政策先發優勢,經歷了單一期、擴張期和融合期三個階段。1985年——1993年,西柳市場位於西柳政府路東側簡陋的露天市場裡,「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髒亂環境令業戶和客商苦不堪言,雖經3次原地擴建,但攤位數量仍無法滿足需求。1994年,西柳鎮自籌資金上億元,建成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攤位總量8663個的二層棚蓋式結構的西柳服裝市場。

  2010年——2016年,海城市西柳鎮加速推進專業市場集群建設,以瀋大高速西柳段為軸,規劃建成總佔地450萬平方米的東、西兩大專業市場集群。2010年3月,總投資16億元、佔地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擁有商鋪4807個的西柳中國商貿城建成運營,這座國內單體規模最大、全亞洲設施環境一流的第六代高端市場,真正把西柳大市場引向了商品品牌化、營銷展貿化、市場商城化、商城集群化的全新發展階段;2016年9月,總投資34億元、佔地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擁有商鋪6000個的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一期項目啟動運營。同時,投資3.48億元的二期項目於今年4月15日開工奠基。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西柳鎮加快推進西柳市場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016年9月28日,總投資5億元、佔地5.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遼寧西柳電商產業園建成運營,入住企業55戶,服務商戶900餘家,培育各類淘寶戶1200餘戶。2018年10月,中國北方第一家千億級支付電商平臺——「西柳之星」正式上線運行。同時,西柳網商交易中心、阿里巴巴天貓優品、西柳跨境電商出口供應鏈等項目進展迅速,市場商戶網際網路應用率達60%以上,一季度線上交易額達24億元,同比增長15%。

  目前,西柳專業市場集群總佔地45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西柳服裝市場、西柳中國商貿城、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遼寧西柳電商產業園、春雷商城、巨倫商城、榮寬商城、誠信商城等8個單體市場和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及兩大物流園區。共設攤位2.28萬個,現營業攤位1.2萬個,主營40大類2萬餘種商品,共有從業人員2.3萬人,日客流量6-8萬人。

  做強產業項目支撐,為西柳發展凝聚生命之魂

  多年來,西柳鎮始終把「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聚經營,實現產業項目園區化管理」作為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嚴格落實「項目管家」制度,由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確保重點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產、早收益。他們全面落實「三塊地」改革政策,將改革發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於民。利用40萬平方米集體土地入市方式,建成遼寧西柳服裝創意設計加工產業園,主營業態包含服裝設計學校、產品展示、服裝加工等,目前上海晟合紡織、江蘇永通紡織、日本潤豐織造等11家中外企業入駐園區。

  他們堅持「一個導向」的理念,科學規劃建設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引導市場周邊企業迅速向園區集聚。先後投資2億元建成佔地3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44萬平方米的海城宏基工業城,打造「產城一體化、工商同步化、配套社會化、生活家庭化」的現代工業園區和樓宇經濟示範區,目前完成項目一期7.1萬平方米和二期4.4萬平方米的工業地產建設和銷售,進駐企業52家,擁有服裝加工設備8100臺,紡織印染設備5500臺,年化纖抽絲1.5萬噸,織染布匹1.7億米;2019年10月,投資6000萬元建成佔地2.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恆大紡織工業城,現入駐企業8家。

  截止目前,西柳境內有翔鷺化纖、超鵬服飾、宏泰紡織等規上企業10家,服裝加工、印染繡花、包裝熨燙等紡織服裝企業1141家,個體加工戶3100戶,年生產加工服裝1.3億件(套)。依託西柳專業市場,海城周邊有紡織服裝生產加工企業6800餘家,其中規上企業58家,褲裝生產加工企業2000餘家,棉服生產加工企業600餘家,年紡紗5.3萬噸,織布染整能力3.4億米,年產量8.6億件(套)。其中,褲裝年產量3.5億條,棉服年產量1.2億件,直接帶動全市周邊20餘萬人就業。2020年,全鎮在建續建項目30個,預計可實現固投18.13億元。

  海城市全力打響「一個品牌」,不斷強化品牌意識,持續開展「北派服飾萬裡行」、「西柳新銳服裝設計大賽」等品牌宣傳推介活動,與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院長潘力和法國法中設計師協會會長楊濤等國內外設計師多次溝通交流,圍繞推進西柳服裝設計交易中心、巴黎設計院項目、設計適應國際的服飾品牌進行深入研討。重點培育品質優良、價格適宜、全國知名的大眾品牌,推動產品從功能化向時尚化轉變,全方位、多角度推進西柳區域品牌和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市場。目前,西柳培育本土服裝名優企業100多家,引進外埠品牌2000多個,先後有寶琦威、聖蘭翔、古鐵騎士等47個自主品牌榮獲「中國成長型品牌」稱號,以褲裝、棉服、時尚女裝為代表的「西柳•北派服飾」區域品牌享譽全國。 

  全面拓展國際貿易,為西柳發展注入動力之源

  近年來,海城市西柳鎮積極參與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中國——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西柳橋頭堡優勢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他們打通外聯通道,先後在國內邊境口岸節點城市完成「驛站」布點30餘個;印度孟買、俄羅斯赤塔2個海外倉投入運營;蒙古烏蘭巴託西柳海外分市場全面建成啟動;俄羅斯145家海外營銷網絡運營態勢良好;莫斯科、聖彼得堡等82家銷售網點搭建成功;遼寧西柳紫竹進出口貿易公司成功在匈牙利、波蘭搭建銷售網點並組織生產兩國春裝訂單4萬件。

  他們著力激活展會經濟,先後組織17家企業參展125、126屆廣交會,交易總額748.6萬美元;組織21家企業參加第二屆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國外供貨商籤訂了總價值258萬美元的意向合約。西柳作為鞍山地區兩家之一經省商務廳批准舉辦展會的單位,成功舉辦 「2018、2019中國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兩次交易會累計達成訂單5800餘份,實現外貿供貨額4.2億元。

  與此同時他們爭創貿易試點,2018年4月,投資7.5億元建設佔地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的西柳中國國際物流園區,目前,總體工程已完成70%,預計今年11月末投入使用,現已招引企業26家,已有8家企業入駐園區經營。他們投資1.5億元建成佔地2.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的西柳海關監管場所,2018年7月11日經大連海關驗核通過,2019年7月2日,海城正昌工業公司價值5萬美元的貨物在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實現首票出口通關試運行。

  著力營造發展環境,為西柳發展穩固民生之基

  西柳鎮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全新打造優美、舒適、開放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和人口向西柳流動。他們在水環境治理上下大力氣,投資1.2億元的西柳生活汙水處理廠項目,從開工建設到穩定運行僅用時7個月,徹底根治了全鎮生活汙水直排汙染河流問題。他們在教育醫療上不斷加大投入,總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的北外遼校於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開設小學、初中、高中教育以及國際高中教育。目前總投資1.8億元、佔地12萬平方米的奧體會展中心主體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之中,是集體育競賽、培訓、健身、休閒、商務、會展、社交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功能區,預計明年該中心將全面投入使用。新建的西柳鎮衛生院主要開展婦幼保健、預防接種、公共衛生、疾病防控等工作。他們還在城鎮配套設施上做實功夫,圍繞智慧城市建設,計劃總投資2800萬元,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集智能交通停車、智能物流管理、智能社會綜合治理、智慧黨建、網上行政審批、線上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預計今年年底平臺初步搭建完成。(喬全順 王蘭 陳光明)

 

相關焦點

  • 遼寧海城西柳:傳承改革基因 破解發展難題
    遼寧省海城西柳服裝市場曾是全國三大服裝批發市場之一,是靠吃改革飯發展起來的。面對近些年被南方服裝市場超越的現實,西柳鎮黨委認識到,新時代西柳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傳承改革基因,大膽試、大膽闖,走出一條發展新路。
  • 2017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開幕
    9月22日,2017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在遼寧海城市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開幕。思路決定出路,海城著力推進專業市場集群向全產業鏈轉型升級發展。一是做全產業鏈前端,加速發展市場配套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承接江蘇常州和吳江等地產業轉移,規劃建設佔地1平方公裡的西柳紡織服裝工業園和起步區20萬平方米的感王印染工業園,補齊做強了紡織服裝產業鏈條。目前,海城及其周邊紡織、印染、服裝、箱包、小商品等各類加工企業和業戶達到1萬餘家,吸納和帶動省內外300餘萬人就業。
  • 加速融合發展 海城西柳力爭3年打造千億級市場產業集群
    人民網瀋陽10月16日電 (王斯文)今日上午,2019中國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海城開幕。據了解,這是繼2017年、2018年中國西柳市場進出口貿易洽談會之後,海城西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加速市場轉型升級的又一次專業盛會。
  • 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匯集20餘國參展商
    中國改革開放後,在南方有義烏人靠「雞毛換糖」換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在北方有海城人靠「一條褲子」闖出了「衣飾天下」的服裝大市場。9月27日,「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首屆中國西柳國際棉服採購節·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會」在西柳市場揭幕。參展商、經銷商和採購商聚西柳。
  • 遼寧海城西柳市場開市 嚴把防線有序恢復秩序
    中國網3月2日訊:受疫情影響,在經歷了將近40天的休市期後,3月1日,素有衣飾天下之稱的遼寧省海城市西柳服裝專業市場正式開市。西柳專業市場集群共設商鋪22759個,其中營業商鋪12065個,從業人員2萬餘人。
  • 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東協加六國特色商品展洽...
    日前,記者從海城市獲悉,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搶抓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的重大發展機遇,全面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促進西柳市場轉型升級和內外貿融合發展進程
  • 遼寧的海城沒有海,但這裡一座大石棚,可證明此地曾被海浪衝刷過
    這裡地處瀋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境內有9個高速公路出口,形成密布成網的陸路交通。海城境內的騰鰲機場可直飛北上廣等多個城市,緊鄰的營口港和鮁魚圈港也為海城提供了便捷的海上運輸交通。海城曾一度在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位居第十名,長期處於遼寧縣域經濟第一方陣領跑者角色,主要和瓦房店角逐第一。
  • 開門賠錢,關門更沒出路 「義烏模式」為何海城失靈
    2011年,他們與西柳商貿城合作舉辦貿易對接會,被視為南北兩大專業市場強強聯合的緣起。曾任海城公司副總經理的何雲飛回憶,當時之所以首選海城,一是西柳服裝市場全國聞名,商業氛圍濃;二是當地小商品相對匱乏,產品互補性強。早在2008年,海城市西柳市場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要領導,專程帶隊來義烏調研,並對「義烏模式」倍加推崇。
  • 鞍山海城旅遊第一鎮:「析木古鎮」
    海城一直東北縣域經濟發展的典範,雖然和遼寧大多數地區一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鎂礦和滑石礦,在國內外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有傳說稱當年是大石橋捷足先登搶在海城前面註冊了「鎂都」稱號,實際海城域內的鎂礦資源比大石橋還要多。
  • 遼寧海城市多措並舉構建「海蒙俄歐」貿易大通道
    兩個市場的成功運營為推動海城對外開放國際化之路向縱深延伸,擴大海城西柳服裝及相關產品在蒙古國及俄羅斯市場的佔有率奠定了基礎,也標誌著西柳市場在「西柳--二連浩特--烏蘭巴託--蘇赫巴託爾--烏蘭烏德--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莫斯科--歐洲」的「海蒙俄歐」貿易大通道建設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腳步。
  • 探秘:遼寧海城道源寺傳說 女性苦行僧堪比坐牢
    海城道源寺與海城大悲寺一樣,全體僧人持不捉金錢戒,僧人依照佛陀戒律終身不摸錢,不儲蓄。(圖片來源:光明網)(圖片來源:光明網)[原標題]:【探秘】遼寧海城道源寺傳說女性苦行僧堪比坐牢遼寧海城道源寺,是國內一所戒律嚴明的尼眾寺院。該寺院僧人全部為女性,僧團依止遼寧海城大悲寺修行,與大悲寺同為禪宗溈仰宗法脈。據報導,海城道源寺與海城大悲寺一樣,全體僧人持不捉金錢戒,僧人依照佛陀戒律終身不摸錢,不儲蓄。寺院無功德箱,不搞經營買賣。
  • 中國百強縣市,南果梨之鄉,張作霖家鄉,遼寧海城市
    西部平原由海城河、五道河衝積而成,山麓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多系丘陵漫崗。市全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0.4℃,降雨量721.3毫米,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海城市太子河、渾河、大遼河,縱橫南北;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楊柳河,八裡河橫貫東西。
  • 遼寧海城4.4級地震 地震影響哪些相關股票?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遼寧海城4.4級地震,12月19日02時39分在遼寧鞍山市海城市(北緯40.53度,東經123.04度)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概念股票有哪些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裡,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的破壞性地震。由於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
  • 遼寧海城西柳:整治再生資源環境發生「蝶變」
    近日,已持續2個多月的遼寧海城市西柳鎮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整治工作進入收官階段,全鎮200家成規模的收購站點全部清理完畢,全集中統一規範符合行業標準的常態化管理已啟動,鎮區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海城市西柳鎮服裝生產加工企業眾多,外來人員密集,多年來衍生出了寵大的廢品收購行業,成規模的收購站點近200家,種類包括廢鐵、布角、紙殼、舊塑料、舊橡膠及玻璃瓶等,這對西柳鎮人居環境、生態環保、消防安全帶來不小的影響和壓力,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治理整頓迫在眉睫。
  • 鞍山市公安局海城市局西柳派出所事跡材料
    海城市局西柳派出所現有警力31人,派出所轄區面積64.12平方公裡,有聞名全國的西柳服裝批發市場及東北對大的西柳物流園區。下轄14個行政村(社區),常住人口44208人,暫住人口21139人,寄住人口5963人。
  • 網曝遼寧海城大悲寺居士苦修生活如奴隸(組圖)
    2013年7月15日,遼寧海城,居士在大悲寺的苦修生活。    2013年8月22日消息,遼寧海城,近日,曾以清修苦行「不捉金錢」而聞名全國的遼寧大悲寺再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多名網友在多個著名網絡論壇發表文章,質疑大悲寺上下兩院的僧人表面清苦實際奢華,苦修有作秀之嫌,更有網友曝其自稱不捉金錢實則瘋狂斂錢,收受居士大量捐款。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
  • 「生態花海 梨韻澄州」|2020中國海城第二屆梨花藝術節盛大開幕
    為認真貫徹落實《鞍山市「春風行動六號工程」推動「四產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加快恢復海城文化旅遊市場,彌補疫情給文旅產業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深化城市活力建設,拉動海城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打響梨花藝術節這一靚麗的城市名片和特色節日品牌,提升全市文化軟實力,打造季節固態文化旅遊形態,繼續以「梨花為媒、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方式,促進多元化交流與合作,海城市政府決定於
  • 實拍遼寧海城山西會館,清代建築群保留至今,一股濃濃的古樸味道
    遼寧海城「山西會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海城縣誌》載:「關嶽廟又稱武廟,正殿三楹,後殿五楹,大門三楹,鐘樓、鼓樓各一,路南樂樓一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縣鄭繡建,後屢經晉商捐資修建後,作為山西會館……」雖然現存建築也是近些年修繕或恢復的,但還是一股濃濃的古樸味道,沒有商業味道,非常難得!
  • 遼寧名片尋訪錄縣區篇④從普通走向高端 全國1/4南果梨種在海城
    他繼續帶領全村的鄉親們組建種植合作社,共同打造海城的南果梨品牌,讓南果梨走出遼寧、走向世界。無數個像叢剛一樣的堅守者,使南果梨成為海城的一張靚麗名片,贏得了"中國南果梨產業第一縣(市)"的美譽。現在,南果梨作為海城特有的地域名片,已出口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走出國門,飄香海外。"現在只要提到南果梨,就能聯想到海城。正因為有無數個像叢剛這樣的堅守者,讓海城南果梨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都大受歡迎。"從事水果加工及貿易的劉徵說。
  • 關外旅遊第一古鎮:鞍山海城「牛莊古鎮」
    海城牛莊這個富裕的小鎮,因皮薄肉多的「牛莊餡餅」的而聞名全國(記得從前在南方讀大學那會,每次回家路過海城,都會特意吃上一頓)。那會還真是不知道牛莊還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文化沉澱的古鎮。依稀記得我還曾在歷史課本上看見過牛莊,好像那會營口海城一帶都叫作牛莊,是東北早期的開阜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