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過後,在遼寧省鞍山海城市西柳鎮,南來北往的商戶和川流不息的運輸車輛讓西柳服裝專業市場又熱鬧起來。西柳鎮地處遼南沿海連接東北內陸的關鍵節點,位於瀋陽、大連、營口三個自貿試驗區輻射中心,是北方「一帶一路」跨亞歐大陸橋「遼蒙歐」「遼滿歐」大通道上的重要門戶。西柳因市而興、因商而立,是享譽全國的商貿名鎮,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國家特色小鎮、中國褲業名鎮、中國棉服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宜居示範小鎮等榮譽稱號。
海城市西柳鎮黨委書記趙洪海介紹說,西柳鎮總面積64.12平方公裡,現轄14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2萬人,日流動人口8-10萬人。2017年,西柳鎮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服裝特色小鎮,2019年,市場集群交易額達830億元,線上交易額達100億元。
近年來,西柳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市場集群為生存之根,以產業發展為生命之魂,以拓展外貿為動力之源,以改善民生為發展之本,加速市場轉型升級,做強產業項目支撐,全面拓展國際貿易,統籌推進城鄉建設,特色小鎮聲名遠播,買賣做到了印度、俄羅斯、匈牙利、波蘭和蒙古。
加速市場集群建設,為西柳發展築牢生存之根
市場是西柳立鎮之本,也是西柳乃至海城百姓生存之根。西柳市場的發展得益於海城作為改革開放先導區的政策先發優勢,經歷了單一期、擴張期和融合期三個階段。1985年——1993年,西柳市場位於西柳政府路東側簡陋的露天市場裡,「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髒亂環境令業戶和客商苦不堪言,雖經3次原地擴建,但攤位數量仍無法滿足需求。1994年,西柳鎮自籌資金上億元,建成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攤位總量8663個的二層棚蓋式結構的西柳服裝市場。
2010年——2016年,海城市西柳鎮加速推進專業市場集群建設,以瀋大高速西柳段為軸,規劃建成總佔地450萬平方米的東、西兩大專業市場集群。2010年3月,總投資16億元、佔地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擁有商鋪4807個的西柳中國商貿城建成運營,這座國內單體規模最大、全亞洲設施環境一流的第六代高端市場,真正把西柳大市場引向了商品品牌化、營銷展貿化、市場商城化、商城集群化的全新發展階段;2016年9月,總投資34億元、佔地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擁有商鋪6000個的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一期項目啟動運營。同時,投資3.48億元的二期項目於今年4月15日開工奠基。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西柳鎮加快推進西柳市場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016年9月28日,總投資5億元、佔地5.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遼寧西柳電商產業園建成運營,入住企業55戶,服務商戶900餘家,培育各類淘寶戶1200餘戶。2018年10月,中國北方第一家千億級支付電商平臺——「西柳之星」正式上線運行。同時,西柳網商交易中心、阿里巴巴天貓優品、西柳跨境電商出口供應鏈等項目進展迅速,市場商戶網際網路應用率達60%以上,一季度線上交易額達24億元,同比增長15%。
目前,西柳專業市場集群總佔地45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西柳服裝市場、西柳中國商貿城、西柳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遼寧西柳電商產業園、春雷商城、巨倫商城、榮寬商城、誠信商城等8個單體市場和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及兩大物流園區。共設攤位2.28萬個,現營業攤位1.2萬個,主營40大類2萬餘種商品,共有從業人員2.3萬人,日客流量6-8萬人。
做強產業項目支撐,為西柳發展凝聚生命之魂
多年來,西柳鎮始終把「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聚經營,實現產業項目園區化管理」作為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嚴格落實「項目管家」制度,由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確保重點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產、早收益。他們全面落實「三塊地」改革政策,將改革發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於民。利用40萬平方米集體土地入市方式,建成遼寧西柳服裝創意設計加工產業園,主營業態包含服裝設計學校、產品展示、服裝加工等,目前上海晟合紡織、江蘇永通紡織、日本潤豐織造等11家中外企業入駐園區。
他們堅持「一個導向」的理念,科學規劃建設紡織服裝工業園區,引導市場周邊企業迅速向園區集聚。先後投資2億元建成佔地3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44萬平方米的海城宏基工業城,打造「產城一體化、工商同步化、配套社會化、生活家庭化」的現代工業園區和樓宇經濟示範區,目前完成項目一期7.1萬平方米和二期4.4萬平方米的工業地產建設和銷售,進駐企業52家,擁有服裝加工設備8100臺,紡織印染設備5500臺,年化纖抽絲1.5萬噸,織染布匹1.7億米;2019年10月,投資6000萬元建成佔地2.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恆大紡織工業城,現入駐企業8家。
截止目前,西柳境內有翔鷺化纖、超鵬服飾、宏泰紡織等規上企業10家,服裝加工、印染繡花、包裝熨燙等紡織服裝企業1141家,個體加工戶3100戶,年生產加工服裝1.3億件(套)。依託西柳專業市場,海城周邊有紡織服裝生產加工企業6800餘家,其中規上企業58家,褲裝生產加工企業2000餘家,棉服生產加工企業600餘家,年紡紗5.3萬噸,織布染整能力3.4億米,年產量8.6億件(套)。其中,褲裝年產量3.5億條,棉服年產量1.2億件,直接帶動全市周邊20餘萬人就業。2020年,全鎮在建續建項目30個,預計可實現固投18.13億元。
海城市全力打響「一個品牌」,不斷強化品牌意識,持續開展「北派服飾萬裡行」、「西柳新銳服裝設計大賽」等品牌宣傳推介活動,與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院長潘力和法國法中設計師協會會長楊濤等國內外設計師多次溝通交流,圍繞推進西柳服裝設計交易中心、巴黎設計院項目、設計適應國際的服飾品牌進行深入研討。重點培育品質優良、價格適宜、全國知名的大眾品牌,推動產品從功能化向時尚化轉變,全方位、多角度推進西柳區域品牌和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市場。目前,西柳培育本土服裝名優企業100多家,引進外埠品牌2000多個,先後有寶琦威、聖蘭翔、古鐵騎士等47個自主品牌榮獲「中國成長型品牌」稱號,以褲裝、棉服、時尚女裝為代表的「西柳•北派服飾」區域品牌享譽全國。
全面拓展國際貿易,為西柳發展注入動力之源
近年來,海城市西柳鎮積極參與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中國——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西柳橋頭堡優勢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他們打通外聯通道,先後在國內邊境口岸節點城市完成「驛站」布點30餘個;印度孟買、俄羅斯赤塔2個海外倉投入運營;蒙古烏蘭巴託西柳海外分市場全面建成啟動;俄羅斯145家海外營銷網絡運營態勢良好;莫斯科、聖彼得堡等82家銷售網點搭建成功;遼寧西柳紫竹進出口貿易公司成功在匈牙利、波蘭搭建銷售網點並組織生產兩國春裝訂單4萬件。
他們著力激活展會經濟,先後組織17家企業參展125、126屆廣交會,交易總額748.6萬美元;組織21家企業參加第二屆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國外供貨商籤訂了總價值258萬美元的意向合約。西柳作為鞍山地區兩家之一經省商務廳批准舉辦展會的單位,成功舉辦 「2018、2019中國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兩次交易會累計達成訂單5800餘份,實現外貿供貨額4.2億元。
與此同時他們爭創貿易試點,2018年4月,投資7.5億元建設佔地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的西柳中國國際物流園區,目前,總體工程已完成70%,預計今年11月末投入使用,現已招引企業26家,已有8家企業入駐園區經營。他們投資1.5億元建成佔地2.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的西柳海關監管場所,2018年7月11日經大連海關驗核通過,2019年7月2日,海城正昌工業公司價值5萬美元的貨物在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實現首票出口通關試運行。
著力營造發展環境,為西柳發展穩固民生之基
西柳鎮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全新打造優美、舒適、開放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和人口向西柳流動。他們在水環境治理上下大力氣,投資1.2億元的西柳生活汙水處理廠項目,從開工建設到穩定運行僅用時7個月,徹底根治了全鎮生活汙水直排汙染河流問題。他們在教育醫療上不斷加大投入,總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的北外遼校於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開設小學、初中、高中教育以及國際高中教育。目前總投資1.8億元、佔地12萬平方米的奧體會展中心主體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之中,是集體育競賽、培訓、健身、休閒、商務、會展、社交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功能區,預計明年該中心將全面投入使用。新建的西柳鎮衛生院主要開展婦幼保健、預防接種、公共衛生、疾病防控等工作。他們還在城鎮配套設施上做實功夫,圍繞智慧城市建設,計劃總投資2800萬元,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集智能交通停車、智能物流管理、智能社會綜合治理、智慧黨建、網上行政審批、線上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預計今年年底平臺初步搭建完成。(喬全順 王蘭 陳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