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最多樣的省,跨越四大地理區域,歷經四個乾濕帶和溫度帶

2020-12-20 Shirley雪梨醬

在我國,有個神奇的省份,它同時跨越了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這四大地理區域;對,我國的地理區域一共就這四個。

同時,它還跨越了我國四個乾濕帶、以及四個溫度帶;

於是,它成為中國氣候最多樣的省份,也在情理之中。這一神奇省份,就是我國的甘肅省。

甘肅省的自然環境的特殊性體現在其地理位置,甘肅省的地理位置幾乎是我國的中心;加之經緯度跨度比較大,而且甘肅省的形態十分像一根「骨頭」,呈西北-東南走向,所以才能跨越如此多的區域。

種類豐富的氣候,造就了省內複雜多變的地貌。很多人對於甘肅的印象都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大西北地區,其實甘肅有的地方,山清水秀勝似江南。甘肅就像一座自然博物館。在45.3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峽谷溶洞等各類景觀千姿百態。

甘肅是中國最多元最包羅萬象的省份,各種截然不同的自然風光、水火不容的動植物都在這裡匯集;各種歷史、文化、民族、宗教也都在這裡交匯、衝突、融合;而且愈多元愈美麗。

位於最東邊的慶陽市和其他北方地區風景無異。地處黃土高原之上的慶陽,山、川、塬兼有,溝、峁、梁相間,高原風貌雄渾獨特,素有「隴東糧倉」之稱。這裡孕育了輝煌璀璨的華夏文明,是「環江翼龍」「黃河古象」的故鄉;涵養了浩氣千秋的革命精神,是「南梁精神」的誕生地,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

最南邊的隴南市,猶如江南山清水秀。隴南地處秦巴山區,是甘肅境內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江河小溪密布,森林覆蓋率高;山明水秀、綠意盎然,素有「隴上江南,世外桃源」之美稱。這裡峰巒疊翠,幽谷密布大熊貓、金絲猴隱匿其間,一派南國風光。

甘南州,則有青藏高原應有的雄渾與氣魄。作為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甘南州不僅有著廣闊美麗的高原風光,還擁有著濃鬱的藏傳佛教文化風情,可以說景色和人文兩者兼具。甘南被稱為「世界藏學府」,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就在這裡。拉卜楞寺的辯經聲隨著炊煙一同升起,郎木寺如世外桃源般遺世獨立,白龍江源頭傳來久遠的召喚。

河西走廊,擁有典型的壯美大漠風光,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黃金通道,至今戈壁灘間留有許多透著歷史滄桑的遺址土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茫茫戈壁,綿延千裡,陽關和玉門關是古代西陲邊塞的極限。敦煌,無數藝術家用顏料和技藝,用光陰和生命在莫高窟營造終極藝術世界。鳴沙山月牙泉創造了沙漠綠洲的奇蹟,絲路駝鈴碧波蕩漾,千年不改。

甘肅的美景,遠不止這些,如果你還知道哪些未被提及的甘肅美景,不妨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國氣候帶和溫度帶的劃分區域(原創·首發)
    知地理,行天下,小夥伴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而且十分有趣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覆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說氣候之前先問一下,冬季裡我國哪個地方溫度高?哪個地方冷?無疑都會說海南省,東北地區。那麼夏季哪個地方比較涼爽呢?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中國的氣候
    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1、南北氣溫的差異   ⑴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緯度影響,北方比南方獲得的太陽熱量少,氣溫低;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而南方由於山嶺的阻擋,受到的影響較小。
  • 中國氣候最佳的8個城市,一省佔了6個
    中國氣候最佳城市我們大致認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型。入選城市的標準:①市區人口規模大於20萬人,按我國城市規模標準劃分,20萬人口以上5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②,最冷月平均溫度大於5℃,這個溫度可以參照我國的杭州(4.5℃)、長沙(4.6℃)和成都(5.8℃)。
  • 八年級地理教學教案: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內容分析: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山河壯麗,氣候類型多樣;物產富饒,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學好中國地理,了解中國國情,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應具備的基本文化素質。本節課就是從疆域和行政區劃兩方面來闡述,介紹了我國的範圍、位置、鄰國、臨海,以及劃分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通過學習,做到基本的了解,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最值得分享和收藏的專業地理文章大合集 應廣大讀者的需求,小編整理了一篇關於區域地理的,如果你喜歡這類推文,或者你覺得有用請給我點讚哦! 1.荒漠與荒漠化: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區或自然景觀,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
  • 中國濃香型白酒地理版圖
    白酒生產需要特定的自然地理氣候、高質量的水、適宜釀酒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等。中國濃香型白酒在長期的演變發展中,因各地自然地理氣候條件不同,形成川派濃香和江淮濃香兩大流派。川派以濃中帶陳為主要特點,江淮派以淡雅著稱。除兩者外,在全國各地還有各種各具特點的優質地產酒,它們一起共同構成了中國濃香型白酒的地理版圖。
  • 趣知識:一組有趣的中國地理冷知識
    甘肅跨越四大地理區域、四個乾濕度帶、四個溫度帶。甘肅和蒙古國接壤,也算是與外國接壤邊境線最短的省份。「犬牙交錯」在陝西省表現最突出,與八個省市接壤。內蒙古除和陝西一樣與八省接壤外,還同俄羅斯和外蒙接壤。我國領土最南端為立地暗沙,而非曾母暗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類型的判斷、非洲、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類型的判斷,遵循「以溫定帶、以水定型」:(1)以穩定帶。熱帶雨林氣候B. 熱帶草原氣候C. 熱帶季風氣候D. 地中海氣候答案: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地理位置。在溫度方面,該地月均溫在16℃~25℃之間,最低溫度也是16℃,因此為熱帶氣候;②以水定型。
  • 我國有四大地理區域,除了北方和南方,還有哪兩個?怎麼分布
    ,根據各個區域特徵的不同,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點,一般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就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北方區域面積佔我國總面積的20%,即192萬平方公裡,但人口較多,佔我國人口的43%,大約有6.03億,是3個巴西的人口,以漢族為主,還有少量的滿族、朝鮮族、回族等,分布有我國最大的2個平原,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中國氣候類型我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五種,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總體而言,我國的氣候呈現出:「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為什麼我國的氣候會呈現出上述特徵呢?
  • 2018中考地理知識點:溫度帶劃分及其分布
    中考地理複習歸納:溫度帶劃分及其分布   我國根據≥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   溫度帶 範圍 ≧1000℃積溫
  • 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制定完成 涉7省130縣市
    當代學者在豐富張相文的觀點後雖然提出了「『淮河—秦嶺』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但對於「南北分界」究竟是「一條帶」還是「一條線」等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還是沒有明確的表述。
  • 2019最新初中中考地理總複習知識點總結
    海域及內水面積37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④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有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34個少級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包括自治縣、自治洲、市)鄉(民族鄉、鎮)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
  • 中國的「舊四大火爐」和「新四大火爐」分別是哪四個城市?
    現在正值炎炎夏日,我國南北普遍高溫,在當下來討論中國的「四大火爐」城市是十分合時宜的,所謂四大火爐是指中國天氣炎熱程度最嚴重的四個城市,既然是「大火爐」,所以主要是分析較大的城市,主要包括省會城市和直轄市。
  • 首提「一核兩副三帶四區」,湖南區域協調發展要下一盤什麼大棋?
    一個自然是「三高四新」戰略,另一個則是「一核兩副三帶四區」。12月12日發布的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表述中,首次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的區域經濟格局,迅速衝上了湖南人的「熱搜榜」。
  • 酒鬼酒之地理篇:神秘的北緯30度地理帶天賜美酒
    神秘的北緯30度地理 中國三大白酒體系誕生緯度帶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地理緯線,形成了無數神奇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奇觀,也在中國境內形成了全球唯一的白酒釀造黃金帶,是中國三大白酒體系誕生緯度帶:產生以貴州省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溫線、熱帶季風氣候、亞洲的氣候)
    圖1 世界平均氣溫的分布02例題讀「亞洲部分地區四個季度平均氣溫分布圖4~6月為春夏之交,而10~12月為秋冬之交,因此4~6月的氣溫更高一些,因此對比圖①和圖④,圖④的氣溫更高一些,因此圖④為4~6月,圖①為10~12月。因此最終的排序為③、④、②、①。(2)分析K地的氣候。①K地位於印度的西南部,夏季時受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多,為熱帶季風氣候;②四幅氣溫-降水圖中,「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 淺談:第四紀氣候與我國地貌、地層生物特徵及分布
    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僅改變了高原本身的自然面貌,還直接控制了季風的形成,從而完全改變了我國自然地帶的分布規律和區域分異規律,形成了在冬幹寒、夏溼熱的水熱條件下進行的自然地理過程。第四紀古氣候變遷的主導因素是溫度的降低,但氣溫的下降值與緯度和海拔高度有關。冰期時,高緯地區溫度降低最大,中緯地帶的氣溫比現在平均低8—12℃,低緯地區降低最小。在相同緯度地區,大陸陛氣候區,氣溫下降值大,海洋性氣候區,下降值小。四紀全球溫度並非直線下降,而是波動式的周期性變化,因此,表現為冰期和間冰期的周期性更替。
  • 61個地理記憶順口溜,絕對能幫助到你的孩子
    ,蒙寧新藏桂自治,一國兩制臺港澳,東北三省黑吉遼,冀晉魯歸華北.蘇浙皖贛在華東,湘鄂豫歸華中,華南還有粵閩瓊,川滇黔歸西南,西北還有陝甘青.陝西省內秦皇陵,長江三峽鄂渝境。安徽黃,桂桂林,浙江西湖蘇園林,臺灣島上日月明。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我國是個多民族,少數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壯族,四百萬人滿回土,苗維彝藏和蒙古。
  •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三大因素,決定了全球氣候基本格局
    我們地球的自然地理環境由很多要素來組成,其中基本的要素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五大類。決定全球氣候基本格局的因素氣候是自然地理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極富變化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全球各地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氣候特徵各不相同,就算在同一種氣候類型內部,也存在氣候特徵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