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和臨時夫妻有什麼區別?傳宗接代比子女的幸福的更重要嗎?

2020-12-21 瑤山小黑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種新穎的婚嫁的模式看似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的姓氏延續問題,女方也不必嫁到男方家裡,還可以繼續帶著隨自己姓的孩子留在家裡照顧父母,而男方也不用付出高昂的彩禮就能娶到心儀的姑娘,男方女方都皆大歡喜。

這種看似對男方雙方的兩頭婚其實對雙方家庭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首先對女性最不公平

兩頭婚能夠存在的前提是女方必須要生育兩個小孩,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關鍵是有的女性並不想生二胎,或者由於身體原因生育一個孩子後身體變得很虛弱,如果再生二胎就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是為了維持這種婚姻,女方不管願不願意都要生二胎,這種強加的生育責任就是把女性當作生育機器。

兩頭婚不利於維持男女雙方的感情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男女雙方結婚後組成自己的小家庭後就要在一起共同生活,像各住各家的這種婚姻模式對男女雙方都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對感情的放縱,因為夫妻之間在結婚時間久了以後就愛情就會慢慢變淡,男女雙方之間的關係也會由最初的愛情變成親情,如果夫妻雙方住都不住在一起愛情變淡以後婚姻該怎麼維持?

再者,夫妻雙方各住各家在兩方產生矛盾後並不容易化解,最後會使這段婚姻很快走向終點,比如我們都看膩了的生活劇中夫妻吵架後妻子賭氣回了娘家,只要不是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大多數時候男方都會主動去女方家接妻子回家,在長輩的調解中雙方的矛盾會慢慢化解,如果各種各家夫妻雙方的矛盾會越積越深,誰也不向誰低頭認錯,加上平時也不住一起,很容易因為小矛盾發展成要分手的大問題。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長期的陪伴,而不是臨時父母。

孩子出生後父親母親就帶著隨各種姓的孩子住在自己原來的家中對孩子的生長是不利的,不管孩子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在孩子平時的生活中,陪伴他的只有爸爸或者媽媽,另一半很久才會來看自己一次,每次看到其它孩子回到家都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陪伴,而自己好像總缺少父親或者母親的陪伴,在孩子心中這和單親家庭有什麼區別,長期以此對孩子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雙方老人會更偏愛隨自己姓的後代

不敢說全部,至少有百分之九的老人會更偏愛隨自己姓的後代,包括有一小部分父母。在老一輩的傳統思想中,傳宗接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何為「傳宗」,就是把自己的家世一代一代傳下去,包括自己的姓氏。

老人的想法很簡單,隨自己姓的後代會承擔這個家族所有的責任,而不隨自己姓的後代則擔負的另一個姓氏的傳承,理所當然會處處偏袒其中一個孩子。

兩頭婚只是一次對傳統婚姻的試探,並不能立馬改變人們對傳統婚姻的態度

兩頭婚興起的原因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子女的愛惜和對後代的渴望,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愛護的,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或女兒結婚離開家後就剩下兩個老人獨自守在家中,為了繼續擁有對兒女的愛護才想出這個看似雙方都滿意的新式婚姻。

但是這種婚姻形式註定是不會長久的,夫妻雙方既然組成家庭就要生活在一起才有利於夫妻感情的培養。孩子也希望父母能夠每天陪在自己的身邊,陪伴自己成長。也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即使擁有血緣關係如果很長時間才能見一次,這種親情也是脆弱的。

開放二胎後,這種兩頭婚的情況會慢慢消失,有需要的家庭也不用採取這種拼婚的方式來延續自己的後代,以後夫妻也不用分開居住,兄弟姐妹之間也能一起成長,更加有利的促進家庭團結。

只要子女對老人孝順,跟誰姓又有多大關係呢?

對於獨生子女家庭,只要子女結婚後對老人孝順家庭和睦,孩子和誰姓又有什麼關係呢?何必要為了自己傳宗接代的執念犧牲孩子的幸福呢?讓自己的孩子有另一半卻不能在一起生活,不隨自己姓的孩子很久才能看到一次,這種犧牲人的感情為代價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的婚姻真的是進步嗎?

對於這種兩頭婚各種各家,孩子隨雙方姓的婚姻你們能接受嗎?如果不要彩禮呢?

相關焦點

  • 「央廣網評」「兩頭婚」是現代社會與傳統觀念結合的產物
    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家庭形式——「兩頭婚」。男女雙方皆是婚嫁婚娶,沒有彩禮、嫁妝之分,雙方的原生家庭都為新人提供新屋,夫妻婚後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夫妻生育兩個孩子,通常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雙方家庭分別養育;取消外公外婆的稱呼,兩方祖父母都是孫輩的爺爺奶奶。
  • 專訪「兩頭婚」研究者:為什麼興起在江浙,家庭內部如何協商
    2020年7月,我和導師範麗珠發表在《河北學刊》上的那篇文章其實講得很清楚,整個「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包括孩子跟誰姓的問題,是一個充滿協商的過程。「兩頭婚」具體是指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會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比如結婚的時候,「男不叫娶、女不叫嫁」,兩邊都沒有聘禮上的往來。
  • 兩頭婚,稀罕事物,未必人人都想擁有
    新婚夫妻通常安排生育兩個子女,分別隨兩個家庭的姓氏,分別作為兩個家族的成員,改變了兩個孩子隨父姓或者母姓,只成為一個家族的成員的做法。這對傳統文化既是一種維護,也是一種妥協和修正,更是婚姻對家族的妥協。二、兩頭婚的法律基礎是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可以由兩個子女分別傳承爺爺奶奶家族和外公外婆家族。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
  • 少子化背景下的「兩頭婚」:浙北鄉村婚育模式嬗變的田野觀察
    閻雲翔對北方的下岬村長期觀察發現,「大多數老年人已經接受……生活的意義不再是光宗耀祖,而是讓子女過上幸福的生活」[14],「來自農民的理念沒有了,接續子孫傳宗接代的理念被宣傳為一種錯誤,留下來的,只有農民為現世生活的努力,只有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可以平息心中湧動的無根感。」
  • 新時代「兩頭婚」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各撫養一個你怎麼看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正式提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更多的家庭不再是獨生子女有了多項選擇性。而近些年,在浙江一帶實行了新婚姻形式「兩頭婚」。
  • 浙江興起的「兩頭婚」對家庭健康各有利弊,可接納但不宜鼓勵
    在自由的市場經濟競爭中,逐漸擴大的自由職業者群眾、以及高度社會化的人們,不少年輕崇尚個人自由幸福,家庭觀念與生殖理念逐漸虛無。即使願意結婚生子,由於不斷加大社會生活壓力和經濟負擔也會最終對婚姻望而卻步。
  • 弄潮·深評 | 兩頭婚或是現實之舉,但勿忘愛和責任
    有人認為,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現實之舉,也有人說兩頭婚是「昏了頭」,人為割裂了原本完整的家庭。其實只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並建立在愛和責任的根基之上,相對於外界的看法,當事人自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為重要。從媒體的報導來看,兩頭婚確實和傳統的婚姻家庭形式不太一樣。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
  • 「兩頭婚」在江浙興起,男不娶女不嫁,網友觀點卻是兩極分化
    ,而因為是各自嫁娶,自然也不會有所謂的陪嫁和聘禮了。"和江浙地區網友理解的"兩頭婚"似乎有些出入。 1眾人理解的"兩頭婚" 很多網友表現出反對的態度,他們認為既然夫妻已經屬於這種"AA制"的相處模式了,沒有彩禮也沒有婚禮,而且女方還要生兩個孩子,這樣女方不是更吃虧嗎?
  • 情感驛站|江浙「兩頭婚」,不要房車和嫁妝,這種婚姻你想要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互動編輯 高冉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不需要彩禮也無需嫁妝,結婚後兩邊居住,夫妻生下兩個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隨母姓。
  • 「兩頭婚」衝上熱搜,才知道有很多人還陷在不平等的婚姻中
    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所謂「兩頭婚」的解讀可能也是比較表面化的,甚至有部分內容就屬於誤讀。因此我想從我的觀察談談我的認識,供大家分享。但是,「兩頭婚」保證了雙方在關係中的平等性和獨立性,不需要也不認可有誰高過誰。而這其實本該是現代婚姻的基礎才對,這就是為何我說竟然還有那麼多人對此感到驚奇的重要原因。
  • 江浙興起「兩頭婚」,你怎麼看?
    也挺好,畢竟老人有精神陪伴,子孫都在身邊;而子女呢,也因老人的支持緩解了帶娃養娃的壓力。可能有人會覺得沒有私密空間了,是有點;但也沒有那麼嚴重,能這麼兩頭婚的,如果家裡沒有幾套房子,沒個大房子,也是不可想像的。其實,我更傾向於把它放在一個男女平等上來考慮。
  • 江浙出現「兩頭婚」,孩子可以「冠母姓」,這都說明了什麼?
    說實話,我生活在浙江一帶好幾年了,這種「兩頭婚」的形式沒見過,但是夫妻正常結婚,住在一起,生倆孩子,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跟母姓的例子倒是見了好幾個了。若說這幾個案例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無一不是兩個獨生子女的婚嫁模式。
  • 「兩頭婚」:小家庭不獨立,婆媳關係更好、娘家權益有保障
    最近,江浙地區「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兩頭婚」省掉了彩禮和嫁妝,簡化了傳統婚姻形式,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雖然彩禮嫁妝被省去,但小夫妻的日常開銷還是要依靠雙方父母,年輕人不獨立自主。「兩頭婚」的具體實行中和傳統嫁娶婚都有哪些差異?這種婚姻形式更能保護女性的權益嗎?未來有可能擴展到全國嗎?
  • 聽說過「兩頭婚」嗎?你可能也正處於這種新婚姻形式!網友炸鍋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獨生子女家庭之選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家庭的喜與憂 那些孩子隨母姓的家庭怎麼樣了?
    我身邊這樣的親戚、同事、和同學都有。其中兩個是「兩頭婚」——就是生兩個孩子,分別隨父親和母親姓的。還有一個雖然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卻3個孩子都隨母姓。     然後我發現,這三個家庭都挺幸福的。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孩子也養育得不錯。為什麼會這樣呢?
  • 古代曾對「臨時夫妻」約法三章?
    比較有趣的是,古代也曾出現「異地家庭」或「臨時夫妻」現象,歷代朝廷還對此有過立法,意旨上似乎對「偽丈夫」網開一面,算是納妾,但是如果妾本身以妻子自居,做了「偽主婦」,法律就會大加韃伐。古代的「臨時夫妻」往往出現在官員、行腳商以及在外求學的士子中間。元代作品中經常提到的「兩頭大」,就是這種現象的古代版。
  • 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這類婚姻稱作『兩頭掛花幡』,意思是在兩個家的祖宗牌位上插兩面花旗。」這種婚姻介於嫁娶和入贅之間,既保留了男方的面子,又省下了一比彩禮,還解決了女方家裡傳宗接代的問題。不過由於當時有女無子的情況較少,這種婚姻只是個例。198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獨生家庭開始變多。
  • 兩頭婚: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
    有人說兩頭婚的夫妻一定要生兩個孩子,一邊一個姓,其實也不一定。我和丈夫只生了一個孩子,也不打算生二胎。父母不會幹涉我們生幾個,主要還是看我們意願。孩子出生時,我問丈夫,孩子跟誰姓?丈夫說:「我無所謂,跟你姓也可以。你爸媽想要孩子跟你姓嗎?」我家也不在乎,反正都是我們的孩子,跟誰姓沒有區別。思考了一陣子,我決定讓孩子跟丈夫姓。
  • 專家認為兩頭婚沒有任何意義可言,男權社會天經地義,你怎麼看?
    而兩頭婚的弊端同樣也有,但是好處也有許多,相對來說最大的弊端則是孩子的問題,兩頭婚家庭生育兩個孩子各隨父母雙方姓氏,但是在老人眼中,只怕更疼愛己方姓氏的孩子,而且孩子的性別可能導致雙方家庭的矛盾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