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匠奪天工,領創千年同。
定式繼華夏,已成萬年功。
初心非攻守,相較又爭鋒。
何同一家匠,百世揚名眾。
今天要說的魯班和墨子,要從歷史上墨子和魯班的一次交鋒說起。至於王者榮耀裡面的人物關係,有興趣的可以進入遊戲自己查看。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字依智,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墨子,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還記得初中學過的一篇文言文「公輸」嗎?
文章大致內容是:魯班幫助楚國建造雲梯等攻城器械,用以攻打宋國,墨子知道後,走了十日十夜到達楚國都城,先後勸阻了魯班和楚王,並用自己發明的器械和魯班較量,並取得勝利,最終打消了楚王攻宋的想法。
當時一開始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有很多想法,並且覺得公輸盤(即魯班)不是什麼好人,後來得知公輸盤就是魯班的時候還有點詫異,再後來,我才算真正認識到歷史。這篇文章是描寫墨子的,自然會將墨子突出美化。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的侵略戰爭,所以在這裡的楚王和楚王的「幫兇」魯班都是反派。而在那個時代而言,「恃強凌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那麼就可以說,錯的不是楚王和魯班,而是那個時代。墨子的思想在那個時代算是先進的,但是也有不足。就拿楚攻宋來說,如果楚只是抱著欺負宋國一下,撈點好處就走的態度,那么正如墨子說說:「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如果楚抱著滅亡宋國,佔領土地,接管人口的態度,那就不存在上面的問題,一場戰爭失去的人口,決定比不上一國的人口吧。攻打宋國,不只是為了他可憐的土地,還有土地上密集的人口。那麼何談「不智」?
和平,從來不是依靠阻止戰爭得來的。只有戰爭,才能帶來和平。從秦始皇統一,到以後的每一個朝代,就說近代,沒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越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哪有現在悠閒的和平。
回到正題,墨子和魯班,同為那個時代製造業的領軍人物,自然是相互認識的,所謂英雄惜英雄,二人相互間的感覺自然不錯,不然止楚攻宋時墨子也不會直接找到魯班。在本文,以及一些記載文獻來看,墨子的發明製造要強於魯班。又有研究表明,魯班和墨子的研究領域不同,所以沒多少可比性。其實墨子的很多發明去木鳶,現在無法完全復原,而魯班,只是在一些工具上如:曲尺、墨斗、刨子等,那麼確實沒有可比性。
作為同時代學術界泰鬥,二人難免相互探討問題,甚至切磋。而在「公輸」一文中,魯班慘敗於墨子,製造的東西沒有用武之地不說,還在自己「老闆」楚王面前丟了面子,以現在的眼光看,就是丟了工作,還得罪了金主,換誰都得恨!又有資料顯示,墨子是墨家首領,手下有至少幾百號人,而魯班,只是單純的工匠。據說墨子邀請他加入墨家。他拒絕了。這種關係,任誰都會拒絕的吧。
墨子和魯班都是從春秋活到戰國的人,見證了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百姓生活呢?依然水生火熱!
註:以上內容包含個人觀點,未必符合史實,引用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