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墨子、孔子之間,誰才是那個任性的異類?

2020-12-17 海叔說春秋
誰才是那個任性的異類

《禮記》載:「季康子之母四、公輸若方小。斂,般請以機封」,公輸班家族是代代服務於諸侯們的工匠家族。《述異記》載:「魯班以石為禹九州圖」,這是已知最早的石刻地圖。《史記》載:「墨子嘗為宋大夫」。魯班和墨子這樣的技術人才能夠在春秋戰國脫穎而出,正是諸侯們對農耕和徵戰之需求所致,墨斗、刨子、鑽子、鋸子這些發明大致都能說是農耕文明的產物,還有雲梯鉤強之類,則是為戰爭所準備。而魯班和墨子能廣泛的參與器具研發與運用,則與其出身大有相關。

據說墨子的祖先是宋襄公的兄弟目夷,而墨子之後有墨家。魯班為公輸氏,史書中有:「公輸氏,魯公輸般之後也」,就是說在魯班以前多半沒有公輸氏,而是在魯班其後才有了所謂公輸氏,可見魯班之子孫昌盛。據說魯班原為姬姓,而春秋時代姬姓是相當顯赫之姓氏,即往往與周天子有親族關係的,才可能是姬姓,魯班家族可能只是姬姓家族的邊緣支脈,就是所謂的遠親,因為沾了關係,才被聘用到宮中,專職負責工匠之事。如此可見,墨子的祖先是宋國公族,宋國是殷商後裔。魯班是周王室後裔,魯班和墨子的出身不簡單。

誰才是那個任性的異類

有人認為墨子自稱「鄙人」,就說墨子出身貧民,但諸侯們也稱自己是寡人,那又作何解釋?或許只是謙稱而已。墨子還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墨子不應算是貧民,至少也是不會有貧民那種對柴米油鹽煩惱的心情。墨子曾自稱「墨子南遊使衛,關中載書甚多……吾見百國《春秋》」,墨子在列國頗受敬重,可能不只是因為墨子有墨門學派,墨子本身的貴族身份或許更為重要,要知道列國之史書,多藏於深宮之中,由專門的史官保管,若非諸侯允準,墨子怎可能看到這些典籍。當年孔子到周王城學習禮樂,被隆重的記載在史書中,可見參閱典籍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跟魯班本身出自工匠家族不同,墨子最早是師出於孔儒門派的,只是墨子對儒門的繁文縟節很是不滿,反而對魯班的工匠之事很是鍾情。魯班出自工匠家族,研究工匠之事是務正業,而墨子研究工匠之事卻是不務正業。而且從很多細節上來看,墨子都是屬於貴族中的異類。大多數貴族子弟,或者即便是沒落的貴族,往往也會以結交權貴或是拜為門客的方式,尋找機會進入朝堂,恢復家族的輝煌,而墨子則是不同。墨子穿著草鞋,參與勞作,遊行天下,常年混跡於貧民之中,這就讓人們對墨子產生了貧民印象,人們認為貴族們是不與貧民為伍的,墨子樂此不疲,還收了大量的貧民子弟當徒弟,建立了墨家門派,於是人們多是人為,墨子如果不是貧民,似有奇怪。

誰才是那個任性的異類

《史記》有:「宋信子罕之計,而囚墨翟」,墨子在宋魯衛晉之間遊行,或許仿效的是孔子的周遊列國,只是墨子之遊似有不同,孔子到列國是要去求仕的,墨子則是單純的為了求學。每到一國,就會在國中開壇授課,會收大量的徒弟。孔子對每個徒弟都很關注,師徒之間常常有對話,講的是互動。墨子與徒弟之間的對話,相對要少,後世留下來的記載更多是關於墨子的記載,或許這是墨子更為任性和自由的證據,墨子對徒弟們的控制欲不強,愛跟著自己的跟著,不愛跟著的也無所謂。因此跟孔子後來的儒家相比,雖說墨家依然為顯學,但墨家子弟們行事作風要任俠得多,要隱秘的多。

相關焦點

  • 墨子與魯班,誰才是「天下第一巧匠」?
    魯班出身於工匠世家,從小就參加過許多土木工程勞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成語「班門 弄斧」,就以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來形容那些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的人。可見魯班在技術發明上的傑出成就。那麼,墨子與魯班,誰才是「天下第一巧匠」?
  • 魯班和墨子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二人最大的聯繫便是墨守成規的故事,都是能工巧匠,在同一時期勢必會有一番交手,魯班設計雲梯獻給楚王,準備攻打宋國,墨子和魯班以桌子為戰場交手了九次,墨子九次防住了魯班的進攻,最終成功勸服魯班和楚王不打宋國。
  • 講講魯班和墨子的愛恨情仇
    當時一開始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有很多想法,並且覺得公輸盤(即魯班)不是什麼好人,後來得知公輸盤就是魯班的時候還有點詫異,再後來,我才算真正認識到歷史。這篇文章是描寫墨子的,自然會將墨子突出美化。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的侵略戰爭,所以在這裡的楚王和楚王的「幫兇」魯班都是反派。
  • 墨子和魯班究竟誰厲害?
    關於這兩個人有很多的傳說流傳,《墨子》其中有一篇名為《公輸》其中描述楚國請名匠公輸盤(即魯班)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做好之後攻打宋國,墨子聽說以後就從魯國出發,馬不停蹄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郢都拜會了魯班,魯班就問他有什麼指教,墨子說「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魯班一聽就不高興了,墨子說如果幫忙奉送十金,魯班說自己堅守道義,堅決不殺人。
  • 「墨子」——「孔子」的反義詞
    在春秋時期,墨子的名聲與孔子幾乎不相上下,墨家與儒家並稱為「顯學」。但是,墨子的各種主張卻幾乎都與孔子南轅北轍。可以這麼說,墨子就是孔子的「反義詞」。但成為墨子的弟子後,他們便開始追隨墨子,為春秋時代的和平而戰。在史籍中,記載了一次由墨子領導的阻止楚國入侵宋國的戰爭。不過,這場戰爭並非熱戰而是地地道道的「冷戰」。春秋時代的大師級工匠魯班發明了一種攻城器械。楚國想使用這種武器進攻宋國。墨子得到消息後,便帶領弟子前往楚國止戰。
  • 王者榮耀:魯班大師和墨子的宿命爭鬥,誰才是真正的機關術大師?
    「墨子,你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試問整個王者大陸現在誰不知道你墨子的名號」中年男子憤憤的說道,自從他的機關術出道以來,始終被別人說成有墨子的影子,無論他在怎麼絕頂聰明,也超不過墨子的光輝。草屋之外,魯班把墨子趕出之後,又研究了一會機關造物書,這才放下心中的憤怒,躺在床上休息了一會,然後就是去秦氏城裡面購買一些機關使用的東西,畢竟學習機關術是非常耗財力的,魯班做出來大部分機關武器都賣了出去。
  • 為何魯班成為木匠鼻祖,墨子卻無緣此殊榮
    世先有春秋戰國,後有三國鼎立;世先有公輸墨子之鬥技於楚,後有周瑜諸葛鬥智於赤壁。言周瑜必說諸葛,談墨子必提魯班。世先有魯班門前弄大斧,後有關公門前耍大刀。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自人類誕生有數千年之久,賢才名家輩出,良將奇士輩出。
  • 墨子與魯班數次比巧
    原標題:墨子與魯班數次比巧    春秋戰國,烽煙四起,起的多是不義之戰。只要你能止戰,能讓國家強盛,不管你出身貴賤,都是可以封侯拜相的。在這樣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楚國北陲之魯陽,就滋養出這麼兩位聖賢人物,他們雖沒有做官,卻是在諸侯爭戰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幹。這兩個人,就是墨子和魯班。
  • 魯班大師與墨子拼設計誰贏?後來服了嗎?
    魯班大師,又名:公輸盤、公輸般等《韓非子》一書中記載有墨子造「木鳶[yuān]」(木製飛鳥、飛鷹,下文同)在天上飛,花了三年甚至多年才設計製造成功的,說明墨子木工技術還是相當高明的墨子設計製造的木鳶[yuān],僅飛一天就掉下來了,但是魯班造的,能在天上飛三天以上,這樣比較起來,魯班大師的設計製造技術應在墨子之上!應該是魯班大師勝了才對。
  • 周山:名頭不如孔子,手藝不如魯班,為什麼還讀墨子
    在「諸子」中,對墨子的談論相對較少。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山看來,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階級的偉大導師。墨子倡導的那些平民智慧,在今天的中國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以下是他在崇明區圖書館的演講。你知道墨子嗎?恐怕有相當一部分人會搖頭,有些年輕朋友知道他,可能還是通過幾年前一部名叫《墨攻》的電影。在今天,墨子的名頭遠不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來得響亮。
  • 「木匠之父」魯班發明「木鵲」,卻因墨子說「無用」而失傳
    網絡配圖 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發明家魯班曾研製出最早的無人飛行器——木鵲。《墨子·魯問》中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兩人機緣巧合之下湊到了一起,於是,魯班像墨子炫耀自己的新作品,墨子看後卻不為所動,直言-你研製的木鵲,不如我製作的車轄。只需要三寸的木頭,就可以承受五十石重量而不脫落。
  • 王者榮耀:墨子與魯班大師有仇恨,孫臏竟然拿了魯班的翅膀
    王者榮耀最新出的輔助就是魯班大師了,從他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這個英雄似乎和我們的射手魯班有著某些關係。從後續英雄出來之後的詳細講解也讓我們知道了原來魯班大師就是將魯班七號製造出來的人,可以說是父子關係了。也比較符合一個輔助的特性,就像是父親一樣守護,那他們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王者榮耀漫畫英雄志的更新告訴了我們。
  • 魯班七號背後的故事:與魯班大師情同父子 墨子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這些問題隨著魯班七號之父——魯班大師的到來逐漸揭開……從魯班七號的背景故事中不難看出,魯班七號口中「智商二百五」的天才就是魯班七號的製作者——魯班大師,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而魯班大師製作魯班七號的起源,恐怕還得從墨子說起。
  • 墨子救宋:墨子與魯班鬥法
    各國之間的徵伐愈發頻繁,戰鬥愈發殘酷,蒼生疾苦,天下有志之士紛紛提出治理亂世的解決之道,一時間儒、墨、道、法等學說相繼崛起,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公元前440年,公輸班(即魯班)遊說楚王討伐宋國。當時墨家已經是知名學派,墨家的核心便是「兼愛非攻」。意思是有能力的人應該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人們兼相愛、交相利,不應該互相攻殺,最終使百姓受難。
  • 墨子贏過魯班,為什麼最終魯班卻成了工匠職業的祖師
    在我們小時候上學時書上有一篇文章是關於墨子救宋的,就是楚王讓魯班製造了一些攻城器械,特別是有一種叫做雲梯的器械,楚王為了試驗攻城器械的威力決定攻打宋國以試驗雲梯等攻城器械的威力。墨子聽說這件事之後就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國勸楚王和魯班放棄對宋國用兵,在楚王面前墨子與魯班進行了三場關於攻守之爭的比試,這場比試墨子完勝,這可以說是在工匠方面墨子勝過了魯班,但是最終工匠之祖或者工匠之神的稱號確是屬於魯班而不是墨子的,這個原因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兩人在工匠技術方面相比魯班其實是遠勝墨子的。
  • 先秦諸子百家之墨家墨子的傳奇一生
    墨子從小就博覽群書,尤其是喜歡閱讀春秋戰國的人物的故事,比如伊尹、勾踐都是他的學習榜樣,於是墨子就在書中吸取著豐富的營養。長大後的墨子,決心出去拜訪天下名師,學習治國之道,恢復自己先祖的榮光。墨子穿著草鞋,步行天下,開始了他的求學之路。墨子曾經跟著儒者學習孔子的儒學,學習堯舜禹這些君王的故事,還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經典。
  • 網商社科丨商丘歷史名人墨子:歷史上和孔子齊名的聖人
    過了一會兒,楚王說,魯班已為我造好了攻城的器械,我還是想去攻打宋國。於是墨子解下身上的革帶當作城池,用一些小板當守城的器械,當著楚王的面與魯班模擬了一場攻守械鬥。魯班用雲梯、撞車、飛石等九次展示攻城之機變,墨子九次進行了成功地抵抗。魯班器械用盡,而墨子防守有餘。最後,魯班以失敗而告終。魯班說:「我知道怎樣對付你了,可是我不說出來。」
  •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是歷史上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
    主張「兼愛」、「非攻」的人墨子(約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即墨翟,名烏,春秋時魯國人(一說宋國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作為哲學家。墨子早年曾「學儒者之業,通孔子之術」。於是,他到楚國後,首先去會見魯班。魯班見墨子氣喘籲籲地來找到他,很感意外,便問:「先生可有什麼重要的事?」墨子說:「北方有人想欺負我,我久仰您的大名,想請您幫我去殺死那個人。您如果答應我殺掉他,我寧願付給您千兩黃金。魯班聽了,感到受了侮辱,就說:「您不是主張『兼愛』和『非攻嗎?怎麼也要殺人呢?我可不想為了幾兩黃金就去殺人害命!」
  • 魯班造雲梯,看墨子如何運用邏輯學和模擬技術對此「死磕」
    一般認為「雲梯」的發明者是魯班,所以接下來就先說說魯班,再談談墨子對魯班、楚惠王、攻宋行為的「死磕」過程。得益於此項戰略,一位 「國際聞名」的「高級技術人才」奔楚而來,他就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魯國人魯班,又稱公輸般、公輸盤、公輸子,是中國木匠的祖師爺。二、為楚造雲梯魯班因不受魯國國君重用,所以才投奔於楚國。
  • 墨子是如何貶斥孔子的,孟子又是如何評價墨子?
    墨子的身份更傾向於春秋戰國時代的手工業者,即可能是從事某種技術型工種的人群。傳說中墨子本人就是擅長製造各類器具的人物,也便對此猜測有所應證。典籍中有「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說的就是墨子曾經也是拜師於儒家,就是從儒家學問中入門,最後從儒家中剝離出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事實上墨子對孔子最大的反對聲音,就是來自儒學中所推崇的「繁文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