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滿洲八旗姓氏全改為漢姓,如今都不多見

2020-12-17 往事回暢

姓氏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存在,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會像中國人一樣對家族姓氏如此得重視。數千年來很多封建習俗都已經在時代的長河中被一一淘汰掉了,但是祭祖卻很好的保留下來了,在很多地方這種看似有些守舊的儀式卻極為的鄭重,也不被認為是封建習俗,而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雖然國內歷史上出現過的姓氏多達成千上萬個,但是能夠被世人記得住的姓氏或者說保留至今的姓氏並不多。

有些姓氏或許在歷史上有過非常輝煌的時代,甚至是代表著一個王朝中的最高權力,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它們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否則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滿清八大貴族姓氏,曾經老百姓甚至不敢輕易在人前提前他們的姓氏,因為它們的姓氏就代表著權力和地位,不過隨著大清的滅亡,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皇親宗室們為了生存也不得不放棄了曾有了輝煌,紛紛改名換姓,儘可能的縮小自己的存在感。那麼,如今還能否找到他們的蹤跡,看看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姓氏存在?或許他們就是曾經的滿清貴族後裔。

第一個:富察氏

這個姓氏可以說是貴族中的貴族,家族中走出來的男兒多被選為朝中重臣,女兒則多數會選入後宮為妃為嬪。清史上著名的乾隆帝就是從這個家族中挑選了自己的第一個皇后,如今這個姓氏多改為了「傅」或者是「富」。

第二個:那拉氏

看到這個姓氏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慈禧太后,不錯!這個姓氏雖然出現的比較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生活在納拉河流域的女真人,不過一直以來在八大貴族中不是特別突出,直到清晚期出了一位影響近半個世紀的皇太后才聲名鵲起。不過,在歷史的變革中其後人也只能紛紛簡稱為「那」姓,至於其中的緣由大家可以想得到。

第三個:鈕祜祿氏

在滿語中,這個姓氏是「狼」的意思,因為最早期的女真人是生活在森林中的獵人,野獸既是他們的生活來源也是敬畏的對象,以其為姓氏的家族也是他們中地位不一般的存在,後來這個家族中還走出了一群協助滿清入關的勇士,成為開國將相中的一員,如今他們多數都改為了「郎」姓。

第四個:佟佳氏

這也是古老女真人中的一個姓氏,源自於地名,在滿清入關的時候這個家族的成員也發揮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朝代建立以後被列入八旗中,輝煌了數百年光陰。如今這一切早已經不存在了,他們的後裔也只能取祖先姓氏中的一個同音字「童」,聊表敬意。

第五個:齊佳氏

這個家族同樣也是因為入關時期巨大的功勞而崛起的,只不過一直沒有像其他幾個姓氏一樣人丁興旺,反而是一直人數不多,影響力也在八旗中不是那麼突出,如今多轉變成漢姓中的「齊」。

第六個:馬佳氏

這個姓氏比較特別,早在清朝後期就已經改成了「馬」姓,最早他們的祖先是來自女真族的馬佳氏,不過後來清王朝為了獎賞一部分「馬」姓的漢人,也將他們劃歸了這一旗,所以後來就統稱為「馬」。

第七個:瓜爾佳氏

此姓氏早在金國建立之前就已經是蒙古族的擁護者之一,後來協助金國建立成為功臣,從此一直在族中佔據著貴族的地位,到清朝建立後順理成章入選八旗。王朝覆滅以後簡化成為「關」姓,融入大眾百姓中。

第八個:索綽羅氏

這個姓氏在滿族中存在時間較為久遠,而且在康熙時期就已經簡化成為了「索」姓,人口分布也相對分散,長白山一代有一支。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滿人改漢姓,這幾位明星都是八旗子弟的後裔
    清朝滅亡,滿人改漢姓,這幾位明星都是八旗子弟的後裔八旗子弟改漢姓並非清朝衰亡後才開始。據史料記載,在唐朝靺鞨/渤海時期、金朝中後期,都曾出現過「改漢姓潮」。1912年2月,溥儀宣告退位,「改漢姓」再次興起,民國初期尤為盛行。據滿族文化研究學者統計,可考的八旗姓氏共有993個。清朝滅亡,滿人改漢姓,愛新覺羅氏多以「金」為姓氏(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是「金」的意思),此外還有以艾、駱、羅、毓、肇、趙等為姓氏。不過也有些人保留了愛新覺羅姓氏,如溥儀等。
  • 滿清最尊貴的十大姓氏,清朝滅亡後,他們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而滿清最為尊貴的十大姓氏,他們在清朝滅亡以後,亦是失去了昔日的榮光,也都紛紛改了姓氏。一起來看看滿清的十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吧?愛新覺羅氏相信這個姓氏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它是清朝皇室姓氏,雖然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並不在滿族八大姓氏之列。
  • 近代時期,滿族八旗子弟大都改為了漢姓,他們都是如何改的
    辛亥革命後,滿清政府退出了中國歷史舞臺。為了避免受到其餘全國各族人民的仇視,滿族人民,紛紛將姓氏改為漢姓,並流散到了全國各地。到今天,滿族人民早已經完美地融入了新中國,各民族和諧共處,共謀發展。那麼,滿族人的姓都是怎麼改的呢?
  • 清朝滅亡,滿族貴族都改成了什麼漢族姓氏,滿洲八大姓還存在嗎
    滿清官方為了傳承滿人的文化,編纂了許多記錄滿人傳統的書目,雍正年間開始編纂,完成與乾隆年間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就是其中一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裡記載了「滿洲著姓」,正好有八個,也就成為了所謂的「滿洲八大姓」的一說。這個「著」字,就包括了人口眾多或者地位顯赫,或者兩者皆有的因素在。
  • 曾經顯赫無比的滿清貴族姓氏,都改成了哪些漢姓?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劉姓就成為了國姓,也是歷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被稱為「帝王之姓」。我們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當時清朝有八大貴族姓氏,權力和地位都要高於其他人。滿清滅亡以後,曾經的八大姓氏幾乎都改為了漢姓,具體改為了哪些姓呢?我們一起看一下。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意思是金子般的高貴,也是八大貴族姓氏中最顯赫的。
  • 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
    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愛新覺羅氏 改 金姓/啟姓愛新覺羅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後皇族中有不少人都改姓金,也有改漢姓為趙、肇、羅、艾、姜等氏。2.鈕祜祿氏 改 郎姓/鈕姓鈕祜祿是清朝時期滿族姓氏,後來改為漢姓,一般是「郎」或者「鈕」姓。「鈕祜祿」這個姓氏的稱謂曾幾度變化: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冠以漢字姓稱「鈕」姓,也有的冠以漢字姓稱「郎」姓。
  • 清朝滅亡後,九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因為皇親國戚的姓氏總會帶動本姓成為貴族,在那個時代,人們自然更願意擁有那些王朝大姓,以彰顯自己的身份。每個朝代都會有幾個特別的姓氏,代表著權利和地位。 大清朝也不例外。當時有九大貴姓氏的說法,只是後來隨著大清的滅亡就漸漸地沉寂了,有些為了活命,更是將姓氏改為了漢姓。那麼,隨著大清朝的滅亡,那些貴族姓氏的人都將姓氏改成什麼了呢?
  • 清朝滅亡後,滿族紛紛改成漢姓,清朝貴族後代:承認是皇族基本死
    1912年2月12日,伴隨著宣統帝正式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8年的大清王朝滅亡了。看過清宮劇的人都知道,愛新覺羅啊,鈕祜祿啊,烏拉那拉啊,這些都是皇族姓氏。而在伴隨著清朝滅亡的同時,這些清朝滿清貴族立即將自己的滿族姓名改成漢族姓名。那麼到底是什麼 原因,在清朝一滅亡,這些滿族人要改成漢姓?
  • 清朝的八大貴族姓氏,如今都改成了什麼?你或許就是貴族後裔
    眾所周知,清朝軍隊最出名的就是八旗軍,也有很多八旗子弟,相當於今天的富二代官二代,在這八旗中最為高貴顯赫的姓氏分別是: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瓜爾佳氏、佟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和齊佳氏,在清朝時期,這些姓氏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 大清滅亡之後,皇室一族和滿族八旗都改成姓什麼了?
    很多人都知道,網絡上的公式是,「漢姓金=愛新覺羅」,然後有一些稍微懂一些的人,會煞有介事的說,這是錯的,對的是「北京姓金,東北姓肇=愛新覺羅」。實際上這些都是片面的。比如說,順承郡王,是清代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末代順承郡王叫文葵,他在新中國之後,報漢姓為「文」,名「仰宸」,全名「文仰宸」。
  • 滿族八大姓氏都改成了什麼漢姓?其後裔很多成為了明星
    關於滿族八大姓有很多種說法,根據專家對文獻資料的統計,目前最少有十個版本,每個版本都不盡相同。為了避免篇幅過長,下面內容就只說當代人比較公認的版本,也就是當代人公認的滿洲八大姓:那拉氏、赫舍裡氏、鈕祜祿氏、佟佳氏、瓜爾佳氏、富察氏、馬佳氏以及索綽羅氏,那麼他們的後人現在都改成了什麼漢姓呢?
  • 清朝滅亡後都改成那些姓氏,那些著名明星是他們後代,吳京竟然也是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下,朝代更替非常的頻繁,但是有一種規律,如果那個朝代被滅亡了,那麼他們的後人基本都會被屠殺殆盡,就是為了防止他們有復仇的機會,這由此產生了許多的慘案。但是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也出現了它的特殊性, 他的後人基本都健健康康的活下來了。
  • 滿清貴族後裔都改了啥漢姓?他們就在我們身邊,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隨著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代表著延續了267年的清朝,也就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覆滅,也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為了更好地生活融入漢族,滿族人大多都選擇了改頭換姓,那麼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呢?
  • 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同年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延續了267年的清朝正式宣布滅亡。昔日滿清八大姓氏的榮光也不復存在,甚至淪為了眾矢之的。很多滿清後裔為了更好地融入到新民國都紛紛選擇了改名換姓。那麼這些姓氏都改為了什麼漢姓呢?
  • 滿洲各大姓氏在八旗的分布
    此文為第三部分,介紹滿洲各大姓氏在八旗的分布。滿洲姓氏分隸各旗分佐領者計4664人,佔滿洲姓氏總人數的86.5%,分屬各旗包衣佐領者凡727人,佔滿洲姓氏部分總人數的13.5%。 牛錄作為八旗的基本單位,後改稱佐領。牛錄的相繼編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滿洲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歷程。萬曆十一年(1583年),嘉木湖寨主噶哈善、沾河寨主常書、楊書歸附努爾哈赤時,曾請求:「念吾等先眾來歸,勿視編氓,望待之手足。」
  • 清朝一滅亡,為什麼滿族人趕緊改成漢姓?清朝貴族後代說出了原因
    1912年2月12日,先控溥儀正式退位,統治中國的268年大清王朝滅亡,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戰的時代。清朝滅亡後,皇室宗親的一票在當地解體,愛新覺羅是中國第一個顯赫的家族,失去了以前的皇室光環,逐漸不被提及,扼殺了眾人。
  • 滿族八大姓氏,最後都改成什麼漢姓?這8個漢姓氏中有你嗎?
    作為後金的建立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一手締造了滿清八旗,為攻打明朝打下堅實基礎,但努爾哈赤本不姓愛新覺羅。愛新覺羅其實應該分為兩部分來看,「愛新」在滿語中是「黃金」的意思,而真正的姓氏應該是「覺羅」才對,「覺羅」的意思是(該部族的)遠支。然而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時,為了區別於一般的滿洲貴族,於是給自己的姓氏前面加上了「愛新」以示高貴。
  • 廣州駐防八旗滿洲姓氏
    最近,本人閱讀此書,發現記載的內容有的內容比駐粵八旗志和駐防廣州事宜都詳細,比如廣州八旗滿洲姓氏,只有此書記載。有個託霍羅氏不知道後代是姓啥,此外未見愛新覺羅氏出現在八旗滿洲姓氏中,嘉慶十四年,滿洲男婦4470口,漢軍男婦14553口。道光十六年統計,廣州駐防八旗的滿洲戶口5072口,漢軍15985口,共有136個,漢軍姓氏也不少,有172個。
  • 這些當紅明星原來都是滿洲八大姓氏的後代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十九》記載:「佟佳,本系地名,因以為姓,其氏族甚繁,散處於馬察,雅爾湖,加哈,佟佳,及各地方。佟佳姓氏今天多以滿族佟氏在東北的遼東、吉林南部居多,該地區內的佟佳江(又稱渾江)是中國境內鴨綠江的最大支流,在今天的吉林省通化市依舊有佟佳江賓館、佟佳小學等顯著地名。清王朝時的風雲人物有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雍正朝名臣隆科多等。
  • 溯源滿族人的姓氏:這些漢姓原來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
    八旗制度形成確實後,原來的哈拉穆昆組織迅速分化,被固山牛錄(八旗組織)所代替,因為清朝八旗制度中,對於人丁身份地位、官職的承襲,需要宗譜作憑證,由之,記錄家族血緣關係的譜書顯得尤其重要。其家族在滿清十分顯赫,有「佟半朝」之稱,以佟養性、佟養正開始, 出了一百多在朝中為官的, 佟佳氏 又是顯赫的後族,清太祖努爾哈赤元妃、順治孝康章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道光孝慎成皇后、鹹豐端恪皇貴妃都出於這一家族,現在為漢姓「佟」。其二,鈕祜祿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