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可以幫我們健康減脂,更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益處:增強心肺功能、減少肌肉流失、防治骨質疏鬆、提高免疫力等。我們在堅持運動的同時還應關注自己的日常飲食,不僅要努力地練,更要學會聰明地吃,才能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那麼在運動前後該怎樣合理補充能量和營養呢?
一、運動前怎麼吃?
1、該不該吃:關於運動之前該不該加餐的問題沒有統一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攝入過多能量會被儲存成脂肪,而消耗能量過多則會消耗肌肉組織。所以,如果運動目標更偏重於增肌,就不要空腹訓練,如果進行的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也不要空腹,HIIT是無氧供能,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如果運動目標是減重,空腹有氧運動可以讓身體更好地利用脂肪,長期訓練還可以增強耐力,注意運動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如果沒有空腹運動的習慣(尤其是晨跑),不要急於求成,需要逐漸增加跑步量,讓身體慢慢適應。
2、吃什麼:運動前最好吃容易消化的複雜碳水化合物,可以持續提供能量,增加糖原儲備,也不引起血糖急劇波動,同時搭配少量蛋白質以維持飽腹感。儘量避免在運動前吃一些油炸食品辛辣食物,這些都會造成腸胃不適。運動前要注意補水,保證充足的水分才能分解營養物質,同時維持體內電解質穩定。最好喝白開水,不要喝飲料,鮮榨果汁也不要大量喝,果汁中含的大量果糖無法直接供能還有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3、吃多少:作為加餐來補充,100-200kal能量就夠了,不要吃飽,消化系統過於活躍不利於運動。
4、啥時吃:不要在進食後立刻運動,給食物消化的時間,運動前1小時加餐比較好,讓吃進去的食物既能為身體提供能量還不至於加重胃腸負擔。
二、運動後怎麼吃?
1、該不該吃:運動之後進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運動之後會由於肌糖原耗竭、乳酸堆積、肌肉微損傷等引起肌肉疲勞感,尤其是力量訓練後,身體生長激素及合成酶活性很高,處在合成代謝的高峰,如果沒有充足的營養補給,身體會分解自身肌肉,不僅影響訓練效果,延緩恢復,更會增加運動損傷風險,嚴重時會發生低血糖和脫水。
2、吃什麼:有氧運動後以簡單碳水化合物為主+少量蛋白質,力量訓練後注意增加蛋白質攝入+碳水化合物;大量出汗後,特別是長時間跑步後或者在夏天運動後,應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和各種微量營養素,如鉀、鈉、鈣等;對於減脂人群,運動後是進食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時機,這時候吃進來的能量可以更多地被轉化成肌肉,可以吃一點平時不敢吃的高能量食物,比如堅果、花生醬、巧克力等,當然這可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開吃,攝入的量要和運動量相對應才行,至於甜點、糖果等高糖加工零食還是儘量不要吃了,這些食物基本屬於純能量食物,只能提供能量,其他營養素含量非常少。
3、吃多少:輕度訓練補充100-200kal,大重量力量訓練推薦補充300-500kal。
4、啥時吃:運動後的30分鐘之內是補充營養的最適宜時間,可以加快儲備糖原的恢復。
三、其他一些問題:
關於健身前能不能喝咖啡:很多人喜歡健身前來一杯咖啡,咖啡因確實能加快代謝,而且能促進脂肪分解,但這些作用非常有限,400-600mg咖啡因才能使基礎代謝增加100kal左右,這意味著你需要喝4-6杯咖啡,而且如果喝的是加了糖和奶的咖啡,基本可以抵消這100kal的消耗了。如果日常有喝咖啡的習慣,運動前喝一點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全天咖啡因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400mg,沒必要為此增加咖啡攝入量或者刻意養成喝咖啡的習慣。
關於低碳飲食:有的人在執行生酮飲食來減脂,但是如果是嚴格的生酮飲食的話,你會發現運動能力大不如前,在體重下降的同時,原來能堅持的運動,尤其是耐力運動,比如長跑,都會受到阻礙。所以對於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來說,補充碳水化合物是非常必要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增加身體對脂肪的利用率,但卻不能提高運動能力,還更容易讓人產生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