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都挺好》中,有這樣一段:蘇大強跟三個孩子說要娶保姆小蔡,還要在房本上加上小蔡的名字。這房子是兒女們湊錢給他買的。加上保姆小蔡的名字。那也就說有一半財產就要送給小蔡。不過經過蘇明玉的試探,證明保姆小蔡是個騙子。還好,而兒女們及時阻止了這場蘇大強的鬧劇。不過蘇大強為了表明要跟小蔡結婚的決心,竟然還離家出走。
那麼像蘇大強這樣的老人們,為什麼非要找老伴呢?難道找個老伴就這麼重要嗎?
今天根據一則故事,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話題。
故事:李大爺75歲,老伴去世4年
我原先是體育老師,身體比較好。老伴前幾年得癌症走了。兒子在深圳,女兒在本地。春節兒子才能帶著媳婦和孫子回來呆幾天,女兒周末的時候會過來看看我。我老伴走後,兒子回來的時候也提過讓我去深圳跟著他,但是當時兒媳婦的臉就黑下來了。我不想過去給他們的生活添亂,繼續留守在家裡。
我有高血壓,老伴走後自己感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有天晚上,我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依靠平時掌握的醫療常識,我沒有進行多餘的掙扎,而是就地躺在了地板上。躺下後就感覺到完全動彈不得了,整個身子已經完全不受自己的支配。那時候我認為自己要完了,就這樣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直到天蒙蒙亮的時候,我才漸漸緩過來。拿手機給女兒打了電話,又自己打了120。那一夜我躺在地上不敢動也不敢睡,我怕自己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了。
出院後,女兒開始張羅給我找住家保姆,有的保姆做飯不好吃、有的生活習慣不好,前前後後換了五六個。終於遇到了小趙,小趙55歲,是農村來的,說老伴十年前就走了,兩個兒子都成家了都在外打工,也不需要她帶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家也悶,就跑出來給人當保姆。小趙做飯好吃,也會照顧人,幹活利索,自從她來了之後,我感覺家又有家的味道了。吃完飯有人陪我說話了,有個頭疼腦熱,也有人在旁邊端水遞藥了。
後來我說小趙,要不然咱倆一起過好了。小趙不敢答應,她說自己沒有退休金,生病也只有新農合,將來要是自己生病了怕拖累我。找個老伴不就是相互照顧嘛!我給兒子女兒打了電話,他們一聽我要跟小趙結婚都回來了。
兒子說小趙沒房沒錢的,會不會存什麼壞心思?女兒說小趙比我年輕這麼多,要是我早走了,怕不是小趙將來還要跟她兄妹倆分財產?跟小趙在一起行,不能去打結婚證。我以前存下的錢拿出一部分讓女兒保管著。
小趙也跟她的兩個兒子說了,她的兒子們問是不是跟我結婚後就沒有工資了,那樣的話不相當於給我當免費保姆嘛!跟我在一起可以,但是還是得每月給工資。
說來說去,他們都是想到的錢。我和小趙是在一起了,但是沒有去打結婚證,說起來羞愧,不能給人家一個名分。小趙倒是說這把年紀了,不在乎那張紙了。我們也不想因為這事兒惹得孩子們不高興。生活上我們兩個互相關心,互相體貼就夠了。
由李大爺的故事可以看出,找老伴是由於喪偶孤獨寂寞,找一個人相依相伴相互照顧關心,滿足情感寄託和心理需求。「老伴老伴,老來做伴」找個老伴,就是為了在以後的生活中有心理依靠,能相互照護扶持。
今日話題:家裡喪偶的老人,你反對他們找老伴嗎?如果找老伴,要注意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