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花旗參、洋參、西洋人參等,原產於加拿大的大魁北克與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中國北京(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懷柔與長白山(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等地也有種植,加拿大產的叫西洋參,美國產的叫花旗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西洋參的產地分布
西洋參原產地美國北部威斯康辛州的森林區,中國和加拿大南部有分布,生長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喜散射光和漫射光,適應生長在森林沙質壤上。
進口西洋參和國產西洋參的區別
1、進口西洋參:進口西洋參色白,外表橫紋細密,質輕,粉性少,斷面較平坦,微呈較質狀,有細密菊花紋理,氣香而濃,味微甜帶苦,口感清爽,味能久留口中。
2、國產西洋參:國產西洋參外表橫紋粗疏,質重而堅,粉性足,斷面不平坦,切片內層多實心無菊花心紋理,無特異香味,口嚼苦重或淡,久之淡而微澀,粘舌。
西洋參的產地環境
1、溫度:溫度的變化對西洋參的生長發育產生明顯的影響。研究顯示,西洋參出苗要比我國人參晚10~30天。其原因是西洋參對溫度的要求要比人參高5℃以上,當氣溫達到10℃以上、土溫(10釐米深)7℃以上才能出苗,氣溫20℃以上、土溫(10釐米深)15℃左右,植株才能夠正常生長發育,氣溫約28℃、土溫(10釐米深)約20℃時,才能開花結實,氣溫在12~14℃以下、土溫(5釐米深)10℃時,就進入了枯萎期。所以西洋參整個生育期的氣溫是在10~28℃之間。地上部分生長期是130~150天。
2、水分:儘管西洋參起源於北美洲,北美洲緯度與我國大部分地區相近似,但是降雨量與海拔高度等有所不同。西洋參在生長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溼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在乾旱、溼度小、日夜溫差大的地方則生長不良。如黑龍江(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省森林植物園內栽培的西洋參雖然經常噴水,也不如五常縣龍鳳山人參場山區種植的西洋參好,因為五常縣氣候涼爽,溼度大,能促進西洋參生長。水分不足可導致西洋參產量減少或生長不良,易遭病害,但水分太大,參床積水也對生長不利。
3、光照:光照是西洋參發育不可缺少的條件,它長期生長在北美洲的天然森林環境條件下,形成了半陰性的生態習性,需在較弱光照條件下生長,所以在我國栽培需要搭簡易棚遮陰。它喜斜射光、散射光,忌強光,尤其是中午前後的直射光會傷害植株,引起日灼。故林下栽培常能提高西洋參的質量。
4、通風:良好的通風條件,對西洋參的生長發育是必須的,可以調節二氧化碳和氧的濃度及溫、溼度來滿足西洋參生長發育的需要。但強烈的風可使西洋參倒伏,在有森林作為屏障的地區,風害減少。
5、土壤:土壤是西洋參生長發育的基礎,它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營養,土壤的好壞是決定西(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洋參生長發育的關鍵。森林腐殖質酸性土壤能滿足西洋參對水、肥、氣、熱、酸鹼度的要求,易取得豐產。因此,必須選擇新開發的森林腐殖質土壤種植西洋參。但經過多年的種植,地力消耗大,使土壤無論在物理性狀或化學性狀上都遭到了破壞,趨向鹼性,而且土壤中危害西洋參的病菌增多,因此種過參的土壤不能再種參,必須經過改良或休養幾十年才能種參。
6、地形:地形條件對栽培西洋參也會起一定影響,因為它影響著光照、溫度(氣溫、土溫)和水分(雨量、大氣溼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生態因素,而這些生態條件中,有的條件對西洋參的生長發育起著主導作用。同一塊地不同坡度出苗與保苗就不同,有坡度和黃土的保苗率就高。另外,地形平坦無坡度,地塊容易積水的地方,能使西洋參受鏽腐病危害。海拔高度對西洋參生長的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說,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氣溫下降5.5℃,所以我國南部種植西洋參都在山上。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