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殺田豐,從此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徹底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2020-12-19 綠筆尖作文世界

田豐,是袁紹手下著名的謀士,相關資料顯示,「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為別駕。勸紹迎天子,紹不納。紹後用豐謀,以平公孫瓚。」(《先賢行狀》)

也就是說,田豐早期還是很受袁紹重視的。因為,因為當初,田豐就是袁紹「卑辭厚幣」請來的。而且,袁紹還採納了田豐的計謀,平定了公孫瓚。

但是,後來袁紹與曹操進行官渡之戰,田豐反對袁紹這麼早就與曹操決戰。田豐認為,袁紹應該和曹操打持久戰。袁紹否決了田豐的主張。按說主將和謀士之間有分歧,這也沒什麼,但是因為田豐多次勸諫,惹怒了袁紹,袁紹對于田豐卻有了想法,認為田豐與沮授是一夥的,把田豐關了起來。

我們看《三國志》中的原文記載: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脩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紹不從。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眾,械繫之。——《三國志》

主將和謀士之間有了爭論,這也正常,甚至袁紹打了敗仗,也未必是最後的失敗。但是,袁紹失敗之後,居然派人殺了田豐。而且殺的理由很奇怪,是說田豐以前的建議是對的,自己錯了。錯了之後,回去見了田豐,會被田豐嘲笑。

《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

紹軍既敗,或謂豐曰:「君必見重。」豐曰:「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三國志》

田豐被殺,其理由簡直不可理喻!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面對失敗,應該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袁紹就是因為面子問題,把田豐殺了。這一殺,徹底把天下的有才之士的心都殺涼了。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當初劉備投奔曹操,有人就建議曹操殺了劉備,曹操是怎麼回答的呢:,

呂布襲劉備,取下邳。備來奔。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大家看,曹操的眼光就比較獨到,」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明白的道理,袁紹就不懂。

所以,袁紹官渡之戰後,殺掉田豐,是更大的敗筆。

相關焦點

  • 袁紹的謀士田豐
    你說啊你說啊,, 嗯那就,我不聽我不聽,你在演瓊瑤劇嗎?你這個大豬蹄子,我恨你! 我真走錯片場了。其實袁紹開始對田豐是相當尊敬的,可是為什麼到最後卻殺了田豐?今天我就跟大家詳細說說。田豐字元皓 ,田豐這人相當聰明而且很有點子,開始的時候在太尉府做事,後來因黨錮之爭,田豐就棄官歸家了。袁紹起義時非常需要一個能出謀劃策的人,一聽說田豐是個人才,就立馬重金聘請田豐,態度相當恭敬。我心系漢室,是為王室出力,不為你個人懂嗎?
  • 為何一介平民劉備成功,而四世三公袁紹卻失敗,原因在於這件小事
    劉備兵少自然不是曹操的對手,且說袁紹的謀士田豐趁曹操進攻劉備之時勸諫主公袁紹前去進攻曹操後方,而袁紹卻因為小孩子生病了不想出兵,田豐舉著拐杖敲擊地面嘆息道:大事去矣,因豎子而錯失良機,惜哉。《後漢書》記載:田豐說紹曰:「與公爭天下者,曹操也。操今東擊劉備,兵連未可卒解,今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兵以幾動,斯其時也。」紹辭以子疾,未得行。
  • 袁紹好謀無決短於從善 公孫瓚記過忘善睚眥必報
    此話確實不假,在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時,除了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之外,袁紹、公孫瓚、劉表、劉璋等有實力的豪傑都想稱王稱霸,君臨天下。  無德無能的袁術狂妄自大,以為自己有取代漢朝的天命,竟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稱帝,「無信順之實而望天人之助」,結果眾叛親離,嘔血而亡。袁紹想與曹操爭奪中原霸主地位,而不知用人之機,「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結果以失敗告終。
  • 三國的田豐是什麼級別?袁紹全聽他的能打到什麼局面?
    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實力派,比起曹操手下的武將謀士並不遜色。可惜官渡大敗,袁紹羞愧而死,他在死前還殺死了一直反對他發起官渡之戰的謀士田豐。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袁紹若一直都聽他的,袁紹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他還會在官渡兵敗,羞辱而死嗎?田豐是一個極其聰慧的人,在袁紹發動戰役前夕,他就已經給袁紹分析清楚利害相連。
  • 《三國殺》國戰武將解析之田豐
    原標題:《三國殺》國戰武將解析之田豐 《三國殺》田豐怎麼打國戰?《三國殺》田豐在國戰中和哪些武將比較好配合? 【自身分析】 強度: 嘲諷: 其實田豐這個將還真不好解析。
  • 三國中,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而是養精蓄銳?
    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堅守北方拖垮曹操,那麼袁紹也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官渡之戰爆發的時候,袁紹有三點不如曹操。第一是袁紹手下的人才質量不如曹操,第二是袁紹本人的能力不如曹操,第三是袁紹的合法性不如曹操。
  • 三國殺:極致快樂!三國殺國戰場大嘴的最好搭檔!
    只有這貨能做到對手怕隊友也慫,萬幸在經過改版之後袁紹並沒有了之前的無腦程度,玩家們紛紛說袁紹快樂不起來了,但是真的是袁紹快樂不起來了嗎?你給他這幾個武將的搭配你看他快不快樂!誰敢說我袁紹不快樂?TOP1:田大嘴這個田大嘴的田指的是田豐,國戰素有一句話叫做:「開局首亮田大嘴,等他死或者等他殺光全場」,由此可見田豐加大嘴能夠有多大的威懾力了吧,其實這個組合強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田豐的技能:隨勢:鎖定技,當一名其他角色進入瀕死狀態時,若傷害來源與你勢力相同,你摸一張牌
  • 三國殺國戰最新改動後武將強度的變化(袁紹)
    最近三國殺國戰版本的改動,袁紹的技能也隨版本有所改動。那今天咱們就來看一下新版本袁紹的技能與原來的技能有什麼變化,是增強了還是減弱了呢?新版本的袁紹,在自身沒有抓萬箭齊發的時候,最多可以放4次萬箭齊發,袁紹要是一開場就開始放箭的情況下,秒殺全場的情況是幾乎不存在的,只能清除場上很少的一部分勢力,平均也就是2-3名角色。2、與一些角色的搭配變得不像舊版本那麼厲害了。像袁紹和田豐,在舊版本中要是沒有群雄勢力存在的情況下,90%的情況可以秒殺全場,取得勝利。袁紹和馬騰也是同樣很難去收掉全場。
  • 袁紹與曹操的十勝十敗是什麼? 曹操十勝與袁紹十敗的解讀
    如果有不知道的網友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此事發生在官渡之戰,袁紹親率大軍攻打曹操,拉開了三國一個重要的戰役,無論對於雙方還是整個天下的局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袁紹人馬眾多,糧草充足,曹操在這兩方面都要遠遠輸給袁紹,對於此次戰爭,曹操並沒有多大的自信。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第九位:沮授沮授是袁紹麾下的頂級謀臣,「少有大志,擅於謀略」的他曾經做過冀州別駕,後來仕於韓馥手下,但胸無大志的韓馥對沮授提出的許多爭奪天下的提議都熟視無睹。沒過多久,袁紹入主了冀州,沮授本以為自己得遇明主,終於能實現一統天下的夢想了,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袁紹其實是一個比韓馥更大的「坑」!
  • 不一樣的袁紹:庶出子逆襲,卻將好牌打爛
    然而外戚何進和宦官十常侍都滅了,按道理,這個時候袁紹掌管著西園八校的兵馬,整個洛陽城也就他說話最硬氣了,然而這人砍宦官,熱血過頭了,皇帝被劫走了都不知道,誰知道又剛好遇到了按他計劃,也就是奉大將軍命令進京殺十常侍的西涼董卓了。
  • 三國志戰略版:田豐、董卓、兀突骨組成藤甲兵,三個配角的春天
    喜歡三國的朋友說到頂級謀士都會想到諸葛亮、司馬懿、賈詡、荀攸等,也有人會想到袁紹手底下的田豐,有本事卻無處施展。一:袁紹、田豐,歷史與遊戲以官渡之戰為例,從遊戲角度看袁紹與田豐不合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兵種屬性不合,所以無法協調。
  • 三國殺:國戰模式中,群雄勢力最強的組合是誰呢?
    群雄在三國殺國戰模式中,一直是在夾縫中生存,因為面對其他強勢的大國。只能低調生存,那麼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群雄國戰中的霸者組合吧!一、袁紹、田豐袁紹配田豐是國戰中的最強輸出,因為很多情況下這個組合可以直接虐翻全場,核心機制就是依靠袁紹的萬箭齊發。田豐的武將技能隨勢,小編也用過這兩個組合,基本上把敵方武將打至一滴血,就可以發動武將技能隨勢了,強大的補牌機制,不得不讓這對組合成為霸者!
  • 三國群雄有機會奪天下者,失敗篇2
    初平四年(193年),公孫瓚擊殺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他與袁紹多次相爭,初期佔據優勢,但在龍湊之戰後,公孫瓚銳氣頓減,採取自保戰略,逐漸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紹擊敗。最終困於高樓,引火自焚。
  • 四世三公,袁紹袁術還是走向破滅,汝南袁氏終究困于格局
    初平元年(190年),袁紹更是帶兵討伐董卓,成了聯軍的首領,此後佔據四州、統一河北地區。袁術雖說成了眾矢之的,但也曾割據淮南一帶。可以說,這兩兄弟合力共謀大業,曹劉孫三家估計腦殼要大,最後的得主也不可知,那麼袁氏兄弟是腦殼進水了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可以說是當時的豪強門閥,因此袁氏兄弟一開始就有著不錯的前途。
  • 三國最強十大謀士權威排名,不黑不吹不偏愛,這才是最正確的所在
    從此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終生不為曹操投一謀。赤壁之戰時,曹操身邊的所有謀臣,只有徐庶識破了龐統的連環計,但他嫌曹操逼死自己母親懷恨在心,以及對劉備的承諾」終身不獻一計「,而故意不向曹操說明。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
  • 官渡之戰袁紹就是個大白痴?從這6個決策來看,他並未做錯什麼!
    當時盤踞河內的張楊被部將所殺,眭固又投降袁紹,所以曹操趁機討伐平定了河內,並在河內留守兵力布防,河內這個位置在哪裡的,位置大概是現在的河南北部,而且河內之地在兩漢時期,其經濟地位已經逐漸提升,在劉秀爭奪天下的時候,河內之地成為了他進奪天下的「關中之地」。
  • 三國殺夜明珠上線一段時間了,這兩武將收益最大,仁德三張摸三張
    最近手殺又搞國戰活動,讓大家去玩國戰,因為國戰要更新新的概念與卡牌(玉璽與大小勢力),最後再讓大家熟悉下上次更新的內容。這方法挺好,玩家有盒子拿,也能熟悉國戰,後面更新新的內容玩家也不至於無法接受。手殺的定瀾夜明珠上線也有一段時間了,那麼這件寶物對於那些武將加成比較大呢?
  • 被《三國演義》嚴重低估的亂世梟雄,關東同盟的盟主——袁紹
    在後來鎮壓十常侍的運動中,袁紹的名望到達了頂峰,他此時手握司隸校尉軍,他兄弟袁術此時手握虎賁軍,何進死於宦官之手,少帝劉辯年紀尚小,袁家成為霍光第二並非沒有可能,但他漏算了董卓,在董卓入京伊始,袁紹錯失良機,失去了消滅董卓最好的機會,董卓憑藉西涼軍隊的強橫,收編了何進的剩餘軍隊,正式掌握了洛陽。
  • 漢末黃巾起義到官渡之戰,看袁紹與曹操怎麼走向決裂的,引人深思
    袁紹、曹操、張邈三個人都有「俠」的特點。表明東漢末年,政府失去對豪強地主的掌控能力,滋生出了俠的土壤。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政治信號,豪強地主侵佔大量土地,人民就會失去土地,就等著一個臨界點發作吧。到了189年,天下徹底大亂,董卓進京把控朝政,實行殘暴統治。董卓隨意廢除皇帝,這讓世受百年皇恩的袁氏家族情何以堪,袁紹跳出來堅決反對,走上了割據稱雄的道路。幾個月後也就是210年,袁紹的人脈關係網發揮作用,他擔任盟主聯合曹操、張邈等十幾路諸侯,組成討伐董卓軍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