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而是養精蓄銳?

2020-12-17 曦曦家常事

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堅守北方拖垮曹操,那麼袁紹也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官渡之戰爆發的時候,袁紹有三點不如曹操。第一是袁紹手下的人才質量不如曹操,第二是袁紹本人的能力不如曹操,第三是袁紹的合法性不如曹操。即使袁紹堅守北方養精蓄銳,也不可能改變這三點缺陷,而曹操卻能夠趁著袁紹堅守北方的時候恢復視力。如果曹操和袁紹的實力相當,袁紹戰勝曹操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袁紹和曹操的實力對比

官渡之戰爆發前,曹操佔領了豫州、兗州、徐州、司隸四個州,同時還佔領了部分的青州、揚州和荊州。袁紹佔領了青州、幽州、冀州、并州四個州,不過袁紹佔領的青州、并州和幽州都不完整,袁紹的統治中心主要在冀州地區。

相比之下,曹操的地盤並不比袁紹小,只是曹操的地盤都處於四戰之地,受到長期戰亂的影響,曹操無法在短期內集合大量的兵馬作戰。袁紹能夠集合十萬大軍,主要是因為袁紹的冀州相對穩定,能夠為袁紹提供足夠的兵源和糧草。

養精蓄銳對曹操更有利

袁紹和曹操決戰之前,曹操剛剛平定了劉備在徐州的叛亂,軍事實力還沒有恢復。如果袁紹堅守北方不去進攻曹操,那麼曹操只需要用兩三年的時間安定流民,曹操就能夠重新招募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而袁紹統治的冀州本身就比較安定,即使袁紹養精蓄銳安定流民,袁紹能夠集合的兵馬也不會超過二十萬。袁紹率領五倍的兵馬,都無法擊敗疲憊不堪的曹操。如果袁紹和曹操都養精蓄銳,雙方都派出十萬兵馬決戰,戰爭的結果基本不存在任何懸念。

袁紹沒有擴張的潛力

曹操地盤的北方有袁紹,南方有孫權和劉表,西方有馬騰和韓遂。雖然曹操的地盤處於四戰之地,不過孫權剛剛繼承江東,劉表一直缺乏進取心,這兩個人都無法在短期內威脅曹操。馬騰和韓遂又經常發生內訌,他們對曹操的威脅也不大。

如果曹操和袁紹不進行官渡之戰,曹操肯定不會選擇跟袁紹決戰,而是會向南方和西方步步蠶食。袁紹地盤的北方是胡人,南方和西方都是曹操地盤,東方是公孫度的地盤,擴張潛力遠不如曹操。如果袁紹和曹操和平相處,袁紹只能進攻公孫度,曹操卻能夠從南方和西方獲得大量的土地和兵源。

速戰速決沒有錯,只是袁紹技不如人

袁紹和曹操速戰速決,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問題,只是袁紹技不如人,鬥不過能力更強的曹操。如果袁紹選擇休養生息,那麼在袁紹休養生息的同時,曹操也在休養生息。曹操的戰爭潛力不亞於袁紹,一旦等到曹操恢復視力,袁紹更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

相關焦點

  • 三國的田豐是什麼級別?袁紹全聽他的能打到什麼局面?
    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實力派,比起曹操手下的武將謀士並不遜色。可惜官渡大敗,袁紹羞愧而死,他在死前還殺死了一直反對他發起官渡之戰的謀士田豐。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袁紹若一直都聽他的,袁紹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他還會在官渡兵敗,羞辱而死嗎?田豐是一個極其聰慧的人,在袁紹發動戰役前夕,他就已經給袁紹分析清楚利害相連。
  • 三國殺:官渡之戰袁紹軍中重要性的僅次於袁紹的武將——淳于瓊
    三國殺中官渡之戰模式裡的勝利條件是擊敗對方的主將,所以說無論是袁紹軍還是曹操軍,對於哪一方來說,自己的主將袁紹或者曹操是最重要的。而在官渡之戰中的袁紹軍中有一位在重要性僅次於袁紹的武將,他就是淳于瓊。下面冉好就為大家詳細說說為什麼淳于瓊怎麼重要。
  • 官渡之戰袁紹就是個大白痴?從這6個決策來看,他並未做錯什麼!
    官渡之戰的整個戰役過程,給人的感覺就是曹操天命所歸,而袁紹則是大蠢蛋,屢屢拒絕屬下們的正確建議,自以為是,最終落得了個慘敗,也丟了奪取天下的資本,可是如果仔細去看歷史記載的話,就會知道,作為那段歷史最有價值的史料,《三國志》多少在偏向貶低了袁紹在此戰中年的表現,個人覺得,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期,決策上並未犯下什麼大錯,他只是運氣沒有曹操好罷了。
  • 袁紹殺田豐,從此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徹底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先賢行狀》)也就是說,田豐早期還是很受袁紹重視的。因為,因為當初,田豐就是袁紹「卑辭厚幣」請來的。而且,袁紹還採納了田豐的計謀,平定了公孫瓚。但是,後來袁紹與曹操進行官渡之戰,田豐反對袁紹這麼早就與曹操決戰。田豐認為,袁紹應該和曹操打持久戰。袁紹否決了田豐的主張。
  • 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以弱勝強誰最猛?
    在數不清的戰役中,最出名的當屬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些都是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那麼哪一場戰役最猛烈呢? 一、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爆發於曹操集團和袁紹集團之間的戰役,當時袁紹在整個北方處於絕對的優勢,而曹操一方則是其眼中釘肉中刺
  • 為何一介平民劉備成功,而四世三公袁紹卻失敗,原因在於這件小事
    在三國歷史上,有這樣兩件十分相似的小事情,卻能完美地體現出劉備和袁紹兩人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能成事,而袁紹成不了氣候的原因之一。一件事是關係到袁紹、田豐以及官渡之戰的。袁紹不聽,田豐極力勸阻,袁紹覺得他敗壞軍心,直接把他關了起來。於是,袁紹開始籌備和曹操的大戰,也就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 誰打贏了官渡之戰?扭轉戰局的並非許攸,而是荀彧所代表的漢獻帝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也是曹操能夠統一北方的奠基之戰。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袁紹與曹操之間矛盾,但是深層上是袁紹來搶奪漢獻帝。
  • 官渡之戰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此戰過後,三國鼎立格局浮出水面
    官渡在河南省境內,今天的中牟縣。 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基礎。 眾所周知,西漢的首都在長安,到了東漢國遷都洛陽,中原(今天河南省一帶)成為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官渡之戰就發生在河南的中牟東北。
  • 官渡之戰前袁曹力量對比,當下境況,袁紹究竟敗亡何因?
    導語:官渡之戰改變了北方的格局。官渡之戰袁紹大敗而歸,後兩年袁紹病死,自此曹操統一整個北方,雄據北方八州之地,一躍成為整個三國時期最強大的割據勢力。但兩個勢力的一場重大的會戰絕不是在戰場上就能概括的。袁曹兩家比的不只是軍力,更是政治,國力,凝聚力。兩方官渡之戰前各自的境地。
  • 刺殺 招降 遊擊 袁紹在官渡的操作震撼曹操一整年
    談及三國時期中的經典戰例,有三場戰役的發生永久改變並推動了歷史的發展,這三場戰役就是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形成的基礎,夷陵之戰則預示著蜀國的敗亡,官渡之戰則代表著曹操徹底掌控了中原成為了諸侯中最強的勢力
  • 官渡之戰失敗的原因,主要原因在袁紹,次要原因在淳于瓊
    烏巢之戰失敗了,不是因為淳于瓊喝得太多,而是因為淳于瓊是敵人,疏忽大意。 當時淳于瓊牽著一萬多人的士兵,雖然曹操只領了五千大軍,但他很聰明。為了避免沿路搜查袁軍,都分散成小單位換成袁軍,直到烏巢前,才改裝攻擊狀態。
  • 《三國殺》國戰武將解析之田豐
    原標題:《三國殺》國戰武將解析之田豐 《三國殺》田豐怎麼打國戰?《三國殺》田豐在國戰中和哪些武將比較好配合? 【自身分析】 強度: 嘲諷: 其實田豐這個將還真不好解析。
  • 三國志戰略版:田豐、董卓、兀突骨組成藤甲兵,三個配角的春天
    喜歡三國的朋友說到頂級謀士都會想到諸葛亮、司馬懿、賈詡、荀攸等,也有人會想到袁紹手底下的田豐,有本事卻無處施展。一:袁紹、田豐,歷史與遊戲以官渡之戰為例,從遊戲角度看袁紹與田豐不合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兵種屬性不合,所以無法協調。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誰是你心中的第一?
    其實,漢末三國的人物中,不少人不算謀士,或者不僅僅是謀士。郭嘉為軍祭酒(即軍師祭酒,避諱司馬師,去掉師字),主要職責便是為曹操的軍事行動出謀劃策。荀彧、諸葛亮、周瑜、陸遜,他們算不上謀士,荀彧是曹操的文官系統之長,周瑜、陸遜是東吳的軍事長官(倆人更偏重軍事職責),諸葛亮則文武一手抓,四人不做排名。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決定天下局勢其實並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謀士、軍師等人。這些人都堪稱是各個勢力的「中樞神經」,負責處理陣營中的大小事務,而其中能力最為突出的幾人則被稱為頂級智囊,三國時期排的上號的幾大戰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們之手。
  • 郭嘉跟隨曹操11年,官渡之戰先打劉備,再攻袁紹,並料定孫策遇刺
    親愛的讀者朋友,感謝您的持續關注,讀史使人明智,願你我都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增長見聞!郭嘉是漢末至三國時期才華橫溢的戰略家。我們甚至可以將曹操的戎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為前後兩部分。生前,郭嘉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在曹操先後剎滅呂布、袁紹及其餘部的戰鬥中。郭嘉死後,曹操除在西北面與馬騰、韓遂等草寇型軍閥的戰爭中取得一些戰績外,基本上處於停滯不前的境地。208年赤壁之戰後,更留下了個天下三分的無奈結局。
  • 官渡之戰誰贏了呢?官渡之戰的勝利者是誰?
    官渡之戰對於了解中國軍史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它是一場經典的戰役。官渡之戰的特點是以少勝多,被列入在了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中。官渡之戰的參戰雙方是曹操和袁紹,那麼在這場戰役中誰的兵力較少又取得了勝利呢?
  •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縱觀漢末三國歷史,官渡之戰無疑是其中最具轉折性的一戰。經由官渡一戰,實力最強的袁紹集團由盛轉衰,而實力稍弱的曹操集團則勢力大增,最終基本統一了北方地區。
  • 官渡之戰,郭嘉說袁紹有十敗,赤壁之戰,周瑜也說曹操有四敗!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漫談三國/文導讀:官渡之戰,可謂是曹操的巔峰之作,不過也正是因為此戰,直接讓曹操一統北方,成為了三國中最有實力的一位諸侯。然而曹操雖然在官渡之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在此戰中,也曾遇到過很多困境,甚至一度有想要放棄的念頭。幸好當時有謀士荀彧和郭嘉的鼎力支持,曹操才取得官渡之戰最後的勝利!在官渡之戰前夕,由於袁紹兵多將廣,而曹操兵少勢弱,曹操部將大多都有怯敵之意,然而在此關鍵時刻,謀士郭嘉提出了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的政治策略。這份策略大大的鼓舞了曹軍將士的士氣。
  • 袁紹的謀士田豐
    你說啊你說啊,, 嗯那就,我不聽我不聽,你在演瓊瑤劇嗎?你這個大豬蹄子,我恨你! 我真走錯片場了。其實袁紹開始對田豐是相當尊敬的,可是為什麼到最後卻殺了田豐?今天我就跟大家詳細說說。田豐字元皓 ,田豐這人相當聰明而且很有點子,開始的時候在太尉府做事,後來因黨錮之爭,田豐就棄官歸家了。袁紹起義時非常需要一個能出謀劃策的人,一聽說田豐是個人才,就立馬重金聘請田豐,態度相當恭敬。我心系漢室,是為王室出力,不為你個人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