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6月13日凌晨起,豐臺區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關閉。隨後,多位市民反映:自家附近的超市普遍出現了菜價上漲的情況。那麼,菜價上漲的現象普遍麼?上漲的原因又有哪些?
市民:附加商超蔬菜漲價近一倍
6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海澱區西三旗街道漢食生鮮超市,市民高先生拿出幾天前在此處購買蔬菜的機打小票告訴記者:
高先生:新發地市場關張以後第二天我從這兒買的,圓白菜原來賣5毛8,我今天看變成1塊5了。
就菜價的問題,記者在超市裡也隨機詢問了幾位市民:
記者:以前這個洋蔥(多少錢)?
市民:以前一塊多。現在三塊。漲一倍。
市民:那肯定是貴了,那肯定是翻番。
市民:菜太貴了現在。
6月16日的洋蔥價格/袁碩攝
6月16日的圓白菜價格/袁碩攝
除了圓白菜、洋蔥、土豆等常見食材外,類似生薑這樣的調味食材也在價格上產生了浮動。
市民 : 以前5塊多。
記者:現在我看到是9塊9。
工作人員:進貨價格上漲
記者在超市看到,蔬菜專區的多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食材的補充和清洗。記者也向他們核實了菜價問題。
工作人員:因為菜進貨的價格有點貴了,沒漲多少。
工作人員:我們要質量,按進貨每天調貨、調價。
超市管理人員:運送成本上漲
工作人員表示,漢食生鮮超市響應「淨菜進場」的政策,在售賣前需要完成蔬菜的清洗工作,因此蔬菜本身定價就高於普通農貿市場。現場的超市管理人員也告訴記者,受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關閉的影響,超市的蔬菜需要從距離更遠的基地運送過來,成本也因此上漲。
管理人員:進貨遠了,以前大洋路批發市場現在供不上我們了。所以我們就從山東運,都是基地發過來的。
超市響應「淨菜進場」政策,清洗乾淨獨立包裝/袁碩攝
市民:朝陽區也有超市菜價上漲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另一家被反映蔬菜價格上漲的超市——朝陽區德鳳生鮮超市,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
張女士:這兩天開始漲得特別厲害,圓白菜、西紅柿、黃瓜都漲。我平時買茄子,買三個不到5塊錢,昨天一個茄子花了6塊多錢。那個青椒一直就1塊多,現在都4塊多、尖椒也是。蔬菜它有的翻一番都不止了。
6月16日的茄子價格/袁碩攝
6月16日的黃瓜價格/袁碩攝
6月16日的青椒和尖椒價格/袁碩攝
漢食總經理:力保穩定
之後,記者又走訪多家超市發現:蔬菜價格普遍存在上浮,水果價格基本不受影響,另外,大多數超市已經下架了海鮮產品,小部分超市停售了肉類產品。
超市下架的海鮮產品/袁碩攝
針對蔬菜價格波動一事,記者聯繫了漢食生鮮超市所屬的北京漢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興印坦言:
王興印:漢食我們是力保穩定價格的。上漲,我覺得在可控的範圍之內是合適的,漲價不是我們這些個超市去操作。蔬菜這個東西浮動價錢是最快的,現在來了疫情,連產地周邊的河北固安、承德、赤峰都漲錢了。
海澱區一店長:儘量控制
海澱區漢食生鮮超市的店長王琦興也就超市蔬菜價格上漲一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店長:根據市場情況去調整價格。在新發地市場關門的那一天,大洋路市場都空了。我們自產的東西,像西紅柿、黃瓜這些,能在我們可控範圍之內,我們肯定是把價格往回拉。不在我們可控範圍內的,沒辦法,這是市場大環境。
他同時表示,這次漲價應該是短期行為:
店長:這次漲價不會太猛、也不會持續幾天,因為不是全國性的。
北京:全力保供,多家商超承諾不漲價
在6月16日舉行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表示:新發地市場暫時關閉後,北京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菜籃子」的保障供應,蔬菜供應正在迅速增加。
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市政府官網
另據媒體報導:沃爾瑪、家樂福等企業也承諾北京所有門店鎖定土豆、黃瓜、圓茄子等十種日常蔬菜價格自6月13日開始:一個月不變價,其它生鮮商品也將持續保障充足供應並維持價格穩定。
專家:價格浮動屬正常,應為短期現象
就市民們對於菜價上漲的擔憂和疑慮,記者也諮詢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曹和平,他表示:蔬菜價格是由市場來決定的,疫情期間出現浮動也屬於正常現象。
曹和平:疫情來了以後,供應鏈短暫的中斷,供應減少、需求不變,蔬菜的價格肯定會升高,這就叫天災和外部衝擊,這是誰也避免不了的。
不過,曹和平院長認為:北京的菜價上漲會也是短期現象,菜價也會逐步回歸平穩。
曹和平:菜價的提高我覺得是因為疫情管理成本的提高,是一個非常短期的現象,蔬菜供應會很快恢復正常。從北京疫情來看,控制得很好,原來被打斷的供應鏈、停擺的供應鏈,就可能開足馬力地補上。現在在第二季度末蔬菜供應的旺季,它慢慢會恢復到原來的價格上。
小 問 說
惡意漲價不允許
市場波動別緊張
商家政府齊努力
全力保障菜籃子
原創稿件 轉載需授權 否則舉報
記者丨袁碩 編輯丨蘇寧
值班主編丨獨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