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家已經全球化運營的上市公司,萬華實業集團的改革道路,走得並不容易。
萬華的第一次改革是在企業經營最艱難時期,當時正面臨著破產的風險。萬華以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分廠為主,爭取到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政策,引入了煙臺冰輪、東方電子等四個國有股東,啟動股權多元化改革,成立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公司(現萬華化學上市公司),完成了第一次所有制改革,建立起規範的董事會,著力打造現代企業制度。
11月14日,萬華集團常務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寇光武在國務院國資委「混合所有制改革媒體通氣會」上表示,當時,新公司打破大鍋飯,全員下崗競聘,實行末位淘汰,最終15%的員工離開崗位。
為了嚴把進人關口,實行了親屬迴避制,即本單位職工親屬一律不得進入萬華工作,學歷高、專業對口的由總經理辦公會審定;改革職工工資和獎金體系,按能力和貢獻進行分配,職工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萬華的管理逐步方才走向規範。
之後的混改路徑日益順暢。
基於企業發展戰略和留住人才的需要,該企業先後利用兩個員工持股平臺,對萬華集團進行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改造,實現了高管人員、核心骨幹和專業技術員工持股,進一步鞏固了經營、研發團隊。同時,嚴格標準積極引入外資,推進國際化進程。
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該企業還藉助外資帶來的對外經營策略、資源和渠道,使萬華順利完成了收購匈牙利最大的化工公司並迅速實現盈利,加快了萬華的國際化進程。
時間倒退回2016年。在這一年,萬華提出了整體上市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之後,即2018年8月,萬華化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已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將成為國有相對控股、員工參股、中外合資的混合所有制公眾公司。
寇光武表示,萬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資產證券化,達到了引資、引治、引智的效果,推動企業資產、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資源有效配置,真正實現了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公司走向全球,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打下了基礎。
據悉,目前,萬華集團已成為全球化運營的上市公司,擁有煙臺、寧波和匈牙利三個世界級規模的化工園區和國內外6個研發基地,現有員工1.3萬餘人,成功入選上證50、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在中國創新型百強企業中列第三位。 2017年萬華實現收入656億元、利潤203億元。
萬華集團下屬上市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聚氨酯行業領軍企業,是我國唯一同時擁有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TDI(甲苯二異氰酸酯)、ADI(脂肪族二異氰酸酯)全系列聚氨酯原料製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現擁有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三大產品板塊,在產量和市場佔有率方面實現MDI全球第一、ADI全球第二、TPU全國第一、聚醚全國第一。
數據統計顯示,萬華化學集團2017年的營業收入、利潤、資產總量與1999年成立上市公司第一年相比,分別是253倍、427倍、255倍,上市17年來現金分紅總額139億元。
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