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吃海鮮誤區:喝啤酒吃蛤蜊未必致痛風

2020-12-19 半島網官網

  吃海參最好是吃鮮海參,幹海參發制之後會流失營養成分;「喝啤酒吃海鮮會得痛風」的說法尚未驗證;龍鬚菜這樣的海藻也不能亂吃……12月18日,食安辦專門請了專家,介紹了市民在海鮮食用方面的一些誤區和正確的食用方法。

  蒸的鮮海參營養更豐富

  海參的營養價值眾所周知,正因如此,許多人將它當做一種重要的營養品。幹海參是大家通常會選擇的,但是專家卻告訴記者,幹海參在發制之後,其中的水溶性營養會流失接近三分之一。「其實幹海參只要經過發制達到自己適合的口感後就可以食用,最好不要反覆發制,當然最好是買鮮海參,放到碗裡蒸,這樣析出的湯汁也不會浪費。」林洪教授告訴記者。林洪是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一直從事水產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喝啤酒吃蛤蜊未必致痛風

  海鮮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啤酒則含有維生素B1,它是嘌呤和核苷酸分解代謝的催化劑。

  而林洪教授現在在做的一個研究就是針對老青島人最習慣的生活方式「喝啤酒吃蛤蜊」。「之前一直有一種說法就是『喝啤酒吃海鮮會導致痛風』,我現在在做這一方面的研究驗證,現在還沒有完成 。之前的說法是海鮮內的嘌呤物質會容易造成人體內的代謝紊亂,所以可能導致痛風,但是實際上海鮮內的嘌呤物質所佔的比例跟豬肉差不多。所以可以說已經患有痛風的人如果吃海鮮喝啤酒會加劇痛風,但是說這種習慣會導致痛風還是沒有得到驗證。」林洪教授說。

  海菜還是野生的好?林洪教授介紹說,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市民在吃一些海菜尤其是海藻類的食物時,還是應該注意。去年7月在大連就曾發生過這樣的案例 ,兩位食客吃龍鬚菜中毒,造成一死一傷 。「他們對於龍鬚菜的處理上存在失誤,就是只是用清水衝洗之後,拌上蒜就吃,但是龍鬚菜內的一種物質對女性的身體會有極大的刺激,可能有的人吃了沒事,但是有的人吃了就會中毒,龍鬚菜一定要在開水燙過之後才能吃。」林洪教授說。

  每天至少吃10種食物

  那每天應該怎麼吃才能保證營養和安全呢?林洪教授提出了一個數字:10,即每天最好能吃至少10種食物。這10種食物按金字塔分布,最底層的為麵條、土豆、穀子等,其他從下到上依次為蔬菜水果、豆製品、肉,最頂層的也就是最應少吃的為糖、油(如圖)。

  「2011年,農業部對蔬菜、畜產品、水產品主要農產品的監測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在國際上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這個水平應該說是不低的。」林洪教授說,目前美國的監測合格率都保持在98%以上,國內主要農產品的合格率平均值為96% ,其中水產品的合格率在98%以上。

  快速檢測在蔬菜、瘦肉精等方面已經應用,「目前我們正在研製沙星類藥物快速檢測的試紙。」林洪教授說。

  此外,重金屬吸收得快、代謝得慢,他建議肝臟類的東西最好少吃。「淡水魚蝦最好別生吃。」林洪教授說,淡水魚蝦的細菌對人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記者 婁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專家開講吃海鮮誤區 鮮海參蒸著吃最營養
      海鮮幾乎是每個青島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但是在吃海鮮方面,很多人還存在許多的誤區。12月18日上午,食安辦專門請了專家,解釋了市民在吃海鮮方面的一些誤區和正確的食用方法。  海參的營養價值眾所周知,正因如此,許多人將它當做一種重要的營養品。
  • 吃海鮮,喝啤酒?痛風了解一下?
    ,伴隨著那句朗朗上口的地方俗語:吃(二聲)蛤(ga四聲)蜊(la輕聲),喝(ha三聲)啤(四聲)酒(一聲)!喝啤酒,吃蛤蜊!更可怕的是,有了第一次痛風發作,以後的發作就會越來越頻繁,受累的關節越來越多,症狀持續時間也會越來越長了。我們經常說:病從口入。那麼痛風也是這樣嗎?其實,飲食只是導致痛風的一個因素,體重、血壓、血脂和遺傳因素都與其相關。儘管如此,醫生還是會跟痛風患者強調忌口的重要性,比如限酒、儘量不吃火鍋、少吃海鮮等。
  • 吃海鮮喝啤酒會引發痛風嗎?
    確實有喝啤酒吃海鮮然後痛風發作的實例。海鮮中大量含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它經過代謝之後會轉化為尿酸,尿酸過多會導致痛風。但實際上問題更複雜一些。嘌呤確實會代謝成尿酸,尿酸的累積確實會導致痛風,海鮮中也確實含有相當多的嘌呤。
  • 喝啤酒別再配海鮮 小心痛風來襲
    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習慣性的去喝一些啤酒,而且天氣也是越來越熱了,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燒烤海鮮之類的,可是啤酒和海鮮在一起也是非常危險的,經常吃的話可能會帶來身體出現一些痛風的來襲。 為什么喝啤酒配海鮮會痛風 我們都知道引發痛風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體內所攝取的嘌呤過高所導致的。
  • 毛豆+啤酒竟是「定時炸彈」? 聽聽專家怎麼說
    ●毛豆是素菜,為啥也誘發痛風?「世界盃和啤酒最配,啤酒和烤串最配,當然也少不了『花、毛一體』。」在球迷和吃貨的食譜中,夏季飲食繞不開的幾類飲食,就是小龍蝦、啤酒、烤串、花生和毛豆等。但對痛風患者來說,夏季也是最難熬的季節:要忍住這些美食誘惑,著實不易。近日,南京市民張先生因痛風復發,到醫院求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先生說,他平時喝白酒和啤酒時,經常搭配豆子等食物。
  • 都說啤酒不能和這東西一起吃,可青島人為什麼一頓也離不開它
    都說啤酒不能和這東西一起吃,可青島人為什麼一頓也離不開它。吃蛤蜊時能喝啤酒嗎,答案是:不能。不只是蛤蜊,喝啤酒時建議儘量不要吃海鮮,否則容易引發痛風。相信大多人也都是這麼認為的。可是為什麼青島人吃了卻沒事呢?
  • 啤酒加海鮮,痛風跟著走!
    冬天只能喝一瓶啤酒的,夏天喝兩瓶不在話下,而海鮮又是浙江人的至愛。省中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宋欣偉教授提醒:「啤酒加海鮮,痛風跟著走。」夏天,人體大量出汗後,血液濃度增加,此時大量攝入啤酒、海鮮等高嘌呤食物,患痛風的機率會大增。最近一段時間,他的門診裡每天都能碰到三五位痛風發作的患者,大多是喝啤酒引起的。  痛風是中年以後的常見病。一旦發病,關節痛不欲生。
  • 吃海鮮時為何不能喝啤酒?
    最佳答案 喝啤酒切記不能吃海鮮,但喝白酒就可以吃海鮮,因為可以殺菌。 邊吃海鮮邊喝啤酒可能是很多人的習慣吃法,不過有營養專家指出;海鮮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啤酒則含有維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謝的催化劑。
  • 患痛風后,夏天還能不能吃海鮮、喝啤酒了?告訴你正確做法
    在炎熱的夏天,讓人們最享受的就是喝著啤酒,吃著海鮮了。特別是現在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酷愛辣椒的人,對麻辣小龍蝦愛不釋口。如果再就著冰鎮啤酒喝,就更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了。可一則說法,讓人心生恐慌「啤酒、海鮮一起吃,就會得痛風」。
  • 青島啤酒屋喝扎啤吃蛤蜊,快樂並著緊張,還是在家喝綠棒子吧
    哈(喝)啤酒吃蛤蜊了。又是一年春好時,蛤蜊正肥,鮁魚上市,皮皮蝦的價格也被打了下來。靠海吃海,屬於青島人美食季開啟了。在青島海鮮的最好搭檔當然是啤酒,往年這個時候,去海鮮市場買上幾樣時令海鮮,約三五酒友啤酒屋一座,大杯喝酒,大盤吃海鮮,人生好不愜意。今年情況特殊,一連幾個月宅在家裡,雖說酒肉不缺,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麼。隨著形勢緩解,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開始恢復正常生活。
  • 戒了海鮮、啤酒就能遠離痛風?痛風患者能喝什麼飲料?
    要避免:海鮮、動物內臟、濃肉湯 蔬菜、豆製品 攝入量每天300g~500g,這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還能減肥。雖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做成豆製品後嘌呤含量大大降低,痛風病人可以適量吃。
  • 啤酒加在海鮮一起是導致痛風的真兇嗎?
    啤酒加在海鮮一起是導致痛風的真兇嗎?痛風和很多飲食禁忌聯繫在一起,比如「不能同時海鮮、喝啤酒」,「不能喝太多甜飲料」、「不能吃豆製品」、「不能喝火鍋湯」等等。這些飲食禁忌到底是為何?痛風病人的飲食究竟如何?
  • 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 青島「巔峰」之旅
    評論:0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 青島「巔峰」之旅1/156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 青島「巔峰」之旅[車友頭條-車友號-福特]  結束了和王勐的《北京親子遊》之後,我終於迎來了2020年春節過後的第一次出差,憋了也有小半年了,得知要出差的我還真有點小興奮!
  • 喝啤酒不能吃海鮮?
    很多人都認為喝啤酒不能吃海鮮,甚至這幾乎可以算是一種常識了,說到原因,許多人都會告訴你與痛風有關,其實,這種說法不全對。這麼大一個黑鍋不能全讓啤酒背了。吃海鮮喝啤酒,確實會增加痛風的風險,不過跟平常的喝酒吃肉相比,這一風險並不見得更大。
  • 啤酒嘌呤低,為什麼痛風患者不能喝?痛風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在吃燒烤的同時,大家都喜歡拎上一箱啤酒,烤串配啤酒,真是夏天的摯愛了。雖然大家也都知道燒烤對人體的傷害,但是無奈,在燒烤的時還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可是為什麼有人又要說患有痛風的人還不能喝啤酒呢?啤酒嘌呤低,為什麼痛風患者不能喝呢?嘌呤是誘發人體發生痛風的重要因素之一。
  • 血尿酸高和痛風的人不能吃豆腐可以喝白酒?這六大忌口誤區,你可能...
    本文專家:胡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不管是血尿酸高還是已經確診了痛風,都免不了需要戒口,但好多人都戒錯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風之間有聯繫但又不完全一樣,所以在吃的問題上,它們既有一樣的注意事項,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 不吃海鮮不喝酒 為何還會得痛風?青醫代謝病科主任這樣說
    8歲男孩急性痛風發作入院,可能是目前島城發現的最小痛風患者;海鮮啤酒美餐一頓,腳趾疼痛來襲;早晚溫差變大,睡夢中痛風患者舊病復發……開海季,美味海鮮誘人,卻令痛風患者望而卻步。近日記者走訪各大醫院發現,夏秋交際痛風病患者增多,為什麼這一時節痛風高發?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治療痛風要終身服藥嗎?
  • 痛風的人千萬別踩這8個誤區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揭開痛風的8大誤區,科學降低痛風發作風險。誤區一:喝白酒沒問題老觀點:過去總認為,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白酒卻很少有人提及。對痛風病人來說,糧食釀的酒都是不能喝的,包括白酒。這是因為酒精的攝入會影響尿酸的排洩。酒類飲品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質,大量飲酒可促進肝臟內的三磷酸腺苷降解,還可引起高乳酸血症,導致尿酸生成增多,排洩減少。
  • 小夥子沒吃海鮮,沒喝啤酒,發生痛風!原來汽水也會升高尿酸
    大秦28歲,平時愛喝啤酒,愛吃火鍋,配上內臟海鮮,樂在其中,不知不覺間尿酸升高,導致了痛風。後來忍痛割愛,把啤酒、海鮮、內臟、火鍋等等全戒了!夏天到了,大秦又和朋友們出去吃燒烤了,可是這次他不敢再喝啤酒,不敢再吃海鮮、內臟。當大家啤酒碰杯的時候,大秦要了好幾瓶汽水,冰鎮汽水透心涼,一個字爽!當天晚上大秦痛風就復發了,疼痛難忍,不得不去醫院,化驗尿酸高到670,這是怎麼回事呢?不喝啤酒,不吃海鮮、內臟,也會導致尿酸升高,也會導致痛風呢?
  • 吃海鮮到底能不能喝啤酒?你最想知道的答案在這裡!
    一邊吃海鮮一邊喝啤酒是不少人的最愛,但網傳「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