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海鮮不喝酒 為何還會得痛風?青醫代謝病科主任這樣說

2020-12-23 瀟湘名醫

8歲男孩急性痛風發作入院,可能是目前島城發現的最小痛風患者;海鮮啤酒美餐一頓,腳趾疼痛來襲;早晚溫差變大,睡夢中痛風患者舊病復發……開海季,美味海鮮誘人,卻令痛風患者望而卻步。近日記者走訪各大醫院發現,夏秋交際痛風病患者增多,為什麼這一時節痛風高發?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治療痛風要終身服藥嗎?青島大學代謝病研究院院長、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代謝病科主任李長貴做客本期名醫會客廳,建議痛風患者必須堅持低嘌呤飲食,積極進行藥物治療,謹防「不疼不治療」的誤區,健康人群則要從飲食方面控制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發生。

名醫檔案

李長貴,醫學博士,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島大學代謝病研究院院長,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代謝病科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亞太地區痛風聯盟主席,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高尿酸學組執行組長,山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痛風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山東省代謝性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等。牽頭編寫了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人民軍醫出版社 《實用痛風病學》等痛風行業標準及權威專著。

坐診時間:每周一、三上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市南院區)—痛風專病門診。市民可以在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中控制尿酸增高。

資料圖片

季節交替易急性發作 兒童也會得痛風

記者採訪李長貴當天,他剛剛接診了一名8歲男孩浩浩,並確診為痛風,浩浩應該是目前島城發現的最小痛風患者。「這個孩子當天突然腹部疼痛,因為他家裡11歲的哥哥之前就有過痛風的經歷,所以浩浩母親就非常上心,趕緊帶過來檢查。」經過檢查浩浩確實是急性痛風發作。李長貴告訴記者,痛風是因為嘌呤的代謝異常或者排洩減少,從而引起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導致的高尿酸血症。長期的高尿酸血症可以使尿酸在關節、腎臟等多部位沉積,在一些誘因下引起關節急性炎症,它的主要表現是急性發作的關節紅腫熱痛,疼痛比較劇烈。「十多年前,痛風一般是上年紀的人才會患的一種『老年病』,且發病率相對較低,一般發病多為男性。」李長貴說,「近年來,我國痛風患病率急劇增加,達1.4%,患病人數超過1700萬,成為常見代謝病。如今,痛風患病呈年輕化趨勢,在痛風患者當中,有七成患者在20—40歲之間,十幾歲的患者也層出不窮。」

入秋後,一些痛風病友出現急性發作,究其原因,李長貴介紹,此時早晚溫差偏大,夜間入睡後,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四肢的末梢關節等部位血流速度降低,再加上夜間的環境溫度也較白天更低,血液中尿酸鹽的溶解度下降。這樣一來,尿酸鹽以結晶的形式析出並沉積在組織、關節中,導致痛風發作。

酒精是「催化劑」黃酒老酒更易導致痛風

「之前接診過一名痛風患者是啤酒廠工人,非常愛喝啤酒,每天必須來上幾瓶。醫生明確告訴他一定要戒酒,經過一年多戒酒配合藥物治療,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吃藥了。」李長貴告訴記者,酒精是痛風的『催化劑』,研究發現,黃酒、老酒比啤酒更易導致痛風,酒精使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並且還會促進嘌呤吸收。開海之後,大量上市的海鮮,對痛風患者而言也不建議大量食用。海鮮中含高蛋白,大量攝入蛋白質會使人體處於一種微酸的環境,促進尿酸結晶的形成,海鮮中含有豐富的嘌呤,分解後又生成尿酸,短時間內大量尿酸在體內蓄積到一定濃度後尿酸結晶析出,這些結晶發生在關節處就會導致痛風。

不過,還有不少痛風患者疑惑:「我已經不敢吃肉和海鮮,不喝老湯,不沾酒,為何痛風還是反覆發作?」研究表明,食物跟痛風存在一定關係,紅肉、海鮮、酒精、果糖(飲料)等都會增加痛風發生風險,大豆製品、香菇、動物內臟、紫菜等都是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但影響痛風發作的原因很多,人體尿酸只有20%左右是由食物裡的嘌呤和核蛋白代謝形成,因此,即使控制飲食,也可能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其他原因發生痛風。也就是說,多數患者只靠控制飲食是不能夠完全把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自體合成嘌呤的能力受先遺傳基因影響,從目前研究看,腎臟尿酸排洩不足是引起高尿酸血症最主要的原因,佔80%-90%。

治療依靠生活方式幹預和及時規律用藥

「痛風不疼了,不用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患病率逐年攀升,但有些痛風病人的治療意識還不強。李長貴介紹,痛風是慢性全身性疾病,除了能引起關節劇痛、畸形等關節問題,還可累及腎臟,引起腎結石、急慢性腎衰,嚴重者甚至致殘致死,增加代謝症候群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降低患者預期壽命。「臨床多數痛風患者在治療時會走進一個誤區『只治痛不治病』,常規治療都以抗炎鎮痛為主,只起到了止疼作用,卻忽視了降尿酸治療。只有使尿酸水平長期穩定控制在理想範圍,才能降低痛風發作頻率,並極大降低高尿酸對腎臟、心腦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傷。」李長貴提醒,得了痛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有效的生活方式幹預,並堅持正規藥物治療。

而市民在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控制尿酸增高:首先,避免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動物內臟、肉類、酵母等,提倡攝取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雞蛋、乾酪、淮山藥、蓮藕、土豆、玉米和新鮮蔬果等,其中低脂牛奶倍受推崇。其次,避免酒精攝入。有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的朋友應避免酒精攝入。再次,注意多飲水。人體內70%左右的尿酸是通過腎臟排洩的,多飲水能夠保證有充足的尿量幫助排洩尿酸。

【專家提醒】

誤區1:

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

近年來出現的「零嘌呤飲食」、「全素食」方案讓痛風病友頗為心動。專家介紹,痛風患者飲食控制方面,限制每日嘌呤攝入總量優於單純限制某類高嘌呤食物。按照嘌呤含量的高低,食物可以分為三大類,痛風病人飲食首先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零嘌呤」飲食。其中海產品裡的海蜇、海參屬於低嘌呤食物,可以適量食用;鯧魚、貝殼類、鯰魚、帶魚等則屬於高嘌呤食物,屬於痛風患者需要限制攝入的食物。

誤區2:

血尿酸高等於痛風

查出血尿酸升高了,一定會得痛風嗎?專家表示,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生化基礎,但並不是說血尿酸超出正常值就一定會得痛風。痛風患者幾乎100%有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約20%最終進展為痛風。不同人對尿酸耐受能力不同,同樣高尿酸水平,有人會表現為痛風發作,有人卻可能暫時平安。如果從來沒有急性痛風發作,且沒有高血壓、脂代謝異常、糖尿病、肥胖、腦卒中、冠心病、心腎功能不全、尿酸性腎結石等合併症,尿酸沒有超過540μmol/L,那麼醫生並不建議用藥,但需通過飲食控制、適量運動等生活方式幹預,將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內。尿酸水平如果超過540μmol/L,通常應降尿酸藥物治療。

誤區3:

積極運動有助預防痛風

痛風是一個終身病,目前無法根除,只能預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飲食控制,還能怎麼做呢?專家建議,運動也不能少,每天可以進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但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最好選擇健走、慢跑、遊泳等中等強度運動,並且運動前後務必要及時補充水分。而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患者應儘量減少活動,臥床休息,抬高患肢,採取局部冰敷或者冷敷,從而起到降低局部溫度,緩解紅腫和疼痛的作用。另外不要隨意在急性發作時加用降尿酸藥物,而是要等到關節疼痛完全緩解後兩周後,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起始降尿酸藥物治療,同時一定要注意從小劑量開始,根據需要調整藥物劑量,使血尿酸水平逐漸平穩達標,避免顯著波動從而誘發痛風發作。

>22273857 2020-09-08 14:37:39:0 不吃海鮮不喝酒 為何還會得痛風?青醫代謝病科主任這樣說 健康 1 37739 健康新聞 健康新聞 http://health.qingdaonews.com/images/2020-09/08/t2_(0X0X594X396)a70de8f7-4a29-4158-b4b7-8d1fa1733da7.jpg http://health.qingdaonews.com/content/2020-09/08/content_22273857.htm http://health.qingdaonews.com/wap/2020-09/08/content_22273857.htm 青島早報 1 /enpproperty-->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6歲小夥不吃海鮮不喝酒,為何還會患痛風?這一習慣,很多人都有
    痛風,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在大家以往的印象中,都會覺得痛風是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但是,近幾年,痛風卻總是找上年輕人。對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有的年輕人不喝酒,也不吃海鮮,但是卻患上痛風是怎麼回事?
  • 不喝酒不吃海鮮也會得痛風?
    痛風這種病,最喜歡的就是「口無遮攔」的人。  多少次死去活來的發作,讓小夥伴們學聰明了——吃什麼東西都要先查查,怕嘌呤高!內臟不能吃,海鮮不能吃,肉湯不能喝,酒也別想再碰了……  忌口這麼多,為啥還會發作?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種常見的食物,它沒多少嘌呤,卻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
  • 不喝酒不吃海鮮,16歲男孩患上痛風,罪魁禍首竟是每天喝果汁!
    原標題:不喝酒不吃海鮮,16歲男孩患上痛風!這東西很多青島人家裡都有!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鮮容易導致痛風,所以美食當前也都注意控制。但是,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也會造成痛風,卻被很多人忽略了。最近,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診了一位16歲的痛風患者。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 不吃海鮮,不吃肉,活的像苦行僧,為何痛風還是不肯離我而去?
    這幾天海鮮、三文魚等名詞成為了熱搜,原因大家都清楚。海鮮與病毒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現在仍沒有定論,在這裡我們不做深究。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一些已經確定的,海鮮與一些疾病的關係:痛風!對於一部分痛風患者來說,明明已經斷絕吃高嘌呤的海鮮食品、甚至肉食也減少了,活的像極了「苦行僧」,為何尿酸還是苦苦不降,痛風不肯離去呢?
  • 「提醒」不喝酒不吃海鮮,16歲男孩卻患上痛風!這事你要注意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鮮容易導致痛風,所以美食當前也都注意控制。但是,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也會造成痛風,卻被很多人忽略了。最近,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診了一位16歲的痛風患者。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 男子不喝酒,不吃海鮮,為何腳踝處還會長出雞蛋大小的痛風石?
    之前有位35歲左右的男子,腳踝處長出雞蛋大小的石塊,後來去查看,就是因為痛風引起的,其實這位先生在五年前就已經有高尿酸的情況,只是自己不注意,並沒有當回事,依舊保持正常的飲食習慣,以至於現在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 14歲少年,不喝酒不吃海鮮,被「痛風」纏上,罪魁禍首竟是飲料?
    其實像痛風這樣的問題,近幾年來,也慢慢向年輕人們靠近,很多的年輕人都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其根源也跟不愛喝水,不愛運動,總是愛吃一些高油脂 、高糖分的食物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越來越容易出現痛風問題呢?
  • 16歲男孩患上痛風!不喝酒不吃海鮮,只喝這玩意,家長後悔萬分
    夏季,又到了喝啤酒吃燒烤的季節。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鮮容易導致痛風,所以美食當前也要稍稍控制。但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也會造成痛風,卻被很多人忽略了。最近,醫院接診了一位16歲的痛風患者,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 不吃海鮮,不喝酒,尿酸為啥還會升高?或許是這4種東西吃多了
    如今高尿酸血症已經被列為我國第四高,患病人群已經高達2億左右,可能很多人對於高尿酸血症還並不是特別了解,這屬於一種慢性的代謝疾病,如果尿酸水平持續偏高,很容易會誘發痛風,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腎衰竭。尿酸本來屬於我們身體內一種正常的代謝,為什麼會出現偏高的現象呢?出現這種情況分為兩種,一種是本身身體內的代謝系統出現問題,另一種就是跟我們的飲食有很大關係,如果經常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很容易導致尿酸升高,從而誘發痛風。
  • 喝酒時不能吃海鮮?營養師:雖然不會食物相剋,但不建議大家喝酒
    又到了喝酒擼串的最佳季節,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如貝殼類、大型海蝦、螃蟹、小龍蝦等等,都在無時無刻地刺激著我們的味蕾。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聽說喝酒有禁忌,尤其是在食物搭配上,人們說喝酒時不能吃海鮮,會導致食物相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對於尿酸水平正常的人,可以這樣搭配,並沒有食物相剋的說法,但酒精畢竟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1類致癌物。
  • 16歲小夥不吃海鮮不喝酒,卻患上痛風?原來是一個習慣害了他
    看到這一診斷後,小利的父母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痛風這個老年病為什麼會發生在不經常吃海鮮也不喝酒的16歲小夥身上?接診的醫生在了解後才發現,小利雖然沒有什麼吸菸喝酒的壞習慣,平時也不愛吃海鮮,但是卻有個十分不健康的行為:渴了不喝水,只喝甜飲料。為什么喝甜飲料也能誘發痛風?
  • 從不喝酒也不常吃海鮮,卻被痛風折磨很慘?廚房「四味」或是元兇
    高尿酸血症與日常攝入嘌呤過多有直接關係,比如酒精飲料、海鮮、動物內臟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代表,嘌呤又在體內轉化成尿酸。當患者某一次飲酒、吃海鮮後,就可能造成急性痛風的突然發作,關節不僅疼痛難忍,同時還會伴隨紅腫、局部發熱等症狀表現! 然而,生活中偏偏有一部分人,既沒有飲酒習慣,平時也不愛吃海鮮一類食物,但痛風仍然沒有放過自己。難道在日常飲食中,還有隱藏的高嘌呤食物嗎?沒錯!
  • 為什麼海鮮和啤酒一起吃,有的人會得痛風,有些人就沒事?
    身邊可能有人吶,吃完海鮮、喝完啤酒,痛風發作了,送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呢,醫生就會告訴您,海鮮中還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它經過代謝以後呢就轉化成尿酸,尿酸過多就導致你的痛風。所以少吃海鮮,尤其不要邊吃海鮮邊喝啤酒,所以呢這一條食物禁忌很多人就知道了,那麼其實它是針對特定患者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說海鮮和啤酒一塊兒吃就得痛風,吃海鮮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喝啤酒?那麼對本來有痛風症狀的人來說,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應該避免。我們知道人體代謝會產生嘌呤,從食物當中呢也會攝入嘌呤,那麼嘌呤代謝以後呢。
  • 有痛風,還吃海鮮喝酒?實話實說,四大惡習不改,痛風很難治好
    你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得痛風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其實已經走入了痛風的行列當中,可能自己還不知道!撫順一名高二的學生,今年17歲,他時常覺得腳痛,不過也沒太在意就沒管,後來去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得了痛風。
  • 吃海鮮喝啤酒會引發痛風嗎?
    確實有喝啤酒吃海鮮然後痛風發作的實例。海鮮中大量含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它經過代謝之後會轉化為尿酸,尿酸過多會導致痛風。但實際上問題更複雜一些。嘌呤確實會代謝成尿酸,尿酸的累積確實會導致痛風,海鮮中也確實含有相當多的嘌呤。
  • 內科醫生:不喝酒不吃海鮮,18歲孩子卻患痛風!這事父母要注意!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鮮容易導致痛風,所以美食當前,注意控制。但是,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也會造成痛風,卻被很多人忽略了。最近,浙江接診了一位18歲的痛風患者。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 不喝啤酒奶茶和可樂,不吃海鮮,也會引起痛風?醫生詳解原因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大名鼎鼎的痛風套餐「啤酒和海鮮」,這也令很多人產生了一定的誤解,在醫院有的確診的病人就會問醫生:「醫生,我也不喝酒也不吃海鮮,怎麼也得痛風了呢?」痛風是高尿酸血症的一個發展,引起高尿酸的風險因素有很多,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還有某些藥物等等都是誘發痛風的原因。
  • 痛風是「吃」出來的?5種食物是痛風的「加速劑」,勸你真得忌口
    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還應該注意合理化的飲食,痛風患者對於以下這些食物基本上是不可以隨意食用的,否則會加重病情,這樣是不利於自己的身體健康,接下來就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
  • 啤酒加海鮮,痛風跟著走!
    但即使不治療,1-7天後,疼痛就會像風吹過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然後過段時間,又會像風一樣刮來,所以叫痛風。這種疾病如不好好治療,時間一長,就可能在四肢末端等部位形成痛風石。想想看,自己的手指或腳後跟肉裡嵌著幾塊小石子,會是什麼情景?而更嚴重的,痛風還會引發尿毒症。
  • 【健康】痛風真的不能吃海鮮?真相是這樣的
    【健康】痛風真的不能吃海鮮?血尿酸增高是身體的代謝出了問題,並不是說血尿酸超出正常值就一定會得痛風,二者存在一定概率關係。尿酸長期超過400umol/L,1%的人會轉為痛風,超過500umol/L,8%會轉變為痛風,超過600umol/L,10%的人會痛風。如果患者只是單純的血尿酸增高,還未發生痛風性關節炎,可以去看內分泌代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