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濟南頭條記者 王國青 通訊員 袁帥
「今晚防疫清零任務要堅決完成啊」「一次修車費用為啥那麼高?」「經濟普查的補貼是不能發給公職人員的」,街道紀工委的提醒隨處可見。
今年2月,一社區專職副書記認為入戶摸底對個人存在較大風險,婉拒工作安排。街道紀工委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啟動「第一種形態」對當事人進行提醒談話。當事人聞過則改,當場承認錯誤,並在此後的工作中主動擔當作為,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發現苗頭問題及時「拍一拍」、「吹吹哨」,更容易讓幹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在舜玉路街道,堅持把監督抓在日常、嚴在經常,精準運用「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教育約束已成為常態。
對運用「第一種形態」的適用對象、方式方法、適用情形、實施程序、結果運用等進一步細化明確,前移關口。建立「微廉約談」制度,對街道站所負責人、社區主要幹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點進行分析研判,抓早抓小;對監督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小過即問」,提醒告誡;通過開展談話提醒、批評教育等方式,查根源、「治未病」,避免幹部因不守「小節」而鑄成大錯。同時,紮實做好「後半篇文章」,對已處置問題持續關注,及時跟蹤回訪、督促整改,對問題整改不到位,搞形式、走過場的,依紀依規給予嚴厲追責問責。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