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在武術界的成就,至今是後無來者。
他所創「截拳道」更是影響深遠,且弟子遍布全球。
他的粉絲不僅遍布世界各地,更是遍布各行各業,且不分年齡大小。
比如周星馳,是李小龍的超級粉絲。還有一個超級粉絲,是來自日本的10歲小朋友。
他叫今井竜惺,今年10歲,在李小龍的超級粉絲中,應該是最小的一位吧。
在他年僅5歲時,在電視節目中,神同步李小龍電影中的橋段而一夜成名。
後來,被邀請道中國來表演,上過中央臺的綜藝頻道的節目,還有《天天向上》
模仿起李小龍,真是奶兇奶兇的
每日訓練 比成年人更加刻苦
今井竜惺父母都是空手道家,更是李小龍粉絲。
所以,今井竜惺從小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成為了李小龍粉絲。
他會模仿李小龍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
李小龍每年的生日都會一起過,有機會還會去李小龍墓地祭掃。
今井竜惺1歲看李小龍的電影,3歲學耍雙截棍,4歲開始學習李小龍的武術動作,5歲時更已練得全身肌肉,開始走訪全球表演。
很多娛樂圈動作演員如甄子丹、元彪,見過他後,都對他贊口不絕。
但埋藏在這一副天真無邪的面孔背後,卻是有血有肉的辛酸鍛鍊。
今井竜惺還是小學生,但他每天除了上學,便是訓練。
朝早6點起床,上學前訓練1.5小時,放學後再接受父親訓練約3小時,包括踢腿和雙節棍練習。
小小年紀的今井竜惺練得一身肌肉,不少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但仔細一看,只見竜惺長期手掌纏布,拆開厚布後更驚見拳骨部分皮傷肉綻。
很多為人父母的,看到後心痛不已,當中一張相更驚見今井竜惺在榻榻米上留下血跡!
今井竜惺未因艱苦而止步,依然堅持每日練習,體能、肌肉、武術動作……
以下除了跑步,其他7個動作,有幾個成年人能挑戰?
跑步
V字離地撐體
單手伏地挺身
跪姿彈跳單腳深蹲
倒立伏地挺身
交替單手單腳伏地挺身
倒立跳箱
伏地挺身星跳
常年的堅持訓練,也讓他練就一身肌肉
強壯的背肌
稜角分明的胸肌、腹肌
當看到小小年紀已經練就一身肌肉,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有的人佩服小朋友的毅力,以及強烈的崇拜信仰,有人反對孩子過早的力量訓練。
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破壞兒童的正常發育,會讓孩子長不高、損壞生長板等。
事實真是如此?
根據USDHHS在2008 年再發表了《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於2012 年推出的《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顯示,兒童及青少年(6-17歲)每天應該作60分鐘或以上的中等或劇烈強度的有氧體力活動,而且應該包括每星期有3天是劇烈強度的體力活動。
其中,每天 60 分鐘或以上體力活動之中,每星期應包括 最少 3 天的增強肌肉活動 ,包括阻力訓練及舉重。
在每天 60 分鐘或以上體力活動之中,每星期應包括 最少 3 天的增強骨骼活動 。
亦作承重(weight-bearing)活動,一般透過撞擊地面,再把力施加於 骨骼上,以助長骨的生長與力量。
所以,通過力量訓練訓練肌肉並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影響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主要還是遺傳基因,還有營養、睡眠等。
當然,有證據表明,高強度的體育訓練會導致運動員的發育延遲。
這種現象叫生長追趕,即運動員停止高強度的體育訓練之後,會出現快速生長的現象。
注意,這裡說的是高強度的體育訓練,不只是單純的力量訓練。
所以,對於兒童進行力量訓練長不高這個說法有點以偏概全。
只要不進行大重量的負重訓練,在安全範圍內進行自重訓練。
事實上,有一份匯總文獻表明,5歲搭配18歲的年輕人每周進行3次肌肉和骨骼的強化訓練,是完全有必要的。
其中也有證據發現,每周進行力量訓練的孩子,有更健康的心臟,更低的身體脂肪,更強壯的骨骼和更高的自尊心。
Lloyd RS, Faigenbaum AD, Stone MH, et alPosition statement on youth resistance training: the 2014 International Consensus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48:498-505.
因此,兒童和青少年可以而且應該適度進行力量訓練,當然在安全情況下。
在達到物理成熟度之前(通常在16年左右),是不建議進行最大升力。
兒童期和青春期早期應該關注焦點,發展運動技能,並建立力量耐力(肌肉反覆工作的能力)。
剛開始建議從伏地挺身,深蹲,弓步,平板支撐、熊爬行等簡單動作開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