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嶽沛、靳鈴涵 光明網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掀起一場「非遺熱」。今年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文化扶貧、非遺扶貧自然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據統計,目前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支持地方建設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超過2000所,帶動非遺項目2200多個,培訓近18萬人,帶動50萬人就業,其中有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今年的遺產日期間,還將在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等網絡平臺舉辦「非遺購物節」。如果說「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扶持非遺技藝和生產,打通了文化扶貧的「最後一公裡」,而引入電商平臺、解決非遺產品銷售難題、有效擴大消費和對接供銷的「非遺購物節」則打通了文化扶貧的「最後一米」。
而在「文化扶貧」這條道路上,許多非遺傳承人,也有著自己的故事。
彝族素有「衣冠之族」的美譽。
彝族服飾在彝族文化寶庫中
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色彩斑斕的布藝,精美的做工,
地域色彩濃鬱,風情萬種的款式……
都在彝族獨特的民族服裝上完美體現,
傳承著豐富多彩的彝族文化!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彝族服飾州級代表性傳承人阿牛阿呷的故鄉。
作為2019中國非遺年度提名人物
阿牛阿呷的非遺傳承路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
做彝裳的「灰姑娘」
阿牛阿呷來自昭覺農村,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沒有錢買漂亮衣服。
但她的阿媽手繡技藝特別好,
她用彝家祖傳的手繡技藝
為阿牛阿呷縫製衣服,
這是阿牛阿呷小時候最甜蜜的記憶,
也點燃了她追尋彝家服飾的夢想。
一直到上大學,
阿牛阿呷都經常穿著阿媽縫製彝服,
也收穫了許多同齡人的稱讚。
這讓阿牛阿呷突然意識到:
「漂亮肯定有人就會喜歡,
有喜歡肯定就有市場。」
大學畢業之後,
阿牛阿呷一直試圖去實現設計服裝的夢想。
直到2003年,
一位香港的導演相中了
傳統彝族服飾的滄桑感,
讓阿牛阿呷跟他到北京當電影服裝造型師。
阿牛阿呷也因此用自己出色的技藝,
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5年,她毅然決定回鄉創業,
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工作室,
嘗試著叩響彝族服飾文化產品開發的大門,
她也為了自己的夢想邁出了第一步。
一波三折的傳承路
然而,夢想並非想像般輕鬆簡單。
儘管彝族傳統服飾十分漂亮,
但太過複雜且不便日常穿著,
所以穿的人少。
沒有市場和收入來源,
她只得暫時關停了工作室。
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
又讓阿牛阿呷重燃信心。
2011年,在一次平常的聚會上,
大家都穿著彝族傳統服飾而來,
看見沒有穿傳統服飾的人,
便有人打趣:「你怎麼沒穿(彝族)衣服呢?」
這樣一句簡單的話,
讓阿牛阿呷突然意識到,
彝族服飾開始有了市場。
於是,阿牛阿呷開始嘗試
在傳承和保護傳統技藝的基礎上,
搭建起設計師、民間手工藝人、市場
這樣一個三方對話的平臺。
通過這個平臺,
設計師可以找到深山裡的手工藝人,
學習傳統技藝,
而走不出深山的傳承人
可以通過這些技能改善生活。
阿牛阿呷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了
彝族的傳統手工藝和傳統文化。
也讓更多人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
從2009年開始,
阿牛阿呷跟當地的一個學校,
以校企聯辦的形式,
建立民族之繡專業,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鼓勵更多的年輕人,
學習傳統的工藝。
白雲間——別樣的傳承
在一次回鄉取材的途中,
阿牛阿呷看到了涼山的一場初雪,
初雪的涼山,群山如褶,
雲似氈衣,如夢如幻。
這便是「白雲間」的設計靈感。
阿牛阿呷將彝族盛行千年的羊毛製品「擦爾瓦」。
融入到了現代服飾中。
擦爾瓦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羊毛披氈,
似鬥篷,有長有短,
有純白色的,也有黑藍色的。
長的可至膝蓋之下,下端飾有長穗流蘇。
這種最具代表性的彝族傳統服飾元素,
為阿牛阿呷的民族服飾文化創新
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靈感之根。
她將自己的這個設計取名「白雲間」。
2018年10月26日,
阿牛阿呷攜個人作品「白雲間」
亮相中國國際時裝周,
擷彝鄉山間一抹亮色,
為觀眾演繹了民族時尚的無限可能。
壓褶毛氈製作的吊帶連衣裙簡潔、典雅,
闊腿褲下擺點綴鏤空圖案,
硬朗外套搭配塔型漸變長裙……
經阿牛阿呷之手改造後的彝族服飾,
成為一件件適應潮流變化的時尚單品,
展示出民族時尚所蘊含的神秘能量。
儘管極具現代特色,
但服飾所用的核心工藝、所用的面料、
版型都是最傳統的工藝,
阿牛阿呷將彝族服飾的傳統文化基因
融入到了設計中。
2019年10月22日,
阿牛阿呷的「雲夢彝山」系列作品,
在北京景山亮相。
作為彝族服飾的傳承人,
阿牛阿呷一直在努力讓
悠久、燦爛、絢麗、多彩、深遠的彝族服飾文化
能夠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而這些屬於阿牛阿呷指尖上的傳奇,
仍在繼續
……
文章來源:光明網 作者:嶽沛、靳鈴涵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群山如褶,雲似氈衣!這個在大山裡做彝裳的「灰姑娘」,卻讓千年彝服走出「深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