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社區居委會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說熟悉,是因為小時候到了放假的日子,每天一早,父母就把我送到居委會的閱覽室裡做作業,晚上再接我回去。那時候感覺居委會的大院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是我和胡同裡的小夥伴們學習和玩耍的寶地。
說陌生,則是因為自打成人後,已有近20年沒再踏入過那帶給我童年快樂時光的地方了。雖然居委會還在胡同盡頭的那個院子裡,但好像除了鄰居的大爺大媽和胡同裡的少年兒童,我們這些上班工作的「大忙人」已經與其「斷絕」關係,即使匆匆路過,也沒有再次進入、一探究竟的興致。
居委會裡究竟是什麼樣了呢……
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新鮮社區
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胡同社區,清八旗的正白旗曾是這裡的主人。
剛一走進胡同,道邊兩側槐樹的巨大陰涼兒,讓你仿佛進入一個山洞。新鮮社區居委會就在一進胡同的北側。居委會的對門是新鮮胡同小學。這所小學的前身是清「八旗覺羅官學」,覺羅是清皇室的「遠支」。所以說這所小學的來頭可不小,著名作家梁實秋和李敖都是在這裡開導蒙昧的。
今年3月12日下午14點,新鮮社區開展了《防範通訊信息詐騙》專項知識講座第一次活動,57位社區居民踴躍報名,活動時間共計1.5小時。講座活動不僅受到了社區居民的肯定,還讓我交到了很多忘年交,劉大媽就是其中一位。
劉大媽是新鮮胡同裡的一名老住戶了,自打北京還叫北平的時候她家老人就搬到了胡同9號院居住,劉大媽也從小姑娘變成了劉大姐,直到現在的劉大媽。胡同裡的人都知道她是出了名的熱心腸,而引起我注意到劉大媽的卻是一件小事。
我設計的防詐騙講座不同於一般照本宣科式的講課,更像是一場多媒體評書表演,中間還穿插著公安破案視頻和歷年詐騙經典案例的播放。不同於其他居民津津有味地觀看,劉大媽從第一個視頻播出後就拿出手機進行錄像,一直就沒放下。課程講完後,是例行的答疑環節,一般此環節大爺、大媽最多會有一兩個不明白的問題,這位劉大媽一連提了三個。
我還記得她最後一個問題是:國家都宣傳這麼多年詐騙防範的事情了,為什麼還有人上當?我沒有立即回答劉大媽的問題,而是反問「大媽,為什麼您這麼認真地把課程都拍攝了?」大媽說:「我打算給院裡沒有時間來現場的老哥哥、老姐姐看看,也給他們宣傳一下防詐騙知識。」大媽的回答讓我感動,我說:「謝謝大媽,我想如果有更多像您一樣熱心公益、樂於幫助他人的好人,離『天下無詐』就不遠了。」
西城區展覽路街道團結社區
聽到「團結」兩個字,大多數北京市民首先會想起「團結湖」。沒錯兒,但相較團結湖的名氣,團結社區並不為大多數人知悉。
這是位於西直門外展覽路東側的一個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社區,社區內是整齊的紅磚樓,牆上布滿綠色的爬山虎,與西城外國語中學和進步小學隔著一條馬路。
從地名中能夠明顯感覺到這個社區帶有的50年代特色,「進步巷」「團結大院」充滿了老一輩革命者奮鬥和拼搏的味道。第一次與社區黨委劉燕春書記見面,更是讓我體會到了深深的溫暖。
劉書記個子不高,有一雙寬大而溫暖的手。我是慕名來到社區的,正趕上社區內有一位殘障老人剛被劉書記接回來。他見我的第一句話是:「小趙,沒時間和你多談了,你們移動的活動我同意搞。」
自2018年5月至今,在劉書記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們已在團結社區開展了7次活動。其中,中老年黨員講座4次,涉及「防範詐騙我先行、5G時代我先知、智能終端我會用」三個主題,青少年暑期、寒假科普3次,涉及「移動知識小故事、移動通信大智慧」兩個主題。
2019年6月5日,為了肯定並鼓勵我們對於街道和社區的貢獻,北京移動城區二分公司被展覽路街道評選為「最美家庭」先進集體,這既是對我們社區公益活動的認可,也給予我們更大的動力在社區這個大舞臺上再創新高。
豐臺區花鄉草橋欣園社區
草橋,熟悉北京交通的人對這個地名一定不會陌生,這是北京南城一個重要樞紐點——南三環與京開高速的交界處。
草橋原是花鄉鄉政府下一個自然村,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草橋村從花卉種植、育種擇優入手,逐步積累了大量優良花卉種植經驗。現在的草橋,高樓林立、規劃完善,深植綠化、居民和睦,更被北京市旅遊委評選為十大最美鄉村。
2019年3月,我們在草橋欣園社區連續開展3次社區講座,講座的對象既有居民、又有村民,考慮到老年人對新知識的接納和學習有自身特點,我們特意對30位老年人進行了分組,5人一組安排一位同事負責。講座課程我們準備了老年人最關心的《智能終端我會用》的內容,手把手教老年人學會網絡約車、網絡掛號、網絡訂票和雲端傳送等內容。通過培訓,老同志們反映「就是子女教也沒有這麼細緻啊,謝謝移動的同志們」。
5月25日,草橋欣園舉辦「村居共建 社群聯動」服務大集活動,居委會主任特別邀請移動作為服務提供商參加大集活動。活動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籤署「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共建商戶,北京移動城區二分公司草橋營業廳正式成為「一刻鐘社區」商戶,為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小社區 大舞臺
隨著一個兒童逐步成長為少年、青年,直到步入中年,社區居委會的大院對他來說真的像在慢慢變小,就連小時候曲曲折折的胡同、連枝接杈的國槐也變得不再那麼神秘和高大。社區在我們的成長經歷中變得越來越小,但當你歷盡繁華驀然回首的剎那,它卻依舊在那裡,還在年少上學的路上,還在夥伴們玩耍的遊戲裡,還在你甜美夢鄉中,還在你內心深處那柔軟的記憶裡。
但工作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社區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我工作的重點在社區,我服務的居民在社區,我們的父輩生活在社區,我們家更是在社區。在社區這個大舞臺上,有我們取之不盡的經驗和財富,更是我們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
現在,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街道和社區的發展,鼓勵各單位「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更是提出了「街鄉吹哨、部門報導」的基層治理理念。北京移動城區二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百家社區 北京移動走進基層、百場講座 防範詐騙我先行」社區講座活動,為我們的社區、為我們的居民、為我們身邊更多的老百姓送去了「全心全意、為您服務」。
《人民郵電》報微信公眾號「夜讀」現招募投稿者與朗讀志願者!
只要你喜歡文字或朗讀,只要你的文筆或聲音夠好,並且希望在每周末和人郵的讀者一起分享美文,就來報名吧(成功入選後,配讀文章是有稿費的哦)!
報名須知:
朗讀志願者需要準備一段1分鐘左右的樣音,音頻內容為朗讀詩歌或散文;投稿者直接來砸稿即可,文章要求與通信行業相關,題材不限。
您可將「錄製好的音頻/美文+您的姓名+聯繫方式」發送至我們的郵箱:rmydbxmt@qq.com
如您成功入選《人民郵電》報夜讀投稿者或朗讀志願者,我們會在10個工作日內與您取得聯繫,小郵期待聽到您的聲音~
等你來砸稿哦!
主播/編輯:李文博
封面製圖: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