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魚節活動現場。
石頭魚節上的美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的苗鄉侗寨碩果纍纍、遍地黃金,又到了稻香魚肥的季節,10月18日,美麗的融水苗族自治縣洞頭鎮成功舉辦了第三屆石頭魚節,通過農產品展銷、侗族多耶、侗族大歌演唱、蘆笙吹奏、燒魚和百家宴等活動慶祝豐收,用獨特鮮美的石頭魚喜迎八方來客,在田間地頭共同慶祝豐收的喜悅。
活動當天,吸引了各地上萬名遊客,石頭魚節的成功舉辦,為全面加快該鎮的旅遊業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助推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一顆石頭一鍋魚,美麗的洞頭人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了一條既塑「風景」也造「風情」獨特發展道路。
洞頭鎮位於融水縣境北部,鎮人民政府駐地洞頭街距縣城95公裡,這裡生活的群眾喜歡用節慶感恩自然,祈求豐收,至今仍保存著「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傳統農耕生產方式。到了稻穀收穫的季節,群眾家家戶戶都「開田放魚」,邀請寨鄰親友以及遠方的朋友吃烤魚,品美酒,一起體驗農耕文化、共享大自然的饋贈。
目前,洞頭鎮的禾花魚養殖已達5000多畝,其中在政府的扶持下建設有1000畝的標準化稻田禾花魚基地,以每畝40斤產量計算,年增加收入約1000元。如今的鄉鎮,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情懷,更希望把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生態+產業」塑造鄉村美麗之「形」,讓農民口袋真正鼓起來!富起來!
今年以來,融水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圍繞「以一個龍頭景區,帶動一片鄉村旅遊,帶富一方百姓」的發展思路,積極改善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創新旅遊發展模式,以旅遊帶動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已經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讓大苗山的各族群眾從「旅遊盛宴」中享受更多的「紅利」。
作者:徐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