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自7月1日國家衛健委出臺第一批重點監控目錄開始,各省均及時響應,第一時間制定本省的重點監控目錄。
9月11日,陝西省衛健委、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轉發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和生物製品)》的通知。
發布陝西省第一批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並規定了各醫療機構制定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的時間,如何加強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目錄內藥品臨床應用管理,西醫如何開具中成藥長期處方,如何加強重點監控藥品臨床使用監測和績效考核等方面內容。
表1:陝西省第一批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
通知知顯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於9月30日前在省級目錄基礎上形成本機構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以院務公開、官方網站公示等形式向社會公布,並報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備案。
文件顯示,在國家《目錄》發布前已經取得中醫類別以外醫師資格並註冊職業,且在院校教育和畢業後教育接受過中醫學課程學習的,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可以開具常見病、多發病的常用中成藥,也可以延續使用中醫醫師開具的中成藥長期處方。
9月4日,山東省執行《通知》並將《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作為省級目錄。各市以往制定相應目錄的,應根據《通知》及時調整,確保《通知》所列藥品全部納入監控;既往未制定相應目錄的,可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本市目錄或直接執行省級目錄。制定市級目錄的,請於2019年9月30日前將文件報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
從目前的情況看,山東省已有不少城市正式下發了本市的重點監控目錄,如青島、威海、淄博等。部分目錄如下:淄博:淄博市的重點監控目錄,在國家、山東省重點監控目錄20個品種基礎上,增加了28個品種。威海:截至目前,威海市已經下發了兩批重點監控目錄,第一批為27個品種,第二批為85個品種。青島:青島是山東最早下發重點監控目錄的城市,第一批重點監控目錄有36個品種。
表2:淄博市第一批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
表3:威海市第一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表4:威海市第二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表5:青島市第一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8月21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中醫藥局轉發《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廣東通知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等相關單位,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全部納入廣東省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
要求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在國家和省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的基礎上,根據轄區內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監測情況和重點藥品監控目錄製定情況,增補形成本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並於2019年8月30日前報省衛生健康委備案。
廣東省的重點監控目錄和國家版一樣,但要求地級市根據情況增補。也就是說廣東各地的重點監控目錄參照國家版增補。
8月20日河北省衛健委、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河北省第一批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
河北省衛健委表示對尚未納入目錄管理的藥品,要做好常規臨床使用監測工作,發現使用量異常增長、無指徵、超劑量使用等問題,要加強預警並查找原因。對存在違法違規的人員要嚴肅處理。
河北省第一批重點監控目錄中除了國家版本的20個藥外,增加5個通用名:複方腦肽節苷脂、複方三維B、肌氨肽苷、脾多肽、胎盤多肽。
表6:河北省第一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8月12日,黑龍江省衛健委、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做好全省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要求各地應於8月15日前完成《市級目錄》調整並公布。醫院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不少於30個《通知》要求,黑龍江省各市級衛生健康部門應結合《關於落實好加強藥事管理轉變藥學服務模式各項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要求,根據已制定的市級《輔助用藥目錄和重點監控藥品目錄》進行調整,出臺新的《重點監控藥品目錄》結合本院藥品使用情況,在8月31日前確定不少於30種藥品作為本單位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各醫療機構重點監控藥品目錄應包含《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所列藥品。
8月6日,西藏自治區藥品採購網發布《關於提供西藏自治區重點監控藥品相關材料的公告》,為了完善西藏自治區重點監控藥品相關工作,保障臨床合理用藥需求,擬增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公告》擬增加的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包含34個藥品,其中4個藥品(注射用複合輔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腦苷肌肽、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與國家藥品重點監控藥名目錄中藥品重合,其他30個為新增藥品。
表7:西藏自治區第一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7月15日,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轉發《國家衛生健康委會 國家中醫藥局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並明確要求,各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定期對監控目錄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對監控效果不佳、政策落實不力的單位及個人及時誡勉談話、適時建立健全政務公開、院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7月15日確定了35個品種,7月22日在35個品種的基礎上有增加了6個品種。最後確定江西省九江縣第一批重點監控目錄藥品41個品種。
表8:江西九江市第一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7月12日,內蒙古興安盟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採購平臺發布消息,公布了國家、自治區、興安盟重點監控及輔助用藥目錄。此次停止原興安盟的55種輔助用藥,並劃定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50個重點管理輔助用藥目錄,這是繼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後首個省級重點監控用藥目錄出臺。
重點管理輔助用藥目錄分成兩類,一類為臨床限制使用,共涉及12個品種;第二類為臨床重點監控類,共涉及38個品種。
與國家版的20個重點監控目錄對比,內蒙古只納入了其中11個品種,並對目錄進行了分類。其中12個「限制使用類」藥品根據「立即減少採購量或停止使用」的要求,幾乎掐斷了其臨床使用的空間。而38個臨床重點監控類品種中,有多款中藥注射劑被納入。
表9: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重點監控藥品目錄
此前7月1日,國家衛健委規定:非中藥、中醫類別醫師,要經過不少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並考核合格後,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
該政策引發了業內的討論:一些中成藥經過多年的臨床數據積累,本已具備與西藥聯合用藥的臨床證據,或具備了西醫適應症的臨床證據,但本次規定純西醫不能開中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些藥的使用。
據相關部門調查,超過70%的中成藥是由西醫開出的,而該規定直接影響了藥品的銷量。但事情已經發生了轉機,除陝西省外,河北省宣布,放開中醫執業範圍:非中醫類別的醫師,經所在執業機構考核,確認中醫藥專業技術達到相應水平的,可在臨床工作中提供中成藥、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醫藥適宜技術、中藥飲片等4類中醫藥服務
山東省隨後宣布:中醫類別以外醫師在此次《通知》發布前已經取得相應醫師資格並註冊執業,且在院校教育和畢業後教育接受過中醫學課程學習的,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可以開具常見病多發病的常用中成藥處方,也可以延續使用中醫醫師開具的中成藥長期處方。
數據顯示,全國23000家醫院,醫院分布第一梯度省份為山東、四川、江蘇、河南、河北、山西、廣東等幾個省份。就上述數據來看,山東、河北省作為醫藥大省,會對未來各省相關政策的出臺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本文經中藥材天地網編輯二次發布,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的觀點和立場。如有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